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型综合医院新型预约诊疗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8月接受新型诊疗预约服务的门诊患者6000例作为观察组,2011年5—6月接受传统诊疗模式的门诊患者60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预约检查时间、无效预约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新型预约诊疗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放射科预约检查时间≤1d者占68.8%、≥2d者占31.2%,在超声科预约检查时间≤1d者占67.2%、≥2d者占32.8%,在内镜室预约检查时间≤2d者占85.6%、≥3d者占14.4%,在心血管彩超室预约检查时间≤2d者占75.9%、≥3d者占24.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38,9.199,28.355,10.359;P<0.05)。观察组在放射科、超声科、内镜室和心血管彩超室的无效预约分别占1.9%,2.4%,4.1%,2.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982,19.687,8.684,7.623;P<0.05)。观察组对放射科、超声科、内镜室和心血管彩超室预约诊疗的满意度分别为94.9%,93.6%,96.3%,95.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623,4.120,15.640,19.231;P<0.05)。结论新型诊疗预约服务的实施,缩短了患者诊疗检查的预约时间,减少了无效预约、反复改约等现象,提高了诊疗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产科门诊预约挂号流程。[方法]2014年1月—4月采用首迎负责制无缝隙预约挂号方法为13953例产科门诊就诊病人进行预约挂号,并对就诊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运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对门诊量进行统计。[结果]成功取号12175例(87.3%),取消预约者1025例(7.3%),预约成功未就诊者753例(5.4%),总诊疗人次和满意度呈现逐月增长趋势。[结论]流程优化与再造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增加了门诊量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了产科门诊预约挂号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病人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病人20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103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10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CTA成像质量。[结果]两组CTA成像质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病人予以针对性、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服务模式在核磁共振增强成像检查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磁共振增强成像检查的15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75例病人接受亲情护理服务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检查用时、一次性成功率、舒适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图像质量优良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病人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而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检查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其检查时的舒适度评分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6.00%,对照组为84.00%(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33%,对照组为86.67%(P0.05)。[结论]在病人接受磁共振增强成像检查中应用亲情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干预,可有效减轻病人检查前的负性情绪,确保磁共振检查顺利开展,同时,还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检查舒适度和一次性成功率,有利于减少检查用时,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阎红  李芳  杨红  李志颖 《全科护理》2016,(36):3781-3784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33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67例和对照组16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多元化的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病人造影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病人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中初次造影即能呈现3分以上的病人占86.3%,并发症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中呈现3分以上的病人占74.3%,并发症发生率为6.6%,两组病人初次造影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7,P0.05;χ2=4.821,P0.05);实验组病人的满意度为95.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1.4%,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69,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能够改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效果,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三级医院门诊量居高不下现况下,探索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的最佳方式。[方法]借助医院HIS预约诊疗系统,实现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门诊多种预约方式,配合持续改进的专科护理门诊管理措施,护士主导的预约诊疗全程宣教措施等,比较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门诊在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前后的运行效果。[结果]医院HIS系统中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门诊预约就诊率和门诊量数据显示,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后,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门诊预约就诊率较同期显著提高,门诊量稳步增长。病人满意度调查显示,门诊诊疗秩序明显改善,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率提高。[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门诊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缩短病人诊疗等候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128层螺旋CT心脏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行心脏CTA检查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一般指导,观察组病人在一般指导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进入检查室前后心率变化以及在检查室由技术员进行呼吸配合训练时间和检查成功率等。[结果]观察组病人进入检查室后心率低于对照组,呼吸配合训练时间短于对照组,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对心脏CTA检查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缩短检查时间,优化工作流程,保证检查的成功,提高图像质量,有利于诊断。  相似文献   

8.
黄燕  华静 《全科护理》2013,(31):2943-2945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系统(HIS)在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预约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建立HIS系统,成立门诊预约诊疗服务中心,100%开放专家预约号源,增设预约专线电话3部和现场预约专窗5个;新增自助预约、挂号、查询、收费机和自助报告打印机;开展员工素质教育和争创“群众满意窗口”竞赛活动,转变服务理念,延长预约工作时间(增加中午连班,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均安排人员值班,接受现场或电话预约诊疗);网络、电视24h达到有效预约,满足不同病人需求;与江苏省预约挂号平台、常州市数字电视频道联网,实行分时段预约及预约优先原则;制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诊疗服务流程,科学规范信息化管理。[结果]门诊预约挂号流程简化、渠道增加、信息录入方式改变(原手工记录变电脑输入),工作效率提高,病人预约例次大幅度上升;病人候诊时间缩短至15min,满意度明显提笥,诊疗、检查规范有序,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结论]HIS系统的应用与不断完善是医院为病人提供优质诊疗服务、促进医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邓琼  周丽华  宋彦  秦芩 《护理研究》2013,(26):2908-290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流程在超声内镜检查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预约在周二的病人65例设为对照组,预约在周四的病人68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运用优质护理流程护理病人,两组均在检查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人进行心理评估,检查后评估两组病人检查中的正确配合率、一次检查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检查前试验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正确配合率、一次检查成功率及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流程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焦虑,促进病人对检查的配合,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王小珍  赵霞  吴涓 《全科护理》2013,11(19):1731-1732
[目的]探讨五音调式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接受MRI检查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五音调式进行心理观察。两组病人检查前及检查后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表(HAMA)评价焦虑状况并测量血压、心率。[结果]两组病人检查后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检查后HAMA评分、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音调式可以减轻MRI检查病人焦虑状况,稳定血压、心率,有利于病人成功完成MRI检查。  相似文献   

11.
李丽琼 《护理研究》2012,26(26):2468-2469
[目的]探讨WOND2000FO(增强型)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89例因神经内科疾病导致残障急需康复治疗的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509例)和对照组(48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康复项目训练和治疗,观察组应用WOND2000FO(增强型)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进行训练。比较两组病人训练治疗的依从性、自理能力恢复程度、平均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3d,依从性、自理能力恢复程度、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WOND2000FO(增强型)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的临床应用可提高病人康复训练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病人自理能力的恢复,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控制心率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19年9月)接受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以及完成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低于对照组,有效完成检查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控制心率的价值显著,它不仅能够有效的稳定患者的心率,还能够大大提升有效完成检查概率,适合在临床进行开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病人的影响。[方法]将210例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病人一般护理,干预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病人详细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病人副反应的发生、缩短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胃镜诊疗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5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检查,观察组采用静脉麻醉胃镜诊疗术.观察并比较2组病人不良心理状况(焦虑、恐惧、紧张)、不适反应(恶心、呕吐及咽喉疼痛)、病人舒适度和满意度以及操作顺利完成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心理状况、不适反应率低于对照组,而病人满意度、操作顺利完成情况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麻醉胃镜诊疗术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舒适性和满意度,提高操作的顺利完成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在肝病病人饮食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肝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采用医护全程诊疗的模式实施饮食指导,比较两组病人饮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对饮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可以提高病人饮食指导的效果,促进医护间的合作,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导电剂在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 000例常规心电图检查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0例,对照组采用75%乙醇作为导电剂,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作为导电剂。比较两组病人一次采图成功率、病人满意度、舒适度和皮肤过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一次采图成功率为97.6%,对照组为9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满意度、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一例发生皮肤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皮肤过敏18例(0.2%)。[结论]采用温生理盐水作为导电剂可提高心电图检查病人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减少皮肤变态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静脉麻醉胃镜诊疗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庆文 《家庭护士》2008,6(3):780-781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胃镜诊疗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5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检查,观察组采用静脉麻醉胃镜诊疗术.观察并比较2组病人不良心理状况(焦虑、恐惧、紧张)、不适反应(恶心、呕吐及咽喉疼痛)、病人舒适度和满意度以及操作顺利完成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心理状况、不适反应率低于对照组,而病人满意度、操作顺利完成情况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麻醉胃镜诊疗术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舒适性和满意度,提高操作的顺利完成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心理护理干预在幽闭恐惧症病人行核磁共振(MR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行MRI检查出现幽闭恐惧症的40例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行MRI检查出现幽闭恐惧症的40例病人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用音乐疗法。比较两组病人干预效果、生命体征变化及相关症状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心率、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面色苍白、心悸、心情烦躁等症状少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医师对图像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心理护理能够显著减轻行MRI检查幽闭恐惧症病人的症状,促进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0例行64排CT冠脉造影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0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行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心率波动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检查后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估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心率波动≥10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检查后SDS和SAS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影响因素对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程度,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小儿增强CT检查中开展品管圈活动(QCC)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017年在医院接受增强CT检查的75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度未开展QCC活动的346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2017年度开展QCC活动的409例患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增强CT检查中造影剂外渗发生率,通过问卷了解患儿家属对检查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为0.24%,低于对照组的2.60%(P0.05);观察组家属检查服务满意度为97.80%,高于对照组的84.68%(P0.05)。[结论]在小儿增强CT检查中开展QCC活动,有助于预防和减少造影剂外渗发生,确保患儿检查安全性和有效性,且可提升检查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