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渤海地区稠油油田储层地质和流体特征以及现阶段开发现状,以BZ25-1S油田储层和流体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原油黏度、药剂浓度和驱替方式对驱油效果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原油黏度增加,水驱或调驱增油降水效果变差;与水驱相比较,"调剖+水驱"可以较大幅度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采收率。与单独调剖相比较,采取"调剖剂+强化分散体系"注入段塞组合,不仅可以扩大波及体积,而且能够提高洗油效率,采收率增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张永  裴玉彬  杜华君 《辽宁化工》2020,49(8):1008-1011
吐哈油田鲁克沁地区中区203区自注水开发以来,含水上升迅速,非均质性强,井组内水淹程度严重,驱油效率日益降低。为解决低采收率问题,自2015年4月开始实施氮气泡沫驱井组试验,利用氮气泡沫的调剖驱油作用,封堵优势水驱通道,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目前203井组氮气泡沫驱试验取得成功,6口见效井至今累增油3.1万t,单井累增油5 166.7 t,含水下降50%,氮气泡沫驱增产技术对于提高深层稠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渤海S油田具有疏松砂岩、井距大的特点,化学驱结束后出现了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以及非均质性增强的特点,为油田后续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研究针对渤海S油田化学驱后存在的问题,结合海上油田平台空间有限的特点,从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洗油效率这两点出发,提出了更加适用于海上油田的聚驱后"堵+调+驱洗"多段塞组合增效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堵段塞的强封堵能力,调段塞的调剖能力,驱洗段塞的高洗油效率,将三者顺序组合起来,发挥"堵剂开路,深调相伴,全局驱洗"的协同增效作用,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利用物模实验研究的方法验证了"堵+调+驱洗"多段塞组合增效技术能实现"1+1>2"的增油效果;同时,海上油田矿场试验效果也表明,BH井组在注入堵段塞后油组视吸水指数降幅达46.33%,受益井日产油量上升10%,"堵+调+驱洗"多段塞组合增效技术可实现矿场应用中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洗油效率,从而发挥降水增油和改善开发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甘谷驿低渗透油田水驱的开发效果,开展了空气泡沫调驱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该区Z井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优化了空气泡沫调驱的注采方案。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最佳注采参数为:注泡沫液800m3,单井注液速度为10m3/d,空气注入速度30Nm3/h,最佳气液比为3:1,最佳泡沫剂质量浓度为0.3%。空气泡沫驱技术可以较好地改善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达到降水增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达到注水开发油田中后期稳油控水的目的,通常采用深部调驱方法调整吸水剖面、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水驱采收率。针对渤海油田储层特征,开展了聚合物微球与表活剂复合调驱的研究。通过驱替模拟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微球与表活剂复合体系的注入方式对调驱效果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复合调驱体系较单独注入微球可提高采收率3.1%~8.3%,并且采用交替注入方式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要优于混合注入方式。  相似文献   

6.
安塞油田长10油藏2007年投入开发,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较强,导致注入水单向驱替,部分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产能损失严重,递减加大,地层能量保持水平较低,影响区块开发效果。为降低区块递减率,封堵高渗透层,扩大水驱波及体积,近年来结合区块地质特征和开发矛盾,深入开展了长10油藏注水井堵水调剖工艺技术评价,确定堵水调剖技术体系及调剖方式,为长10油藏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田的开发,油田注水、采出能耗高,给成本控制带来了难度.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对高采出、高吸水的高能耗井采取堵水、调剖措施,降低油井的含水比,提高产油量.封堵或卡堵高含水层,减少油井的层间干扰,改变水驱油的流线方向,提高了注入水的波及体积.增加产油层段厚度,减少高含水层厚度,改善油井的产液剖面;注水井调剖后纵向上控制了高渗透层的吸水能力,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相应提高,不吸水层开始吸水,增加了注入水的波及体积,扩大了油井的见效层位和方向.整体上改善注入开发效果,达到改善产液剖面和吸水剖面的目的,同时见到了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田的开发,油田注水、采出能耗高,给成本控制带来了难度。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对高采出、高吸水的高能耗井采取堵水、调剖措施,降低油井的含水比,提高产油量。封堵或卡堵高含水层,减少油井的层间干扰,改变水驱油的流线方向,提高了注入水的波及体积。增加产油层段厚度,减少高含水层厚度,改善油井的产液剖面;注水井调剖后纵向上控制了高渗透层的吸水能力,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相应提高,不吸水层开始吸水,增加了注入水的波及体积,扩大了油井的见效层位和方向。整体上改善注入开发效果,达到改善产液剖面和吸水剖面的目的,同时见到了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水驱开发效果越来越差,地层的非均质性使驱替液仅沿高渗透层驱替,波及不到含油的低渗透层。波及系数低下,造成水驱采收率低、能源浪费大、产出液后处理量大、管线腐蚀等问题,而且使化学驱的驱油效率降低,成本费提高。本文着重讲述新型深部调剖体系——胶态分散凝胶(CDG),简述了其成胶特点,影响因素,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CDG以其能进入地层深部,进行深部调驱,耐温性能较好的特点而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目前对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油田在长期注水开发之后注采井网会遭受严重损害,水驱效果逐渐降低,纵向与油藏平面波及系数均出现大幅下降,从而使油田储量得不到有效的开发。而油田深部调驱技术在本质上就是通过"驱"和"调"的相互结合,使油田的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本文在介绍深度调驱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调驱处理半径和PI选层决策技术等深部调驱施工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1.
元A长9油藏为三叠系特低渗透油藏,含油性好,渗流能力强,但受储层敏感性及非均质性影响,注水压力高,提压过程中导致动态缝开启,注入水沿高渗通道单向突进,加速油井见水,常规注采调控已无法满足油藏高效开发需求。通过在该区开展聚合物微球调驱试验,采用50nm粒径聚合物微球,在注入浓度为1 000mg/L,注入量为0.3PV时,有效封堵水驱高渗带,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低渗储层动用程度1.1%,递减大幅下降12.4%。证明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是该区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牛心坨油层油藏裂缝发育,分注状况差,平面上水驱波及差异大,注入水沿裂缝窜进,使沿裂缝方向上的采油井含水上升快,稳油控水难度大。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了弱凝胶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对调剖剂配方体系、注入段塞、施工工艺优化设计等方面研究和现场试验,有效调整了吸水剖面,扩大了水驱波及体积,提高了油井产量,抑制了含水上升速度过快,改善了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月海油田海南3块为中低渗油藏,在开采过程中含水上升过快,沿河道方向水窜严重,按照目前的开采方式很难达到标定采收率,通过开展深部调驱能够实现深部液流转向,扩大水驱波及范围,改善驱油效率,提高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考虑多层油藏五点井网注水开发的特点,基于流管法和变截面Buckley-Leverett非活塞驱油理论,推导并建立了一套多层油藏五点井网注采指标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渗流阻力确定注水劈分系数,利用非活塞水驱油理论预测各层的开发动态,能够定量的分析各层注采指标和水驱波及状况。实例分析表明,渗透率高的层吸水产液能力远大于渗透率小的层,随着渗透率高的层注入水快速突破,渗流阻力越来越小,逐渐形成高速渗透通道,而渗透率低的层越来越难动用,甚至在综合含水大于98%时,渗透率低的层仍未见水,即纵向驱替越来越不均衡,层间矛盾越来越突出。该方法真实准确的反映了多层油藏五点井网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可用于指导油田进行细分层系、分层注水和调剖堵水等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26块中、高渗稠油注水开发油藏,在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因构造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黏度比大等原因,导致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等开发矛盾,在海26块分采区开辟5个先导试验井组,实施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利用弱凝胶的高黏弹性降低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通过注水压力、注入及产出剖面、视阻力及残余阻力系数、含水率、最终水驱采收率等指标对调驱效果进行评价。截止2018年12月先导试验井组,累计注入调驱凝胶体系38.6×104 m3,注入孔隙体积倍数0.35,截止到2018年12月累计增油117 2 9t,最终水驱采收率提高到4 2%。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石油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油田长期开发中,一些油田老区很容易出现注水无效循环问题,这就需要加入氮气泡沫调驱技术。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的研究当中,要先根据氮气泡沫层封堵机理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渗透率储层,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分析影响氮气泡沫质量的因素,测量氮气泡沫参数。在实际应用中,氮气泡沫调驱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田施工效率,并且在改善油田聚驱后的油藏开发效果。本文针对氮气泡沫调驱技术以及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低渗透油气藏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范围广,储量大,在新探明储量中占得比例越来越大,是全球油气资源增产的主要来源,合理高效的开发低渗透油藏中的油气资源,是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泡沫驱油作为继水驱、气驱之后新的驱油方式,结合了气体和泡沫的优点,以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是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又一个重要途径。分析了泡沫驱相对于其他驱油方式的优势,概述了泡沫驱油的驱油机理,简要分析了空气泡沫驱、氮气泡沫驱各自特点,对泡沫驱油在国内外油田的应用现状做了介绍。对泡沫驱油存在的问题做了阐述,并提出了泡沫驱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各大油田陆续进入开发后期,可供开采的常规油气藏资源越来越少,提高采收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气体泡沫驱作为一种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方式,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大油田,在现场应用中发挥了堵塞缝隙、降低出水率、提高采收率的作用。介绍了氮气泡沫驱、二氧化碳泡沫驱、空气泡沫驱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现场应用情况,对3种泡沫驱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表面活性剂作为发泡剂对提高油藏采收率的作用和影响。分析了3种泡沫驱油方式的优缺点和适应性,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我国的泡沫驱油技术还未成熟,要针对气体-泡沫注入方式以及注入时机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时还要研发发泡剂和稳泡剂的配方,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9.
对于水驱开发的油藏,受井网布置、储层非均质性及注水政策调整的影响,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开发矛盾日益突显,在纵向上,主要表现为层间吸水或采出差异性越来越大,单层突进现象明显,注水波及体积较小,严重限制了物性较差储层产能的发挥,导致各层动用极不均衡。在平面上主要表现为沿物源方向或者裂缝发育方向油井水淹重,注采敏感,而垂直物源或裂缝方向油井能量补充不足,水驱效果较差。水驱油的压力系统将越来越满足不了开发的需要,在目前的开发模式下,如不转变开发理念,进一步提高井组采收率的手段和空间都将十分有限。为了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剩余油动用程度,在新立油田M区块选取一个注采单元试验了氮气泡沫驱油技术。氮气泡沫流体以其"堵大驱小,遇油消泡遇水稳定"的特点,在改善井组开发效果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注水开发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志丹双河油田储层天然裂缝发育、非均质性较强,经过多年开发,双河油田东区井网极不规则,造成该区块水驱波及效率低。为了抑制注入水沿裂缝方向突进,缓减双河油田东区含水上升速度,对双河油田东区开展复合深部调驱技术室内研究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复合深部调驱能够有效减缓注入水沿裂缝方向突进,改善非均质性,调整吸水剖面,提高水驱波及效率,为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