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八面来风     
《家庭用药》2020,(1):4-5,80
声音 老人总噎食,可能是食管病变。很多老人都会有吞咽困难的情况,进食时总是被噎着。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反流病科主任吴继敏教授说道:“老人总噎食是很危险的。在此要提醒老年人,在吃饭时如常出现噎食,可能是食管病变,建议尽早去医院做食管内镜检查,排查一下是否患有食管炎或胃食管反流。老年人要防止噎食,饮食宜黏稠一点,以软食、半流质为宜,如面条、蛋羹、粥类等;忌食油腻,坚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进食时要少说话,以免分心。当头部往下时,气管开口较小,所以进食时尽量低头,有些老人习惯仰着头吃药,反而更容易呛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生噎食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发生噎食病人的资料,寻找发生的原因。结果发病相关的因素主要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暴饮暴食等进食障碍、错误的进食体位、食物保管不当、偷拿别人的食物所造成的紧张进食速度加快,咀嚼不充分。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减少噎食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科病人噎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12例噎食病人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相关因素主要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暴饮暴食等进食障碍、智力低下、食物保管不当、癫痫等。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噎食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郭京燕  孙书凯 《河北医药》2012,34(9):1368-1369
噎食是指进食过程中因吞咽困难或未经充分咀嚼便下咽,导致食物团块不能下咽而阻塞食道,压迫呼吸道或者是误入气道而引起窒息甚至死亡[1].老年人因本身年龄因素,躯体情况不容乐观,机体各项机能呈现衰退迹象,加上患有精神疾病,受各式各样精神症状的支配或影响,以及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因素,使得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的几率大大增加,是精神科病房常见的急性突发事件,也是精神科病房常见猝死原因之一,其特点发生突然,抢救困难,病死率高.患者一旦发生噎食死亡后,不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许多同痛苦,同时也给医院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不良影响.因此,如果能有效预防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不仅可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亦可大大减少医院的投诉及纠纷.本文通过对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患者情况进行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住院精神病患者噎食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2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1日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噎食的患者的资料进行记录和统计,以查阅病历、访谈等方式获取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共发生噎食71人次,其中男49人次(69.0%),女22人次(31.0%);平均年龄62岁,≥60岁者最多(62.0%)。诊断精神分裂症及妄想性障碍者噎食最多(76.0%),其次是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者(19.8%)。住院时间≥3个月者最常见(78.9%)。噎食在午餐最多(38.0%),其次是晚餐(29.6%)。噎食在饭厅发生的比例最高(70.4%)。最容易引起噎食的食物是面食(46.5%),其次是米饭(33.8%)。噎食最常用的抢救方法是汉姆立克操作(67.6%),和倒立法抢救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噎食抢救成功67人次(94.4%),死亡4人次(5.6%)。结论精神科老年患者,长期住院和男性患者容易发生噎食,精神分裂症及器质性精神障碍者容易发生噎食。汉姆立克操作是比较常用的抢救方法,效果较好。精神科噎食致死率高。  相似文献   

6.
10例精神病人噎食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科噎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对10例噎食病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 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噎食的10例病人平均年龄(51.3±14.7)岁,病程(12.6±10.4)年;均 服用抗精神病药,有8例出现药源性锥外反应,噎食发生后经及时救治,均很快好转。结论 噎食 与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年龄、合并症等因素有关,须加强对噎食的防范护理,做好相应的抢救 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精神科患者噎食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至2012年成功抢救的15例精神科噎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对策。结果导致精神病噎食的原因主要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精神病患者由于智力衰退、病症发作等原因没有自控能力。通过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大大减少患者噎食的发生。结论分析精神病噎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噎食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原因并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5年4年间我院发生的12起患者噎食事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了噎食的具体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12例噎食的精神病患者均得到了及时地抢救,成功率100%,且无其他不良后果出现,再次噎食的发生率为0。结论精神病患者受其精神症状和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出现行为异常、意识模糊,控制能力降低,易造成快速进食或吞咽困难等情况而导致噎食,若不能及时发现并抢救噎食患者,则很可能给患者造成生命危险。故精神科护理人员对于噎食风险有明确预判、熟练掌握对噎食患者的急救方法与护理对策,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些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长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咽反射消失,患者吞咽功能下降,进食容易发生噎食,食物阻塞咽喉部或气道,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2012年10月本科收治1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患者因吃苹果出现噎食状态,以紧急抢救转危为安,现将抢救措施及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噎食窒息的急救及护理。方法对5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噎食窒息进行急救,同时加强入院评估、饮食宣教、吞咽功能训练、心理护理等。结果 5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无一例死亡。结论加强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噎食窒息急救是成功抢救的关键。护理的干预可有效避免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房琦 《北方药学》2014,(4):188-189
目的:噎食患者的防范工作是精神科护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务必要做好。方法:严密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分析噎食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过精心的观察及护理,多数噎食患者转危为安。结论:医护人员高度的责任心、敏感性、积极而有效的抢救,家属的重视与配合,可有效防范噎食的发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4年10月~2000年9月发生精神病噎食窒息病例5例,经全力抢救,3例得救,为此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预防对策。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5例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9.4岁。其中精神发育迟滞2例,老年性精神障碍2例,躁狂症1例。噎食发生时间早餐3例,中餐1例,晚餐1例。进食种类,馒头3例,油条1例,干饭1例。5例噎食窒息发生后,均立即抢救,其中3例口腔咽部食物速被抠出,病人自主呼吸恢复脱险。而另2例抢救失败。2 原因分析2.1 与服用抗精神病药引起副反…  相似文献   

13.
正人一老了,都会不同程度出现消化不良,有很多老人甚至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吃饭进食总是被噎着。不能小看这个问题,老人噎食其实是很危险的,有很多老年人就因为噎食搭上了性命。而且,老年人吃饭总噎着可能还会是身体某些疾病发出的信号,务必要引起高度警惕。【典型病例】73岁的张大爷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史,他平时吃饭时喜欢一边吃,一边看着电视里的戏曲。前几天他手里端着碗,看戏曲看得入神,碗一下掉在地上,嘴里的米饭也没完全嚼碎就咽了下去,  相似文献   

14.
嘴勤也益寿     
勤餐少食老年人一次性大量进餐会伤脾胃,加重消化系统负担,经常这样吃,最易导致肥胖。肥胖会进一步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癌症等疾病。因此,老年人应勤餐少食,每天吃四餐,每餐七分饱即可。勤咀嚼老年人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尽量把食物嚼烂,不要狼吞虎咽。只有慢慢咀嚼食物,才能使食物的营养为人体所吸收。每口食物最好能咀嚼30次再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减少精神科意外事件发生的危机管理对策。方法对185例意外事件的分类、发生方式以及相关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科意外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频率依次为外走8l例(43.78%),外伤63例(34.05%),自伤19例(10.27%),噎食14例(7.57%),自缢8例(4.32%)。较严重的意外事件为自缢和噎食,噎食最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其中3例噎食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加强危机管理意识的培训,防范意外事件的危机管理,做好身心兼治的心理护理,重视环境和设施安全,可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食道癌是指在食道的任意一个部位发生的癌变。食道癌瘤的不断生长,必然会引起患者进食不畅,甚至发生堵塞,即使在瘤体病灶尚未突向管腔,仅仅局限在管壁上,也会因病改变及组织变性造成食道管壁的舒缩功能减弱,在吞咽食物时也会感到有些不适感、烧灼感或异物感、虽然食物还可顺利通过,但往往有象葱片一样的东西粘贴在食道壁上的感觉、影响食欲。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逐渐发生吞咽不顺利、有显著的异物感、进而有关段的吞咽困难、堵塞感、发噎、故食道癌有“噎食”的俗称。到中期时伴随疼痛、呕吐、食欲减退等症、所以这类病人常常出现消瘦、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加之病人易有情绪焦虑、恐惧、抑郁、不思饮食,或因手术及放疗引起的胃不适、口干、味觉改变等不良反应,促使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7.
孙惠君  赵振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189-2189
精神病人由于多种原因进食时易发生噎食和呛咳,严重时会出现梗阻性窒息死亡。现对2例患者出现噎食呛咳原因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总结精神疾病患者噎食的急救及防范方法。方法:对多年临床参与精神疾病患者噎食急救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结果:按患者噎食不同情况,总结切实有效的急救、防范的经验方法。结论:掌握本文方法,可有效防范与急救噎食患者,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段食道异物穿孔的CT、X线表现及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24例老年人颈段食道异物穿孔的CT及X线表现。结果食管周围炎16例,食管周围脓肿4例,食管-气管瘘1例,食管-纵隔瘘3例。CT表现:食管管壁增厚且不连续21例,异物突出食管腔外3例,突入气管内1例,食管周围片状及泡状气体密度影16例,斑片状潴留造影剂影12例。结论老年人食道颈段异物多为较大的骨块或枣核等硬性食物,容易损伤合并穿孔,并穿破食管壁形成食管气管或纵隔瘘,CT检查有利于观察食道管壁的完整性及连续性,还可以观察邻近软组织、气管及纵隔情况,又可发现平片未能显示的征象,是普通X线检查的补充,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精神病人因自身疾病特点及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容易出现锥体外系副作用,致病人吞咽肌肉运动不协调、功能受损,因而易发生呛咳、噎食而导致窒息死亡。我们对2010年1-12月我科住院的12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了进食训练,有效减少了发生呛咳、噎食的人数,促进了病人的康复,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