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由于埋藏深,油藏内温度高,在地层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而开采中,沿井筒流动过程,由于温度降低,粘度增大,原油流动性变差,必须采取井筒降粘工艺才能使原油采出。本文在塔河油田稠油特性基础上,介绍目前采用的稠油降粘工艺。其中稠油降粘工艺主要包括物理降粘、化学降粘和复合降粘。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稠油开采技术主要依靠蒸汽驱、蒸汽吞吐,水热催化裂解是新兴开采方式,本文对水热催化裂解机理进行了系统描述,较全面介绍了水热裂解催化剂种类及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水溶性、油溶性、两亲性、纳米粒子和油藏矿物类催化剂几大种类,指出了各类催化剂优缺点,并详细阐述了水热催化裂解今后发展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出需要更深入的室...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目前稠油降粘开采技术(包括加热降黏法、掺稀降粘法、化学降粘法、改质降粘法和微生物降粘法)的降粘机理、优缺点和研究进展。经过比较分析,油溶性降粘剂与表面活性剂以及其他助剂的复合降粘开采具有较好的优势,应优先考虑。改质降粘和微生物降粘开采具有一定的优势,是未来稠油降粘开采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对稠油降解、降粘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油因其有高粘、流动性差、不宜开采的特点成为石油开采运输的研究重点;微生物降解稠油技术因高效、不污染油品,近几年来研究进展较大。目前,解烃菌的菌种数量虽然众多,但是这些菌种对地层、油藏的伍配性太强,只适应特定的油品;降解胶质、沥青质方面微生物存在着一定难度,这类菌种较少而且作用周期较长。论述了影响稠油流动性的因素、近几年来微生物降解稠油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日后的微生物降解稠油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部分油田的采油过程的具体分析,简要的介绍目前我国使用的几种稠油降粘的方法,并对这几种降粘的方法的利弊加以分析,指出适合我国油田开采的降粘措施,从而提高油田开采量同时减少油田的损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部分油田的采油过程的具体分析,简要的介绍目前我国使用的几种稠油降粘的方法,并对这几种降粘的方法的利弊加以分析,指出适合我国油田开采的降粘措施,从而提高油田开采量同时减少油田的损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部分油田的采油过程的具体分析,简要的介绍目前我国使用的几种稠油降粘的方法,并对这几种降粘的方法的利弊加以分析,指出适合我国油田开采的降粘措施,从而提高油田开采量同时减少油田的损耗.  相似文献   

8.
稠油集输降粘方法概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稠油集输中目前常用的降粘方法(包括稠油改质降粘、加热降粘、掺稀油降粘及化学降粘等)的降粘原理及其优缺点。分析认为,采用化学降粘方法进行稠油降粘具有一定的优势,建议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9.
孟鑫 《清洗世界》2020,36(3):33-34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这就加大了我国能源的消耗量。稠油和一些油气资源的应用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同时稠油在开采的时候,需要降低其粘度,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对稠油实施降粘技术。本文主要针对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针对稠油开采难度大、采收率低和输送难等问题,综述了各种稠油降粘技术的降粘机理及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各降粘技术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稠油的高效开采技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近年先后成功开发的抗钒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CHV-1),多产些油的重油催化催化剂(CC-20D系列),提高大庆类原油FCC汽油辛烷值的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DOCP)友及它们在工业上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蓬莱PL19-3减渣减粘裂化生产燃料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华 《化工时刊》2006,20(7):31-33
就某石油化工厂利用蓬莱PL19-3减压渣油,通过减粘裂化工艺生产燃料油的改造项目,从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工艺流程、减粘装置生产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试生产及标定结果表明,此次改造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常规降粘剂存在降粘费用高、加剂量大、环境效应等问题,以辽河稠油为研究对象,根据乳化等效应提出了稠油加醇降粘的研究思路。采用流变测试技术,研究了醇种类、加醇量对辽河稠油流变性的影响。旨在计算加醇用量和评价降粘效果,进而为稠油加醇降粘提供理论依据,为探索经济型、环境友好型化学降粘技术起到铺垫作用。实验用低碳醇掺辽河稠油油样,拟合粘温曲线、流变曲线,结果表明低碳醇中,正戊醇为降粘效果最好的醇,且降粘效果与醇浓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原子吸收法测定重油中镍、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永倩  张尕玲 《云南化工》2005,32(1):33-34,30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重油中的微金属镍、钠进行了测定,此方法的标准偏差镍为0. 053%,钠为 0.037%,回收率镍为 98. 3% ~102%,钠为 97. 1% ~102%。  相似文献   

15.
朱小顺  文彬  屈叶青  伍小驹 《广州化工》2011,39(7):95-96,136
研究了三种不同类型载体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孔结构特征、活性稳定性及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全合成载体具有适合重油大分子裂解的孔结构特征,全合成载体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重油转化能力和动态活性。  相似文献   

16.
重质油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催化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万学兵 《工业催化》1997,5(1):45-50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重质油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催化剂的开发过程, 催化剂工业产品与国外同类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对比情况, 以及催化剂在工业装置中的运行情况。工业使用表明, 所开发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处理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进行了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减黏裂化反应,确定了高温短时间和低温长时间2种反应的较佳反应条件,分别为:415℃/30min,390℃/2 h.并考察了反应的牛焦率及产物的黏度、收率、四组分含量、残炭、凝点、闪点及胶质和沥青质结构.结果表明,委内瑞拉奥里超稠油可以采用减黏裂化工艺进行降黏,并使产物满足380~#燃料油黏度标准.减黏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是瓦补的,减黏反应进行的深度是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较高的反应苛刻度使得减黏产物成为非牛顿流体,呈现假塑性流体形态,且有屈服值,对船运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减黏反应的条件要严格控制.高温反应产物的胶质和沥青质的缩合程度较高,同时结构单元中的芳环数也较多,进一步生成生焦前驱物的趋势较强.最终确定委内瑞拉奥里常渣减黏裂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390℃/2 h.  相似文献   

18.
杨涛  李鹤鸣  王军  贾丽 《当代化工》2004,33(2):77-78,95
采用悬浮床技术处理塔河渣油,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室考察。初步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悬浮床临氢减粘试验,塔河渣油100℃粘度下降率达80%以上,而甲苯不溶物的含量能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SO42−/ZrO2 solid super-acid catalysts (SZ) doped with Ni2+ or Sn2+ (Ni2+/SZ, Sn2+/SZ) were prepared for catalytic visbreaking of heavy petroleum oil from Shengli oil field. The visbreaking reactions were carried out at 240°C and 3–4 MPa for 24 h using a heavy petroleum oil to catalyst mass ratio of 100 : 0.05. The effect of water content on viscosity of heavy petroleum oil was also investigated. Both catalysts can promote thermolysis of heavy petroleum oil and the viscosity was reduced from 0.319 Pa·s to 0.135 Pa·s for Ni2+/SZ and 0.163 Pa·s for (Sn2+/SZ) with visbreaking rates of 57.7% and 48.9%, respectively. After visbreaking, the saturated hydrocarbon content increased while aromatics, resin, asphaltene, sulfur and nitrogen content decreased. The presence of water was disadvantageous to visbreaking of heavy petroleum oil.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2007, 36(3): 237–241 [译自: 石油化工]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介绍了机泵油雾润滑的基本原理,并通过该系统在南充炼油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机泵群上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油雾润滑系统的轴承润滑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机泵维修周期变长,保障了装置长周期的安全运行,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