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塑料科技》2017,(4):118-122
综述了植物纤维改性聚乳酸(PLA)基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分别探讨了植物纤维的种类、界面改性方式以及加工工艺对PLA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植物纤维改性PLA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聚乳酸(PLA)/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分别从植物纤维的来源及类型、纤维和PLA基体的界面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PLA/植物纤维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天然植物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独特,与树脂基体复合仍存在诸多问题。天然植物纤维改性对于提高反应活性、改善其与基体树脂的界面相容性及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有重要影响。从天然植物纤维原料的组成、结构及性能分析出发,重点介绍了蒸汽爆破预处理、热预处理、高能辐射预处理、碱预处理、过氧化物预处理和组合法预处理等预处理技术以及酯化改性、接枝共聚、偶联剂改性和其他改性方法,并综述了改性天然植物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天然植物纤维改性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天然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蓖麻植物纤维为原料,以硅烷偶联剂KH-590对其进行表面修饰改性,并制备了不同植物纤维含量的PP/改性植物纤维复合材料。以硅烷偶联剂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植物纤维和未改性植物纤维为参照,对复合材料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纤维含量大于30%时,复合材料形成了微交联结构。在植物纤维含量大于30%时,复合材料拥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并且热稳定性更高,但熔体流动性较差、断裂标称应变较低。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受到了广大科研人员的青睐,但目前仍面临着众多问题。本文归纳总结了在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中的三大主要问题——植物纤维的高吸水率、植物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劣化以及植物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阻凝作用,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列举了常见的改性方法并深入阐述了相应的改性机理及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前景,以期为今后植物纤维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木纤维、麻纤维、棕榈纤维以及其它植物纤维改性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领域。并对植物纤维改性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木塑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晓芬  生瑜 《广州化工》2013,41(3):25-27
提高植物纤维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相容性是木塑复合材料(WPC)获得较好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国内外WPC的研发现状,文章主要从植物纤维和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相容性入手,着重介绍了植物纤维改性、添加改性剂以及多种改性方法复合使用这三类方法对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改性方法、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磨损性能4个方面对近年来PVC基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相关进展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了PVC基植物纤维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对PVC基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不同种类聚乳酸(PLA)/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改性以改善复合材料的强度、界面相容性、表面自由能等,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对于PLA/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不同种类植物纤维(麻纤维、木粉和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等)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情况,综述了几种提高植物纤维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方法(植物纤维化学改性、引入增容作用组分)。最后对植物纤维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苯并噁嗪(BZ)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无机颗粒材料改性[如MMT(蒙脱土)改性、不完全POSS(笼型倍半硅氧烷)改性、碳纳米材料改性和蛭石改性等]、纤维材料改性(如玻璃纤维改性、碳纤维改性和其他纤维改性等)以及橡胶改性;综述了改性BZ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改性机制。最后,对改性BZ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路琴  杨明 《中国塑料》2014,28(11):1-6
介绍了天然植物纤维(NVF)的种类和性质;概述了NVF与聚丙烯(PP)基体材料相容性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NVF增强PP基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展望了PP/NVF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房昆 《工程塑料应用》2012,40(4):100-103
介绍了剑麻纤维(SF)的结构特点、物理力学性能以及纤维改性处理方法,从纤维形态及增强基质出发综述了长、短SF及SF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及SF增强热塑性、热固性树脂和弹性体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指出了SF增强复合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CFRP)的制备和应用的研究进展,主要对CCFRP的界面改性方法、浸渍工艺和成型工艺进行了介绍,同时也介绍了其应用的状况,对CCFRP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麻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韩志超  刘俊龙 《塑料科技》2007,35(10):112-116
简要介绍了麻纤维的表面改性方法,概括了麻纤维/热固性树脂和麻纤维/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麻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展望了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炭纤维吸波性能的电磁改性方法,重点介绍了结构设计对炭纤维吸波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包括短切炭纤维、炭纤维排布结构、炭纤维电路模拟结构以及含炭纤维的混杂纤维排布对炭纤维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炭纤维吸波复合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受到纤维性能、树脂性能以及纤维与树脂间的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影响。在实际应用中,纤维表面改性是增强纤维和基体之间结合力,拓展应用领域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玄武岩纤维的几种改性工艺,总结了各种表面改性方法的作用机理及其改性效果,并简要介绍了玄武岩纤维的性质及应用。研究发现,玄武岩纤维经过改性后,其性能均有所改善,如表面活性提高、强度增大、界面黏结力增强等,这有利于其作为增强体制备各种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从而应用于土木建筑、汽车船舶、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此外,本文最后还指出了玄武岩纤维改性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该领域研究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近几年来长玻璃纤维(LGF)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重点以聚丙烯为例,介绍了纤维含量、分布及纤维与基体之间相容性等因素对LGF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以尼龙6为例,对LGF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阻燃改性及老化性能的相关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未来LGF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改性及抗老化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彭静  顾彪 《工程塑料应用》1998,26(11):28-30
介绍低温等离子体对碳纤维(CF)的表面改性及作用机理,综述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CF及其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化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