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4 种保鲜剂对柑橘采后主要病菌的毒性及对锦橙果实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250 g/L咪鲜胺乳油对青霉菌和绿霉病的毒性最大,半数有效质量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值分别为0.429 3 μg/mL和0.532 9 μg/mL,450 g/L噻菌灵悬浮剂对炭疽病的毒性最大,EC50值为14.238 3 μg/mL,经4 种保鲜剂处理的锦橙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有机酸和VC含量高于空白对照。根据保鲜效果来看:250 g/L咪鲜胺乳油效果最好,在30 d时保鲜效果在90%以上,45 d和60 d的保鲜效果在85%以上,其次为生物源保鲜剂1×1011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 d和45 d的保鲜效果在85%以上,60 d时上保鲜效果在80%以上,效果最差的为450 g/L噻菌灵悬浮剂,保鲜效果只能达到60%。根据实验筛选到的最佳的防腐保鲜药剂为250 g/L咪鲜胺乳油。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生物源保鲜剂枯草芽孢杆菌对锦橙采后主要病菌的毒性及对锦橙果实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青霉菌和绿霉病的毒性较大,EC50值分别为7.4970μg/m L和8.8832μg/m L。保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对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等总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比对照药剂250g/L咪鲜胺乳油667倍液效果好。在15~45d时,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各处理对锦橙的失重率没有影响;贮藏到60d后,对失重率有一定的影响,枯草芽孢杆菌2000倍液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和清水对照比较没有差异性,并且对外观色泽和口感没有负面影响。总的来说: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对锦橙储藏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3种常见的杀菌处理:紫外照射处理、温度处理和杀菌剂处理(抑霉唑、多菌灵和咪鲜胺)对果蔬采后主要致病和产毒菌——炭黑曲霉的生长及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照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但OTA产生量却随着紫外照射时间延长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处理45 min时OTA产生量是对照组的3.18倍;温度处理对炭黑曲霉的生长和OTA的产生影响表现一致,4℃下可以完全抑制生长和OTA的产生,25℃时,其生长量和毒素产生量最多;常用采后化学杀菌剂多菌灵、抑霉唑和咪鲜胺对炭黑曲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中等剂量的化学杀菌剂处理(多菌灵,0.12μg/m L;抑霉唑和咪鲜胺,0.06μg/m L)会刺激炭黑曲霉产生大量的OTA,产生量分别是对照组的6.31倍、23.7倍和6.17倍。因此,紫外照射杀菌处理时间不足和化学杀菌剂使用浓度较低时均会刺激炭黑曲霉产生大量的OTA,正确使用杀菌处理条件对于保证果蔬采后安全贮藏与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使用壳聚糖、1-MCP、Cl O_2、咪鲜胺等多种保鲜剂单一或复配处理采后夏黑葡萄,比较分析其对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夏黑葡萄在自然贮藏条件下5 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10 d时酸度明显上升;4种保鲜剂的保鲜效果5 d内相互间差异不明显,第10天后咪鲜胺的保鲜效果最突出,壳聚糖和1-MCP的效果也有提高;1%壳聚糖处理夏黑葡萄10 d后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显著下降外,其他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变化。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壳聚糖与咪鲜胺进行复配试验,结果表明贮存保鲜的最佳工艺组合是壳聚糖0.5%、咪鲜胺0.2%、配比为1:1。  相似文献   

5.
5种药剂对柑橘贮藏病害的防控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橘果实在贮藏运输期间极易发生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酸腐病等各类病害。为了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本文在自然通风贮藏库内用保鲜剂对柑橘果实进行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5种保鲜剂在常规剂量范围内对柑橘贮藏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柑橘果实总的保鲜效果和酸腐病的效果,以百可得最优,贮藏保鲜的时间最长,异菌脲其次;对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则以咪鲜胺最好,抑霉唑其次;贮藏15~45d,5种药剂处理对柑橘的失重率没有影响,贮藏到60d后有一定差异;果实外观色泽与清水对照没有差异,口感则以百可得和异菌脲风味略好;5个药剂处理15~30d后对果实品质没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经咪鲜胺浸泡处理的金柑中咪鲜胺和2,4,6-三氯苯酚的含量,分析不同浸泡质量浓度和时间对其残留量的影响和变化特征,并评估咪鲜胺的摄入风险。该方法对咪鲜胺和2,4,6-三氯苯酚的检出限、平均加标回收率和重复性(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分别为1.70 μg/kg、0.68 μg/kg,95.7%、98.1%,5.14%、3.89%。结果表明,咪鲜胺浸果质量浓度越高、时间越长,金柑中咪鲜胺及其代谢物2,4,6-三氯苯酚的残留量越大;咪鲜胺残留量先升高后缓慢降低,第3天达到峰值;在21 d贮藏期内,2,4,6-三氯苯酚含量持续升高。用质量浓度450 mg/L咪鲜胺溶液浸泡2 min(咪鲜胺农药登记使用方法)金柑,14 d咪鲜胺、2,4,6-三氯苯酚的含量分别为8.180、0.069 mg/kg;浸泡质量浓度增加至900、2 700 mg/L处理,即使在安全间隔期后的21 d咪鲜胺残留量仍高于柑橘类水果对咪鲜胺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安全间隔期14 d金柑咪鲜胺的慢性摄入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急性摄入风险大于100.0%,为不可接受。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纳米氧化锌对冬橙的保鲜效果,以纽荷尔冬橙为材料,分别采用纳米氧化锌、咪鲜胺、咪鲜胺+棕榈蜡进行处理,贮藏于4℃条件下,定期测定冬橙品质和风味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贮藏180 d时,纳米氧化锌处理组的腐败率和失重率低于对照组,分别是对照组的75.73%和0.77%;纳米氧化锌处理组出汁率为49.66%,但咪鲜胺+棕榈蜡处理组的出汁率最高,为54.16%;纳米氧化锌处理组冬橙风味优于对照组,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维生素C含量也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25%、0.21 g/100 g、47.53 mg/100 g。由此可见,纳米氧化锌对纽荷尔冬橙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8.
25%咪鲜胺水乳剂对宫川柑橘贮藏期品质及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减少柑橘在室温贮藏过程中病害的发生,保持果实的原有风味,延长其贮藏保鲜时间.以25%咪鲜胺水乳剂250,333和500 mg/L的药液浸泡处理宫川柑橘.结果表明,333 mg/L处理效果最佳;贮藏60 d时,对柑橘贮藏期的主要病害绿霉病、青霉病的防治效果达86.7%,对蒂腐病的防治效果为68.4%,对3种病害的总防治效果为82.3%,显著的降低柑橘贮藏期病害的发生;可延缓柑橘VC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的下降,VC含量比对照组高出26.2%,总糖和总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出8.3%和6.3%.25%的咪鲜胺水乳剂333 mg/L处理可以明显保持柑橘贮藏期间的品质,显著抑制果实的发病率,室温贮藏期达到60 d.  相似文献   

9.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咪鲜胺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水果中咪鲜胺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P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甲醇-水(70∶30, V/V)为流动相,在流速1.0 mL/min条件下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 225 nm,用UPLC法快速测定水果中咪鲜胺残留量。在0~5.0 μg/mL范围内,咪鲜胺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9 7,在香蕉、苹果和柑橘中分别添加0.2 mg/kg、0.4 mg/kg、1.0 mg/kg 3个质量浓度的咪鲜胺标准品,回收率为93.00%~101.10%,精密度实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19%,方法检出限为0.032 mg/kg。该方法能满足水果中咪鲜胺残留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种衣剂中噻菌灵、粉唑醇和抑霉唑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美国An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瑞典Kromasil 100-5-C18不锈钢色谱柱),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种衣剂中噻菌灵、粉唑醇和抑霉唑含量,流动相: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210 nm的检测波长;进样体积20滋L。[结果]在2.5~500 mg/L的范围内噻菌灵、粉唑醇和抑霉唑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17%、100.28%和101.21%,噻菌灵的RSD为0.0097%,粉唑醇的RSD为0.0230%,抑霉唑的RSD为0.0167%。[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快速测定种衣剂中噻菌灵、粉唑醇和抑霉唑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建立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毛丹中抑霉唑的残留动态分析的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29nm,流动相为甲醇-离子对溶液(75:25,V/V),流速0.85mL/min,进样量20μL。抑霉唑在15.0~960.0μg/L(r=0.9994)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μg/L,抑霉唑回收率为86.4%~104.5%,相对标准偏差0.84%~2.87%。同时,还对抑霉唑由红毛丹皮向肉的迁移,在红毛丹体上的降解动态进行分析。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红毛丹中抑霉唑含量监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立免疫亲和柱同时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氯霉素和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玉米赤霉烯酮)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免疫亲和柱净化与富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采用Cloversil-C18反相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表明,牛奶中添加氯霉素和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的回收率在74%~101%,且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氯霉素的检出限为0.02 μg/L,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的检出限分别为α-玉米赤霉醇0.03 μg/L、β-玉米赤霉醇0.03 μg/L、α-玉米赤霉烯醇0.03 μg/L、β-玉米赤霉烯醇0.03 μg/L、玉米赤霉酮0.04 μg/L和玉米赤霉烯酮0.05 μg/L。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提高了检测速率,可满足牛奶样品中痕量氯霉素和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测定柑橘中多菌灵、噻菌灵、嘧霉胺、抑霉唑、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和2,4-D的分析方法。方法 用乙腈作为提取剂, 振摇30 min后加入5 g氯化钠静置30 min, 上清液过滤待UPLC-MS/MS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柱(2.1 mm×100 mm, 1.7 μm)进行液相色谱分离, 以0.1%甲酸0.5 mmol/L甲酸铵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质谱测定, 以基质配制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 11种保鲜剂在1.0~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3~0.21 μg/kg, 最低定量限为0.07~0.5 μg/kg; 在3个添加水平为1.0、5.0、10.0 μg/kg时, 回收率为75.1%~110.4%, 相对偏差为0.4%~9.8%。对26个柑橘样品进行分析, 多菌灵、咪鲜胺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 2,4-D在25个样品中有检出, 嘧霉胺检出率最低, 仅在一个样品中检出。从品种上看, 柠檬的平均用药量最大(2285.51 μg/kg), 其次是橙类、橘类、柑类和金橘。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 适用于柑橘中多种保鲜剂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4.
李诚  肖岚  谷安超  辛松林  陈代文 《食品科学》2007,28(12):498-502
为了评定乳过氧化物酶体系对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对冷却鲜猪肉分别采用浓度为3μg/ml的乳过氧化物酶体系(LPS)、4μg/ml的LPS、40μg/ml的乳酸链球菌素(Nisin)、3μg/ml的LPS+40μg/ml的Nisin、4μg/ml的LPS+40μg/ml的Nisin等5组不同保鲜剂处理,以蒸馏水处理做对照,测试猪肉在3±0.5℃保存条件下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细菌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经LPS处理的冷却猪肉在贮藏过程中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细菌总数的变化比对照组缓慢,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LPS可有效延长冷却猪肉的保鲜期;LPS处理比Nisin处理的保鲜效果更好,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当LPS与Nisin复配时,可以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猪肉的保鲜期可达20d以上;Nisin可以减轻LPS导致的猪肉脂肪氧化。  相似文献   

15.
建立分散固相萃取(DSPE)-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MS)测定海红果中9种杀菌剂(嘧霉胺、百菌清、稻丰散、甲霜灵、三唑酮、五氯硝基苯、烯酰吗啉、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匀浆粉碎后经乙腈提取、氧化铝萃取剂净化后,采用Atlantis T3色谱柱分离,LC-MS/MS测定。结果表明:9种杀菌剂在5.0μg/L~5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3;检出限为0.03μg/kg~1.0μg/kg,定量限为0.1μg/kg~3.0μg/kg;回收率在80.4%~102.3%,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5.8%之间。  相似文献   

16.
ε-聚赖氨酸和L-抗坏血酸处理对鲜切菠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杰  谢晶 《食品科学》2019,40(17):277-283
为探究ε-聚赖氨酸和L-抗坏血酸处理对鲜切菠菜保鲜效果的影响,根据货架期结果,在不同质量浓度梯度和组合的ε-聚赖氨酸和L-抗坏血酸处理组中(共16?组)筛选得到3?组保鲜液,分别为B组(0.05?g/L ε-聚赖氨酸溶液)、E组(10?g/L L-抗坏血酸溶液)、K组(0.05?g/L ε-聚赖氨酸+10?g/L L-抗坏血酸溶液)。而后通过抑菌圈实验结合理化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研究不同保鲜液对鲜切菠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抑菌效果为K组>B组>E组;调控活性氧代谢效果为K组>E组>B组。0.05?g/L?ε-聚赖氨酸和10?g/L?L-抗坏血酸溶液联合应用于鲜切菠菜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延长货架期至12?d,0.05?g/L?ε-聚赖氨酸通过抑菌从而延长鲜切菠菜货架期至11?d;10?g/L L-抗坏血酸溶液主要通过改善鲜切菠菜活性氧代谢从而延长鲜切菠菜的货架期至10?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哈密瓜贮藏过程中异菌脲、咪鲜胺及其代谢物2,4,6-三氯苯酚的残留消解动态,评估其人体膳食摄入风险。方法 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同时测定经浸果处理的哈密瓜中异菌脲、咪鲜胺和2,4,6-三氯苯酚在冷藏和常温贮藏条件下随贮藏期延长残留量的变化,并对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异菌脲、咪鲜胺在哈密瓜中的消解动态均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异菌脲在常温和冷藏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3.3、3.6 d;咪鲜胺在常温和冷藏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3.8、4.5 d。一般人群对哈密瓜中实验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的风险都较低,为可接受水平。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哈密瓜中异菌脲、咪鲜胺及其代谢物贮藏保鲜过程中残留动态的研究,为合理规范使用杀菌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果蔬中20种杀菌剂(三环唑、五氯硝基苯、嘧霉胺、乙烯菌核利、百菌清、三唑酮、戊菌唑、腐霉利、三唑醇、多效唑、稻瘟灵、抑霉唑、咯菌腈、氟硅唑、腈菌唑、肟菌酯、丙环唑、咪鲜胺、腈苯唑、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QuEChERS-GC/MS快速测定方法。方法 以生菜、毛瓜、葡萄、李子为原料, 样品经乙腈提取, PSA粉50.0 mg、Al2O3粉50.0 mg和NH2粉30.0 mg除杂净化后, 用GC/MS外标法定量。结果 三环唑等20种杀菌剂在0.025~0.25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为0.9974~1.0000。添加水平为0.05、0.1、0.2 mg/kg时, 除百菌清外, 其余19种杀菌剂平均回收率范围均处于83%~112%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1.0%, 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2~11.8 μg/kg之间。结论 本方法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等特点, 能满足果蔬中三环唑等20种农药杀菌剂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9.
几种保鲜剂对香菇常温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鲁  宋虎卫  蔡新祥  苏利娟 《食品科学》2004,25(10):323-326
为寻求一种在常温下简便、低成本和较理想的香菇保鲜方法,以香菇采后外观品质、呼吸强度和还原糖为检测指标,通过对不同浓度6-BA、克霉灵和过碳酸钠在室温条件下对香菇保鲜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保鲜剂均能明显抑制香菇采后呼吸强度和延缓还原糖含量的下降,降低香菇采后外观品质的的变化,有效延缓香菇衰老腐败;在不同浓度试验中,以0.75g/L克霉灵防腐保鲜效果最好,对香菇采后呼吸强度抑制程度最大,贮藏12d时外观品质仍正常,130mg/L 6-BA的保鲜效果次之,可保鲜8d,过碳酸钠效果较差,其中1.0mg/L的浓度处理可使香菇保鲜6d,并能促进孢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协同生物源保鲜剂对冷鲜牛肉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冷鲜牛肉的保鲜期并减少贮藏期间的汁液流失,以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值、pH值和汁液流 失率等作为评价指标,选用壳聚糖与前期实验筛选的复配生物源保鲜剂(乳酸链球菌素质量浓度2.5 g/L、ε-聚赖氨 酸3.0 g/L、纳他霉素1.5 g/L)对冷鲜牛肉进行涂膜保鲜,并与商业保鲜剂的保鲜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复配 生物源保鲜剂结合壳聚糖涂膜保鲜的冷鲜牛肉4 ℃贮藏8 d时的汁液流失率较对照组降低2.13%;贮藏16 d时,复配 生物源保鲜剂结合壳聚糖涂膜保鲜冷鲜牛肉的菌落总数为4.75 (lg(CFU/g)),属于二级鲜肉,较对照组降低了 4 个数量级。可见,复配生物源保鲜剂、商业保鲜剂、复配生物源保鲜剂结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均可延长冷鲜牛肉的 保鲜期。复配生物源保鲜剂结合壳聚糖涂膜的保鲜效果最好,可将冷鲜牛肉的保鲜期延长至16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