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张阗  李雪飞 《轴承》2007,(5):33-35
介绍了轧机用四列圆锥滚子轴承CAD/CAPP系统的各个主要模块,给出了以AutoCAD为平台利用VB6.0进行图纸输出、三维建模等二次开发的具体思路和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简要地介绍了在轴承产品开发中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产品进行造型、模拟分析、优化设计的方法,从而提高了产品开发效率和开发成功率,节约了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3.
文宇  张秀萍  杨丽敏 《轴承》2004,(10):45-46
介绍了利用“滚动轴承极限设计方法”设计开发的四种四列调心圆锥滚子轴承,该类轴承具有额定动载荷高、具有一定的调心性,且适于采用密封结构。轧制力6000-9000t的轧钢机选用这种轴承可获得节能、降耗、环保及提高板材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速滚子轴承保持架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高速轴承失效的主要原因是保持架运动不稳定和破坏。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高速滚子轴承中保持架的受力模型,建立了保持架的运动力学运动方程。在求出轴承整体稳定的拟动力学解的基础上,利用Runge-Kutta方法计算了保持架质心随的变化规律,并了研究了轴承结构参数对保持架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速轻载圆柱滚子轴承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杨咸启 《轴承》1999,92(10):3-6
采用拟动力学模型,考虑轴承中的各种接触力和摩擦力相互作用,滚子的自转、公转速度随其装置变化而变化,建立起一组动力学微分方程,并利用非线笥方程组求解方法求解,模拟出了轴承在运转中其滚动体的自转、公转速度,滚子的倾斜、歪斜及打滑等状态参数,其结果与国外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高速滚子轴承保持架碰撞模型与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了高速滚子轴承中保持架的复杂受力,建立了保持架的碰撞动力学模型和保持架的动力学运动方程。在轴承整体稳定的拟动力学解的基础上,利用四阶Runge-Kutta积分方法计算了保持架质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举例分析了轴承结构参数对保持架运动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双谱分析及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谱是处理非线性、非高斯性信号的有力工具,它包含了高阶谱的所有特性.针对滚动轴承具有非线性和非高斯的特性,利用双谱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故障模式下滚动轴承的双谱特性以及同一故障类型在不同程度时的双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双谱特性能很好地区分滚动轴承的不同故障模式以及故障的严重程度,双谱分析方法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由于缺乏有效的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行业内缺少针对大功率风电机组主轴轴承的测试研究,为此,研究了轴承载荷、运行温度和运行转速对轴承油膜厚度、寿命的影响。首先,利用Romax软件建立了轴承三维测试台仿真模型,并根据GL2012规范计算了主轴承175 000 h寿命,接触应力不大于1 650 MPa载荷;然后,根据计算的载荷及轴承的额定转速,研究了轴承载荷、温度及转速对轴承的接触应力、滚子油膜厚度和寿命的影响;最后,以轴承油膜厚度及轴承滚子的接触应力为目标,确定了合理的轴承测试载荷。研究结果表明:为了避免轴承滚子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轴承测试载荷须小于8 822 kN;为实现轴承测试过程中处于弹流润滑状态,轴承测试温度须小于65℃;轴承转速由10.5 r/min增加至30.6 r/min时,轴承最小油膜厚度提升188%;根据轴承175 000 h疲劳寿命测试要求,轴承测试转速为12 r/min,载荷为8 500 kN工况下,轴承等效测试为2 984 h;以上仿真分析结果可为实际轴承测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主轴系统的回转精度,以数控机床静压气体轴承的主轴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以静压气体轴承为主承载元件、主动磁轴承为辅助元件的主轴系统结构。对主轴回转误差的分离进行建模分析,利用主动磁轴承的可控性设计回转误差的控制和补偿方法,并用MATLAB仿真分析该方法对回转误差的补偿结果。结果表明,该主轴系统利用主动磁轴承(AMB)的可控性和静压气体轴承较高的回转精度,由磁轴承作为误差补偿机构,提高了主轴系统的回转精度。  相似文献   

10.
王秀杰 《轴承》1994,(12):21-26
为准确测量和控制特大型轴承实体保持架兜孔节圆直径,从理论上探讨了两种可行的计量检测技术。介绍了利用外径探讨了两种可靠的计量检测技术。介绍了利用外径弦长确定节圆半径的弦长法和借助专用滚子的内切圆确定兜孔节圆直径的内切圆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