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橡胶割面条溃疡菌的侵染和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橡胶树割面条溃疡病病斑扩展溃烂,以冬期低温阶段最为明显。云南垦区地处世界植胶区北缘,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使它成为割胶林地威胁性很大的一种病害,特别是易感品系PB86和RRIM600,常因此造成割面大块溃烂,多年无法割胶。1972—1973年对易感病芽接树流行规律的研究表明:病害侵染过程与降雨持续性的关系是在割胶期间只要出现3—6天的阴雨天气,即可导致病害的新侵染,侵染后病斑是否继续扩展溃烂,则主要取决于温度,提出了病斑急性扩展阶段的三个低温指标。月平均温度≤20℃,日平均温≤22℃,日最低气温≤15℃。并且制定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鉴于低温是导致病斑扩展时主要因素尚有不同看法,同时为了验证,充实以往对气温、湿度与病害关系的研究结果,我们于1974—78年用接种方法,以气温和湿度为主要条件,对病害侵染、扩展过程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橡胶树割面条溃疡病是由棕榈疫霉菌(PhytoPhthoraPalmivora Butler)引起的常见多发病。主要侵染胶树割面,造成树皮溃烂,轻者减产,重者导致风折死亡,是我国橡胶树主要病害之一。病害的防治过去主要使用进口农药溃疡净和赛力散,但由于这两种农药是汞制剂,对人和畜毒性大,使用不安全,目前国内外已停止生产和使用。近年来试用我国自行筛选研制的23—16新农用抗菌素,在云南西双版纳垦区80,000余株橡胶树上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良好结果,其防效相当于溃疡净或赛力散。  相似文献   

3.
<正> 云南是我国最早发现橡胶树疫霉菌病害的垦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条溃疡病和季风性落叶病流行,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为了保护割面不受病菌侵袭,每年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才能把病害控制住,因此从宏观上如何控制菌量,怎样改革现行的繁琐的防治制度,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率已成为现今的重要议题。本文就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提出一些看法和设想,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割面条溃疡、白粉病和根腐病是橡胶树的三大重要病害,对云南垦区橡胶生产已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前两种属急性型病害,爆发流行时显然易见;而橡胶树根病属慢性型病害,发病初为零星分散、扩展缓慢,但累计的经济损失也很大。国内外对橡胶树根病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一致认为新垦胶园或更新胶园根病的初次发生是由带病的野生树或橡胶树的树头和根系所传染,其侵染强度取决于营养基物的大小。因此,对垦前和定植后3—  相似文献   

5.
<正> 橡胶树死皮病是橡胶割面上的一种主要病害。轻者,割线局部停止排胶;重者,整株胶树丧失产胶能力,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据我场科技人员1985年调查海垦1,死皮停割率最高达47.4%,一般树位也有15—20%;这样,仅海垦1,我场每年因死皮停割而损失的干胶就达20吨以上。如何挖掘这些死皮树的产胶潜力,减少其损失,这是当前生产上迫切需要解  相似文献   

6.
“保01”治疗橡胶树褐皮病的试验唐建昆(耿马县孟定农场三分场.云南.677512)橡胶褐皮病(死皮病)是开割树常见的割面重要病害之一,对割胶生产影响较大,是当前割胶生产上普遍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使褐皮病树尽快恢复产胶功能,我场于1992年进行...  相似文献   

7.
2008年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8年通过对云南河口及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定点观察和分期调查,结果表明:病害在以较快的速度蔓延、发展;同时对病害与橡胶树物候、气候条件、品种、树龄和立地环境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了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8.
<正> 条溃疡病是马来半岛最普通的橡胶割面病害。这种病害是由棕榈疫霉和葡孢疫霉,侵入新割面而产生垂直的黑纹病痕,严重感染的妨碍树皮正常再生而导致再生割面上常见的木瘤和凹陷病斑。因此处理第一割面和第二割面再生皮上的条溃疡病很重要,特别是病害的流行地区。 目前推荐防治条溃疡病是在割面上施用2%敌菌丹4F(含有效成份0.8%),每星期3次,或0.8%瑞毒霉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9.
不断提高植胶科技水平,促进橡胶产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个世纪以来,云南农垦依靠科技进步,建成了我国最好的天然橡胶高产基地。为了促进橡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植胶科技水平。当前要重点做好橡胶树良种引进、选育推广;提早抗旱定植,缩短非生产期;全面推广营养诊断指导施肥;进一步深化割制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胶乳生理参数诊断研究,科学指导割胶生产;全面推广抗病增胶灵作新割制刺激剂;加强死皮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推广;加强病虫害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和抓好橡胶树综合开发利用等九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橡胶树茎干溃疡病肖永清,杨雄飞,李加智(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茎干溃疡病是云南垦区近年来常见的一种橡胶树病害,自1962年在景洪橡胶幼苗(茎基部)首次发现之后,70年代陆续在开割树上发现,近年来随着季风性落叶病的扩散和加重,此病的危害日趋突出,已...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橡胶树腐霉菌病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13年云南西双版纳景讷乡发生的橡胶树病害病组织取样分离,活体致病试验和病原物的分类鉴定,认为是由腐霉属真菌(Pythium sp.)引起的一种橡胶树新病害。土壤板结、长期排水不畅,通透性差,是腐霉属病害发生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雨季,西双版纳垦区一些橡胶园发生橡胶树季风性落叶病严重流行,这是进入本世纪继2006年之后的第二次较大流行。云南省农垦总局高度重视,科技处陈勇副处长特到西双版纳发病胶园现场进行调研,并与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领导和植保专家就病害测报和防治技术进行  相似文献   

13.
d/4+ET割制对橡胶树死皮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洪农场自l998年起全面推行橡胶树割制改革,实施d/3 ET、d/4 ET新割制。实施新割制对橡胶树产胶潜力和排胶强度能否保持良好的动态平衡,是新割制安全性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橡胶树死皮病发生状况是新割制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此,景洪农场于2000~2002年按不同割龄段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宣汉县下八乡核桃园区病害特征的观察及室内分析鉴定,测定核桃叶片和果实感病率及感病指数的动态变化,选取5种常用的杀菌剂对病害进行化了学防治。结果显示:该核桃园区病害发生的主要病原菌为炭疽菌,其在果实上感染速度比叶片更快;通过不同防治方法比较,在喷施95%咪鲜胺药剂的小区内,核桃果实和叶片的感病率及感病指数显著低于其他药剂,说明此方法对核桃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割面条溃疡病分布面广,为害性大,是橡胶树重要病害之一。世界各植胶国家均极注意研究。自1909年第一次发现该病害以后,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印尼等,都不断进行研究。1962年海南岛病害第一次爆发流行后,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开始研究。我所1961年在西双版纳调查发现此病害,1963年正式列入国家研究课题,对病害流行及其防治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在初步掌握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及其防治办法的基础上,1974年云南省科委又给予列入重点研究项目,筛选病害防治的新农药。现将病害的发生及其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综合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橡胶疫霉菌病害(条溃疡病和季风性落叶病)是云南垦区橡胶树的头号病害。而橡胶疫霉菌病害的病源,经过真菌学工作者反复的鉴定,认为有棕榈疫霉菌、葡萄疫霉菌、蜜色疫霉菌和橡胶疫霉菌等种。1980年,Paul Holl;day在其所著的《热带作物真菌病害》一书中,根据现有的文献,分别给予了系统的评述(见该书第340—341、352—353、356—357、367—378页)。无论对当前橡胶疫霉菌病害的防治或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 割面条溃疡病七十年代初期在西双版纳垦区大流行,但自推广综合防治措施以后,病害得到了控制,重病停割率由14.1%降至1%左右。1978年以后,随着季风性落叶病普遍发生,增加了来自树冠的病菌来源,加之对原有的综合防治措施的执行有所放松,甚至违反操作规程,病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落叶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松落叶病是为害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做好落叶松落叶病的防治工作,应重点把握好对感病林分进行合理采伐,及时更新抗病树种;加强林地清理,改善卫生状况;强化造林管理,培育优质林分;狠抓预测预报,适时开展化防等环节。  相似文献   

19.
橡胶树炭疽病是橡胶叶部主要病害之一,多在苗圃地和幼年胶林内为害。云南垦区自1962年以来曾对此病作过一些调查研究。近年来随着橡胶事业的发展,橡胶品系的增多,一些高产易感病品系的大面积种植,发现局部地区个别林段开割胶树因病落叶,对胶乳产量有所影响。海南垦区该病发生也较严重。为此国家农林部于1976年下达了该病研究课题。1977年全国四省(区)热作科技座谈会又列为1977—1985年协作课题。为了更好地摸清该病在云南垦区的流行规律,找出有效防治措施,我们开展了该病流行规律的研究,着重进行病源菌的分离鉴定工作。通过大量分离培养、接种试验不仅看到其无性世代,同时还观察到其有性世代。  相似文献   

20.
抗病增胶灵在生产上的试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2000~2001年的生产性比较试验,在橡胶树割面上施用抗病增胶灵,比常规生产措施表现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和一定程度的防治条溃疡病、死皮病的作用,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