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我院2008~2010年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用药分析与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逐年增加,增长率为13.29%和19.56%,分别占全年药品总用药金额的6.37%、5.79%和6.04%,其中,培斯汀粉针DDDs 3年均稳居首位。结论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辨证施治,增强其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统计分析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频度(DDDs)及销售金额。结果:2009-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呈迅速上升的增长之势,在医院药品销售的份额也在逐年增长,中药注射剂使用频度仍然以疏血通、舒血宁和醒脑静为主,与笔者所在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较多有关。结论: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逐年增加,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
朱永宏  李认书 《医学教育探索》2007,(10):I0007-I0008
中药注射剂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先进的制备工艺,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的制剂,包括肌肉、穴位、皮内、皮下、静脉注射以及其他组织或器官注射用的灭菌制剂以及供临床前配制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主要有中药溶液型注射剂(含水针和静脉注射剂)、注射用粉针和冻干制品、注射用混悬剂和注射用乳剂。与其他传统药物剂型相比,中药注射剂具有药效迅速、作用可靠、质量较高、无消化道吸收过程等特点,较为适用于危重急症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近20年,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研究取…  相似文献   

4.
付勇 《四川医学》2012,33(5):887-889
目的分析我院2009~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平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3年来中药注射剂消耗金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连续3年居临床用药之首位。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用药金额和数量增长均较快,必须加强用药管理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我院2009~2011年抗肿瘤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品种、金额、用药频度和不良反应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我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用药总金额和构成比均逐年上升,其中艾迪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稳居前列,复方苦参注射液的DDDs逐年增加。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降低。结论我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使用趋于合理,基本能做到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2008年~2010年我院的心脑血管重要注射剂应用情况来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使用该类药物提供指导性参考。方法:2008年~2010年我院根据中药注射剂金额、用药频率等等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2008~2010年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逐年增加,增长率为13.29%和19.56%,分别占全年药品总用药金额的6.37%、5.79%和6.04%,其中,培斯汀粉针DDDs 3年均稳居首位。结论:临床中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使用的中药注射药剂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制药辩证施治就能够给患者带来高效的治疗效果,避免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8年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付芳  刘玉华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128-128,131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销售中药注射剂数据资料,应用金额排序法及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中药注射剂的用鼍、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8年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和应用频率均排在首位.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用药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可忽视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吉林省延边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我院中药注射剂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状况。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方法对我院内科住院患者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金额3年分别占总用药金额的6.61%、6.56%及5.74%,2009年略有下降。用药金额最多的是抗肿瘤用药,大多数中药注射液的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同步。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应重视其安全性、有效性,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刘国强 《甘肃医药》2010,(5):571-573
目的:了解该院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该院2007-2009年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金额、使用频率、日均治疗费用、临床用药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总销售额逐年增加,中药注射剂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总计15例。结论:该院在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应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各科室反馈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ADR)病例资料10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环节、患者个体差异以及说明书不规范等。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临床使用时要严密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发生中药注射剂ADR患者165例,对患者性别、年龄、发生时间、涉及系统与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65例患者中男性发病86例(52.12%),女性发病79例(47.88%);ADR的临床表现以用药部位为主,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ADR最多的药品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其次是炎琥宁注射液;80例(48.48%)ADR发生的时间≤24 h。结论:中药注射剂容易发生ADR,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及时、认真做好ADR预防和监测工作,可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中药注射剂(TCMI)在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但随着其应用的发展,不良反应也日益被关注。有关TCMI不良反应报道的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担心其安全性,TCMI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以理性的态度来看待TCMI及其安全性,为TCMI寻找符合时代精神、切合科学发展规律的道路是目前中药研究者的迫切任务。本文通过分析TCMI常见不良反应的表现及产生原因,对药物组成、安全性、有效性、药物经济学、质量标准、与化学药的联合应用和TCMI的上市后的再评价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提高TCMI质量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其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43-147
目的分析单味中药饮片的使用剂量的特点和规律,为确定其合理的剂量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8年1~6月使用频次占总处方数10%以上的单味药的剂量分布,并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称《中国药典》)等法定标准的推荐剂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味中药饮片使用频次占总处方数≥10%32种,剂量分布前5位分别为10 g、15 g、9 g、30 g、6 g,占比接近90%。32个品种在本院门诊处方中,无超大剂量应用,有个别超小剂量应用;剂量90%以上在《中国药典》范围内的品种有21个。中药饮片在临床使用中存在超药典剂量使用的情况,但是并不突出。结论常用中药合理的剂量范围有待更深入的研究;临床使用中药饮片既要考虑安全性,也要考虑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杨国正  何燕  高天  齐方洲 《四川医学》2012,33(2):248-250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7~2010年354例ADR报告,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体重、家族史、既往史、药品名称、所涉及的器官及系统、临床表现、国内文献及说明书记载、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354例报告中涉及38种中药注射剂,5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58.19%),刺五加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大(10.73%),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和瘙痒(41.24%),中药注射剂用于循环系统疾病产生的不良反应最高(21.75%)。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多样,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防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自2001年11月-2010年12月《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数据、相关文献报道,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总结,论述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的成因及防控措施,加强防控意识、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卢协勤  王萍  蔡惠惠  姚祯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0):92-97,128
目的 调查统计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等指标,并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7~12月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门诊处方772张、住院病历100份,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数量、用药品种、处方分布、用途分布及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7~12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是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米乐松)、氢化泼尼松注射液(赣鹰)和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500 mg),分别为257 790、149 968和31 465元;DDDs排名前3位的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米乐松),分别为117 438.7、51 219.0和19 830.0.门急诊科室使用处方数最高的前4名是儿科、皮肤科、内科、耳鼻喉科,分别为341、113、78、69张;病区使用例数最多的前4名是肿瘤科、普外科、耳鼻喉科、呼吸科,分别为11、10、8、7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术后预防反应性炎症、过敏性疾病、皮炎、退热降低体温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基本合理,极少数处方和病例存在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包括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单纯以退热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等.结论 我院糖皮质激素类用药结构及治疗疾病均较合理,但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从根源上防止滥用、乱用的现象出现,维持医疗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8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81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8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老年患者(≥40岁)发生不良反应率高,占77.8%;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为全身性损害;用药后6~60 min不良反应率高,占79.0%。结论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对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的高危药物、高危患者、高危时间段重点观察,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