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俄歇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维氏硬度计,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钼铈合金的结构、形貌、高温屈服强度、韧化作用等.结果表明,在钼中添加适量的Ce2O3,可起到室温强韧化和高温强化作用.从钼铈合金板的力学性能上反映了Ce2O3在该材料的细晶强韧化机制和杂质在第二相粒子表面的吸附机制.  相似文献   

2.
稀土钼顶头材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冶态钼顶头在TZC材质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单一稀土铈、钇和同时添加铈钇稀土元素,对其高温强度、硬度和金相组织等进行了研究及现场穿孔试验。研究发现:在TZC合金中添加铈可以较大地提高合金的硬度;添钇可以较大地提高合金的强度;同时添铈、钇,可产生复合强化效应,合金的高温强度、硬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使钼顶头[穿不锈钢坯数量在添加单一稀土铈强化的基础上再增加25%左右。  相似文献   

3.
《稀土》2017,(4)
采用熔配法制备铝铈中间合金,考察合金成分和熔炼温度对铝铈中间合金的铈收率、合金均匀性和操作方便性的影响,并通过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和XRD分析观察其微观组织结构。另外,将铝铈中间合金加入5005铝合金中,考察铈加入量对5005铝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5005铝合金中添加铈具有良好的精炼和净化作用,可以改善析出相的形状,减少铁元素对铝合金组织的不良影响,从而降低铝合金的硬度和提高铝合金的挤压性能。  相似文献   

4.
苏勇  张顺科  付广艳  刘群  朱鹤 《稀土》2016,(4):60-66
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等研究了添加铈对Cu-3Si-0Ce合金在800℃、0.1 MPa纯氧气中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和1.0%(质量分数)的铈明显提高了合金的氧化抗力。随着铈含量的增加,Cu-3Si-0Ce合金及其氧化膜的晶粒尺寸明显降低,这促进了合金元素和氧的"短路扩散",有利于Si O_2和Ce O_2在氧化膜内层的富集,降低了合金的氧化速率。较薄的氧化膜、合金元素快速的扩散速率和铈对氧化膜孔洞的补偿、晶粒细化对氧化膜力学性能的改善以及钉扎效应是含铈合金氧化膜具有较好粘附性的主要原因。Cu-3.0Si-1.0Ce中过量的铈参与氧化反应,使氧化膜中Ce O_2的质量分数提高,而过量Ce O_2的生成对氧化膜生长抑制作用的提高并不明显,故其表现出更大的氧化增重。  相似文献   

5.
党平  韩其勇 《稀有金属》1989,13(3):246-251
本文验证了低温有机电解液对 Al-Si 合金相分离的可靠性。放射性计数法测铈含量结果表明:合金化铈量及硅中铈量均随铈总量的增加而增加,硅中铈量明显多于合金化铈量。铈主要以原子态存在于硅相中,当共晶硅中达到一定含铈量时,会出现良好变质结构。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一种含微量稀土铈的银铈合金。研究了铈对合金基本性能的影响。用热重分析(TG)法研究了铈对合金氧化特性的影响。用该合金作为电接点材料进行了生产考核实验,发现该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导电性、接触电阻小而稳定、有一定的灭弧能力和有益的氧化特性。特别是微量铈的添加,使该合金具有特别优异的抗熔焊特性;并用分光分析实验初步探讨了合金在电弧作用下的物理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Ni—30Cr合金中加入微量稀土元素铈,与未加铈的试样一起进行固体渗铬,然后采用波谱对比测定试样渗铬层的厚度和浓度变化,分别计算出铬在各试样中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铈能提高铬在镍中的扩散系数,并能降低在镍—铬合金表面形成Cr_2O_3保护腆所需铬的临界浓度值。从理论上分析了铈能提高镍—铬合金抗高温氧化能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GH220合金(以下简称合金)是我国目前正在研制的一种高合金化镍基变形合金。它含有较高的铬、钨、钼、钴、铝、钛及少(微)量的碳、镁、硼、铈。合金主要靠。′相沉淀强化,同时在晶界及晶内存在少量的MC、M_6C及M_3B_2。本文通过综合鉴定,证明合金中存在两类组成不同的M_6C,并试验了合金中微量相M_3B_2、M_6C和MC的分离条件:计算了M_3B_2、M_6C及MC的平均组成,提出了合金中微量相的相分析流程图。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加铈的ZQSn7-0.2锡青铜机械性能和组织进行了研究。并与不加铈的锡青铜作了对比。指出添加铈能减少锡青铜的偏析和细化晶粒。发现铈在锡青铜中形成尺寸为1微米以下的铈磷化合物。它既存在于晶粒内部,也存在于晶界。同时还指出在化合物周围有大量位错和小块孪晶。这种化合物及其周围的高密度位错是使合金强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混合稀土变质高硅铝活塞合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镧铈钇型混合稀土对过共晶Al—24%Si活塞合金进行了变质处理,对其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稀土铈变质相比较,镧铈钇型混合稀土对该合金具有较好的变质效果,初晶硅的尺寸基本保持在20μm左右,且尖角大多钝化呈团球化状,共晶硅呈短杆状均匀分布;合金经过混合稀土变质后,晶界处产生复杂化合物组织起到了弥散强化作用,使其综合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尤其是高温强度的显著提高,已完全满足活塞合金在使用性能上对高温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研究对比2090、8090铝锂合金,7075、2024普通铝合金物理短裂纹扩展行为的同时,着重探讨了微量稀土元素钵对铝锂合金物理短裂纹扩展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等强度水平条件下,铝锂合金本征裂纹扩展抗力(△Ki)低于常规铝合金,因此,在裂纹较短时,铝锂合金较常规铝合金表现出更显著的短裂纹效应。铈在2090、8090两类铝锂合金中的作用有较大差异,可显著提高2090合金的本征裂纹扩展抗力,使其短裂纹效应降低,短裂纹扩展抗力优于7075。但铈在8090合金中却有不良影响。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同微量铈在铝锂合金中既有抑制再结晶、细化晶粒及T_1相,同时又有降低铝锂合会主强化相δ'(Al3Li){111}面反相畴界能、增加合金共面滑移倾向的双重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2.
钢铁脱硫剂     
一种含稀土的钢铁脱硫剂,由氟碳铈镧矿与≥1的 Ca、Si、Al、Mg 或其合金相混合而得。因此,氟碳铈镧矿与硅钙合金的3:7的混合物中,含稀土金属18.4%、Ca21.3%及硅40.0%。将此混合物与水玻璃制成直径1—2毫米的颗粒,  相似文献   

13.
Ce含量对Al在3.5%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元素及其含量对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是铝合金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课题,采用高频熔炼方法制备Al1-xCex(x=0,0.2%,2.0%(原子分数))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金相分析、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和能谱等分别对制备的Al1-xCex合金的结构、动电位线性扫描极化曲线、浸泡与电化学腐蚀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对Al1-xCex在3.5% NaCl溶液中耐腐蚀性能与铈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Cl-离子的存在,铝在3.5% NaCl溶液中发生点蚀破坏;稀土Ce的加入能够细化晶粒,改善合金微观结构,减弱Cl-离子对点蚀的影响;Ce元素在腐蚀表面层富集,有利于形成连续钝化膜,提高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耐蚀能力;微量稀土Ce(0.2%)的加入使合金的自腐蚀电位升高,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耐腐蚀性能改善明显;但随着Ce含量的增加,即含量高于铈在铝中的溶解度后,铝与铈将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基底与金属间化合物相界面的存在使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有所降低,Ce含量为0.2%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比Ce含量为2.0%的合金要好.所有合金腐蚀后的主要产物为Al2O3.  相似文献   

14.
基于EET理论,计算了Al-Fe-Si合金基体与强化相Al12Fe3Si,Al12(Fe,X)3Si的价电子结构,探讨了价电子结构与合金强化、合金相稳定性的关系及合金元素X对强化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体α-Al相比,强化相Al12Fe3Si,Al12(Fe,X)3Si的n(A)值分别增强了248%,208%~231%,位错运动阻力分别增大2.48倍和2.08~2.31倍,从合金相价电子结构参数n(A)看,溶质原子固溶强化作用弱于析出相的强化作用;合金元素V,Cr,W,Mo,Mn的加入改变了Al12FeSi的价电子结构,使其原子状态组数σ(N)增加了2个数量级,使合金相的稳定性增强,进而延缓了粗化速度;V,Cr,W,Mo,Mn对Al12Fe3Si相稳定性影响的强弱顺序为Cr(Mn)→W(Mo)→V.  相似文献   

15.
镧镨铈混合稀土金属在Al-Si合金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平  陈云贵  唐定骧  涂铭旌 《稀土》2002,23(2):20-22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镧镨铈混合稀土对铝硅合金中共晶硅的变质作用和铁相的作用。研究证明 ,镧镨铈混合稀土对 Al- Si合金中共晶硅有着比富铈混合稀土更强的变质能力 ,其残余量在 0 .17%和 0 .2 4%之间即可使硅含量接近 12 %的铝硅二元合金得到良好变质 ;镧镨铈混合稀土有促进 Al- Si合金中针状铁相析出的作用 ,为保证铝硅合金中不出现针状铁相 ,镧镨铈混合稀土的加入量以不超过 0 .45 %为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真空感应炉对金属热还原法制备的V-Ti-Fe合金进行精炼,考察金属铈对精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铈可有效脱除合金中的氧杂质,减少合金内的富钛相和硅偏聚相,降低合金的成分偏析,促进合金的吸氢活化。随铈用量的增加,脱氧效果也逐渐增强,储氢容量得到提升,当铈添加量达到合金用量的5%时,氧含量降到了0.05%,最大吸氢量和有效放氢量分别达到3.36%和1.85%。  相似文献   

17.
DBM-偶氮胂与稀土元素在高酸度下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对称多卤代变色酸双偶氮胂试剂与铈组稀土可在高酸度下显色,因而具有选择性高、灵敏、快速等优点。但以往的研究大多在HCl介质中显色,Fe、W、Ti,Zr等元素的允许量仍然有限,加之简单的酸体系尚不能满足复杂样品的快速分解,使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提出以高浓度的H_2SO_4-H_3PO_4混合酸为显色介质,DBM-偶氮胂光度法测定铈组稀土,可使Fe及许多合金元素的允许量大幅度提高,并且便于复杂样品的处理及酸度调节手续的衔接。方法能用于高温合金、不锈钢,高铬耐磨合金铸铁等多种复杂样品中铈或铈组稀土的测定。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稀土铈对锡磷青铜QSn7-0.2合金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确定了铈在锡磷青铜中的最佳添加量ω为0.09~0.13,通过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和电镜分析发现,加有少量铈的锡磷青铜合金铸造组织枝晶网格变细小,变形退火后晶粒组织明显细化,添加少量铈可净化合金,消除其杂质的有害作用,并能与铜生成CuCeP金属间化合物,呈点状弥散分布在晶界或晶内细化了合金组织:加铈又显著提高了合金基体中的位错密度,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合金硬度,增强了合金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9.
稀土铈对化学沉积Co-Ni-B合金镀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宣天鹏  章磊  黄芹华 《稀有金属》2003,27(3):399-402
研究了稀土铈对化学沉积Co-Ni-B合金层化学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稀土铈的加入提高了镀层中钴的含量,降低了镍和硼的含量;使镀层由非晶态转变为品态;稀土铈也明显地提高了镀层的显微硬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镀液中稀土铈添加量越多,镀层的铈含量和显微硬度也越高;稀土铈还提高了镀层的饱和磁化强度,降低了剩余磁化强度和娇顽力,含铈镀层显示出了良好的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高合金耐热钢3Cr24Ni7N加入稀土元素铈的操作工艺、作用与效果。着重介绍了提高稀土回收率的最优工艺。肯定了加入铈后能改善钢的热塑性,高温强度及抗氧化性,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