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静脉穿刺后针头斜面朝下固定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2.
静脉穿刺针头固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桂芹 《护理研究》2005,19(10):868
临床上 ,静脉穿刺成功后在固定针头过程中 ,往往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固定困难 ,针头滑出血管外 ,导致穿刺失败。或输液过程针头滑出血管外 ,引起局部肿胀、疼痛 ,严重者可致局部组织变性坏死。我们在多次试验基础上 ,改进常规固定针头顺序 ,取得较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1 方法  在静脉穿刺成功后 ,将无菌医用输液贴 (4条 ,其中一条带吸收垫 )不带吸收垫的 1条贴在进针部位 ,将针头牢固地固定在血管内 ,另一条固定针柄 ,带吸收垫的 1条固定针头 ,最后 1条固定硅胶管。2 使用人群2 .1 小儿 由于小儿静脉穿刺时不配合 ,穿刺成功后立即固定针…  相似文献   

3.
静脉补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措施。有效地控制和掌握静脉输入量,是在较大的手术中或危重病种抢救得以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历来临床行静脉穿刺时持针的斜面向上传统进针法。但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常遇到穿刺针头的斜面不能完全刺入血管内时,易出现血管外液体渗出,致使皮肤立即隆起,肢体局部肿胀、疼痛及皮下淤血等情况,造成穿刺失败而影响了手术的进展及静脉输液的速度。特别是为了在手术过程中预防意外情况发生及满足术中的快速输液、输血、用药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临床静脉输液穿刺针的固定,常采用棉球胶布将穿刺针头和针柄与皮肤固定,这对于昏迷及燥动病人或长期长时间静点的患者多为不便,常使针头滑脱移位,造成输液失败,不仅给病人造成痛苦,而且增加了工作量,又造成物品的浪费。四年来,我们将此法应用于临床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杜建敏  向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869-8869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针头固定的最佳方法,以保证在输液完毕后易于撕脱,无痛苦。方法对236例输液者随机分为三组,采用不同的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法效果对比。结果三种针固定法效果比(P〈0.05),但在固定时间和拔针时间上针柄固定法组比其他两组固定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柄固定法是最佳的固定方法,较常规固定方法牢记,减少疼痛,拔针方便、省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后两种针头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后两种针头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次序将18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常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穿刺成功后对照组在滴速顺畅后按传统的方法(针头斜面朝上)固定头皮针,实验组采用针头斜面朝下固定的方法。结果实验组的输液速度为(60.79±7.09)gtt/min,对照组为(53.67±8.59)gtt/min,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t=6.0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液体外漏有7例(7.8%),对照组液18例(20.0%),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X2=5.6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穿刺后针头斜面朝下固定方法简单易行,可减少液体外漏的发生率,使输液更加顺畅。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输液质量和患儿的安全,降低静脉输液的并发症,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最佳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方法.方法随机将1 000例1周岁以内的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方法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对照组500例患儿疼痛反应、复针率、液体外渗、针头脱出血管、血管周围发红、血管阻塞等并发症明显大于观察组,静脉使用率、一针成功率,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针头与皮肤成5°,快速进入皮肤后变换手法,右手拇指、示指持针柄前后面,针头与血管平行,直刺进入血管,以"S"型固定.可减轻针头对血管壁的损伤,操作简单且易固定,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1周岁内患儿头皮静脉穿刺及针头固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慧  牟静 《现代护理》2004,10(4):340-341
目的 为减轻患儿痛苦 ,提高穿刺成功率 ,保证输液质量和患儿的安全 ,降低静脉输液的并发症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最佳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方法。方法 随机将 10 0 0例 1周岁以内的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 5 0 0例 ,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方法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 对照组 5 0 0例患儿疼痛反应、复针率、液体外渗、针头脱出血管、血管周围发红、血管阻塞等并发症明显大于观察组 ,静脉使用率、一针成功率 ,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针头与皮肤成 5°,快速进入皮肤后变换手法 ,右手拇指、示指持针柄前后面 ,针头与血管平行 ,直刺进入血管 ,以”S”型固定。可减轻针头对血管壁的损伤 ,操作简单且易固定 ,效果好 ,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当病人输完液体或不慎将针头滑出血管外时,我们必须拔出针头重新穿刺,如果方法不当会使患者感到疼痛,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是否便于拔针.从而减少拔针所带来的疼痛,成为无痛拔针的关键因素。我们除了按护理学教研书…的输液针头固定法外,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摸索出另一种输液针头固定法,并对两种输液针头固定法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创可贴用于静脉输液针头固定的探讨810003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医院孙雪玲,王顺梅,朱银梅810001青海红十字医院孙雪萍在我们日常静脉输液中屡次发生静脉输液引起穿刺点皮肤感染,甚至静脉炎的病例。也曾有人探索,进行改进,但都无良好的结果。我科自1994年...  相似文献   

11.
静脉点滴时,如果针头固定不牢,则每易滑出而影响治疗,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工作量。我们将长10~12厘米、宽1~1.5厘米的胶布自一端剪开至胶布的中心;待静脉穿刺成功后,将胶布的胶面向上放在针栓下,再作交叉固定(附图)。几年来使用此法固定针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进头皮静脉穿刺及针头固定方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静脉穿刺及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静脉穿刺及固定。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固定成功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P<0.01)。结论:改进头皮静脉穿刺及固定方法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外科禁食病人治疗中常需输人大量氯化钾稀释液以达到纠正缺水维持酸碱平衡及补充电解质的目的,氯化钾稀释液常因浓度高对血管刺激性大而使液体外渗、血管疼痛,使输液中断,本文对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调节穿刺斜面位置来减轻氯化钾稀释液对血管产生的不适感来进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穆爱兰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3):1839-1839
近年来,我们在抢救众多休克患者中总结了一种针头固定方法,保证了液体的顺利滴入,对抢救患者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在抢救众多休克患者中总结了一种针头固定方法,保证了液体的顺利滴入,对抢救患者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选用软质留置针,选择粗直血管穿刺成功后,由于患者皮肤湿冷,全身大汗,胶布或透明敷贴不能粘住针头,可用宽绷带在穿刺点以下缠几圈,固定住针柄和头皮针细管的一部分,如果患者烦燥不安或穿刺点在关节处,用长夹板跨关节固定好,然后把头皮针细管的另一部分固定在夹板上,以防脱出。优点:①用胶布不能粘住针柄,用绷带可有效固定针柄。②用夹板固定关节处,可保持液体顺利进入,并且防止针头刺破血管壁,致液体渗出。③用夹板后可对医…  相似文献   

16.
浅静脉输液针头斜面向下固定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吕艳 《护理研究》2003,17(16):972-973
浅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 ,也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在输液过程中 ,常出现各种输液故障 ,如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出现液体点滴不畅或不滴 ,常规排除故障的办法是调整针头的位置 ,但在文献中很难查到具体如何调整的方法。自 1999年始对 2 0 0例病人采用针尖斜面朝下 ,针柄反向固定的临床观察 ,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为 2 0 0例接受浅静脉输液因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而出现液体点滴不畅或不滴的住院病人。男 80例 ,女 12 0例 ,年龄 35岁~ 86岁。实验组 10 0例 ,输液次数共 6 0 0…  相似文献   

17.
锁骨下静脉穿刺,一般报导紧急时用普通针头穿刺输注。我们于1973年7月改用带翼针头(下称“翼针”)穿刺输液成功,至1974年7月初,经40例病人应用,效果较满意,现报导如下。穿刺方法全组病例均采锁骨下缘中点为穿刺点,按中华医学杂志(2:79,1973)报导的方法进针。大多数病例先用小棉签蘸碘酒(或龙胆紫)在穿刺侧皮肤画出穿刺方向(从锁骨下缘中点向头端进  相似文献   

18.
静脉穿刺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操作,能否一次穿刺成功并顺利完成输液任务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之一是见回血后应如何向前平推针头,向前平推针头不当时易扎穿血管。鉴此,现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法。方法:以正常的手法将针头扎入血管内可见有回血,拇指、食指捏住针柄(拇指略微下压针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摸索,对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进行改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方法:第一条输液贴横向固定针柄;将带有消毒棉的第二条输液贴横向敷盖针眼;第三条输液贴将输液针头的硅胶管盘曲重叠固定在第一条胶布上。优点:①操作简便。输液贴横向固定针柄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可有效避免传统方法撕揭输液贴时造成患者的疼痛。输液完毕拔针时,只需撕揭第一条输液贴便可同时将第三条输液贴也撤离体表,从而减少撕揭输液贴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②美观舒适。第三条输液贴重叠固定在第一条输液贴上,整洁利落,有效减少了输液贴与皮肤接触的面积,从而…  相似文献   

20.
小儿颈外静脉抽血,常因对患儿压按不当,或头后仰角度不够,注射器针头因下颌受阻而影响穿刺角度,使穿刺失败。85年以来,我们将原来的直针头改为硅胶管针头,大大提高了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