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红济石工程是使用钻爆法加一台双护盾TBM进行施工隧道掘进的,由于本工程的施工隧洞断面小,成洞直径只有3m,增加了质量控制的难度.本文对提高TBM掘进机施工质量的几个环节进行了总结,可供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年末,尼泊尔首台隧道掘进机——直径5.06m的罗宾斯双护盾硬岩掘进机肩负众望,实现13个月掘进突破1万m,完成了隧道总长度的82%,比预期目标提前6个月。首台双护盾于2017年11月正式掘进,在2018年4月,设备的月进尺超过1,000m,平均月掘进达800m,被尼泊尔媒体誉为工程史上的奇迹。该隧道是尼泊尔巴瑞巴贝(Bheri Babai)多用途引水项目(BBDMP)的一部分,业主是尼泊尔水利部,由中海外尼泊尔分公司(COVEC Nepal)承包施工。  相似文献   

3.
日本小松制作所将帮助美国罗宾斯公司设计世界上第一台多用途的隧洞掘进机,这台机器将用于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的施工。其特点是:将护盾打开,可在地质情况良好的条件下掘进;将护盾合上,可在断  相似文献   

4.
引黄工程国际Ⅱ、Ⅲ标TBM施工段溶洞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引黄工程国际Ⅱ、Ⅲ标全长约90 km,包括4条隧洞、2条埋涵、1座渡槽、1座防洪闸、1条明渠,其中88 685.774 m隧洞采用全断面双护盾掘进机(简称TBM)施工.  相似文献   

5.
全断面双护盾TBM掘进机及其配套的六角形管片设计不适宜用于土层、断层破碎带、溶洞与膨胀岩等不良地质条件的施工,然而在长隧洞中,往往很难避免上述不良地质条件,只有进行有效的事后处理,才能保证隧洞安全输水,同时也拓宽了该类掘进机的使用范围,在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干线#6、#7、#8隧洞施工过程中,采用TBM法施工通过Q2、Q3黄土洞段和N2红粘土洞段时,针对所出现的施工质量缺陷进行了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7~#隧洞TBM施工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7#隧洞全断面双护盾掘进机(以下简称TBM)的施工实践,就工程地质条件对TBM隧洞施工的影响和TBM的实际操作经验对工程地质条件的准确判定,作一些初浅的分析,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30A隧洞,长11.649km,采用美国罗宾斯工厂生产的180型双护盾全断面掘进机(以下简称T.B.M)开挖、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的办法施工。使开挖、出渣、衬砌、灌浆、延伸风管线路等工序平行作业,实现一次成洞。该隧洞于1991年12月开工,采取从出口向进口方向独头掘进的施工部署。于1992年元月打通,平均月成洞进尺970  相似文献   

8.
引黄工程总干8#隧洞应用的双护盾全断面掘进机,是利用盾构的启示增设双护盾,在隧洞施工中可以边开挖边衬砌,具有高速度、施工安全、优良的劳动环境及减少材料投入等优点。提高双护盾掘进机施工质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针对不同的岩石性质采用不同的掘进速度;(2)揭高混凝土瓦块制作水平;(3)把好豆砾砂充填和水泥回填灌浆关;(4)加强地质预报。对于复杂的地质条件,有些问题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全断面双护盾 TBM 掘进机及其配套的六角形管片设计不适宜用于土层、断层破碎带、溶洞与膨胀岩等不良地质条件的施工, 然而在长隧洞中,往往很难避免上述不良地质条件,只有进行有效的事后处理,才能保证隧洞安全输水,同时也拓宽了该类掘进机的使用范围. 在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干线 #6、#7、#8 隧洞施工过程中 采用 TBM 法施工通过 Q、Q黄土洞段和 N2 红粘土洞段时针对所出现的施工质量缺陷进行了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据《国际建设》1988年4月报道,两台罗宾斯隧洞掘进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都声称获得了创纪录的掘进速度。一台硬岩双护盾罗宾斯隧洞掘进机,在一周(15个班)内掘进了202m,同时进行吊装隧洞的拱圈衬砌和背板。这台直径为5.53m的掘进机正在抗压强度达249.5MPa的多孔状的玄武岩和粘土中挖掘一  相似文献   

11.
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不良地质段TBM施工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4、5、6、7#隧洞长约90,采用四台双护盾全断面掘进机(TBM)施工。在TBM施工中将会遇到地下水、岩溶、膨胀岩、土洞、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条件。作者根据引黄工程总干线6、7、8#隧洞TBM施工的经验和教训及国内外TBM施工的有关工程资料,对南干线复杂地质段TBM施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供当前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万家寨引黄工程的总干线的6 、7 、8 号隧洞全长21 km , 由意大利的 C M C S E Ll 集团公司中标承建, 在施工中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隧洞施工机械———双护盾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简称 T B M) 。 T B M 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岩石, 其施工特点是速度快, 边掘进边衬砌, 一次完成。在总干线施工中创造了日最高进尺656 m , 月最高进尺1 0806 m 的好成绩。南干线全长88 km 的隧洞也将采用 T B M 进行施工。 T B M 将会在我国长距离输水工程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3.
樊安顺 《水利水电技术》2006,37(8):37-38,44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是从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取水,贯穿山西省北中部地区,解决太原、朔州和大同3个主要工业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的一项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引黄工程一期工程共开凿25条隧洞,总长约162km。使用TBM开挖衬砌的8条隧洞,总长122km,其中长度10km以上的有5条,最长的42.8km。先后采用了6台双护盾式全断面岩石掘进机进行输水隧洞施工,在TBM施工中,克服了高埋深、大涌水、Q2、Q3、N2土层、砂卵石层、大断层、溶岩、煤层等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诸多困难,特别是有效解决了长输水隧洞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敞开式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在我国隧道施工中应用较多,然而在含有灰岩地层的长大隧洞中应用则较少。根据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总干线施工四标段敞开式全断面硬岩掘进机施工的实际情况,重点从工程地质条件、支护系统、机械设备、材料运输、施工组织、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为满足敞开式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快速掘进所需注意的问题,总结出敞开式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快速掘进所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全断面双护盾掘进机在引黄工程断层破碎带的卡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家寨引黄工程国际Ⅱ、Ⅲ标已查明的断层有34条,隐伏断层可能还有一些,除了利民堡区域性大断层(F32)外,较大的集中于7#洞北段59+700—68+820,主要有F65、F70、F90、F74。全断面双护盾掘进机适应于较复杂的地质条件,因此在通过断层破碎带时一般都较正常。但在通过引黄工程区域性大断层F65时,发生了卡机事故,处理用了3个月时间。该文对处理TBM卡机事故的施工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徐建军 《人民黄河》2005,27(5):55-56
在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中,使用了6台TBM设备(全断面双护盾岩石掘进机),完成了123.79km隧洞的掘进任务。TBM在隧洞施工过程中,测量控制、操作控制、混凝土预制管片安装和豆砾石回填灌浆是影响隧洞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通过对联接段7号隧洞TBM施工的质量控制的检验,表明做好上述4个环节的质量监控工作不仅可以缩短施工周期,而且施工质量也有保证。  相似文献   

17.
深埋长隧洞不良地质洞段TBM施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断面双护盾岩石掘进机施工隧洞,开挖与衬砌平行作业,具有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施工安全等特点。但对于深埋长隧洞来说,由于地质条件复杂,TBM施工就会遇到一些困难。为此,对不良地质洞段的施工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TBM施工的总干线6^#、7^#、8^#隧洞不良地质洞段缺陷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干线6^#、7^#、8^#隧洞采用全断面双护盾岩石掘进机施工,地质条件复杂,穿过了N2红粘土及Q2、Q3黄土等不良地质洞段,出现了一些不良地质条件引起的施工质量缺陷。本文针对存在质量缺陷及相应处理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TBM掘进机     
正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Full Face Hard Rock Tunrnel Boring Machine),简称掘进机或TBM。全断面岩石掘进机与传统钻爆法相比,优势如下:1、快速;2、优质;3、经济;4、安全;5、环保。TBM工作原理:步进时,TBM后支腿和举升油缸收起,主机压在弧形滑轨上,通过步进推进油缸向前推动底护盾,利用底护盾与弧形滑轨间的摩擦力小于弧形滑轨与混凝土底板之间的摩擦力,便可推动TBM向前步进,后配套可随TBM主机一起在铺设的轨道上前行。  相似文献   

20.
TBM(Tunnel Boring Machine,全断面掘进机)施工进入Ⅴ类围岩洞段,极易发生塌方灾害,进一步引起TBM卡机,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某引水隧洞采用敞开式TBM施工,刀盘及护盾上方发生塌方,本文采用地质调查与地质超前探测分析了塌方段地质及地下水情况,揭示地质与地下水对塌方的影响作用,建立了“护盾后方加固、化学注浆、固结灌浆、塌腔回填”的处理思路,并对塌方段掘进方案进行了优化。现场TBM安全、高效地通过塌方段,为今后类似塌方灾害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