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髋臼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在髋臼后壁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5年9月至2008年9月采用髋臼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骨折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24-62岁,平均40.2岁。其中髋臼后柱、后壁横断性骨折17例,粉碎性骨折18例。结果本组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27例达解剖复位,8例为满意复位。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2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4.3%。结论髋臼记忆合金内固定系统为髋臼后壁骨折的解剖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
镍钛记忆合金骨科内固定器材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5例骨折患进行治疗,其中锁骨12例,掌指骨12例,尺桡骨8例,髌骨7例,肱骨5例,股骨9例胫骨12例,全部使用西脉镍钛记忆合金器材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随访6周-7个,平均4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结论:应用西脉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治疗骨折具有创伤小,组织相容性好,骨愈合周期短,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钛网结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钛网结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结果 18例均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影像学评定标准评估:优14例,良3例,差1例。髋关节功能根据改良d’Aubigne-Postel标准进行评定:优14例,良2例,差2例。结论该术式可有效复位、固定每一块碎骨片,恢复髋臼关节面的平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对16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9~75岁。合并伤:髋关节脱位9例,股骨头骨折3例,坐骨神经损伤2例,腹腔脏器损伤2例。  相似文献   

5.
后壁骨折在髋臼骨折中最为常见,为关节内骨折,所处解剖位置深在,合并伤多,治疗难度较大.影响疗效因素的多样性和术后潜在的关节病发生风险使得治疗颇具挑战性.骨折块的复位质量和坚强的内固定方式对术后功能恢复极其重要.一些新的内固定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主要对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改良髋臼后壁解剖万向覆压型固定钢板内固定与普通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2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分别行改良髋臼后壁解剖万向覆压型钢板内固定术(万向组,20例)与重建钢板内固定术(重建组,22例)。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与万向组比较,重建组手术出血量多、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髋关节功能:重建组优14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万向组优16例,良3例,可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髋臼后壁解剖万向覆压型钢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术中螺钉固定方便、牢固,术后功能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治疗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7.
1984年6月~1989年10月,应用镍钛记忆合金骑缝钉治疗近关节或关节内骨折71例,取得了满意效果。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个月~5年,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三种内固定方法固定髋臼后壁骨折的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髋臼后壁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固定强度,以确定最理想的内固定方法。方法将18具骨盆标本制成左右配对的髋关节,随机分成三组,然后人为造成髋臼后壁关节面1/3骨折、2/3骨折、3/3骨折。用两枚皮质骨螺钉、重建钢板以及重建钢板加两枚皮质骨螺钉三种内固定方式固定每一组骨折,屈髋90°对模型分别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测量各组骨折块的分离位移及分离3mm时的载荷,以比较不同比例后壁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固定强度。结果统计显示1/3比例骨折螺钉组与钢板、钢板加螺钉组间差别无意义(P〉0.05),2/3、3/3比例骨折螺钉组与钢板、钢板加螺钉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而钢板组与钢板加螺钉组之间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髋臼后壁1/3比例骨折,单用两枚皮质骨螺钉固定已经足够;2/3和3/3比例骨折以重建钢板内固定较为理想,在钢板之外再加两枚螺钉并不能增加内固定强度,反而增加了手术创伤及难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盆重建钢板结合分叉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10-05—2012-08采用骨盆重建钢板结合分叉钢板内固定治疗15例髋臼后壁骨折。选用4孔以上的1/3管型钢板将最后1孔折弯至60°~85°,并把折弯部分修剪成叉,钢板塑形,轻度过弯,保留一定的弹性及长度,至少确保能上1枚螺钉。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按Matta X线复位标准:解剖复位9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1例。髋关节功能根据Matta改良的d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评定:优9例,良4例,可2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1例,移位骨化2例。1例出现腓总神经麻痹,经非手术治疗4个月后完全恢复。末次随访发现1例复位后骨折移位4 mm,考虑为伤后至手术时间过长,局部骨痂影响准确复位。结论骨盆重建钢板结合分叉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利用髋臼结构的力学原理,创伤较传统手术少,可最大限度修复髋臼结构及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致残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K-L入路采用3.5 mm重建钢板+T型弹性钢板交叉固定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K-L入路重建钢板交叉固定治疗25例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粉碎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2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Matta影像学评分:优19例,良4例,差2例。关节功能Merle d'Aubigné评分:优18例,良3例,可2例,差2例。结论 3.5 mm重建钢板+T型弹性钢板交叉固定能够为髋臼后壁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CAF),恢复解剖头臼对应能力及与之对应的围手术期处理;为降低残疾,减少与避免中青年日后全髋置换提供经验。方法1997年8月~2003年2月ATMFS治疗CAF28例:新鲜15例,陈旧13例;新鲜与陈旧CAF重建解剖型髂骨臼后壁分别为3例与2例。结果所有使用ATMFS的CAF病例均有效固定于解剖位。随访8~63个月,平均11.8个月。15例新鲜CAF术后3.2个月患髋功能达健侧水平;11例陈旧CAF术后5.5个月达健侧水平。异位骨化2例,1例为BrookerⅣ型异位骨化,1例外展受限。结论ATMFS可用于治疗CAF,易使CAF有效固定于解剖位;其围手术期设计行之有效;优良率96.43%。同时,也在CAF与人工关节之间探辟了新径,降低残疾,减少与避免中青年全髋置换,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制弹簧钢板在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髋臼后壁骨折患者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28~68岁,平均5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8例,高处坠落伤15例,跌倒伤5例。其中,单纯后壁骨折4例,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18例,后壁骨折伴后柱骨折10例,后壁骨折伴横断骨折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4 d,平均2.5 d;受伤至手术时间4~8 d,平均5 d。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35例)和联合髂腹股沟入路(3例)复位骨折后,首先采用弹簧钢板压住固定后壁骨折,然后使用重建钢板压住弹簧钢板固定于后柱。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8个月。发生创伤后坐骨神经损伤5例及术中牵拉致坐骨神经损伤2例,均在术后3个月完全恢复。影像学复查示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周。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断裂和失效发生;末次随访时发生股骨头坏死2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骨化性肌炎1例。术后12个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获优27例,良5例,可2例,差4例。结论髋臼后壁骨折术中使用弹簧钢板固定后壁骨折块后,再使用重建钢板压住弹簧钢板固定于后柱,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髋臼后壁骨折ATMFS(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内固定在4种步态负载情况下(脚跟着地相、单腿站立位开始相、单腿站立位中期相、单腿站立位结束相)的应力分布和骨折端移位及头臼接触应力与接触面积变化,为髋臼后壁骨折的ATMFS内固定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ATRAN2005R2软件建立包含头臼作用力及所有跨髋肌肉收缩力的完整髋臼、后壁骨折及ATMFS坚强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对髋臼后壁骨折在4种步态负载情况下,对ATMFS固定及无固定2种方法的工作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以完整髋臼为对照,分析4种步态下骨折断面的应力、骨折端移位、头臼接触应力及接触面积,评价ATMFS内固定方法固定的效果。结果:①骨折未固定时接触面积最小,并在骨折边缘形成应力集中(峰值10.9MPa);随着骨折复位ATMFS固定,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压力随之减小,应力集中趋于缓和。②ATMFS所产生的记忆聚合应力,致髋臼软骨下骨发生收缩变形(1.93×10-6~3.48×10-5m),使髋臼的负重顶区更多地参与了头臼之间接触。③ATMFS固定时4步态生理负载下,骨折端移位分别为0.0319、0.0477、0.0372、0.0289mm,所有移位均在安全范围内。④ATMFS固定时,各步态中骨折断面主要为记忆压应力,接近于生理载荷,仅近髋臼窝边缘处骨折面表现为张应力。结论:髋臼后壁骨折ATMFS固定牢固可靠,能有效地降低头臼间的接触应力,增加接触面积,维持骨折断面接近正常生理载荷的记忆应力,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是临床中值得推广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ATMFS)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ATMFS治疗髋臼骨折18例,其中新鲜骨折6例,陈旧性骨折12例.结果 18例经12~24个月随访,X线片未见骨折再移位及内固定物松动、脱落,15例术后2个月达骨性愈合,发生异位骨化5例,按Merie d'Aubigne与Postel评分法:优10例,良6例,中等2例.结论 ATMFS为髋臼骨折的解剖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股骨大转子截骨技术联合 Kocher-Langenbeck 入路治疗髋臼高位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髋臼高位后壁骨折患者 20 例,其中男 12 例,女 8 例;年龄 18~75 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10 例采用股骨大转子截骨联合 Kocher-Langenbeck 入路为观察组,男 5 例,女 5 例,年龄 18~75 岁;10 例单纯 Kocher-Langenbeck 入路为对照组,男 7 例,女 3 例,年龄 18~71 岁。使用 Matta 复位标准评价两组骨折的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 Harris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 10~24 个月。根据 Matta 骨折复位质量评价标准,观察组获解剖复位 6 例,满意复位 3 例,不满意复位 1 例;而对照组仅 3 例获解剖复位,满意复位 3 例,不满意复位 4 例。末次随访时,观察组髋关节 Harris 评分为 71.4~96.6 分,对照组为 65.3~94.5 分。根据 Harris 评分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 6 例,良 3 例,可1 例;对照组,优 2 例,良 3 例,可 3 例,差 2 例。观察组术中出血量 300~700 ml,手术时间 120~180 min;对照组术中出血量 300~650 ml,手术时间 100~180 min。观察组创伤性关节炎 1 例,异位骨化 1 例;对照组创伤性关节炎 3 例,异位骨化 3 例,髋外展无力 1 例。结论:通过对结果数据的分析,与单纯采用 Kocher-Langenbeck 入路相比,将股骨大转子截骨技术用于高位后壁骨折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骨折解剖复位率,提升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但因样本量较少,未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论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6.
髋臼后柱骨折与后柱伴后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髋臼后柱骨折、后柱伴后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5例A2型髋臼骨折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6例,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9例。结果15例中达到解剖复位13例,复位欠佳2例。获得随访11例,随访时间1~4年,平均2年。关节功能按改良d-Aubigne和Postel功能评定标准,优良10例,可1例。术后异位骨化Brookel Ⅰ度1例、Ⅱ度2例。原发坐骨神经损伤2例,1例在1年后恢复,另1例未恢复。结论只有把患髋前后位片、闭孔斜位片、髂骨斜位片、CT平扫图像、SSD重建图像、MPR图像和VRT重建图像结合起来,才能做出髋臼后柱骨折或后柱伴后壁骨折的诊断。绝大多数髋臼后柱骨折和后柱伴后壁骨折需行玎放复位内固定,复位后柱骨折的最好方法是联合使用Schanz螺钉与Farabeuf钳,术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1块或2块后柱重建钢板固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5例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骨折的患者采用K-L入路、AO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35例均获随访,时间2年~5年4个月。采用改良Merle d’Aubingne-Postel评分系统评价:优16例,良12例,一般4例,差3例。Matta影像学分级:优13例,好16例,一般5例,差1例。临床结果与X线分级呈显著正相关。患者年龄≥55岁、复位时间≥12 h及复杂性骨折患者中临床评分明显降低。结论对于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骨折,及时确诊和满意复位、恢复髋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取得满意手术疗效的关键;患者年龄、复位时间、骨折类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15例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通过X线平片、CT平扫及重建图像确诊,均手术治疗,其中改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10例、前后联合入路5例,均采用钢板和拉力螺钉固定.结果随访1~4年(平均2年),关节功能按改良d'Aubigne和Postel功能评定标准,解剖复位者12例中关节功能优良10例、可2例;复位欠佳2例中关节功能良1例、可1例;不满意复位1例关节功能差.结论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入路为改良K-L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骨折固定方法应满足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和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重建钢板在髋臼后壁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1995年1月-2002年8月用重建钢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Posterior wall fractures are the most common of all acetabular fractures, and there is universal consensus that displaced fractures are best treated with anatomical reduction and stable internal fixation. Though early and mid term results for such studies are available, few shed light on long term results.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long term functional and radiolog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wall acetabular fractures and to determine factors that may contribute adversely to a satisfactory final outcome.

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the hospital records fo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RIF) for posterior wall acetabular fractures. Twenty-five patients (20 men, five women), including one with bilateral posterior wall fracture, with a mean age of 41.28 ± 7.16 years (range 25–60 years) and a mean follow-up of 12.92 ± 6.36 years (range 5–22 years)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formed the study cohort. Matta’s criteria were used to grade postoperative reduction and final radiological outcome. Functional outcome at final follow-up was assessed according to d’Aubigné and Postel score.

Results

Anatomic reduction was achieved in 22 hips, imperfect in four and poor in none. Radiological outcome at final follow-up revealed excellent results in ten hips, good in eight, fair in five and poor in three. The final d’Aubigné and Postel scores were excellent in 14 hips, good in six and fair and poor in three each. Patients with anatomical reduction had a favourable functional and radiological long term outcome.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associated injuries in lower limbs and a body mass index (BMI) >25 adversely affected the final functional outcome. Osteonecrosis was seen in three patients,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in two and Morel Lavallee lesion in one. One patient had postoperative sciatic nerve palsy, which recovered 6 weeks after surgery.

Conclusion

Anatomic postoperative reduction leads to optimal functional and radiological outcome on long term follow-up;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associated lower-limb injuries and BMI >25 adversely affects a satisfactory fin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wall acetabular fractures.

Level of evidence

(Level 4)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