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松 《中外医疗》2010,29(29):173-173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断与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采用腹腔镜技术诊断与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结果经诊断发现本文42例患者中单纯腹壁损伤5例,单纯腹膜后血肿4例,脾破裂4例,肝破裂10例,回肠破裂6例,空肠破裂4例,胃破裂1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结肠损伤3例,单纯系膜和网膜损伤出血2例,腹部多脏器损伤2例。本文42例患者中行腹腔镜下仅行探查术7例,腹腔镜下手术15例,中转开腹13例,腹腔镜下仅行探查术7例。住院7~36d,平均(16.8±5.9)d。随访4~24个月,结果发现术后并发症4例:包括切口感染2例、腹腔脓肿1例、肺部感染1例,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诊治腹部外伤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诊断率高等优点,并有效降低阴性剖腹探查率,适用于大部分腹部外伤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诊治腹部穿透伤1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部穿透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腹部穿透伤病人应用腹腔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腹腔镜探查阴性12例,占10.53%(12/114),术后住院(2.67±0.82)d,无术后并发症;腹腔镜或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70例,占61.40%(70/114),术后住院(5.40±1.43)d,腹壁穿刺孔感染2例;中转剖腹32例,剖腹率28.07%(32/114),术后住院(9.69±3.48)d,切口感染2例,肠粘连1例,腹腔脓肿1例。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诊治腹部穿透伤,既可快速明确诊断,也可在腹腔镜下或腹腔镜辅助下处理部分损伤,从而降低剖腹手术率和避免阴性剖腹探查,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在腹部穿透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探查与剖腹探查在腹部闭合性外伤诊治中的效果。方法 126例腹部闭合性外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腹腔镜探查组(腹腔镜组,61例)和剖腹探查组(剖腹组,65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剖腹组(P〈0.05)。结论闭合性腹部外伤应用腹腔镜探查及治疗是一种安全及有效的诊治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96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诊治,统计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的完成了腹腔镜诊治,且获得了明确的诊断结果,其中肝破裂出血、脾破裂出血、小肠破裂及大网膜破裂出血分别33例、15例、29例、15例;71例患者在腹腔镜引导下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余21例患者经腹腔镜检查后转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为1.1~3.2h,平均为(2.1±0.2)h;患者住院时间为7~12d,平均为(8.1±0.2)d;所有病例出院后均接受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均未出现腹痛、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末次随访QOL-100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闭合性腹部外伤者,尽早给予腹腔镜探查,能及时作出正确诊断,该技术能将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融合为一体,促进患者病情转归进程,优化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邱钢  刘小春   《中国医学工程》2012,(6):26-27,30
目的研究腹腔镜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腹部闭合性损伤病历327例,其中符合探查指征的43例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并根据镜检结果决定治疗方案。结果 43例均明确诊断,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9例(46.5%),未行特殊处理9例(20.9%),中转开腹手术14例(32.6%)。43例均治愈出院,全组无死亡病例,并发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腹腔镜应用于腹部闭合性损伤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诊断准确率高、诊断与治疗兼备的优势,能有效的降低阴性剖腹探查率,避免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应用腹腔镜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诊断及治疗优势。方法对比分析4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传统开腹和应用腹腔镜进行诊断与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结果传统开腹组24例均明确诊断,手术切口长度平均15cm,术后1例切口哆开二次缝合,2例切口感染。腹腔镜探查组22例全部明确诊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均短于传统开腹组(P〈0.01);其中11例同时进行治疗,7例无需手术处理,避免了不必要的开腹手术,4例诊断明确后中转开腹取相应手术部位小切口,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应用腹腔镜诊治腹部外伤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诊断率高等优点,并有效降低阴性剖腹探查率,适用于大部分腹部外伤的病例。对于术前确诊的伴有严重失血性休克的肝、脾、肾重度损伤的病例,基于目前的医学水平暂不主张采用腹腔镜探查。  相似文献   

7.
李晨  李卫东  李升  陈凡  秦博 《微创医学》2010,5(3):246-247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腹腔镜诊治的3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明确诊断,27例在腹腔镜下或腹腔镜辅助下手术处理损伤,3例避免了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术,6例中转开腹手术,全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少,均治愈出院。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腹腔镜用于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具有安全、微创、诊断率高等优点,并能有效降低阴性剖腹探查率,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治疗的方法与原则,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7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治愈72例,死亡4例,住院10~50 d,平均20 d.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准确掌握手术时机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25例中转开腹,2例阴性无需治疗,其余患者均根据相应症状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平均手术时间92.5分钟(28分钟~205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8.9天(3~20天),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并能有效降低开腹探查率,在有效掌握适应证指征情况下值得临床价值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在腹腔镜下诊断和治疗。结果:150例均于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并治疗。其中58例出血停止,76例腹腔镜下止血成功,16例腹腔镜下行脾脏切除术。135例避免了剖腹手术。结论:腹腔镜可用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且较腹腔穿刺、腹腔灌洗及剖腹探查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