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直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概念的提出和普及,人们对这类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尽管胃肠道间质瘤大多发生在胃和小肠,但直肠的间质瘤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直肠间质瘤的诊断、外科治疗以及辅助治疗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正确认识直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概念有助于提高直肠间质瘤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46例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肿瘤,不同于其他常见的肿瘤,其中胃是间质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本文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主要症状及症状出现的时间,肿瘤的病理特征及治疗情况等临床特征,并简要介绍近年来应用靶分子药物格列卫治疗胃间质瘤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联合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直肠间质瘤与直肠癌的价值。方法:对已确诊的12例直肠间质瘤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点进行总结,并与24例直肠癌组的超声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2例直肠间质瘤,其中低度危险程度间质瘤1例,中度危险程度间质瘤1例,高度危险程度间质瘤10例。直肠间质瘤组与直肠癌组在常规超声显示的肿瘤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直肠间质瘤的超声造影显示造影剂进入慢、退出快,且整体增强强度低。结论:直肠间质瘤常规超声及造影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有助于提高直肠间质瘤与直肠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特殊类型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肠道间质瘤 (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由于该肿瘤在组织起源、生物学行为判断和免疫组化表型等方面 ,仍然存在不同看法 ,倍受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同时 ,随着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不断深入 ,胃肠道间质瘤与胃肠道自主神经肿瘤关系已从独立的疾病到趋向于不同的亚型转变。其次 ,胃肠道间质瘤与胃肠道外间质瘤、神经纤维瘤病和其他肿瘤的关系 ,虽然文献报道的病例数目不多 ,但也日益引起重视。本文就胃肠道外间质瘤、胃肠道自主神经肿瘤、胃肠道间质瘤与神经纤维瘤病和其他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和…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 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质干细胞并呈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肿瘤,过去曾被诊断为消化道平滑肌(肉)瘤或(恶性)神经鞘膜瘤。1983年,Mazug运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重新评估胃间叶源性肿瘤的组织发生,发现除个别病例具有明确的平滑肌和神经鞘膜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特征外,大部分肿瘤无明确肌性或神经分化特征,类似未分化的幼稚间充质细胞,从而提出GIST的概念,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并对其特殊的组织学、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来源肿瘤,是最近几年诊治进展较大的肿瘤,尤其是成为分子靶向治疗成功的典型。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分子靶向药物和手术的应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GIST新辅助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定义为胃肠道、肠系膜和网膜中的KIT蛋白(CD117,干细胞因子受体)阳性间充质梭形细胞、上皮样或偶尔多形性间充质肿瘤,通常(约95%)表达为KIT蛋白,并且通常(高达90%)含有编码Ⅲ型受体酪氨酸的基因突变[1].发生在直肠的间质瘤较为少见,占所有直肠肿瘤的0.1%[2],因其不明显的临床表现和特殊的发病位置,早期诊断和治疗直肠间质瘤这一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挑战性.故本文报道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例直肠间质瘤患者,并检索近10年于PubMed发表的文献,来探讨该病的发病位置、临床表现和手术方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6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Zhao H  Li H  Wang S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4):313-315
目的阐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与免疫表型特征。方法收集162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学资料,其中46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抗体为波形蛋白(vimentin)、CD34、肌特异性肌纤蛋白(MSA)、平滑肌特异性肌纤蛋白(SMA)、S100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细胞角蛋白(CK)、癌胚抗原(CEA)、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等10种抗体。结果病理学上肿瘤起源于胃肠道肌层,直径为0.5~43cm,55%为恶性。免疫表型特征为vimentin,占100%、CD34,占64%、MSA,占47%、SMA,占41%、NSE,占61%、S100蛋白,占19%、SYN,占15%。胃肠道间质瘤不表达CK、CEA、LCA。结论间质瘤为起源于胃肠道肌层的最常见间叶性肿瘤,消化道出血与腹部包块为最常见症状。最常见的细胞学特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肿瘤的大小、核分裂相是关系到肿瘤良恶性和患者预后、生存的最重要因素。免疫组化证实仅有部分肿瘤具有不完全的平滑肌、神经或双向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胃间质瘤与非胃间质瘤的超声图像表现及病理危险度分级间的差异,评价超声检查预测胃间质瘤和非胃间质瘤危险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55例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按肿瘤的生长部位分为胃间质瘤组和非胃间质瘤组,对比分析两组间超声图像表现及病理危险度分级的差异。结果:非胃间质瘤组的恶性危险度更高,在瘤体最大径≤5 cm、呈类圆形、内部不伴无回声、血流稀少方面,两组间危险度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瘤体最大径>5 cm、形态不规则、内伴无回声、血流丰富和伴有转移的GIST恶性危险度更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间质瘤与非胃间质瘤的恶性程度存在一定差异,非胃来源的GIST恶性程度高于胃来源的间质瘤,超声图像特征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危险度,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10.
13例食管贲门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mors,GISTs)是起源于消化道或腹部、CD117表达阳性的、富于梭形、上皮形或多形性细胞的间叶源性肿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源性肿瘤,可发生在从食管到直肠的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主要发生于胃和小肠,食管少见。近年对间质瘤的研究进展迅速,但在间质瘤的诊断、鉴别及生物学行为判断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13例食管贲门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食管贲门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OG1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和43例其他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中DOG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DOG1表达率及其与GIST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63例胃肠道间质瘤中DOG1阳性53例(84.13%),43例对照组中DOG1阳性5例(11.63%),两者间有明显差异(P=0.000);DOG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危险度分级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DOG1蛋白在GIST中呈高表达,作为胃肠道间质瘤敏感的、特异的标志物,可在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至少可作为CD117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直肠间质瘤16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外科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2003年以来的16例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11例,女5例,发病年龄27~81岁。9例患者无症状,7例有症状者表现为便血4例,排便困难2例,便形改变2例,肛周疼痛1例。经肛门括约肌途径直肠肿物切除(Mason术)7例,经肛门肿物切除术5例,腹会阴联合切除(Miles术)3例,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1例。肿瘤直径最小0.4cm,最大者18.5cm,其中小于2cm6例,2.1~5cm7例,5.1~10cm2例,大于10cm1例。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15例,CD34阳性12例,Desmin阳性2例,SMA阳性4例。2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口服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结论直肠间质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伊马替尼对复发转移的间质瘤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3.
胃肠间质瘤是发生于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发生率较低,主要发生于消化道,其次是腹膜、肠系膜、腹膜后,近年来发现发生于膀胱、胆管及阴道,罕见报道于肝脏.我们报告原发肝脏间质肿瘤1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病史及检查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来源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小肠,肝脏是其常见的转移器官,约15.9%的GIST可发生肝转移[1]。同时合并空肠间质瘤肝转移和原发性肝癌的病例尚鲜见报道,现对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例空肠间质瘤肝转移合并原发性肝癌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食管间质瘤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作为一组独立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其发生于胃和肠已被人们所熟知,但对食管是否存在类似胃肠道间质瘤的间叶源性肿瘤及其构成较少论及。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经手术或病理检查证实的17例食管间质瘤的临床病例资料,结合光镜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内窥镜下大体形态观察,对食管间叶源性肿瘤重新认识,探讨食管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内镜检查特点,为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蒋友华  曾剑 《中国肿瘤》2008,17(6):492-494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消化道肿瘤,确诊依靠病理学诊断,基因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GIST对放化疗不敏感,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的问世给GIST的治疗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组来自胃肠间质组织的恶性肿瘤,与消化道上皮性肿瘤相比,间质肿瘤占比例很少,但在消化道间叶性肿瘤中,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起源尚不肯定,GIST目前被定义为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Cajal细胞(ICC)的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近年来,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伊马替尼的成功应用使胃道肠间质瘤成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典范.但是目前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起源仍不明确,其发生发展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胃肠道间质瘤组织起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间叶组织瘤,免疫组化与影象学检查是目前主要的诊断方法,而完整的手术切取是治疗的关键,格列卫作为治疗无法切除的和已发生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线药物,在延缓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期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意义,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近8年收治的13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状况及CD117、CD34免疫组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4例共行手术11次.结直肠间质瘤以梭形细胞为主占92.3%,CD117阳性率占92.33%,CD34阳性率占77.0%.13例患者皆无淋巴转移.肿瘤体积10cm以上,核分裂>5/50 HPF 6例,其中2例出现肝转移,2例膀胱及大网膜转移.结论结直肠恶性间质瘤体积>10cm.核分裂>5/50 HPF是远处转移的信号.采用合理的首次治疗,肿瘤完整切除及预防性大网膜切除是治疗结直肠恶性间质瘤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