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常见井下事故大致分为管柱遇卡及井下落物两种情况。试油封隔器砂卡、射孔枪炸枪提不动等统称为遇卡事故。凡是落入井内的工具、油管、抽油杆、钢丝绳、电缆等,一切妨碍油井正常生产的物体,统称为井下落物。管柱遇卡后,首先应在一定吨位范围内上下活动管柱解卡,活动一段时间后仍不能解卡的,要及时将卡点以上管柱倒出。井内落鱼为砂卡的,可先进行套铣,然后采用打捞震击组合管柱进行处理。如果还不能解卡,则采用磨铣管柱对落鱼进行转磨,直至解卡。对于井下落物,可根据不同落物情况,选用适当的打捞工具进行处理,在对井下落物处理时,井内有沉砂或地层出砂的,要首先对落物鱼顶进行冲砂,彻底冲洗后方可对落物进行打捞。  相似文献   

2.
安岳气田灯影组气藏广泛采用大斜度井/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分段酸压工艺试油完井,悬挂封隔器及下部管柱被“永久性”留在井下。如果利用原裸眼侧钻,则需要打捞分段酸压管柱至套管鞋以下30 m左右。MX126井和GS121井前期打捞作业历时均超过50 d,打捞效率非常低,主要原因为:悬挂封隔器双向锚定,裸眼封隔器和连接油管埋卡严重且位于大斜度井段,压井后长时间静止埋卡越来越严重;钻井液压井后切割油管受阻,没有完成落鱼切割分段;套磨铣导致封隔器解体,倒扣时落鱼出现多处退扣,倒扣打捞效率低。针对上述问题,优化了打捞技术措施:钻井液压井前,采用泵送径向切割工艺在清水中切割油管,确保切割成功率;采用带压拔出插管循环压井,缩短钻井液浸泡时间,降低次生卡钻风险;优选磨铣工具和打捞工具,优化磨铣工艺和震击解卡打捞工艺,维持落鱼完整性、力求捞出整段被切割落鱼。该技术成功应用于MX146井和GS127井后期的打捞作业,分别用时12 d和5 d。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裸眼封隔器分段酸压管柱的打捞效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管柱砂卡、水泥卡是比较常见的井下故障,排除这类井下故障的传统做法是分别下入专门的套铣和倒扣打捞解卡管柱进行处理,施工效率很低,如遇砂卡或水泥卡井段较长,修井周期亦会很长。套铣打捞一体化技术就是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一趟管柱同时兼有套铣、打捞两种功能,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修井周期之目的。现场应用表明,可控式套铣打捞一体化工具具有结构合理、性能可靠、经济实用等优点,为解决长井段砂卡、水泥卡传统处理方法效率低下问题,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解卡打捞技术在小井眼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井眼井(套管规范为Φ139.7mm)和小井眼井(套管规范为Φ101.6mm和Φ114.3mm)落物在井内遇卡、解卡和打捞特点的分析,给出了在小井眼井中对遇卡事故的处理方法,即:对于砂卡、盐水和矿物的结晶卡、胶件卡、封隔器卡、小件落物卡等主要采用震击方法;对于水泥凝固、化学物质凝固、电缆、钢丝绳类落物堆积卡要取钻铣磨解卡方法。提出了一套适合小井眼井解卡打捞的配套工艺和自行研制的打捞工具,并给出了现场应用的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中原油田4"套管事故井的修复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对4"套管井内落物使用打捞、解卡、安全脱手、高效套磨铣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形成了一整套成型4"套管修井技术。  相似文献   

6.
打捞杯     
目前,我勘探指挥部所属钻井队多采用磁力打捞器打捞井下落物。现有的磁力打捞器由于磁力受套管、井底温度、泥浆等因素影响,捞获效率低,对于牙轮、带牙轮掌的牙轮等大尺寸落物往往无能为力,只好下磨鞋长时间地磨铣落物,直到把它磨成碎片,能被磁力打捞器吸住为止。这样,处理事故不仅时间长,耗费多,而且严重影响钻井速度,延长了建井周期。  相似文献   

7.
<正> 铣磨工具是油井修井和打捞作业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所谓“铣磨工具”,是指各种类型的铣鞋和磨鞋。当落鱼被卡死在井内,用任何打捞工具都不能解卡时,可以用铣磨工具将落鱼被卡部分铣磨掉,或将卡在落鱼周围的障碍物铣磨掉,使故障得以解除。从某种意义上说,铣磨工具是处理复杂事故的最后手段。因此,要想提高修井效率,缩短修井周期,不仅  相似文献   

8.
通过倒扣将卡点以上的管柱解卡起出以及在取换套施工中倒套管取套,施工周期长,施工费用高,每次倒出的管柱程度不确定,施工显得非常被动。利用切割工具预先切割井内卡点以上的自由段管柱,将被切割的管柱一次性起出,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而且对切割位置可实现人为控制。在现场多口井使用中通过对机械内割刀内部结构的不断改进,将对刀头机械施加压力改为水力施加压力,解决了机械内切割工具坐卡确定切割位置困难、刀头加压不均匀、对井内被切割管柱鱼顶不在井口而不能预先施加提拉力导致无法正常切割等问题;同时对切割管柱组合也进行了不断改进和现场试验,解决了切割和打捞需两次完成、效率低和刀头易损的问题,实现了切割打捞一体化施工,有效地保护了割刀刀头,延长了刀头使用寿命,提高了施工效率。目前,青海油田套管切割工艺已逐步替代了通过倒扣解卡打捞处理卡钻事故的传统修井工艺,成为快速解除卡钻管柱事故和取套、换套施工中管柱快速起出套管的首选修井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处理泽10-70X井连续油管与压裂管柱砂卡过程中,采用了小管柱打捞、改型卡瓦工具、异形外套引鞋等技术,克服了双层砂卡管柱、落物强度低、落物鱼顶不规则且多变化等诸多难题,成功地完成了本井双层砂卡管柱处理工作,为同类作业井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西南地区YB204井飞仙关组三联作测试管柱由于堵漏压井泥浆浓度过高、粒径过大造成射孔枪在小套管内卡埋,井下作业公司通过212天的修井打捞施工捞出射孔枪以上全部落鱼。通过修井施工,总结出了一套压井堵漏技术和小套管打捞落鱼技术,为今后的小套管井复杂落物打捞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井下作业施工中,由于操作不慎或油水井正常生产过程中,出现过多次井下管柱砂卡、砂埋事故,小修作业往往无能为力,通常采用反扣钻杆采取套铣、打捞、倒扣的方法,在事故处理中,如果遇到套管变形,或弯斜井段、落鱼仅靠套管内壁等特殊情况时,常见的套捞倒磨无能为力,为此研制一种新型掏砂冲管,根据内冲管冲砂的原理,利用空心抽油杆加自制变扣与油管组合成冲洗管柱,解决了无内冲管的情况下,完成管内掏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当补贴的套管失效后,需要打捞实体膨胀管,常用的管柱内捞工具和切割工具都存在问题.研制了膨胀管切割和打捞一体化管柱,以及水力式内割刀和可退式倒扣捞矛,用于膨胀管的切割和打捞,在遇卡时还可上击解卡,安全退出.现场应用5井次,打捞成功率100%,并缩短了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   

13.
ZX105井是部署在四川盆地川西凹陷知新场构造的首口勘探水平井,目的层为下沙溪庙组,设计完钻井深为3 726 m(垂深为2 506 m),水平段长为1 001 m。该井二开下套管至井深2 847 m,坐吊卡接悬挂器后活动套管时遇卡。针对ZX105井下套管遇卡技术难题,通过卡套管原因分析,判断本次卡套管类型为压差黏附卡套管,并得出井身结构缺陷是卡套管的主要原因。分析表明,一开套管下深浅,二开下套管遇卡时套管已进入水平段214 m,上部套管没有足够的冲击重量使水平段套管移动,同时井底较高的正压差,是造成本次水平井卡套管的主要原因,由此形成了套管解卡处理思路。该井采用了降低钻井液密度、三次泡解卡剂、环空憋压等手段后,首次实现川西水平井套管解卡成功,为川西中江地区下沙溪庙目的层的开发提供了宝贵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4.
套管灌钻井液解卡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宝钧 《石油机械》2006,34(3):51-52
针对钻井过程中下套管作业时需经常给套管柱灌注钻井液和下套管遇阻遇卡难以解阻解卡的问题,研制开发了套管灌钻井液解卡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钻杆接头、胶封总成、阀总成、引导管总成4部分组成。其中胶封总成用于下套管遇阻或遇卡时,封住套管管口,向管柱内注入压力钻井液,通过钻井液循环达到解阻和解卡的目的。阀总成主要由开启单向阀和释放单向阀组成,开启单向阀用于向管柱内灌钻井液和停止灌钻井液时能迅速封住管口;释放单向阀用于释放管柱内的压力使装置顺利从套管中提出。使用该装置可有效地解决套管自动灌钻井液和遇阻解阻的问题,大大提高钻井实效,保证下套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通井规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油水井通井作业中,由于事先未知井筒套管已变形,传统的通井规易卡死造成事故,因此设计了一种新的;功能通井规。它能够克服传统通井规的缺陷,不会因套管变形卡死通井规而造成卡整个管柱;可以正洗井,而且排量足够大,不会因有脏物沉淀而卡通井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智能完井技术的油井,修井周期长,长年生产的井中积累较多的油垢、胶质等杂物,修井时起出管柱较为困难。在管柱起出遇卡时,常规的切割工具只能对油管进行切割,无法对井下工具的控制管线进行切割。设计了一种专用的管线切割工具。介绍了该工具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施工工艺。分析了关键结构的强度。通过ANSYS软件对管线剪切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管线切割工具可承受拉力达800 kN,可对6根不同尺寸多种组合的控制管线进行切割。进行下部管柱打捞过程中,不会有冗杂的管线阻碍打捞作业。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的施工风险,解决压裂结束后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上提易遇卡的问题,以某区块一口水平井的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为例,从压裂管柱上提时的载荷、上下活动距离和返排液性质等特征因素入手,详细分析了该井前3段压裂后压裂管柱上提遇卡的原因,并制定了解卡措施,压裂管柱顺利解卡.为防止后续6段压裂再出现压裂管柱上...  相似文献   

18.
可控式套铣打捞一体化工具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江 《特种油气藏》2011,18(4):132-134,142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管柱砂卡、水泥卡是比较常见的井下故障,排除该类井下故障的传统做法是分别下入专门的套铣和倒扣打捞解卡管柱进行处理,施工效率很低。为此,通过将套铣与打捞倒扣工具巧妙组合设计,采用投球打压推动活塞原理,研制出可控式套铣打捞一体化工具,实现一趟管柱同时兼有套铣、打捞功能,且由套铣向打捞状态转换过程可控。现场应用表明,该工具具有结构合理、性能可靠、经济实用等优点,为解决长井段砂卡、水泥卡传统处理方法效率低下问题,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该项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10201002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