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4-2012年嘉兴市秀洲区共在历史有螺区查出残存螺点14个,钉螺面积31.954 hm2。钉螺复现时间为5~39年,螺点主要分布在稻田、苗木林、桑(田)地、沟渠等复杂环境,分别占总有螺面积的37.15%、36.93%、16.09%和6.82%。共解剖钉螺8 370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提示苗木林应列入水网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螺情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水网地区外来输入性钉螺的生存繁殖情况。方法 2008-05-22-2009-08-07,在上海市青浦区历史有螺环境构建试验现场,将采自青浦区、金山区和松江区的12份土壤样品置于试验现场,将标记的活力较好的阴性成螺(雌雄各半)投放于土表,观察钉螺在土表活动情况,统计钉螺生存、繁殖情况,并记录实验期间的气温。结果实验期间最高气温39℃,最低-3℃,平均20℃。钉螺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时,在土表活动显著减少。2009年3月在土表有91只(15.2%)老螺活动,6月有73只(12.2%);4月和6月,分别在土表发现活动的新螺26只和59只,平均新螺密度分别为2.17只/m2(26/12)和4.92只/m2(59/12)。结论外来输入性钉螺可在水网地区生存繁殖,应进一步加强该类地区外来输入性钉螺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了解东洞庭湖钱粮湖地区垸外钉螺自然消长的变化情况, 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 方 法 法 回顾性收集1988-2011年间钱粮湖地区垸外的查螺资料, 逐年比较螺情指标的变化趋势, 并对这些螺情指标进行相关 性分析。结果 结果 1988-2011年垸外洲滩每年查螺面积未变化, 均为433.2 hm2 。1988-1998年活螺平均密度、 钉螺感染率变 化趋势不明显 (P > 0.05), 但钉螺死亡率有下降趋势 (P < 0.05); 感染性钉螺密度与钉螺死亡率(R = 0.640, P < 0.05)、 钉螺 感染率 (R = 0.639, P < 0.05) 和活螺平均密度 (R = 0.646, P < 0.05) 呈正相关, 未发现其它螺情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 系; 1999年查螺仅发现7只钉螺, 其中1只活螺, 无感染性钉螺;2000-2011每年均未查到活螺。结论 结论 钱粮湖垸外洲滩 1988-1998年活螺平均密度变化不明显, 1999年后钉螺数量骤减, 直至目前仍维持无螺状态。  相似文献   

4.
通过无锡等3个市、县1987~1990年的现场控制实验和河,沟钉螺调查,发现残存钉螺的消长与环境因子密切有关,只要自然环境适宜,即使1对钉螺,也能大量繁殖增长。在实验沟螺笼内放置1、5、10对钉螺,隔3年后,其钉螺密度分别增长171.9倍,69.5倍、28.4倍;螺口数分别增长354倍、135倍、75倍;现场1条水沟钉螺密度增长34.7倍,1条河钉螺密度没有增长,但都未见自然消亡。提示当达到“基本消灭”或“消灭”标准以后,应坚持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江滩地区感染性钉螺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掌握江苏省江滩地区感染性钉螺(以下简称阳性钉螺)的现状分布和消长规律,为控制成批急性血吸虫感染(以下简称急感)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县(市、区)为单位,随机抽检5—10个有螺滩,每滩采样5—10个点,每点捕捉钉螺50--100只,然后由专业人员采用解剖镜检法检测钉螺的自然感染情况,同时对查出的阳性钉螺滩块及螺点即时进行药物杀灭。结果 5年共检测沿江有螺滩467个(条块),捕捉钉螺169 200只,检出阳性螺滩(条块)102个和阳性钉螺433只,覆盖于12个县(市、区),已占全省沿江县(市、区)的75.0%(12/16)。结论 经连续5年的观察,江滩阳性钉螺面积和阳性钉螺的螺口数呈逐年增长态势,存在着发生成批急感的潜在威胁。因此,加强江滩和通江河道的治理,提高阳性滩地的灭螺覆盖率和灭螺质量以及反复查治江滩散养畜牧的是今后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1990-2010年四湖地区潜江市渠道钉螺消长情况,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0-2010年四湖地区潜江市查灭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1990年相比,2010年四湖地区潜江市渠道钉螺面积下降31.05%,钉螺密度下降92.08%,钉螺感染率下降87.69%。结论四湖地区潜江市20年间渠道主要螺情指标有所下降,其原因与开展药物和工程灭螺、洪涝灾害及环境影响因素等有关,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山丘地区钉螺分布现状和消长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了探讨控制和消灭江苏省山丘地区钉螺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查螺。观察钉螺感染情况。并运用“江苏省钉螺分布环境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山丘地区钉螺大多分布在历史有螺环境,造成螺情回升的原因,除山洪频繁导致钉螺扩散外,灭螺质量不佳是其重要原因,统计表明山丘地区钉螺消长趋势呈指数曲线增长态势。结论 控制山丘地区钉螺应根据山区气候和泄洪规律。以环境改造为主,按水系进行流域性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黄冈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辖团风、黄州、涕水、蕲春、武穴、黄梅等6个县(市、区),历史上是血吸虫病重疫区。建国后,通过积极防治,于1970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0年全市实现了无螺。但从1983年开始,烷外螺情逐年回升,为此,我们对1984年一1995年以来江洲滩钉螺增长和螺情变化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调查方法1螺情监测全市选择监测点29个,对境外江洲滩及烷内可疑环境进行螺情监测,每隔一年,由市里统一考核监测效果。2普查钉螺每年春、秋两季采取系统抽样方法,进行全面的螺情调查,确定钉螺面积,并将捕获的钉螺全部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控制和消灭江苏省山丘地区钉螺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查螺.观察钉螺感染情况,并运用"江苏省钉螺分布环境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山丘地区钉螺大多分布在历史有螺环境,造成螺情回升的原因,除山洪频繁导致钉螺扩散外,灭螺质量不佳是其重要原因,统计表明山丘地区钉螺消长趋势呈指数曲线增长态势.结论控制山丘地区钉螺应根据山区气候和泄洪规律,以环境改造为主,按水系进行流域性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荆州市是全国血吸虫病重疫区之一,属湖沼水网型流行区。2006年调查显示.该地区血吸虫病人占全国血吸虫病人的18%.其湖沼水网的地理环境极适宜钉螺的孳生和扩散,给控制血吸虫病疫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钉螺控制也成了血吸虫病预防与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当前,国内钉螺控制以药物杀灭、修建阻螺设施和改造钉螺孳生环境为主,但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以了解钉螺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成状态为前提。本次研究选取荆州市常年有水、常年无水和季节性有水3种自然环境中9—10月钉螺的自然情况进行调查,为环境改造控制钉螺及药物灭螺的效果考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江汉平原渠系钉螺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掌握我省湖沼水网地区渠系钉螺分布,为三峡建坝后湖沼渠网地区的工程和药物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湖沼渠网地区干、支、斗、毛4种类型渠道的钉螺密度,运用水力学方法,测定渠道的流速并测量渠道坡降比,结果:将渠道的运行运能以及排渠水位和地下水位与钉螺分布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低湖田地下水位随临排渠水位升降而上下波动,4种类型渠道的活螺平均密度与钉螺感染率呈相关关系,渠道钉螺感染率与坡降有显著性差异,渠道水流写活螺平均密度以及钉螺感染率均呈负相关,结论:感染性钉螺的分布在干渠与斗渠和毛渠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灌溉,排渍和排灌两用3种功能的渠道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结果对指导湖沼渠网地区的工程和药物来螺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环境改造灭螺控制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评价通过环境改造工程(以下简称环改工程)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消灭钉螺、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对7个观测点57项环改工程连续5年监测病情、螺情变化,周围7岁以上人群采取血清学方法进行病情调查,环改处采取10m框距查螺,捕获钉螺全部解剖。结果:实施环改工程5年后,人群患病率、急感患病率、钉螺面积、易感地带面积、钉螺密度、感染性钉螺密度分别降低64.1%、100%、71.7%、90.5%、96.5%和95.9%。结论:环改工程是消灭钉螺、降低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安徽山区石台县丁香镇十五年药物灭螺的费用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十五年来该镇实际消灭钉螺面积31090m2,投资为292241元,即9.4元/m2。因此认为;在山区地形复杂.钉螺阳性率很低,人群活动很少的地区,药物灭螺不宜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三峡建坝后江汉平原土壤含水量及气温对钉螺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三峡建坝后长江水位的变化,引起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气温等因素变化对钉螺生态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调查与实验的方法,对钉螺在不同土壤含水量和气温条件下分布与产卵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4月份距水线0.33m的环境钉螺分布最多,5月份在土壤含水量为36.9%的环境钉螺产卵的数量最多,春季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钉螺产卵孵出的时间亦随之缩短,结论:三峡建坝后引起的地下水位改变,对钉螺生态有一定的影响,针对江汉平原的环境生态变化制定灭螺措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本统抽样法,调查了乐至县七里湖江外滩钉螺及阳性可螺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芦滩活螺密度及活螺框出现率明显高于早滩、柳林滩及杉不意杨滩;退垦还滩20年的芦滩和草滩钉螺密度及活螺框出现率仍低于历史芦滩和草滩,但同时退垦的芦滩活螺密度及活螺框出现率明显高于草滩;阳性钉螺的分布与滩地野粪污染程度有关。上述结果为滩地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6.
长江江苏段江滩感染性钉螺及水体感染性消长的现场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长江江苏段江滩感染性钉螺及其水体感染性的消长规律,为优化江苏省急性血吸虫感染预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江苏省一江滩连续12个月用棋盘式系统抽样法逐月采集钉螺,以压碎法鉴别捕获钉螺的感染性;以哨鼠法逐月测定滩内及周围水体的感染性.结果在江滩上12个月份均有感染性钉螺,但以5~10月份钉螺阳性率最高.滩内小型水体4~11月份均具有感染性;外江水体5~9月份具有感染性.结论在长江江苏段感染性钉螺滩块附近接触疫水全年均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性,其中以5~10月份危险性最大.  相似文献   

17.
长江特大洪灾对江苏省江滩钉螺分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目的 了解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对江苏省江滩钉螺分布的影响。方法 对洪水淹没过的江滩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方法进行全面查螺。结果 长江洪灾后江苏省江滩 钉螺面积较洪灾前净培养1936.45万m^2。阳性钉螺面积净增加599.46万m^2。江滩钉螺主要分布在南京、扬州和镇江3市,占全省江滩钉螺面积的99.89%。钉螺分布特点与3个市江滩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冬陆夏水的生存条件有关。而洪水导致钉螺扩散是江滩钉螺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 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对江苏省江滩 钉螺的分布和扩散影响很大。须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8.
滇南的实验结果显示,人工接种当地间日疟原虫子孢子后,经短潜伏期发病的38名志愿者,首次见虫时间为8-13d,首次见虫和临床初发时的原虫密度分别为0.2-1.6和0.6-4040个/μl。造成如此明显差异的原因,似与虫现期和临床初发间的时间距离密切有关,表现为感染后临床初发的时间越早,多数病例于首次见虫时的原虫密度越低,反之则高。文中讨论了这一问题在病原生物学和流行病学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用流行病学方法观察垸内无螺而垸外有螺的一个湖洲垸型疫区,发现居民距大堤越远,接触疫水频度越小,疫情越轻,说明人群行为对血吸虫病的流行起重要作用。兴修水利时的泥土夹带是垸外钉螺扩散到垸内的一条重要途径。扩散到垸内的钉螺少数可存活30个月,此类疫区的传染源主要为外来的人、畜。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非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查明我省非血吸虫病流行区是否存在钉螺孳生地和潜在的血吸虫病疫区。方法1998年4~7月采取环境抽样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我省的117个县(市、区、农场)的933个乡(镇、办事处),5028个村(居委会)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共查螺247条水系,17458处,面积76352.4万m2,发现有螺水系8条,104处,有螺面积878.97万m2。结论新流行区地级市1个(株洲),县级区3个(株洲市的荷塘、石峰、芦淤),有螺乡镇16个,村5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