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着具有光学活性的生物有机化合物,它们是构成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在医药产品中不论是天然的抗生素、生物碱、甾体化合物,或是合成药物,往往具有光学活性,它们的生理活性与其立体异构有关。由于生物受点的不同立体结构,要求药物有相应的构型,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因此,不同立体构型药物的生理活性差异很大。早期获得光学活性异构体,常采用物理分离、非对映异构体拆分和酶不对称分解等方法。特别是拆分法至今仍广泛应用。但这些方法最多只能自混旋体中分离到一半所需  相似文献   

2.
牛肝酯酶催化紫杉醇侧链手性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牛肝酯酶拆分紫杉醇侧链合成中生成的对映异构体化合物的新方法。牛肝酯酶催化拆分顺-3-乙酰氧基-4-苯基氮杂环丁酮,得到(S)(-)-醇和标的产物(R)-( )乙酸酯。所得(R)( )-乙酸酯反应产率≥97%,光学纯度≥99.6%。结论:牛肝酯酶可以作为手性合成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正> 甾体激素的全合成一直是有机合成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已从过去仅为了确证结构转为探索用全合成法生产各种类型激素的可能性。在生产上适用的甾体合成路线一般需具备下述条件:1.由于甾体化合物具有多个手性碳原子,因此,生产手性碳原子的反应应当具有立体专属性,以避免冗长价高的分离精制手续。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由于化合物类型5和10具有生物活性,从而在药理上引起兴趣。因此,我们在进行全合成甾体的基础上,合成了这一类化合物,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开拓新的有效的合成途径。迄今,在制备化合物5的已知方法中,以Velluz等和Perelmann等所提供的方法占重要地位。化合物10可按Velluz等的全合成方法或从7a起始通过半合成制得。为此,我们采用了电化学方法,因它对药物的合成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电化学反应中,某些情况下发现有一  相似文献   

5.
目前,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已经成为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高纯度的手性化合物,对于化学、生物学以及药学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药学研究中,对映体药物可以拓宽用途,减少剂量和代谢负担,提高活性和专一性,减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并降低由其对映体可能引起的副作用。随着消旋体药物逐渐被淘汰,消旋体的拆分和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就显得更为重要了。(S) -环氧氯丙烷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性原料和合成中间体,在有机化工和制药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外消旋环氧化合物的动力学拆分是获得光学活性环氧化合物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采用笼状烯胺和钴的复合物作催化剂,对混旋环氧氯丙烷进行动力学拆分,得到右旋环氧氯丙烷,光学纯度达到99% ,可用于合成左卡尼汀。  相似文献   

6.
浅谈在立体异构体新药研究中需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异构体是指原子组成及连接方式相同,而其三维空间排列不同的分子。它包括 光学异构体、几何异构体(又叫顺反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又分对映异构体及非对映异构体 。其中几何异构体与非对映异构体在新药研究中一般作为不同的化合物对待,而对映异构体 往往当成一个化合物(消旋体)处理。美国FDA于1992年1月5日发布的有关开发立体异构体 (主要是对映异构体)新药的政策文件中[1],鼓励新药研究单位就是否开发消旋 体或单一的对映异构体进行讨论。那么究竟什么情况下需开发其单一的光学异构体呢?主要 应根据各异构体的药理作用来决定。   据文献[2]报道,对映异构体的构型与药理作用间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药物的药理作用完全或主要由其中的一个对映体产生。如S-萘普生的镇痛作用比其R 异构体强35倍。  相似文献   

7.
自从1932年提出了胆甾醇的正确分子结构以后,由于甾体激素在医药和畜牧业上的重要性,因而引起了人们对天然甾体化合物全合成的兴趣。1939年 Bachmann 等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消旋马萘雌酮(Equi-lenin);1948年 Anner 等又成功地合成了雌酮(Estrone)。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用微生物不对称还原合成了四个光学活性的 CD 环合成原。其中两个是新的。并利用这些光学活性合成原全合成了光学活性7α,18-和7β,18-双甲基-19-失碳睾丸酮以及两个新的3-氧杂-A-失碳甾体。从微生物不对称还原所得的光学活性1,5-羟酮化合物在用 Al_2O_3处理时,发生了分子内氧化还原而生成相应的光学活性化合物。由于羟酮处于1,5-位,故称之为1,5-手性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西酞普兰对映异构体的HPLC手性分析方法,用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光学纯度的分析测定。方法:采用不易变性的卵类粘蛋白键合硅胶(ES-OVM)为手性固定相,以乙腈-0.05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7.0)(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40 nm,对西酞普兰对映异构体进行分离测定。结果:西酞普兰对映异构体在卵粘蛋白柱上实现了良好的分离,分离度为1.90。将该方法应用于手性拆分得到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光学纯度测定,结果光学纯度大于97.9%。结论:该方法分离度与重现性好,可用于西酞普兰的光学纯度的分析测定及对拆分过程进行监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2-芳基烷酸类化合物在解热、镇痛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分子中有一不对称中心,因此存在一对对映体。对于某些化合物,其对映体之一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往往需要得到光学纯产物。通常以光学活性的胺进行拆分。其缺点在于非活性对映体的消旋、拆分剂的回收及操作条件的控制等较为繁复,因此该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即成为研究的目标之一,有不少精采的报道。新近发展的几种以α-易离去基团取代的烷基芳基缩酮经芳基1,2-迁移合成2-芳基烷酸的方法,由于经济、简便、选择性高,已  相似文献   

11.
陈怡  宋颢 《华西药学杂志》2012,27(4):356-359
目的 合成ainsliatrimer A重要的前体化合物.方法 以5-(叔丁基二甲硅氧基)戊-1-醇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Wittig反应、羰基加成等关键反应,制备抗肿瘤天然产物ainsliatrimer A的前体化合物.结果与讨论 通过7步反应合成了ainsliatrimer A全合成中的重要前体化合物,总收率为27.1%,可为ainsliatrimer A和ainsliatrimer B的全合成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萘普生拆分法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甾体抗炎药萘普生(Naproxen、简称NPX)系一手性分子,化学名S-( )-2-(6-甲氧基-2-萘基)丙酸,可由不对称合成或消旋体(±)-NPX经光学拆分获得,后者是目前萘普生生产的主要方法。关于(±)-NPX的光学拆分,国内外已作了大量研究,报道了众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概括起来,这些方法都经历一个共同的拆分过程:将(±)-NPX与某些非光学活性或光学活性化合物作用,制成对映体或非对映体衍生物——酯、酰胺或盐,利用其性质差异,采用相应的分离手  相似文献   

13.
消旋物拆分一般是通过非对映异构的盐分步结晶。这种常规方法困难多,损耗大,且多局限于羧酸和胺类,往往得不到光学纯的样品,而对醇类等消旋物拆分的其他方法亦有步骤繁复等缺点。本文综述消旋物在光学活性吸附剂上,用直接色层分离法进行拆分。利用形成可逆性吸附的非对映异构体复合物,根据它们附着稳定性不同而引起洗脱速度的差异,将二个对映体分离。 Willstatter等对用于消旋物色层拆分的光学活性吸附剂已作了大量工作,但仅有少数例子获得成功,一个例子是Troger碱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述甾体化合物羟基化修饰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为解决甾体衍生物溶解度低和合成困难等问题,提供新思路。方法总结近几年国内外发表的29篇论文,将甾体化合物采用生物转化法进行羟基化修饰过程研究进展进行分类、归纳并总结。结果细菌和丝状真菌都可以对不同的甾体化合物进行不同位点的羟基化,其中以丝状真菌为主。通过不同的微生物对甾体进行羟基化修饰可以增大甾体化合物的溶解度,增加药效或降低毒性以及提高生物利用度。结论生物转化法利用微生物体内的生物酶可以在一步之内得到不同的甾体衍生物,为绿色快捷地合成种类丰富的甾体类化合物提供了参考,为最终实现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拆分盐酸普萘洛尔对映异构体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行合成的纤维素衍生物大粒径手性固定相,考察了拆分方法,以正己烷-异丙醇-三乙胺溶液(95∶5∶0.1%)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1,检测波长为276nm。结果:盐酸普萘洛尔两对映异构体的保留时间分别为8.67mim、14.36min,分离度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在95.5%~101.4%之间,RSD为2.4%。结论: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大粒径纤维素衍生物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拆分盐酸普萘洛尔制剂中对映异构体的方法,简便、可靠、高效,可用于盐酸普萘洛尔制剂中对映异构体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光学异构体的手性HPLC拆分法及其药学应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湘林  杨宪桂 《药学学报》1987,22(10):790-800
将光学异构消旋体引入人体,则其对映异构体(enantiomer,ENTM)均由体内的手性受体、酶及蛋白以二个完全不同的分子处理。这一性质被用于对映异构体的拆分(如以血浆蛋白,AGP等为拆分剂),更引起人们重视对映异构药物在体内代谢、分布和药理作用的差异。研究与临床实践表明,不仅其治疗效果不同(如熟知的DL-(±)合霉素仅为D(—)氯霉素的一半;普萘洛尔(propranolol)ι-异构体的药理  相似文献   

17.
甾体化合物是一大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其中包括天然的和合成的。由于它在医药上的重要性,因此对甾体化学包括其分析的研究都十分重要。在生物提取液中,甾体的浓度常常很低,并与许多结构类似物相缔合;在合成的甾体产物中,又常含其同系物或异构物,而大多数的物理分析方法要求纯化的或经分离的分析样品。为此,需寻找一些既准确又简便易行的甾体分析方法。一、簿层色谱  相似文献   

18.
3-环己烯-1-甲酸的手性拆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外消旋3-环己烯-1-甲酸的手性拆分,获得单一构型异构体.方法 通过化学拆分法中的生成非对映异构体拆分法来拆分外消旋3-环己烯-1-甲酸,以手性苯乙胺为手性拆分剂,外消旋3-环己烯-1-甲酸在丙酮中形成非对映体异构体并利用它们的溶解度差别来进行拆分.结果 拆分为(R)-(+)-3-环己烯-1-甲酸(收率28.3%)和(S)-(-)-3-环己烯-1-甲酸(收率28.7%),光学纯度均大于99%.结论 获得外消旋3-环己烯-1-甲酸的单一构型异构体.  相似文献   

19.
沈漪  易大年  刘基宁 《药学学报》2002,37(8):636-638
目的探讨色谱手性拆分三点作用原理与其用于红外光谱测定外消旋体适用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验证三点作用原理在红外光谱中的适用性,并利用个别化合物苯甘氨酸在手性柱上未能得到拆分但其红外光谱仍符合该原理的特例,用实验阐明出现这种特殊例外的原因。结果等量的左右旋苯甘氨酸晶体研磨数分钟,在固相条件下可完全转化为外消旋体化合物。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结果也支持这种转化过程。结论三点作用原理用于手性化合物的色谱分离与红外光谱分析都是相对可靠的。苯甘氨酸未能在手性色谱中直接得到拆分,可能是由于对映体中三个极性点之间的作用力太大,未能与手性柱生成瞬间非对映异构体,这与红外光谱制样过程中极易形成外消旋体的现象相对应。  相似文献   

20.
甾体激素人工抗原合成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运用免疫学方法分析甾体激素时,人工抗原合成的设计及合成方法、合成的影响因素、与载体蛋白偶联方法及最佳结合比的研究概况。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整理、归纳甾体激素化合物人工抗原合成的研究情况。结果与结论甾体激素合成是小分子药物免疫学检测的基础,将直接影响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性,对建立甾体激素化合物灵敏、简便、快速的、超微量的免疫检测法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