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HF)、单施有机肥(OF)、有机肥+低量枯草芽孢杆菌(BOL)、有机肥+中量枯草芽孢杆菌(BOM)、有机肥+高量枯草芽孢杆菌(BOH)和单施枯草芽孢杆菌(BS)共7个处理,研究其对穿心莲生长、有效成分含量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长时期3个有机肥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穿心莲的地上部鲜重、叶面积、叶片数、根重、叶片叶绿素含量各指标值大多显著高于对照、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单施枯草芽孢杆菌各处理。3个有机肥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处理植株地上部的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总内酯含量也均显著高于对照、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3个有机肥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处理根际土壤pH值和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高于对照、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和单施枯草芽孢杆菌处理,且大多差异显著。有机肥配施高量枯草芽孢杆菌处理(BOH)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6个处理;3个有机肥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处理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单施化肥、单施枯草芽孢杆菌处理,有机肥配施中量、高量枯草芽孢杆菌处理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也显著高于单施有机...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不同的施用方法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马尾松幼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马尾松苗期病害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对苗木地径生长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对苗木的高生长作用不明显;对于老圃地,枯草芽孢杆菌施用方法以1.5 g/m2基施+1.5 g/m2200倍液灌根1~2次较好。  相似文献   

3.
田间试验数据分析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制马尾松苗期病害作用,并对苗木地径生长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老圃地枯草芽孢杆菌施用方法以1.5g/㎡基施+1.5g/㎡200倍液灌根1-2次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安全高效防治茶云纹叶枯病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武夷菌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戊唑醇共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基于此开展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枯草芽孢杆菌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且持久,春雷霉素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对菌丝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430 g/L戊唑醇SC 5 000倍120 h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98.35%,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1 200倍120 h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83.64%,6%春雷霉素WP 1 200倍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40.96%和96.65%。430 g/L戊唑醇SC 5 000倍+6%春雷霉素WP 1 000倍混配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100%,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 1 000倍+6%春雷霉素WP 1 000倍混配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100%,但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差。大田试验表明,430 g/L戊唑醇SC 5 000倍+6%春雷霉素WP 1 000倍混配、430 g/L戊唑醇SC5 000倍、6%春雷霉素WP 1 000倍与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 1 000倍交替使用、6%春雷霉素WP 1 000倍、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 1 000倍的防效分别为78.81%、77.90%、77.66%、74.69%、68.13%。生产中可采用430 g/L戊唑醇SC 5 000倍+6%春雷霉素WP 1 000倍混合喷雾,或者6%春雷霉素WP 1 000倍与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 1 000倍交替使用2个配方进行防治。有机、绿色茶园防治,建议采用6%春雷霉素WP 1 000倍与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1 000倍间隔10~15 d交替喷雾1次。  相似文献   

5.
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黄瓜幼苗无法安全越冬,直接影响后期黄瓜产量。以清水灌根为对照(CK),用香菇多糖700倍液、500 mg/L壳寡糖+107 CFU/mL解淀粉芽孢杆菌(F1)、500 mg/L壳寡糖+107 CFU/mL解淀粉芽孢杆菌+香菇700倍液多糖组合(F1-X700)进行灌根处理,分析其对黄瓜幼苗促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CK处理,香菇多糖灌根显著增加基质EC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全氮含量;F1-X700处理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均为最高。F1-X700处理的黄瓜幼苗茎粗相对生长率、壮苗指数比CK处理显著高61.4%、20.8%;株高相对生长率、叶绿素含量最高,比CK处理显著高39.1%、69.1%。低温胁迫处理试验结果表明,T2处理的POD、SOD活性显著比CK2处理高38.3%、77.2%。试验结果表明,500 mg/L壳寡糖+107 CFU/mL解淀粉芽孢杆菌+香菇多糖700倍液复配灌根处理可显著促进黄瓜幼苗生长,抵御亚低温不良环境。  相似文献   

6.
会东县蔬菜根肿病严重发生,通过采用生物防控技术:(1)抗病品种应用。(2)健苗育苗移栽技术,建立漂浮育苗基地,培育无病壮苗,用生防菌剂“枯草芽孢杆菌XF-1可湿性粉剂(100亿个/g)”+米汤100倍稀释液拌种、包衣,晾干后播种。漂浮苗床以800倍的氰霜唑溶液喷雾消毒和处理育苗盘,使用无根肿病菌的育苗基质,使用地下水或消毒无病菌的清水育苗,育苗基质用枯草芽孢杆菌XF-1可湿性粉剂拌均装盘,培育无病壮苗。(3)加强前期管理,减少病菌侵染机会。在移栽前,用土壤调酸剂“田佳佳”进行土壤调酸,再以生防菌剂枯草芽孢杆菌XF-1可湿性粉剂(100亿个/g)300倍液浸苗根或蘸苗根,在移栽时每株浇施生防菌剂枯草芽孢杆菌XF-1可湿性粉剂(100亿个/g)300~500倍菌剂灌根。遵循防早防小的原则,有效的控制了蔬菜根肿病的发生危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不同枯草芽孢杆菌用量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探索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并确定枯草芽孢杆菌适宜的施用量。【方法】以湖南烟区主栽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枯草芽孢杆菌用量(CK:0 kg/hm~2;T1:15 kg/hm~2;T2:30 kg/hm~2;T3:45 kg/hm~2)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在移栽后45 d和终采后与CK差异达显著,分别增加碱解氮含量13.6%~25.3%、23.1%~37.6%,与枯草芽孢杆菌用量呈显著正相关;速效磷在移栽后60 d含量增加了11.4%~48.1%,与CK差异显著,含量与枯草芽孢杆菌用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的含量在移栽后45和75 d分别增加9.1%~15.2%、14.5%~24.7%,与枯草芽孢杆菌用量显著相关;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施用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改善土壤养分,调节耕层养分变化规律,利于烤烟生长发育的养分供给。  相似文献   

8.
以芳樟195#一年生扦插苗为试验对象,通过二次正交回旋组合设计试验研究接种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对芳樟苗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促生芳樟的苗高生长效果极显著(P=0.001),芳樟的苗高增长最大的是处理9(固氮菌=20亿只/盆、巨大芽孢杆菌=40亿只/盆、胶冻样芽孢杆菌=40亿只/盆、枯草芽孢杆菌=40亿只/盆),其苗高增长量为34.53cm,比对照高1.98倍。这表明,微生物菌剂对芳樟的苗高促生效果显著,且在不同生长期,不同的微生物菌肥组合对芳樟的苗高生长具有不同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该药剂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解淀粉芽孢杆菌(WP)、枯草芽孢杆菌(WP)、40%多菌灵(WP)、50%异菌脲(WP)和40%嘧霉胺(WP)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有效抑制中质量浓度(EC50);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分别测定了以上5种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40%多菌灵、50%异菌脲和40%嘧霉胺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分别为946.28,757.19,75.36,8.95和5.53μg/mL,对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分别为1 665.56,1 416.16,241.90,37.32和21.35μg/mL。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40%多菌灵、50%异菌脲和40%嘧霉胺750倍液的保护效果分别为68.47%,70.14%,74.18%,74.13%和80.63%。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40%多菌灵、50%异菌脲和40%嘧霉胺75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3.37%,64.83%,69.56%,73.49%和75.55%。【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和田间防治效果与枯草芽孢杆菌相当,可以作为田间防治番茄灰霉病菌的一种辅助药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葡萄炭疽病的增效生物复配杀菌剂,减少与替换化学农药使用。[方法]进行了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不同比例混配对葡萄炭疽病的室内抑菌活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及其5种配比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及1∶1、1∶2、1∶3、1∶4、1∶5混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菌的EC_(50)分别为1.969 8、1.527 4、1.373 2、1.294 8、1.247 3μg/ml;5种混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是1.70、1.25、1.13、1.12、1.12,其中以1∶1增效作用最大。吡唑醚菌酯(EC_(50)为1.054 0μg/mL)的室内生物活性高于枯草芽孢杆菌(EC_(50)为15.017 5μg/ml)。药后50 d(采收前)调查结果表明,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 500倍液、2 000倍液以及各单剂在葡萄结果期套袋前浸果对炭疽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高浓度、中浓度处理高于低浓度与两个单剂处理:高浓度防效最高为90.03%,均高于其他各处理,其次为中浓度防效为87.01%,高于低浓度和各单剂,低浓度防效为84.11%,高于1 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效为64.60%)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防效81.07%),对其他果穗病害如白腐病等也均有较好防治效果,防治效果与炭疽病防效趋于一致。[结论]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在葡萄套袋前浸果防治葡萄炭疽病等果穗病害建议使用浓度为1 000~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法研究生物有机肥、腐植酸有机肥及水溶性有机肥3种施肥处理对土壤pH值、有机质及小麦对镉的转运及富集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施肥处理均可以降低碱性土壤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pH值、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且腐植酸有机肥处理土壤pH值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拔节期达极显著水平;生物有机肥、腐植酸有机肥处理可降低小麦根到籽粒的转运系数及根部镉的富集。  相似文献   

12.
以平菇菌糠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材料,进行60天的堆肥发酵,制备平菇菌糠生物有机肥。发酵过程中通过测定温度、pH、电导率、营养成分、C/N、腐植酸的含量变比,判断平菇菌糠有机肥的腐熟程度。结果表明,发酵后的平菇菌糠C/N为(15-20):1、有机质质量分数46.31%、水分含量22.37%、酸碱度8.2、总养分4.70%、发芽指数81,均符合我国有机肥技术指标NY/T 525-2021的相关指标要求,可作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沼液农灌对土壤质量和青菜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规模养殖场沼液灌溉青菜的田间试验表明,不同沼液灌溉量处理与常规施用化肥的对照处理相比,对土壤质量基本无影响,等氮条件下用沼液可替代或减少氮肥使用量,对青菜产量基本无影响。合理施用沼液进行农田灌溉不仅可以减轻规模养殖场污水处理的排放压力,还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青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叶面肥对茄子幼苗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京茄黑龙王’茄子为试材,自三叶一心开始分别于叶片正反面喷施清水(CK),常规叶面肥(0.1%尿素+0.2%磷酸二氢钾,T1),0.1、0.05 g/L的腐植酸(T2、T3),0.03、0.015 g/L的复合有机酸(T4、T5)。结果表明:与CK相比,喷施常规叶面肥、腐植酸和复合有机酸可促进茄子幼苗株高、叶面积生长,增加叶片数,以T3、T5处理效果增加幅度最大。各处理促进了茄子幼苗干物质的积累量,以T2处理最佳。T3、T5处理下叶绿素a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分别较CK增加32.6%、33.7%。喷施腐植酸增加了叶绿素b含量,喷施复合有机酸增加了类胡萝卜素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浓度氨基酸叶面肥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秋菊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116-116,187
采选用津青75号品种进行试验,用不同浓度氨基酸叶面肥喷施大白菜,观察对其生长的影响。氨基酸叶面肥分别稀释200倍、300、400倍,在大白菜幼苗期、莲座期、结球期喷施,以水处理为对照。收获时测量大白菜的株高、株幅、叶球高、叶球直径和单株重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叶面肥能显著提高大白菜单株重量,但对本试验中设置的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生产上如施用氨基酸,以稀释400倍喷施为好。  相似文献   

16.
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冬小麦为试验作物,开展小麦专用腐植酸控释肥一次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CK1(普通小麦肥底+追)、对照CK2(普通小麦肥一次性底施)相比,在减氮或减肥16%的情况下,穗粒数平均增加0.4-2.6粒,千粒重平均增加0.8-2.5g,小麦增产6.1%-14.9%、增收1396.5-3018元/hm2;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品种有差异,但表现趋势高度一致。说明专用腐植酸控释掺混肥养分释放与小麦生长需求吻合度更高,有利于通过简化施肥获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7.
以‘兴佳2号’马铃薯为材料,在减施化肥22.22%~50.00%的基础上,研究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1,生物有机肥600 kg/hm2+复合肥1125 kg/hm2)、微肥与化肥配施(T2,微肥60 kg/hm2+复合肥1125 kg/hm2)、有机无机互混肥(T3,1500 kg/hm2)、复合微生物肥(T4,1500 kg/hm2)和螯合腐植酸复合肥(T5,937.5 kg/hm2)等施肥方式及常规施肥对照(CK1,复合肥1500 kg/hm2)、减量施肥对照(CK2,复合肥1125 kg/hm2)、不施肥对照(CK3)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相比,T5、T1和T2可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T5、T2和T1产量分别比CK1增产19.82%、11.65%和8.2%,养分利用效率分别比CK2提高74.87%、57.75%和50.52%;CK2比CK1减施化肥25%,产量仅降低3.21%,养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6.61%;各处理间干物质、淀粉、V–C、蛋白质、钾、还原糖含量等差异显著。在减施化肥25%的基础上,螯合腐植酸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或微肥与复合肥配施促进了马铃薯植株的生长,较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广东省清远市郊菜心(Brassica campestricL.ssp.chinensisvar.utilisTsenet Lee)的最佳营养配方。[方法]利用经典的"3414"试验设计方案,对清远市郊的菜心种植地进行测土配方试验。[结果]氮、磷、钾施用量与菜心产量呈现二次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300以上。根据斯坦福方程分析,土壤的供肥系数与肥料的利用率均受施肥量的影响,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回归方程得出,清远市郊菜心的最佳营养配方为:N90.00kg/hm^2,P2O597.50kg/hm^2和K2O375.00kg/hm^2。[结论]该研究完善了菜心科学施肥指标体系,可为大面积生产无公害菜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研究含生化腐植酸水溶肥料在茄子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对照试验法,对试验组与对照组产量及产投比进行研究,并分析它对茄子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用含生化腐植酸水溶肥料可显著增加茄子产量,增产7 685.16 kg/hm2,增产率为33.8%;经济效益明显,与对照相比,施肥后可增收21 518.6元/hm2,产投比为29.8∶1.0.[结论]该研究为校验含生化腐植酸水溶肥料在茄子种植中的应用肥效、经济效益及该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碳基肥配施菌剂对植烟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烟区,设置5种施肥处理:CK(常规施肥)、T1(常规+高碳基肥料)、T2(常规+高碳基肥料+枯草芽孢杆菌)、T3(常规+高碳基肥料+哈茨木霉)、T4(常规+高碳基肥料+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测定植烟土壤全碳、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使用高通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探究高碳基肥料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植烟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T2、T3、T4的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提高20%、28%、28%,均与CK存在显著差异,施高碳基肥料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提高48.70%、49.90%、89.18%、111.72%,均与CK存在显著差异;2)与CK相比,各处理细菌OTU数量分别降低8.17%、10.03%、17.40%、14.04%,其中T3、T4与CK间存在显著差异,T2和T3间细菌Chao1、ACE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T1和T2间真菌Shannon、Simpson指数存在显著差异;3)与CK相比,T1对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的影响不显著,T2、T3的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分别提高79.86%、41.88%,T3的硝化螺旋菌门相对丰度降低29.31%;T2的壶菌门相对丰度提高107.31%,T4的担子菌门相对丰度提高86.86%,均与CK差异显著,各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不稳定,对细菌、真菌的影响效果不相同;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优势菌群相对丰度与全氮、铵态氮、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相关,说明高碳基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变影响了土壤优势菌群的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