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获得ADC12压铸铝合金最佳的力学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Si,Cu,Mg,Mn四种元素的添加量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ADC12铝合金成分范围内,随Si和Cu含量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先增大后降低;随Mg和Mn含量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与延伸率皆提高.四种元素含量对合金抗拉强度及延伸率的影响顺序为:MgMnCuSi.合金中主要元素的最优含量为w(Si)=11%,w(Cu)=3.0%,w(Mg)=0.2%,w(Mn)=0.5%时,合金的力学性能最好,其抗拉强度为285MPa,延伸率为2.23%.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Al元素含量分别为0、3%、6%和9%条件下对Mg-9Li-xAl-0.6Y合金进行挤压试验。借助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和扫描电镜来分析Al元素含量的变化对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含量增加的条件下,合金中的α-Mg相数量增多的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β-Li相数量的变化却与之相反;合金的抗拉强度逐渐提高,当Al元素含量增大至9%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261 MPa。与未添加Al的合金相比,抗拉强度提高了43.4%。当Al含量从0增加到9%时,合金延伸率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硼含量对Ni_3(Si,Ti)合金的相组织、合金在真空和空气环境中的力学性能及环境氢脆敏感性的作用。结果表明,Ni_3(Si,Ti)合金的晶粒尺寸随合金中硼含量增加而降低;微量(CB≤0.02%)硼原子有效提高了合金在空气中的力学性能,与无硼Ni_3(Si,Ti)合金相比,添加0.005%硼可使合金在空气中的延伸率提高198%。当硼含量为0.02%时,合金在真空和空气中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达到最大值,合金的断口形貌为完全韧窝状断口,合金的氢脆因子降至1.5%,硼原子基本上抑制了Ni_3(Si,Ti)合金在空气中的环境氢脆。当合金中硼含量大于0.02%后,Ni_3(Si,Ti)合金中析出Ti B2相。而且,随着硼含量的(CB0.02%)增加,Ti B2相的数量随之增多,合金在真空和空气中的力学性能随之降低,在空气中的氢脆因子随之升高,合金在空气中的断口形貌由完全韧窝状断口又转变为穿晶与解理的混合断口。  相似文献   

4.
采用金属型铸造法制备了Mg-6Gd-0.5Zr合金(GK60)、Mg-4Gd-2Nd-0.5Zr(GNK420)合金和Mg-4Gd-1Nd-1Ca-0.5Zr(GNXK4110)合金,研究了Mg-6Gd-0.5Zr合金中Nd替代Gd元素,Nd、Ca复合添加替代Gd元素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元素总量一定时,随着合金元素种类的增多,合金晶粒尺寸显著减小,平均晶粒尺寸从GK60合金的114.59μm减小到GNK420合金的102.69μm和GNXK4110合金的79.51μm;第二相由Mg5Gd相和Mg3Gd相演变到Mg5(Gd, Nd)相,再到Mg7(Gd, Nd, Ca)相,第二相数量显著增多。由于晶粒细化及第二相的强化作用使得三种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提高,而伸长率先降后升,GNXK4110合金力学性能最好,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98.36 MPa和162.5 MPa,伸长率达到7.97%。  相似文献   

5.
利用JMatPro热力学计算软件和相应的铝基合金数据库,在固溶温度475℃ 下,计算了S(Al2CuMg)、Al7Cu2Fe、Mg2Si和Al3MD023等第二相在7050铝合金中的相含量,研究了Zn、Mg、Cu、Fe、Si和Zr等合金元素对第二相相含量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第二相含量与合金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回归方程.研...  相似文献   

6.
稀土元素Y对Mg-Nd-Zn-Zr合金组织和 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Mg-5.0Y-3.0Nd-0.5Zn-0.5Zr 和Mg-3.0Nd-0.5Zn-0.5Zr 2种合金, 研究了Y元素和Nd元素对合金组织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RD分析了合金的物相组成进行了定性分析。稀土元素Nd在Mg-Nd-Zn-Zr合金中以Mg12Nd相存在于铸态组织晶界, Nd、Y在Mg-Y-Nd-Zn-Zr中以Mg41Nd5和Mg24Y5相存在于铸态组织晶界。这些相均具有很好的耐热性, 是主要的强化相。研究结果表明, Y对合金铸态组织有明显细化作用。合金挤压轧制后经过T6处理后进行高温拉伸, 与Mg-3.0Nd-0.5Zn-0.5Zr相比, 加Y的Mg-5.0Y-3.0Nd-0.5Zn-0.5Zr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明显提高。300 ℃的抗拉强度达到了168.5 MPa, 延伸率为28.8%。  相似文献   

7.
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了含铒0%、0.4%、0.6%的Al-Zn-Mg-Cu合金,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以及透射电镜研究了Er对合金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含Er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形成一次Al3Er相, 该相与α(Al)基体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晶格常数接近, 可以有效的细化合金晶粒, 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 在T6状态下含0.4%Er的2#合金抗拉强度为577.12 MPa, 屈服强度为514.96 MPa, 延伸率为11.8%。  相似文献   

8.
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了含铒0%、0.4%、0.6%的Al—Zn—Mg-Cu合金,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以及透射电镜研究了Er对合金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Er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形成一次Al3Er相,该相与α(A1)基体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晶格常数接近,可以有效的细化合金晶粒,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在T6状态下含0.4%Er的2^#合金抗拉强度为577.12MPa,屈服强度为514.96MPa,延伸率为11.8%。  相似文献   

9.
对Mg-9Li-xAl-0.6Y(x=0、3%、6%、9%)合金进行挤压实验。采用光学显微镜(OM)、拉伸实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分析Al元素含量的变化对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的α-Mg相数量增多的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β-Li相数量的变化与之相反;合金的抗拉强度逐渐提高,当Al元素含量增大至9%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为261MPa。与未添加Al的合金相比,抗拉强度提高了43.4%。当Al含量从0增加到9%时,合金延伸率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项试验法分别向压铸铝合金ADC12中添加不同含量的Ce,La和Sm稀土元素,通过拉伸试验数据及金相组织分析,研究稀土元素的加入对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稀土元素的加入,合金的力学性能及组织均有着不同程度地提高与细化.单项试验中,当Ce,La及Sm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4%,0.4%和0.2%时,合金的力学性能最好,抗拉强度分别比基体合金提高了10.9%,7.0%和16.1%,同时延伸率也分别比基体合金提高了8.1%,19.3%和20.6%.在Sm元素含量为0.2%时,合金组织的细化效果最为明显,稀土元素对合金力学性能及组织细化的影响顺序为Sm>Ce>La.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矿山日益加剧的综合数据业务传输需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地下矿山复杂数据传输场景的井下网络通信系统架构,该系统集光纤有线网络、高速无线网络于一身,并通过融合冗余环网技术、Mesh网络技术、自主对等通信技术,实现井下区域的无盲区覆盖及可靠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系统可以有效支撑大规模矿山复杂的数据传输业务。  相似文献   

12.
以2010年作为GDP和石油、煤炭、天然气、铁、铜、铝、铅、锌、镍、磷、石灰岩等11种矿产资源的不变价基期,提出以2010年各单位矿产基准价作为11种矿产的不变价属性,同时将相关矿产换算成煤当量,研究出矿产资源产出率的评价函数,以期为《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提出“十三五”“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较“十二五”提高15%的考核目标提供参考评价办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混合铅锌矿,进行了优先浮选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0.074mm70%,石灰3500g/t,水玻璃600g/t,硫化钠500g/t,硫酸锌1000g/t,乙硫氮120g/t,松醇油32g/t的条件下,进行1粗3精1扫的铅优先浮选,铅浮选尾矿在石灰1000g/t,硫酸铜200g/t,丁黄40g/t,松醇油16g/t的条件下进行1粗3精2扫锌浮选,最终的闭路试验可得到铅品位58.37%、含锌4.20%、铅回收率77.86%的铅精矿和锌品位44.16%、含铅1.48%、锌回收率84.76%的锌精矿。铅锌实现了较好的回收,可为该铅锌矿确定工艺流程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如何优化油气产储运销策略,实现最大效益是当前油田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分析目前油气产运储销的现状和问题,针对性地构建油气储销运营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油气产储运销一体化框架,建立涵盖油田公司原油业务链的应用方法体系,开展多情景下的测算,帮助油田公司寻求最优油气产储运销的方案以提高其经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矿冶》1993,2(1)
<正> Senior engineer of professorship Mr. Li Fenglou was born in Baiquan County, Heilopgjiang Province, China, in 1934, and graduated from the Northeas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joring in mineral processing in 1958. Mr. Li was engaged as senior engineer in 1985, now works as vice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Mineral Processing, Beiji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BGRIMM). For hi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research work, Mr. Li was granted the title of the State Class Middle Aged and Young Expert of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in 1988, later on the title of Nationwide Advanced Worker in 1989.  相似文献   

16.
捕收剂N—十二烷基—1,3—丙二胺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脯在无水乙醇中被金属钠还原成胺的原理,合成了阳离子捕收剂N-十二烷基-1,3-丙二胺,并详细考察了其对赤铁矿、霓石、石英纯矿物的浮选行为。赤铁矿与霓石人工混合矿的浮选结果表明,N-十二烷基-1,3-丙二胺的选择性比十二胺的更好,对霓石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捕收性能。  相似文献   

17.
N-十二烷基-1,3-丙二胺捕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浮选试验研究了N-十二烷基-1,3-丙二胺对石英、赤铁矿、方解石、菱锌矿和菱镁矿的捕收性能,并与十二胺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N-十二烷基-1,3-丙二胺对石英具有比十二胺更强的捕收性能,在很宽的pH值范围内,对石英的回收率均在90%以上,当pH=10.02时,石英回收率高达98.38%;N-十二烷基-1,3-丙二胺对赤铁矿的捕收能力与十二胺相差不大;N-十二烷基-1,3-丙二胺对方解石的捕收性能明显比十二胺差,而且对菱锌矿和菱镁矿基本无捕收能力。基团电负性计算结果表明,N-十二烷基-1,3-丙二胺比十二胺具有更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页岩气开发战略对解决我国能源短缺、优化能源结构、缓解减排压力、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地区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位列全国第三,为我国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本文梳理了重庆地区页岩气勘探区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重庆地区页岩气产业化过程中存在资源家底不清、"面上开花"困难、扶持政策不完善、环境压力大、天然气定价机制不合理、技术服务市场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如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涪陵页岩气示范区的建设;明确政策扶持方向;构建环境评价指标,加强环境监管;探索降成本新思路;培育技术服务市场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方古生界页岩上覆或下伏碳酸盐岩地层,呈间互式发育特征,优质页岩层系发育多,分布广,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占比大,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而在实际勘探中,易钻遇溶洞、裂缝、地下暗河、承压含水层及岩溶破碎带等岩溶地质问题,给勘探开发和环境保护带来挑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油气页岩气调查团队根据南方岩溶区多年勘探经验创建了岩溶区页岩气勘探深部岩溶探测关键技术,有效服务于南方碳酸盐岩地区页岩气勘探。  相似文献   

20.
邹玉波 《煤炭技术》2006,25(10):109-111
介绍了用MATLAB软件进行频率特性实验的李沙玉图形实现方法。作为工程求取数学模型的方法,实验法求取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是分析、设计的基础,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上,这种方法将被测系统或环节作为未知的,通过对其施加正弦信号,考察其稳态输出,可获得其频率特性,是一种实用的建模方法。与传统的实物实验相比,该方法具有可重复性、读数精度高、灵活方便等特点,为实现虚拟实验或缺少实物实验条件的教学单位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