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创伤骨科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创伤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VTE的发生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费用。因此,参照2016版"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2018版"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及最新的循证证据,在2012版"中国骨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专家共识"基础上,制定本指南。  相似文献   

2.
本期导读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创伤骨科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及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创伤骨科患者施以有效的抗凝预防措施,可以降低VTE的发生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费用。虽然目前国内已有2016版"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2018版"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等循证证据,但是创伤患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等4家组织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着眼于创伤骨科患者VTE的预防,在上述指南和2012版"中国骨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专家共识"基础上,邀请全国多位创伤骨科知名专家进行讨论研究,并于2020年11月召开了指南制定专家定稿会,最终形成"中国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202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腹膜癌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规范化护理经验。方法依据腹膜癌患者围手术期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技术,制订并实施腹膜癌患者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临床护理路径,并应用于256例腹膜癌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患者。结果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14例,其中深静脉血栓13例,均为下肢肌间静脉血栓,肺栓塞1例;通过定期随访,截至2022年1月1日,14例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膜癌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使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预防规范化,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1].本文中的"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2].  相似文献   

5.
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大量的医药经济学研究证实还可降低医疗费用。为提高与骨科相关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水平、规范预防方法,特制订“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本指南中的“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hip fractures surgery,HFS)。本指南仅为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的医疗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6.
静脉血栓栓塞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也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及治疗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综述信息化技术在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领域中风险预测、警报接收与上报、抗凝防治管理、医护人员相关继续医学教育、患者疾病预后管理的应用现状,总结其应用阻碍因素,旨在为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大量的医药经济学研究证实还可降低医疗费用[1].为提高骨科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水平、规范其预防方法,特制订"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本指南中的"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 replacement,TKR)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hip fractures surgery,HFS)[2].本指南仅为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的医疗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9.
屈晓玲  王颖  杨婷 《护理学杂志》2021,36(18):10-13
目的 降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膀胱癌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2019年6~11月收治的168例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措施;2020年6~11月收治的172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分级预防方案,即成立医护联合防治小组,将Caprini评估量表嵌入信息系统形成预警系统,根据风险分级实施分级预防.比较两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术后第3天D二聚体浓度、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术后第3天D-二聚体检测值、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分级预防可显著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方法将887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62例和观察组4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并根据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1例,对照组发生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可有效降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对静脉血栓栓塞症早期预防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联合术前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2-11—2023-02手术治疗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指导,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联合术前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术后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等级、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7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感染。术后住院期间存在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患者经过预防性抗凝治疗后未出现静脉血栓及肺栓塞。观察组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期间静脉血栓风险等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联合术前功能锻炼能够降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等级,同时减轻术后早期疼痛,有利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28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13例,干预组1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实施分级护理。比较两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垂直血管壁血栓最大宽度、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干预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4.35%,对照组11.50%,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垂直血管壁血栓最大宽度、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建立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能有效降低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现阶段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诊断、防治及预后方面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静脉血栓栓塞症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较为常见的一类心血管系统疾病,其发生率较高,但老年人对其预防重视程度不够,其临床表现无年轻人明显。对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各种检查手段各有其优缺点,治疗以抗凝为主,但需注意出血风险。结论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高,诊断措施多样,需要分类对待,治疗过程中的利弊尤其需要注意,加强其专门的研究更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治疗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时最紧迫的目标是预防肺栓塞、降低死亡率,其次是局限血栓范围、减轻症状、预防复发性静脉血栓事件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应该即刻开始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同时使用或逐渐过渡到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维持抗凝治疗。抗凝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静脉血栓复发,但存在出血的风险,因而应根据静脉血栓复发和出血的风险,进行抗凝治疗时限的临床抉择。例如无诱因的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病人的静脉血栓复发风险较高。对于继发于一过性危险因素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出血风险较高的病例选择短期抗凝治疗;对无诱因的静脉血栓复发病例或有确认长期存在危险因素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如癌症、抗凝血酶缺乏等,选择长期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5.
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高、致死率高、易漏诊误诊, 已成为全球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医疗问题。严重烧伤患者由于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中心静脉置管、反复接受外科手术、长时间卧床等因素, 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风险人群。识别烧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是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的关键, 然而国内外还没有针对烧伤患者的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工具和预防指南, 各国学者仍在积极探索烧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和预防。该文就近年来烧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现状、相关风险因素、风险评估和预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对该领域现存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国内外常用的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的评价指标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Rogers风险评估模型、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Greenfield风险评估工具及Padua风险评估模型。提出在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中,风险评估是重要的辅助措施,也是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和预警的第一步。国内学者应结合我国人种、体质、遗传基因、疾病类型等特点开发符合国情的风险评估工具,以降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索静脉血栓栓塞症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通过PubMed检索2013~2017年发表的有关静脉血栓栓塞的文献,运用BICOMB和图形聚类工具gCLUTO对文献进行关键字词篇矩阵、双向聚类分析,形成主题词聚类曲线图、主题词聚类矩阵及主题词聚类树状图。结果共4 083篇文献纳入分析,抽取出现频次63次的主题词33个,聚类分析获得7个研究热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研究、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和控制、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心房颤动的相关研究、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及预防性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药物选择的相关研究、抗凝药物应用合理性管理、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断的相关研究。结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重视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的研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抗凝药物的应用,但护理方面在该领域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骨科大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预防现状,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6所三级综合医院的94例骨科大手术患者采用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表进行调查。结果入院当天92.6%患者存在中度以上静脉血栓栓塞风险,仅14.9%采取了预防措施,其中1例采取药物与物理联合预防;术后第1天所有患者存在极高危风险,均采取了预防措施,其中采取联合预防36.2%。结论骨科大手术患者普遍存在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术前预防率低,物理预防及联合预防率低,应引起骨科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改进防护时点及提高综合防护措施应用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特点,探讨多学科血栓防治模式对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效果。方法观察组纳入自2018-06—2019-09完成的122例老年膝关节单髁置换术,采取多学科血栓防治模式预防血栓形成。对照组纳入自2016-10—2018-05完成的150例老年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常规抗凝药物及物理措施预防血栓形成。结果观察组术后第6周累计发生8例静脉血栓栓塞症,其中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中心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例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轻症肺栓塞。对照组术后第6周累计发生32例静脉血栓栓塞症,其中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中心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9例并发轻症肺栓塞,1例中并发肺栓塞而死亡。观察组术后第6天、出院当天、术后第6周累计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单髁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类型主要表现为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围手术期及院外多学科血栓防治模式是一种可靠、有效、安全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与硬膜外麻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服用抗凝药的病人多见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遗传性高凝状态、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或房颤。合理的抗凝治疗可以降低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达80%,降低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动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可达75%,和房颤病人血栓栓塞的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