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退耕还林地中高原鼢鼠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退耕还林地中鼠害已成为严重影响退耕还林(草)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生物危害。据调查,青海省退耕还林地中鼠害发生面积达8万多hm2,新退耕地鼠害发生率达12%,严重地区达46%。青海省退耕还林地中鼠害危害种类有高原酚鼠、达吾尔鼠兔和田鼠等,并以高原鼢鼠危害最严重。近年来,我们着重对高原鼢鼠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宁夏固原市甘肃鼢鼠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肃鼢鼠对林木的危害日趋严重,目前已成为固原市发生面积最大、危害程度量重的自然灾害因子,直接影响当年新造苗木成活率和历年造林苗木的保存率,制约了固原市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文中针对甘肃鼢鼠发生现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固原市分布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2个种(亚种)。主要栽培品种有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及杂文沙棘3类,目前已有较大栽培面积,资源较丰富。固原市沙棘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分类培育经营、合理布局;加强优良品种的扩繁及推广;作好低产沙棘林分的改造;引进、普及新的栽培管理方法;防止灾害,特别是甘肃鼢鼠及野免危害;重视加工利用的投入与研究,提高资源的转化等。  相似文献   

4.
宁南山区退耕林地鼢鼠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鼢鼠(Myospalax),俗称瞎老鼠、瞎混鼠,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主要森林害鼠之一。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宁夏南部山区林地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由于退耕后,土壤耕作措施减少,退耕林地鼢鼠大量繁殖,危害越来越严重,成为当前林业建设的大敌。西吉县是宁南山区实施退耕还林的重点县之一,近两年该县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积极开展灭鼠工作,每年消灭鼢鼠20余万只,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根据西吉县近年来的灭鼠工作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北地区啮齿动物的发生现状与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各省区地下害鼠主要监测对象是甘肃鼢鼠、中华鼢鼠和高原鼢鼠;监测的主要地面害鼠是小家鼠、达乌尔黄鼠和灰仓鼠等13种;草兔已经成为一种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害鼠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且有爆发成灾的趋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原先发生在农田的害鼠变成了林地害鼠,造成了在局部地区林地鼠害发生面积的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6.
中华鼢鼠,又名地羊,群众俗称瞎瞎。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其危害的主要树种有油松、华山松、落叶松、榆树、杨树、柳树、刺槐以及各种经济林、灌木林树种。  相似文献   

7.
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 Lyon在固原市1 a有2个危害高峰期.在其适生的区域内,对林木的危害阳坡重于阴坡,旱年重于丰雨年.减少整地面积、人工加快林地郁闭、提前栽植饵木树可以减轻鼠害,把鼢鼠的尸体、动物皮毛埋在林木根部,或者在林木根部施用土炕肥、灌入烟油水,也可以减轻鼠害.  相似文献   

8.
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Lyon在固原市1a有2个危害高峰期。在其适生的区域内,对林木的危害阳坡重于阴坡,旱年重于丰雨年。减少整地面积、人工加快林地郁闭、提前栽植饵木树可以减轻鼠害,把鼢鼠的尸体、动物皮毛埋在林木根部,或者在林木根部施用土炕肥、灌入烟油水,也可以减轻鼠害。  相似文献   

9.
从2003年至2012年,为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采取样方调查的方法,开展防控技术研究.调查全区病、虫、鼠害发生面积4 400.Ohm2,发生率为17.6%.其中病、虫害各2 000.0 hm2,鼠害400.0 hm2.危害重点是落叶松球蚜危害人工落叶松林,云杉八齿小蠢等5种危害杨桦次生林.防治食叶、蛀干、病害、鼠害危害面积6 666.7 hm2;开展了中华鼢鼠等4种主要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提出了加强监测测报,营造混交林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0.
森林鼠害是林业生产的大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各林场和乡镇的鼠害发生以甘肃鼢鼠为主,主要啃食针阔叶乔灌木的根部,导致成片树木死亡和大面积毁林,已成为制约当地林业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习性和危害现状甘肃鼢鼠(以下简称鼢鼠)俗名“瞎瞎”,常年柄居地下,打洞潜土,以农作物、牧草和树木幼苗的地下部分为食,对农、林、牧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1.
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 Lyon在固原市以成年鼠越冬。该鼠有个体经营的生活领地,有雌雄相邻共用草场、浴场和灾年大集中小分散、丰年大分散小集中的习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固原市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892 5 hm2,而当年实际上可以提供的人均生态空间面积为1.259 2 hm2,人均生态赤字0.633 3 hm2。生态足迹需求超过了生态足迹供给,出现生态赤字,则区域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3.
桥山林区甘肃鼢鼠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对桥山林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甘肃鼢鼠的发生规律研究表明:沙棘林和以羊胡子草为主的草地是甘肃鼢鼠发生基地;人为开荒是甘肃鼢鼠猖獗的重要因素,土壤类型是决定甘肃鼢鼠发生的关键因素;适地适树是抑制甘肃鼢鼠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新宁县松、杉、柏、橙、竹等深受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年均发生灾害面积6 100 hm2.分析了有害生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病虫害种类.并详细介绍了马尾松毛虫等15种该县主要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状况.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效弓箭捕杀鼢鼠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古代兵器弓箭、弩弓的射杀原理,改造自制成高效弓箭(GXGJ),结合鼢鼠的生活习性和危害规律捕杀鼢鼠,简单、易行,捕杀准确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铜仁市受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较重,年均受害面积1475.7hm2。分析铜仁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特点及面临的困难,提出了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人工更新造林成效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有计划地开展人工更新造林是从1951年开始的,截止2005年底人工更新造林面积484.3万hm2,其中:保存面积287.4万hm2,面积保存率为59.4%,为总结人工林发展的历史经验,指导人工林经营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人工更新造林失败原因、保存面积的树种结构与蓄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广西雨雪冰冻灾害对林业的影响及灾后重建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广西雨雪冰冻灾害重灾区桂林市、来宾市、柳州市和钦州市的灾情进行调研,分析了林业救灾和复产重建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做好灾情评估和灾后重建规划、灾后造林更新和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力度、加强对受灾木材价格的调控、防止林业次生灾害的发生、建立森林生态恢复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林业灾害预报预测体系和森林保险制度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绍兴地区的桃、樱桃、李、和杏等核果类一些品种相继发生了细菌性穿孔病。笔者对该病在各品种枝、叶和果实上所表现出的症状进行了观察、调查和比较,总结了该病的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定量描述北方沙区生态承载状况,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处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盐池县官滩村2006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官滩村人均生态足迹为2.0119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6568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3551hm^2。其中,草地的供需矛盾突出,耕地的供需基本相当,林地和建筑用地供给充足。其中供给以耕地为主,需求以草地为主,供需结构不对称。生态赤字的存在,揭示了当前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安全与不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