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全麻诱导时美托洛尔对气管插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3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在全麻诱导时静注美托洛尔0.05 mg/kg。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3、5分钟的HR、SBP、RPP值。结果 实验组插管时及插管后以上指标相对稳定,而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诱导时静注美托洛尔能有效地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氟烷麻醉时,成年人眼内压显著下降,而安氟醚降眼压的作用就更明显,但Ausinson等人强调氟烷和异氟醚麻醉对安静合作和健康患儿眼内压并无显著影响。作者随机将20例成年眼科手术病人分成安氟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10例。其中白内障摘球除术9例,视网膜修补术5例,角膜于术4例和眼球摘除2例。此20例病人中13例合并全身性疾病(糖尿病7例,动脉硬化6例,高血压8例),但术前已充分治疗。麻醉诱导前1小时,全部病例均口服安定5—10mg和缓泻药镁乳30ml。诱导前10分钟用0.5%盐酸地卡因3滴滴跟后测眼压,然后静注芬太尼1.5μg/kg、氟哌啶2.5mg,同时伍用利多卡因1.5μg/kg静注消除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麻醉诱导用硫喷妥钠3-5mg/kg,箭毒0.5mg/hg以利于气管插管,并在F_1O_2=0.4情况下吸NO_2,情况许可后顺利插入气管导竹。然后用1%的安氟醚或0.70%异氟醚(均相当吸入氧中含麻醉气体0.6MAC)维持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丙泊酚、咪唑安定、丙泊酚与咪唑安定联合应用时BIS的变化及其与血液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45例择期拟行全身麻醉、非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15例)静注丙泊酚1mg/kg;Ⅱ组(15例)静注咪唑安定0.2mg/kg;Ⅲ组(15例)静注丙泊酚1mg/kg+咪唑安定0.1mg/kg。随后均用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5mg/kg静注,气管内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中、插管前及插管后的HR、BP、SpO_2,观察整个诱导期BIS的变化及其与血液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患者用药后BIS进行性降低至30以下,而插管后则有上升趋势。BIS变化与血液动力学变化明显相关(r>0.6)。结论 丙泊酚、咪唑安定以及二者联合应用时BIS进行性降低,与血液动力学变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全麻气管插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强刺激过程,可增加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将三磷酸腺苷(ATP)用于全麻气管插管,观察其预防效应。资料和方法全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例,年龄60~70岁,随机分为对照(A)和试验(B)两组(n=10)。麻醉诱导A组静注硫喷妥钠5mg/kg、琥珀胆碱1.5mg/kg、泮库溴铵O.1mg/kg、芬太尼5μg/kg;B组诱导前30分钟按0.05mg·kg~(-1)·min~(-1)静滴1%ATP  相似文献   

5.
丙泊酚对颅内手术麻醉诱导期脑脊液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颅内手术病人麻醉诱导时脑脊液压力 (CSFP)、脑灌注压 (CPP)、MAP和HR的影响 ,探讨其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例ASAⅠ~Ⅱ级颞叶肿瘤择期手术病人 ,入室后行L3~ 4蛛网膜下隙穿刺置管监测CSFP。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 ,吸入异氟醚维持。持续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中、静注芬太尼 2 μg/kg和咪唑安定 0 0 4~ 0 0 5mg/kg、静注丙泊酚2mg/kg后 2分钟、5分钟及追加丙泊酚 1mg/kg后 2分钟、5分钟和 10分钟的CSFP、MAP、HR、SpO2 、PETCO2 。结果 静注丙泊酚 2mg/kg 2分钟后CSFP较麻醉前显著下降 (P <0 0 5 ) ,5分钟和追加丙泊酚 1mg/kg后 2分钟 (气管插管时 )、5分钟时CSFP较麻醉前下降更为显著 (P <0 0 1)。MAP在静注丙泊酚 2mg/kg后 2分钟、5分钟和追加丙泊酚 1mg/kg后 2分钟、5分钟都较麻醉前明显下降 (P <0 0 5和P <0 0 1)。CPP在静注丙泊酚 2mg/kg后 2分钟和 5分钟均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 <0 0 1和P <0 0 5 )。HR在静注丙泊酚后较麻醉前仅有轻度降低。结论 静注丙泊酚能降低CSFP、MAP和CPP ,抑制插管反应 ,其程度与剂量相关 ,丙泊酚是颅内手术麻醉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BIS监测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病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适合于老年病人的最佳丙泊酚一瑞芬太尼靶浓度.方法 选择ASA Ⅰ-Ⅲ级、年龄≥65岁老年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1)组,丙泊酚血浆Ct(Ctpro)2 mg/L;(2)组,Ctpro 3 mg/L;(3)组,ctpro 4 mg/L.三组的瑞芬太尼血浆Ct(CtR)都是5 μg/L.用TCI泵进行丙泊酚分步诱导,当Ctpro达所设值时,开始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注琥珀胆碱插管,观察BIS变化.术中维持每组所设Ctpro和CtR.如果HR<50 bpm,静注阿托品;SBP<基础值的30%,静注麻黄碱;SBP>基础值30%或者HR>90 bpm,增加Ctpro.术中观察麻醉前、诱导、插管、插管后5 min及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麻醉诱导及术中阿托品、麻黄素的使用情况;术毕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SBP:第(1)组病人插管时、插管后5 min及术中SBP明显升高,与麻醉前相比P<0.01;第(2)组和第(3)组病人诱导、插管后5 min及术中SBP明显降低,与麻醉前相比P<0.01,其中第(3)组更明显.HR:第(1)组病人诱导时HR明显降低,而插管时却明显升高,与麻醉前相比P<0.01;第(2)组病人诱导和插管后5 min明显降低,与麻醉前相比P<0.01;第(3)组病人诱导、插管及术中均明显降低,与麻醉前相比P<0.01.BIS:三组病人的BIS值在诱导、插管、插管后及术中与麻醉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麻醉诱导及术中第(3)组患者阿托品、麻黄素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术毕三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BIS监测下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老年病人手术,术毕清醒快、拔管早,术后并发症少.其中麻醉诱导阶段Ctpro3.0 mg/L+CtR5.0 μg/L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麻醉维持阶段ctpro2.0 mg/L~3.0 mg/L+CtR5.0 μg/L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7.
艾司洛尔对丙泊酚麻醉诱导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用于丙泊酚麻醉诱导插管时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方法30例ASA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10ml负荷量后静滴生理盐水,用药组艾司洛尔1mg/kg稀释于生理盐水10ml静注后以250μg.kg-1.min-1微量泵输入,然后静注丙泊酚2mg/kg,当两组BIS降至40~50时静注芬太尼2μg/kg、阿曲库铵0.5mg/kg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监测给药前、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3、5minBIS、MAP及HR,并观察插管后各时点与插管前BIS、MAP、HR的变化差值△BIS、△MAP及△HR。结果插管前对照组及用药组BIS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插管后1、3、5min对照组BIS较插管前显著升高,用药组BIS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插管后对照组△BIS变化最大百分比为40%,与用药组的6.8%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插管后1、3min对照组MAP、HR显著高于插管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插管后对照组△MAP及△HR变化最大百分比为55%及40%,明显高于用药组的29%及15%。结论艾司洛尔用于丙泊酚麻醉诱导插管时,对插管前BIS无影响,插管后可抑制BIS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多巴胺D1受体(DRD1)基因型48A/G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ASAⅡ或Ⅲ级,按照基因型进行分组,A、C组为AG/GG型,B组为AA型,每组40例。C组气管插管前10 s静注乌拉地尔25 mg。于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0、1.5、5 min测定SBP、DBP、HR和ECG。结果与诱导前比较,A、B组插管后0、1.5、5min SBP、DBP升高,HR显著增快(P<0.05或P<0.01),C组SBP、DBP升高不明显。插管后0、1.5、5 min A组DBP明显高于、HR快于B、C组(P<0.05或P<0.01)。A组气管插管时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多于B、C组(P<0.05)。结论 AG/GG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麻醉诱导前静注乌拉地尔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静脉麻醉药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丙泊酚、咪唑安定、硫喷妥钠、氯胺酮麻醉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EPI)的变化规律。方法  4 8例择期手术拟行全身麻醉、无听力障碍和严重神经疾患、非颅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四组。Ⅰ组 (14例 )静注丙泊酚 2mg/kg ;Ⅱ组 (13例 )静注咪唑安定 0 2mg/kg ;Ⅲ组 (11例 )静注硫喷妥钠 5mg/kg ;Ⅳ组 (10例 )静注氯胺酮 2mg/kg。随后芬太尼 5 μg/kg、维库溴铵 0 15mg/kg静注 ,肌松满意后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中、诱导后插管前、插管后的HR、BP、SpO2 ,观察整个诱导期AEPI的变化规律。结果 Ⅰ、Ⅱ、Ⅲ组病人用药后AEPI进行性降低至 30以下。降到 30以下的平均时间分别为Ⅰ组 (6 2± 2 5 )分钟、Ⅱ组 (3 2± 1 9)分钟、Ⅲ组 (5 1± 2 6 )分钟 ;Ⅳ组病人AEPI无明显下降。插管后AEPI有上升趋势 ,吸入异氟醚后 (呼出气浓度 >0 8Vol% )能维持AEPI30以下 ;Ⅳ组病人插管后AEPI不稳定。结论 丙泊酚、咪唑安定、硫喷妥钠降低AEPI,而氯胺酮对AEPI无明显影响。AEPI在丙泊酚、咪唑安定、硫喷妥钠麻醉中可作为麻醉深度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静注选择性心脏β阻滞药埃莫洛尔(Esmolol)半衰期仅9分钟,常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围术期高血压或嚐铬细胞瘤。有人报道给可疑的冠心病病人推注埃莫洛尔(约1.5mg·kg~(-1))可控制麻醉诱导时的心率。作者为了观察一般状态较好的病人麻醉诱导前注用埃莫洛尔100mg或200mg是否也能防止气管插管所致的心动过速和高血压,所以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给药剂量艾司洛尔对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麻醉诱导效果影响情况。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断并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手术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17例。麻醉诱导后,A组给予10 ml 0.9%氯化钠溶液,B组给予0.5 mg/kg艾司洛尔,C组给予1 mg/kg艾司洛尔,D组给予1.5 mg/kg艾司洛尔,观察不同给药剂量艾司洛尔对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麻醉诱导效果影响情况。 结果(1)4组患者在诱导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组、B组在插管时、插管后60、180、300 s的心率值较诱导后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插管后180、300 s的心率值较诱导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插管后300 s的心率值较诱导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组、D组在插管时、插管后60、180 s的心率值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在插管时、插管后60 s的收缩压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4组在插管时、插管后的血液流变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后(P<0.05);(5) 4组间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洛尔插管后静注阿托品,心动过缓患者最低心率较静注阿托品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给药剂量下艾司洛尔可显著抑制甲状腺手术麻醉诱导插管时心血管异常反应,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2.
静注利多卡因有抑制咳嗽的效果,但抑制全麻下插管时咳嗽所需利多卡因的剂量以及注药后的有效时间尚未确定。本文旨在确定用N_2O-氟烷-O_2麻醉诱导后,抑制插管咳嗽所需静注利多卡因的最佳剂量及有效时间。本研究包括拟行各科手术的208例病人,年龄15~45岁,ASA分级均属Ⅰ级,均于麻醉诱导前60~9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以及司可巴比妥100mg或安定10mg。将所有病人分两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研究的100例病人随机分成5组,每组20例。面罩吸入67%N_2O-氟烷-O_2开始麻醉诱导,30秒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尼卡地平、乌拉地尔和艾司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全麻诱导期间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影响.方法 全身麻醉F行择期手术EH患者62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于诱导前2min静注尼卡地平0.5μg/kg(N组,15例)、乌拉地尔0.5 mg/kg(U组,16例)、艾司洛尔0.25 mg/kg(E组,16例)和牛理盐水(c组,15例).用相同药物进行全麻诱导.于诱导前、插管前即刻,以及插管后5、10、15、20、30 min不同时点静注硝普钠50~100μg.使SBP下降15~25mm Hg,记录SBP下降期间RR间期的变化,计算BRS.结果 N组、U组和C组插管前后各时间点BRS与基础值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N组中各时点BRS又明显低于C组(P<0.05),而E组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伞麻诱导可降低EH患者的BRS;尼卡地平可使BRS进一步降低,乌拉地尔则无显著影响,而艾司洛尔则使伞麻诱导期的BRS升高.  相似文献   

14.
依托咪酯-氯胺酮-芬太尼复合全凭静脉麻醉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表(乳房等)及四肢手术62例中应用依托咪30mg、氯胺酮150mg和芬太尼0.1mg加入230ml复方氯化钠溶液中配成“EKF液”作全凭静脉麻醉。于术前10min静注氟芬合剂一单位,手术开始前3min及1min分别推注氯胺酮1mg/kg及依托咪酯0.15mg/kg诱导,在不作气管插管的条件下,静滴EKF液30~60滴/min维持。于术毕前10min停用,总用量平均200.4±84.7ml。结果观察到,在诱导中有43例(未吸氧)SpO_2  相似文献   

15.
以往应用非去极化肌松药气管插管前通常用面罩通气3min,由于非去极化肌松药起效时间慢,势必给保持呼吸道通畅带来困难,有时发生胃部胀气等.为避免这些并发症,作者介绍一种注射硫喷妥钠后迅即气管插管的方法.本文观察对象为拟行择期手术的ASAⅠ~Ⅱ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实验组24例,两组平均年龄、体重和身高均相仿.所有病人麻醉前2h均口服氯羟安定1~2mg,入室测定基础血压和心率后静注阿片全碱10mg,预吸氧3min,其间每隔1min测一次血压和心率.再静注阿库氯铵(Alcuronium)0.2mg·kg~(-1),接着经10s静注硫喷妥钠5mg·kg~(-1).对照组注完硫喷妥钠后经面罩用N_2O-O_2(70:30)和1%氟烷通气3min,其间每隔1min测一次血压和心率,然后进行气管插管.实验组(迅即气管插管组)在静注硫喷妥钠后30s立即置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插管由同一人操作,将插管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选择了13例脊椎融合,腰椎间盘和外周神经等非颅脑手术病人研究吸等效浓度异氟醚和氟烷对脑血流(CBF)和脑耗氧量(cMRO_2)的影响。随机分为异氟醚组6例,平均49岁(37~58龄);氟烷组7例,平均50岁(30~58岁),所有病人均无颅内或心肺疾病症状也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麻醉诱导前静注~(133)氙0.5吉咖贝可(GBq)或10mCi测定脑半球平均血流量作为对照值,所有病人均用统一麻醉方法:诱导前30~40分钟直肠注入安定、静注芬太尼、本可松、甲乙炔巴比妥、琥珀胆硷后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诱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男44例,女36例,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四组,每组20例。A组:静注丙泊酚2 mg/kg;B组:静注依托咪酯0.3mg/kg;C组静注依托咪酯0.15mg/kg、丙泊酚1mg/kg;D组静注依托咪酯0.1mg/kg、丙泊酚1.5mg/kg。麻醉诱导完成后行快速气管内插管。观察和记录麻醉诱导给药前(T0)、插管前1 min(T_1)、插管时(T_2)、插管后1min(T_3)、插管后5min(T_4)、插管后15min(T_5)四组患者的HR、BP;采集四组在T0、麻醉诱导后30min(Tb)、麻醉诱导后2h(Tc)、麻醉诱导后24h(Td)的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血清中的皮质醇(Cor)、醛固酮(ALD)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记录并比较四组患者诱导时注射痛、肌阵挛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T0时比较,T_1、T_4、T_5时A组,T_1、T_5时D组HR明显减慢(P0.05);T_1、T_4、T_5时A组,T_1、T_5时C组,T_1、T_5时D组SBP明显降低,T_2时B组SBP明显升高(P0.05)。与T0时比较,Tb、Tc时B、C组Cor、ALD明显降低,Tb、Tc时B组,Tc时C组ACTH明显升高(P0.05);Tb、Tc时B、C组Cor、ALD明显低于A组,Td时B、C组ALD明显高于A组(P0.05);Tb时C组ACTH明显高于A组(P0.05);Tb、Tc时C、D组Cor、ALD明显高于B组(P0.05);Tb、Tc时D组Cor、ALD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诱导可减轻单纯丙泊酚或单纯依托咪酯诱导时的应激反应,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诱导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异丙酚、维库溴铵诱导插管时 ,观察不同时机注射芬太尼对BP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全麻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各 2 0例 )。方法 术前 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 10 0mg、阿托品0 5mg。A组静脉诱导 :异丙酚 40mg/ 10s静注致睫毛反射消失 ,芬太尼 3μg/kg、维库溴铵 0 1mg/kg静注后 2 5分钟行气管插管 ;B组诱导用药剂量同A组 ,将芬太尼静注时间推迟至插管前 2 0秒。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期间BP、HR改变。结果插管前两组SBP、DBP均显著下降 ,其中A组SBP下降达 2 8 3% ,B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罗库溴铵用于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快速顺序诱导插管的安全性.方法 40例高血压脑出血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罗库溴铵组(R组,n=20)、琥珀胆碱组(S组,n =20).R组诱导后静注罗库溴铵0.6mg/kg,S组静注琥珀胆碱1mg/kg,60s后行气管插管,记录T1、T2和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插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MAP在T2下降明显,分别低至(107.2±8.3) mm Hg(1 mmHg=0.133 kPa)和(105.1±8.8) mmHg,T3又分别升至(121.1 ±9.9) mmHg和(120.3±9.7)mm Hg;S组HR在T2降至(67.6±7.6)次/min,两组SPO2在T2和T3明显升高.S组有3例患者出现反流,两组平均插管时间均在1 min内完成.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麻醉诱导过程血氧明显上升但血流动力学变化剧烈;与琥珀胆碱比较,罗库溴铵用于此类患者快速顺序诱导插管更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诱导联合插管型喉罩或纤维支气管镜(FOB)在清醒保留呼吸情况下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择期手术全麻患者96例,ASAⅡ或Ⅲ级,术前气道评估Mallampati分级≥Ⅲ级,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静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min)+芬太尼2 μg/kg联合插管型喉罩插管;B组静注咪达唑仑0.03 mg/kg+芬太尼2μg/kg联合插管型喉罩插管;C组静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10min)+芬太尼2μg/kg经鼻FOB插管;D组静注咪达唑仑0.03mg/kg+芬太尼2μg/kg经鼻FOB插管.记录麻醉前(T0)、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完毕即刻(T1)、静脉推注芬太尼后(T2)、置入插管型喉罩或FOB到达会厌即刻(T3)、插入气管导管时(T4)、插入气管导管后1 min(T5)、插入气管导管后给予肌松药后3min(T6)时MAP、HR、SpO2、BIS,并记录插管成功率、心动过速、高血压、有无躁动、呛咳等插管反应,记录插管前心动过缓使用阿托品和插管后的心动过速使用艾司洛尔情况,术后随访患者对插管过程是否耐受.结果 与T0时比较,T2、T3时A、C组HR明显减慢,T3~T5时B、D组HR明显增快,T3~T5时B、D组和T4、T5时C组MAP明显升高(P<0.05).诱导插管前阿托品使用率A、C组明显高于B、D组;插管后艾司洛尔使用率A、C组明显低于B、D组(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A、B、C组均明显低于D组(P<0.05);对麻醉中插管的耐受、下次是否愿意使用同样的麻醉方法A组均明显高于B、C、D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插管型喉罩在困难气道保留呼吸插管安全有效,而且可以减少心动过速、高血压及心肌缺血发生率,增强对气管插管的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