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姗珊 《数学之友》2022,(16):39-40
高中数学是一门不易学习且非常重要的科目,学生必须多方面全方位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高中数学本质上具有抽象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难题,教育部门想尽各种办法将本来十分繁琐、抽象的数学知识,赋予其真实形态,将高中数学知识灵动地展现出来.要想推动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帮助学生能够提高核心素养,必须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希 《数学之友》2023,(2):47-48
数形结合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因此近年来备受各校数学教师青睐.但是,目前数形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本文从数形结合的概述以及实际应用价值出发,从构建数形结合思维、提高学生解题思维、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等方面对数形结合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提高数形结合的有效性,推动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进入高中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得到较大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要更加侧重于学习方法的教授.高中的数学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悟性,使学生们在做题时准确地抓住解题思路,更加高效及精准地完成解题.数形结合是一种能够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解题方法,在授课时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较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陈明 《数学通讯》2001,(14):25-26
在各地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中,较多地出现了以图形或统计表的形式给出的数学应用问题,此类题目形式新颖、优美,题干简洁明了,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许静  苏燕玲 《大学数学》2014,30(4):123-12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公共必修基础课,但学生普遍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清楚该门课的应用领域.本文选取课程中的有关内容,介绍一些经济、管理、金融等领域中的应用例子,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的用处.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搞)》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并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这对肩负:查漏补缺,夯实“三基”,提高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复习课走出困境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7.
杨静  陈冬  程小红 《大学数学》2011,27(2):166-169
介绍了贝叶斯公式的一些应用实例及分析,以使在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该公式.  相似文献   

8.
解读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随着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各国的数学教育界也无一例外地把数学应用提到一个非常高的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3年 ,以下简称《标准》)中也将“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 .但由于“数学应用意识”是属于意识的范畴 ,它是处于“隐性”状态的 ,由此 ,完全有必要对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进一步深入的理解 ,以期和读者一起进行探讨 .提及数学应用意识 ,就必须要提及数学应…  相似文献   

9.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 (第二册下B)课本中 ,对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简称“9B”)的内容 ,引进了较新的数学内容———空间向量 ,在进行“9B”内容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引导学生将“平面向量”知识引申拓宽到“空间向量” ,较好地完善了向量的知识体系 ,并通过“空间向量”的知识性和工具性这两大特性的教学 ,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开阔了学生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视野 .现就“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初步应用 ,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1 实现由“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的自然转化 ,调动学生学习“空间向量”…  相似文献   

10.
邓荣  童广鹏 《数学通讯》2005,(18):10-1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利用即时定义.创设新颖的情境.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当前高考命题的新趋势.集合是贯穿中学数学始终的一个工具.有关集合的一些即时定义型创新题新颖脱俗、匠心独具.思维价值高.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的新要求.并且能够很好地考察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张国棣 《数学通报》2007,46(5):27-30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能够独自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对任何问题都要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不断地提出自己新的设想,而且提出的新问题应具有合理性和可解决性,不是提出一些荒诞的或根本没能力解决的问题.其次,对自己新的设想有一定的探究方法和探究能力和探究毅力,并最终解决自己的新问题.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的老师占25%,可以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中体现最弱的方面[1].这对老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优选教学方法、创造教学艺术、营选和谐氛围的同时,积极树立…  相似文献   

12.
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基本类型及其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本质是探索未知 ,科学的发现来自于探究过程 .数学教学作为科学发现在教学上的一种特殊形式正越来越多地被提倡运用探究性教学 .所谓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获取知识 ,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体验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研究科学的积极态度 ,掌握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 ,提高研究科学所必须的探究能力 .Westbook .S .L .&Rogers.L .N .(1 994)等人通过对探究学习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发现进行探究性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的…  相似文献   

13.
王国峰 《数学之友》2023,(14):82-83+87
把问题元素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这种思维就是数学转化思维.在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时,“转化思维”可以起到非常巧妙的作用,教师灵活的运用转化思维,能够让学生紧紧地抓住数学题目中所蕴含的关键点,让学生拥有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容易理解题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解题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容易.本文就根据目前的实际状况,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落实转化思维方式的教学,以期望为更多的教学者带来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14.
李春娥  王景艳 《大学数学》2015,31(2):119-121
通过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入贝叶斯公式,然后,介绍信用问题和在生产中的索赔问题介绍贝叶斯公式的实际应用,以使在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该公式.  相似文献   

15.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不断涌现出大量具有探究性、实践性、创新性的试题,题型设计贴近生活、别具匠心.既符合了新课程理念,又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Matlab是当今最优秀的科技应用软件之一。基于Matlab在科学计算中的强大功能,本文探讨了Matlab软件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针对高等数学中的极限、导数、积分、极值等问题,在教学中融入Matlab辅助计算,把所学理论转化为实践,不仅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并且为学生今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等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高考试题中,数列是必考内容.数列一般与方程、函数、不等式、导数、圆锥曲线等知识综合.常在知识的交汇点命题,综合考查应用意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呈现出综合性强、立意新、角度新、难度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复习数列时,应对往年的高考题进行精心研究,挑选其中的精品给学生,引导他们对习题归类,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新题的背景知识进行比较、归类,突出重点,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脑海中编成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对典型例题进行探究与解题思想归类.对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启迪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1解读新课标,立足农村实际《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部分说明:数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其中,新的课程观“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也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  相似文献   

19.
浅谈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种评价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先君 《数学通报》2005,44(8):8-12
课堂观察评价是评价者通过感官,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方法与过程、解决问题的方式、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等各个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及时反馈给学生.观察法的优点是,评价过程贯穿于教学过程当中,不用专门的时间来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倡导数学建模,是为了推动应用数学的观念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扎根,并让它在学生心中发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拉近数学教育的目标与数学的实用性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对如何教学生会有一个不同的看法,数学教育的风格需要有一个变化,即向应用和实践的角度倾斜。单纯纠结数学建模课如何上,有可能使我们偏离更主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