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宋启林 《华中建筑》1997,15(1):83-87
我国改革开放十余年来,城市总体规划实践规模空前巨大,经过走出去,经进来,实践认识再实践等,相应的学术进展,空前丰富。作者从土地利用与规划出发根据其十余年规划实践,总结认识,检验筛选,对这些进展中,与我国特点有关部分,从哲学、城市发展机制,城市发展目标及衡量思路,规划专业新进展,以及规划实施反馈等五个层次,近30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还对有关文献分别提出今后可能发展真挚和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进入存量规划阶段,城市研究的重点逐步从关注城市建设的速度,向关注城市发展的质量转变。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城市规划与设计关注的重点与难点。手机数据、传感器数据和社交媒体等新数据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新技术为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研究提供了很多新的机会。本文基于人本尺度,从出行行为、主观感受、主观认知度等方面系统性地梳理了近十余年来新数据、新技术在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新数据、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对城市空间品质精细且深入的刻画,也为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和优化提供了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前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与城市增长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总结中国多个城市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实践进展的同时,从概念、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实施等角度归纳当前关于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而对当前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与研究的总体进展进行分析、评价,并深入思考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与内容.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未来开展公共开放空间规划成为新趋势。研究首先解析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城市总体专项规划以及与城市绿地系统、公园绿地的关系,加深现有规划体系下对公共开放空间的认识,进而从3个方面与国际进展加以对比研究,述评概念、规划实践现状以及规划机制。最后基于弥补差距、保留自身规划特色而不盲目借鉴的目标,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40)战略议题"公共开放空间专项规划"为例,提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的编制途径。  相似文献   

5.
城市旧城区房地产综合开发经济效益的探讨荆书英,李叔波,于振京城市旧城区的改造与房地产综合开发,是十余年来各大中城市从事专项研究与实践的一项课题。本文就其经济效益浅述一点见解。一、旧城区房地产综合开发的现状我国各大、中城市从七十年代起步,八十年代大规模...  相似文献   

6.
城市族群社区及其现代转型——以西安回民区更新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卫 《规划师》2000,16(6):86-89
近十余年来,我国城市与建筑在整体上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城市结构与形态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社区作为人在社会中的空间归属单位,其发展也受到冲击,重建成为必然,作者以西安回民区的更新为例,从概念、发展历程、保护与更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各地编制了大量的城市设计,但实效性却普遍较低。通过对具有典型性的常州案例进行十余年城市设计实践的评估,系统揭示了当下城市设计实施中因制度缺失而带来的困境。同时,部分省市也进行了地方性的城市设计制度构建,但由于存在"重设计、轻管控"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当下城市设计实施困难的状况。作者认为,问题的根源来自于对城市设计认识的偏差,城市设计不是设计建筑,而是针对城市形塑过程进行的规划干预。因此,我国的城市设计技术规范化工作需要从"设计导向"转型到"管控导向",并通过与法定规划的多层次衔接、规范化的城市设计成果转译和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程序等,提高城市设计在规划建设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詹庆旋 《城市亮化》2004,(2):9-10,12
近十余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更新规模宏大,这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照明的跃进步伐。回顾我国城市照明发展的进程,根据城市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探讨城市照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展望我国城市照明的前景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当前在我国区域和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必须从加强不同地域和层次的规划协调工作,研究制定以规划为依据的空间政策,以及健全完善有关法规和法制建设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对区域和城市发展的规划指导与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城市设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武汉市多年来城市设计思想的发展和实践探索, 介绍了武汉市城市设计体系的构建,在总体、分区、局部和街坊4个层面与法定规划体系的有效对接,以及在规划编制管理、塑造城市空间形态等方面的应用,期望对我国城市设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正经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生态文明战略的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城市景观与这些理念息息相关,同时这些新的理念、要求也对城市景观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舒波  陈阳 《南方建筑》2019,(2):43-49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峻,城市养老设施的规划配置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厘清我国城市养老设施的布局规划研究现状,探索其研究态势,不仅对学术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更是支撑我国养老设施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CNKI数据库平台,通过对我国近20年来相关文献与研究检索分析,首先阐述国外养老设施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其次,从供需矛盾、设施类型、配建标准、规划布局4个方面,探究我国城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研究的现状及态势。最后,提出展望:我国城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研究应加强老年人主体属性研究,进一步完善规划评价体系、注重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应用、加强跨学科的深入交叉融合研究。以期为国内城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外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规划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本文从方法论和规划实践两个方面介绍欧美日澳等地学者对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规划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方法论方面集中介绍了北美学者对过去40年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在城市用地交通一体化模型研究上的进展、问题、反思和展望。在过去的10年里,包含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对环境质量和社会公平的诉求使得这种一体化模型变得重要起来;而研究者在把环境、土地利用和交通放在一起模拟有关政策的效果时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对城市交通的了解程度和模拟技术远远超过对土地使用和土地市场的模拟能力。在规划实践方面,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学者塞维诺关于世界12个不同城市的报告和分析,这些城市在过去30年中比较成功地规划和协调了土地利用、城市格局和公共交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将1949年以来的中国城市生态规划演进过程分为初始萌芽期、缓慢发展期、启动建构期和全面发展期四个阶段。将社会经济环境与城市生态规划予以关联考察,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归纳了中国城市生态规划的演进特征,分析了中国城市生态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认知中国生态环境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从主动适应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提高城市生态规划的应需性水平、多向度拓展城市生态规划的生态位、探索城市生态规划体系创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实践体系五个方面对未来中国城市生态规划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伦敦作为最早开始城市复兴理论探索与实践的国家首都,其近几十年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成功的转型。伦敦城市发展模式理念先进,在实际项目的运作中积累了许多成熟的经验。本文通过分析伦敦国王十字中心区的具体案例,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和管理等多个角度阐述了规划在区域发展乃至大伦敦复兴过程中的推进作用。通过总结伦敦新型规划模式,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城市复兴和城市修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回顾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理念的缘起和研究背景,对我国住建部选择三亚作为开展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从现状城市问题、城市发展目标以及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等方面论述了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认识;接着,结合三亚市的具体实践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相关规划、建设及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从价值理念、技术方法、推进时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此次"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的创新意见与思考;最后,进一步总结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对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欣 《山西建筑》2009,35(35):9-10
从规划管理实践、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政治转变三个方面对城市设计导则的起源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其成为规划管理控制重要手段的必然性,并对我国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广场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兴盛起来,并成为人们城市生活与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寄托场所.文章通过对我国广场的起源、演变、文化由来等方面进行研究,挖掘中国数十年来,广场逐渐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文化活动场所的原因.在研究的过程中,着重采取比较、对比的方式,对广场(1)空间比例和围合程度(封闭、半封闭、开敞、下沉式),(2)规划布局和材质选用(广场的艺术布局包括:尺度、构图手法、视觉艺术——绿化地带、建筑群、雕塑、喷泉、建筑小品和人工照明、音响等),(3)设施和文化传承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更清晰的了解广场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对我国未来的广场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欧洲城市低碳发展的节能规划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能源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实现低碳城市的根本与基础。通过系统总结。分析丹麦.法国、英国等欧洲城市节能规划管理实践.从国家能源战略、区域规划。社区能源规划三个层面思考我国城乡规划过程中的节能途径,建议应突出城乡节能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制定城乡统筹的区域能源发展规划,开展以低碳化社区能源规划为基础的城市节能应用等。  相似文献   

20.
在对思维、韧性、韧性思维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韧性类型、韧性属性、韧性效应、韧性改善途径展开探讨;论述了韧性思维的特征和核心、韧性思维与韧性实践等问题。从认识韧性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重视韧性思维对城市生态规划的影响、赋予城市生态规划以韧性规划的基本特征、设置韧性指标评估城市生态规划的韧性水平、确立以人为主体的韧性生态规划原则、将城市功能—气候变化—韧性规划加以协整考虑等方面,阐述了对基于韧性思维的城市生态规划的诸项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