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伟  向宁  柴明红 《中国药事》2010,24(2):155-156
目的为做好药品打假举报投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介绍了做好药品打假举报投诉工作的一些做法。结果与结论建章立制,完善举报投诉运行机制;着力引导,拓展社会举报投诉空间;转变作风,提升举报投诉查办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好药品打假举报投诉工作。  相似文献   

2.
周学毛 《中国药事》2009,23(11):1099-1102
目的加强涉药举报投诉工作的管理。方法对太湖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5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3年中受理的涉及药品的举报投诉,从来源、途径、分布、处置、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思考意见。结果与结论举报投诉是查处涉药违法行为的主要案源之一,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力举措,积极构筑群众举报投诉网络,加强药品监管。  相似文献   

3.
关于"投诉"和"举报" 近些年,世界上食品药品引发的问题不断,各国都把提高食品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上日程,投诉和举报的统一化、系统化管理已经成为防控阶段重要的一环。要做好投诉举报受理工作,首先应明确"投诉"和"举报"的概念,以及做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工作的意义。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投诉举报行为的分析,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及时查处违法行为。方法对玄武区2005-2010年餐饮食品安全投诉举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0年,玄武区共受理餐饮食品安全投诉举报558起,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举报方式以电话投诉为主。无证经营,混入异物,卫生管理和食后不适(并列)居前三位,问题集中反应在中小餐饮单位。结论完善投诉举报工作受理查处机制,实施有重大吸引力的有奖举报措施,依法办案,秉持公平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三品一械"投诉举报特点及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做好"三品一械"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怀柔区2006~2010年"三品一械"投诉举报情况进行整理,并将5年的投诉举报数据按举报形式、举报类别、被举报人性质、是否立案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所受理的投诉举报中按类别分以药品类居多,占70.07%;按涉案单位性质分多发生于流通(经营、使用)环节,占98.16%;投诉举报立案率较低,仅占9.49%。结论对药品的监管仍是药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三品一械"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加强对违法药品广告的监管,规范药品广告市场。方法对全国31个省级药监部门政府门户网站就违法药品广告投诉举报平台的建设状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与结论各省级药监局对于公众参与违法药品广告监督管理这一重要途径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各省所建立的投诉举报平台还不完善、不健全。为加强对违法药品广告的监管,各省级药监部门应重视并完善违法药品广告投诉举报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深入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密切与群众的联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群众、更高质量地推进监管工作,在投诉举报受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举报受理中心工作应明晰职能,理顺流程,健全制度明晰职能。一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突出公共服务功能。做好全市投诉举报的受理、转办、跟踪、  相似文献   

8.
代丽 《首都医药》2012,(6):17-17
目的探析《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试行)的新特色。方法对2011年12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试行)(国食药监办[2011]505号)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试行)完善了投诉举报的途径;明确了投诉举报机构的主要职责;明确了投诉拳报应予受理和不予受理的情形;明确了投诉举报的分类办理;明确了投诉举报的跟踪督促和分析处理程序;明确了受理、办结等时限。  相似文献   

9.
投诉举报处理工作直接关系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受理群众举报,应热心接待来访群众、认真接听举报电话,真实、全面、客观地记录举报人反映的情况,并准确判断举报信息。对于不属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职权范围的举报,给予耐心解释,同时,告知举报人应该找的其他具体管辖部门。对于因为执法权限问题而致使举报人无法完全满意的,则应耐心向其解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管辖权限和范围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对于药品的投诉尤其应做到尽力  相似文献   

10.
曹健 《首都医药》2004,11(19):11-11
北京市药监局朝阳分局最近统计情况表明,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不断增强。仅今年上半年,全局共计受理群众举报、投诉145件,相当于去年全年受理总数的77.5%。其中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办及其他部门转交举报75件,自接来信来访举报70件。假冒伪劣药品问题仍是群众举报投诉的热点和焦点。无证经营日趋多样化,隐蔽化在全部涉及药品的举报中,反映无证经营药品的有3件,占10.3%,除了非法设立药品零售商店外,无证经营者还瞄上了社区,利用社区居委会、影剧院等场所进行非法宣传、推广、销售药品。该分局在朝阳某居民小区,查处一起以义务健康检查名义非…  相似文献   

11.
曹继伟 《首都医药》2009,16(2):13-13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利用互联网邮售假药的案件也日渐增多。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丰台分局为例,该局接到的投诉举报案件中,已有将近1/3是投诉网上邮售假药的案件。违法嫌疑人往往虚构医疗机构名称,虚构就诊地址,宣传所谓的“祖传秘方”,骗取患者信任,随后将假药通过邮寄或快递等方式寄给患者。笔者就实际执法中的难点问题形成的体会作一总结,以供同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2.
冯茜 《首都医药》2011,18(9):25-26
药品稽查人员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处理群众涉及药品问题的投诉举报。由于投诉者的处境和出发点不同,所涉及药品投诉的针对性和目的也不同,加之近年来举报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使应对和处置的工作难度增大。新形势下药品稽查人员如何处理群众的投诉举  相似文献   

13.
3月15日,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正确引导公众科学合理饮食用药。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围绕“消费与安全”年主题,采取发放宣传材料、设立假劣咨询台、现场受理投诉举报、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积极开展了“3.15”食品药品打击假冒伪劣宣传活动。呼和浩特市局局长孙炜东说,他们将与全市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签订诚信守法责任书,组织开展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专项整理,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有效营造更加和谐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屈洪梅 《首都医药》2010,17(13):54-54
近年来,涉药举报投诉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但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经查证属实。笔者试图通过对房山区近三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探寻药品无效举报投诉的成因,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举报的社会监督作用,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相似文献   

15.
保健食品冒充药品聚众宣传销售现象比较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们近期接到的投诉举报中,有30%以上涉及保健食品充当药品宣传销售。  相似文献   

16.
除了工商部门,目前国内涉及到食品药品类产品举报投诉的部门还有国家质检总局的12365,商务部的12312等。 2001年,北京质量技术监督局率先开通全国首部质量技术投诉举报电话12365,主要目的和功能是用于受理企业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投诉与质量违法行为的举报,打击制假、售假、贩假行为,受理对产品质量的鉴定等。经过10年的发展建设,全国已经有上海、山东等31个省(市、区)完成了12365举报处置指挥系统软件安装和呼叫中心建设并与总局联网测试成功。  相似文献   

17.
梁云  王广平  邵蓉 《中国药房》2022,(4):385-390
目的 为完善我国药品投诉举报制度、提高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水平提供借鉴.方法 以广东省为例,采用文献回顾、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SEM)等方法,对"互联网+"途径、药品质量、药品专业知识、投诉举报程序、投诉举报方式、投诉举报动机、政府奖励和行政复议或诉讼等药品投诉举报制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 共收到3375份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重大变化,维权意识逐渐增强,随之而来的“三品一械”投诉举报也逐年增加。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机构改革以来泉州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受理案件情况,为下一步更好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泉州市2014年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全年共受理3358件进行分析.结果 3358件中食品2876件,药品317件,保健食品66件,化妆品32件,医疗器械67件.立案170件,结案51件,移送其他部门15件,移交司法机关1件.结论 食品案件已成为我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的主要案件来源,应加强食品受理员(接线员)的食品安全知识业务培训,更有效的为投诉举报人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一年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中心"的硕大牌匾,在北京西客站北广场附近的西金大厦门前高高悬起,引起众多路人驻足观看。一年后的今天,还经常听到有人在问:哪些方面问题可以向投诉举报中心投诉?他们能为投诉举报人保密吗?不会上网的人怎么向他们投诉举报?投诉举报问题真的能起作用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