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综合治疗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采用含顺铂联合化疗方案加大剂量分割全脑放疗综合治疗 34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病人。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按WHO统一标准评价。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 73.5 % ,其中完全缓解率为 17.6 % ,中位生存期 9.5个月 ,1年生存率 35 .3%。主要毒副反应是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及轻度胃肠道反应 ,经对症处理后可减轻或消失 ,未见肾心肝毒性反应。结论 :含顺铂联合化疗方案加大剂量分割全脑放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一种有效的、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法 ,可以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其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喋呤 -四氢叶酸钙 ( HD- MTX- CF)疗法的2种方案的毒副反应。方法 :第 1组 ( 2 4例 )四氢叶酸钙 ( CF)总量为 MTX的 6.8% ,解救时间为静滴 MTX 2 5h后开始 ;第 2组 ( 30例 ) CF剂量为 MTX的 3.4 % ,解救时间为静滴 MTX 36h后开始。结果 :2组化疗后皮肤损害、GPT升高、血小板下降以及感染发生率 ,第 2组较第 1组显著 ( P<0 .0 1)。结论 :方案 2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与方案 1相比有明显增加 ,盲目延长 CF的解救时间和减少CF的用量对患儿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复发的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半年内复发的急性白血病28例,采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方案化疗.对照组30例,采用标准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伊达比星方案.[结果]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方案,完全缓解15例(54%),部分缓解6例(21%),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完全缓解12例(40%),部分缓解3例(10%),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者对急非淋的效果亦优于对照组.其中又以急性单核细胞和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效果较佳.ID-Ara-c组完全缓解的15例中,急非淋有10例(67%),其中急性单核细胞和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占8例.对照组完全缓解的12例中,急非淋有7例(58%),其中急性单核细胞和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仅3例.[结论]对复发的急性白血病的治疗,采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方案疗效好,急非淋又优于急淋.但中等剂量阿糖胞苷发热和角膜、结膜炎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以干扰素、大剂量醛氢叶酸与氟尿嘧啶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肠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3 8例患者中 ,胃癌 1 8例 ,大肠癌 2 0例 ,均给予 CF、5-Fu、MMC、INFα-1 b治疗。结果 :胃癌有效率 44 .4% ,大肠癌有效率 45.0 % ,总有效率 44 .7%。初治患者有效率 53 .8% ,复治患者有效率 2 5.0 %。毒副反应主要为 ~ 度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和注射部位静脉炎。结论 :以干扰素、大剂量醛氢叶酸与氟尿嘧啶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肠恶性肿瘤 ,有效率高 ,毒副反应小 ,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的初治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阿糖胞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查阅国内外已公开发表或未发表的比较含与不含阿糖胞苷治疗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以无事件生存期、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完全缓解率、诱导期内死亡率、化疗相关毒副反应、复发率等为评价指标.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504例受试对象。结果表明,加用阿糖胞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总生存期和完全缓解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效应统计量危险比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1.21(0.93,1.59)、1.02(0.80,1.31)和1.51(0.17,13.45);加用阿糖胞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期内病死率和化疗相关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的影响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其效应统计量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1.26(0.70,2.29)和6.91(0.15,315.6);对无病生存期的影响亦不明显。而加用阿糖胞苷对复发率的影响尚存在争议。结论根据3篇小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中应用阿糖胞苷并没有显示提高疗效的证据。目前的证据尚不足以推荐阿糖胞苷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常规化疗中。  相似文献   

6.
对英明格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机理、剂量选择和给药途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禁忌证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由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阿柔比星(Acla)组成的HAA方案与去甲氧柔红霉素(IDA)、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IA方案作为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诱导方案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71例成人初发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HAA方案(84例)与IA方案(87例)作为诱导化疗方案的疗效,副作用,完全缓解(CR)率,3年总生存(OS)无事件生存(EFS)和无复发生存(RFS)。结果HAA组有59例(70%)获得完全缓解(CR),IA组有62例(71%)取得CR;两组3年RF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按染色体核型分组,良好和中等细胞遗传学组3年RF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不良细胞遗传学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感染及胃肠道反应等。结论HAA方案比IA方案治疗成人初发AML患者具有更长的RFS尤其是对于具有良好和中等细胞遗传学的患者,两组毒副反应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国产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HA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9例AML患者给予地西他滨15~20mg·m^-2·d^-1静脉滴注d1~3;高三尖杉酯碱2 mg静脉滴注d1~8;阿糖胞苷25 mg皮下注射q12h,d1~8;阿克拉霉素20 mg静脉滴注d1、3、5、7治疗.结果 完全缓解6例(66.7%),部分缓解1例(11.1%),无效2例(22.2%),有效率77.8%,治疗中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结论 国产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A方案治疗AM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曲妥珠单抗联合PC(泰素加卡铂)方案治疗Her-2/neu高表达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24例Her-2/neu高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联合PC方案治疗,曲妥珠单抗的首次剂量为8mg/kg静脉滴注(第1天),以后的剂量为6mg/kg静脉滴注(第1天),泰素的剂量为1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铂的剂量为AUC5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重复1次。根据WHO疗效评定及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观察其近期疗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1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24例患者共接受103个周期化疗(中位数4个周期,范围2~6个周期),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12.50%),部分缓解11例(45.83%),病情稳定6例(25.00%),病情进展4例(16.67%),有效率(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为58.33%,中位肿瘤进展时间8.7个月,1年生存率为70.83%。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毒性等。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PC方案治疗Her-2/neu高表达转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较高,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0.
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根据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以及发病前的伴随疾病进行预后分层,并根据预后分层情况进行缓解后的治疗,预后良好者给予联合化疗,预后不良者给予异基因骨髓移植,预后中等者取决于基因表达情况.难治复发性白血病的治疗策略是联合未使用过的药物或加大阿糖胞苷的剂量,使用二联或三联药物.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预后主要决定于发病时白细胞的数量,高白细胞患者缓解后应给予中、大剂量的阿糖胞苷巩固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近5年笔者所在医院经手术或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证实的2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予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5~8周期及阿糖胞苷+地塞米松鞘内注射12~16次,后续放疗.结果 21例患者中位生存期(45.00±2.05)个月.预计5年生存率(29.2%±2.1%).毒副作用以骨髓抑制(100%)及胃肠道反应(78%)多见,其次为肝肾功能损害、口腔炎及脱发等.毒副反应多数可耐受.结论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及阿糖胞苷+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后续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宋奎 《中外医疗》2011,30(14):86-86
目的探讨减低剂量M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起收治的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38例,给予减低剂量MA方案,即第1~3天给予米托蒽醌5~6mg/d静滴;第1~5天给予阿糖胞苷0.2g/d,1次/d。结果 38例中取得完全缓解(CR)21例,CR率55.26%;部分缓解(PR)9例,PR率23.68%,总有效率78.95%。结论减低剂量M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可作为目前较理想的一线联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螺旋断层放疗系统进行骨髓移植前全身照射的剂量评价及急性毒副反应。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采用螺旋断层放疗对6例白血病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期间实施全身照射,其中4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1例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MAL)、1例为T细胞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T-LBL)。毒副反应的评价按CTCAE v3.0。结果:全部患者按计划完成全身照射。截至2013年12月1日,2例生存、4例死亡。急性毒副反应:腹泻4例,口腔黏膜炎4例,恶心、呕吐6例,未发现放射性肺炎和皮肤毒性。结论:应用螺旋断层放疗技术进行全身照射的剂量分布评价直观简便。肺的剂量限制对胸部和上腹部器官的剂量分布有明显影响。胃肠道3级或3级以上副反应常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使用不同剂量阿糖胞苷(Ara-C)(即标准剂量(Ara-C1.0~2.0g/m-2.d-1)及小剂量(即改良剂量Ara-C0.2~0.5g/m-2.d-1))的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92~2010年5月Cochrane囱书馆、PubMed、EMbase及CBM数据库,收集不同剂量阿糖胞苷的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3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标准剂量阿糖胞苷的FLAG方案与小剂量阿糖胞苷的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随性白血病的有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RR1.45(0.81,2.61)]。结论:标准剂量阿糖胞苷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在有效率方面没有比小剂量阿糖胞苷方案优越。由于纳入研究质量较低,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5.
青蒿琥酯注射剂治疗恶性疟以及凶险型疟疾的推荐剂量为3天疗程,总量240mg。该剂量具有速效、低毒的优点,但原虫复燃率高达50%左右.试用7天疗程,总量480mg方案治疗恶性疟40例,原虫复燃率降至5.6%,亦未见毒副反应。本文结果提示,适当延长青蒿琥酯注射剂的疗程和增加总剂量,可明显地降低疟原虫的复燃率;延长疗程、增加总剂量而不增加每天量,未见毒副作用出现。  相似文献   

16.
儿童急性白血病(AL)获得长期持续完全缓解(CCR)关键是进行早期连续强烈化疗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有效预防.阿糖胞苷为最有效的抗血液肿瘤药物之一,尤其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的应用,明显提高了白血病患儿的长期生存率,但因其毒副反应大也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其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治疗风险也加大.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4月采用以HDAra-C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的26例AL和4例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儿(累计共74例)次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25例严重癫痫患儿采取在血药浓度监测下单用大剂量卡马西平的治疗方法。结果9例患儿发作停止,10例发作减少50%以上。最终所服卡马西平的剂量为每天23~34mg/kg,平均26±6mg/kg,测定末次血药浓度为9.7~16.4mg/L,平均11.7±1.8mg/L。3例患儿出现轻微卡马西平毒副反应,调整剂量后很快消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联合吡柔比星对白血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阿糖胞苷联合柔红霉素治疗,研究组进行阿糖胞苷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VEGF和bFGF水平、毒副反应、感染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1.9%,高于对照组的73.0%(P0.05)。两组化疗前VEGF、bF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VEGF、bFGF水平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0.8%,感染发生率为10.8%,均低于对照组的37.8%和32.4%(P0.05)。结论:白血病治疗中,阿糖胞苷联合吡柔比星的疗效较佳,可改善血清VEGF及bFGF因子水平,应该在临床上多加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周剂量紫杉醇对不宜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增敏作用。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选择于本院接受治疗的不宜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64例,根据抽签方法随机划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32例患者单纯放疗治疗,给予治疗组32例患者放疗+周剂量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近期临床总有效率为90.63%,较对照组68.75%明显升高(P0.05);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多为0~Ⅱ度,Ⅲ度较为少见,无Ⅳ度毒副反应,治疗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年,治疗组的1、2、3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随访1~2年,治疗组的卡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随访3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剂量紫杉醇可增加不宜手术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放疗增敏作用,且未见毒副反应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柔红霉素与阿糖胞苷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与副反应,1987年1月至1996年12月,81例CML患者接受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治疗,59例(72.8%)完全缓解,11例(13.6%)部分缓解,总缓解率为86.4%,初治者疗效优于复治患者,缩脾效果好,副反应包括轻度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毒性,本资料结果表明,该方案疗效好,毒副反应轻,应用安全,且为马利兰,羟基脲治疗无效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