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的提出初衷是提供在城域网多厂商环境下。点对多点的宽带无线接入,因此WiMAX也常被称为IEEE Wireless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WMAX技术涉及到两个国际组织的工作:IEEE 802标准委员会802.16工作组和WiMAX论坛。IEEE 802.16工作组是标准的制定者,WiMAX论坛是IEEE 802.16技术的推广者。近年来WiMAX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它具有以下几个应用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影响WiMAX组网的主要因素,介绍了点到多点(PMP)和网状网(Mesh)WiMAX组网结构,最后对WiMAX两种组网方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IEEE 802.16和WiMax的组网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和网络传输效率是无线通信领域面临的难题。作为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标准,IEEE802,16在物理层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灵活的编码调制方式采提高传输速度和性能;在MAC层采用预约与竞争相结合的调度机制,以连接、服务流等与服务质量(QoS)相关的概念为基础。在入网与初始化、帧结构设计上优化设计,提高网络吞吐量,降低网络时延,使网络配置更加灵活。WiMAX基于IEEE802.16技术标准。采用点对多点(PMP)方式实现灵活组网,是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典型血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深入浅出讨论WiMAX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段时间,WiMAX这一名词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野。有人认为它是对3G的一个补充,有人认为它将对移动运营网络构成威胁,也有人认为它是无线宽带接入的一项技术手段。那么,WiMAX到底是什么?WiMAX是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的简称,它基于IEEE802.16标准,其初衷是在城域网多厂商环境下提供点对多点的宽带无线接入,因此WiMAX也常被称为IEEE Wireless MAN。  相似文献   

5.
WiMAX基于IEEE802.16技术标准,采用点对多点(PMP)方式实现灵活组网,是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典型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WiMAX简介 WiMAX是由IEEE 802.16-2004(固定WiMAX)和IEEE 802.16e-2005(移动WiMAX)标准定义的一种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由于该技术可实现多种应用,包括宽带互联网接入、  相似文献   

7.
WiMAX简介WiMAX是由IEEE 802.16-2004(固定WiMAX)和IEEE 802.16e-2005(移动WiMAX)标准定义的一种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由于该技术可实现多种应用,包括宽带互联网接入、VoIP、IPTV、Wi-Fi与蜂窝电话网络回程,以及移动紧急响应服务等等,WiMAX正迅速得到普及。IEEE标准规定了从基站到用户站CPE设备的固定或移动服务,传输距离可达10kra以上,  相似文献   

8.
马玲 《通信世界》2007,(16B):4-5
WiMAX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该技术基于IEEE802.16空中接口,而WiMAX是IEEE802.16技术在市场推广中采用的名称。IEEE802.16标准的空中接口包括IEEE802.16d(802.16-2004)和IEEE802.16e(802.16-2005)两个空中接口规范,前者是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规范(频段:10GHz-66GHzN〈11GHZ),[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WiMAX是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ess(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的名称缩写.它作为一个论坛.通过对产品进行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认证,积极推广IEEE 802.16系列标准及其相关的规范,消除IEEE802.16标准应用的障碍.通过WiMAX认证的产品会拥有”WiMAX CERTIFIED”标识。  相似文献   

10.
移动宽带接入是近年来移动通信领域内发展最快、受关注度最高的课题,而移动WiMAX又是移动宽带接入技术中的一大热。IEEE802工作组在2005年12月完成了移动WiMAX空中接口(物理层和MAC层)的标准化工作,形成IEEE 802.16e-2005标准,WiMAX Forum于2006年2月批准了移动WiMAX系统应用框架Release 1,用来保证设备互操作性的测试。移动WiMAX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接入(OFDMA)多址接入技术。业界一致认为OFDMA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WiMAX网络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WiMAX简介 WiMAX是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的简称,它基于2001年12月开始发布的IEEE802.16系列标准。1999年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成立了802.16工作组,开始无线宽带接入的研究:2001年6月成立包含了世界上著名的通信.电子设备等公司参加的WiMAX论坛,  相似文献   

12.
《集成电路应用》2005,(7):23-23
韩国电信与英特尔公司日前宣布达成一项合作协议,以加快IEEE 802.16e无线宽带服务在韩国和全球的交付,并促进韩国WiBro服务与移动WiMAX(*1)(IEEE 802.16e)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日前,NEC公司宣布推出其第一款移动WiMAX解决方案——PasowIngs。新一代设备拥有国际电信联盟(ITU)和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认证保证,为移动WiMAX标准认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WIMAX系统中的多天线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MAX(全球互通微波接入)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热点之一。WiMAX系统能够实现高于2bps/Hz的频带利用率。为了增加覆盖范围和系统的可靠性,IEEE802.16标准支持Alamouti方案的空时码(STC)、自适应天线(AAS)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在内的多天线技术。多天线技术的应用能显著地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从而大大增强WiMAX技术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WiMAX技术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MAX全球微波存取兼容组织,又叫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是由英特尔主导、基于IEEE802.16a\d\e标准的无线城域网技术,是一个传输半径可达31英里(即50公里)覆盖范围的、75Mbit/s高速度传输的技术标准,因此被定义为无线城域网接入技术或广域无线网解决方案。就频谱而言,也叫IEEE802.16a/d/e Wireless—MAN。所以也可把WiMAX当成是一种新兴的无线协议IEEE802.16标准的代名词,是专门为宽带无线接入和回程而开发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  相似文献   

16.
自2005年12月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批准移动WiMAX802.16e-2005标准,以及2006年WiMAX论坛下的行业联盟成功推出了首个移动WiMAX认证计划以来,WiMAX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截止到2007年8月初,WiMAX论坛成员已达470个,其中包括141家运营商。  相似文献   

17.
自2005年12月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批准移动WiMAX802.16e-2005标准,2006年WiMAX论坛下的行业联盟成功推出首个移动WiMAX认证计划以来.WiMAX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7年8月初,WiMAX论坛成员已达470个,其中包括141家运营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IEEE802.16e-2005空中接口规范增加了对MBS(组播)业务的支持,使WiMAX系统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扩展。文章介绍了IEEE802.16e-2005空口实现组播业务的机制,并分析了WiMAX系统提供这一业务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引言 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是一种基于IEEE802.16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城域网(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技术,最高可以提供75Mb/s的传输率,单基站覆盖范围最大可达到48千米。WiMAX能应用于很多领域,包括“最后一公里”接入、热点、蜂窝回程技术以及商业用户的企业级连接。  相似文献   

20.
廖敬萍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0):136-139
基于IEEE 802.16的WiMAX网络的应用正成为业界的讨论热点,IEEE 802.16m更被选为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IMT-advanced)的候选方案之一。在此深入探讨构建基于IP技术的WiMAX应用网络架构。首先分析IEEE 802.16e规范为支持移动性在物理层和媒质接入层引入的增强技术。随后基于移动IP技术和WiMAX网络参考模型给出基于IP的移动WiMAX网络的可行的应用模型。该应用方案可为基于IEEE 802.16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