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分析聚维酮碘泡腾栓剂的制备方法,探讨有效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利用聚维酮碘、碳酸氢钠、枸橼酸、鸭嘴形栓剂模制备聚维酮碘泡腾栓,采取滴定法对聚维酮碘含量进行检测,对成品稳定性进行观察。结果本品是棕红色栓剂,具有良好水溶性,pH值为6.6,降解反应是一级反应,在低温贮藏时不会影响碘含量,有效期长达432d。结论聚维酮碘泡腾栓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强且便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泡腾滴丸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选取聚维酮碘、醋酸洗必泰为模型药物,聚乙二醇为赋形剂,碳酸氢钠、酒石酸为泡腾崩解剂,制备泡腾滴丸;以制剂颜色外观、含量、溶散时限等为指标考察其在室温下贮存6个月的稳定性,并与相应制备的泡腾片及普通滴丸比较。结果:与普通滴丸(约10min)比较,泡腾滴丸的溶散时限约为1min;与泡腾片比较,泡腾滴丸外观未见起泡现象;3种制剂主药含量均变化不大。结论:新剂型泡腾滴丸的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芦丁泡腾颗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芦丁泡腾颗粒。方法以枸橼酸、碳酸氢钠为泡腾剂,采用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并用此工艺制成芦丁泡腾颗粒。结果利用该工艺制备的芦丁泡腾颗粒,质量稳定。结论制剂工艺简便,质量可控,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严进  陈琼  宋晓红 《中国药业》2012,21(12):60-62
目的优化夏桑菊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夏桑菊浸膏,以枸橼酸、碳酸氢钠为泡腾剂,以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枸橼酸、碳酸氢钠用量,判断是否进行聚乙二醇包裹,以夏桑菊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泡腾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对制备的颗粒剂进行为期3个月的稳定试验。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以11%枸橼酸、8%碳酸氢钠为泡腾剂,以5%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制备夏桑菊泡腾颗粒。结论该工艺简便,制备的颗粒剂质量稳定,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知柏地黄泡腾颗粒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L9(34),对影响知柏地黄泡腾颗粒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优选出知柏地黄泡腾颗粒的提取工艺:方中山茱萸、泽泻采用乙醇提取,最佳工艺为使用8倍量的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药渣和方中其他药味采用水煎煮提取,最佳工艺为15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 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马虹  毛大鸣 《中国药业》2011,20(14):46-47
目的研究全天麻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选择粉碎度、泡腾剂、黏合剂、润湿剂,并考察颗粒成品率及溶化性。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天麻极细粉含水率小于6%,泡腾剂用量38.5%,黏合剂用量2.5%,润湿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结论优选工艺制备的样品各项指标的检测均符合标准规定,产品合格,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聚维酮碘泡腾栓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聚维酮碘泡腾栓,并考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聚维酮碘泡腾栓的最优处方,并对该处方进行了稳定性研究、局部刺激性研究和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本栓剂以聚氧乙烯单硬脂酸S—40为基质,枸橼酸和碳酸氢钠为泡腾散,具有载药量大、刺激性小、起效快、渗透性强、临床疗效良好等优点。结论:本制剂设计合理,稳定性好,可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8.
孙大威  谢华 《黑龙江医药》2007,20(5):493-494
目的:建立妇宁泡腾栓的制备方法。方法:以碳酸氢钠和柠檬酸为泡腾剂,以硬脂酸聚烃氧(40)酯(s- 40)为基质制备泡腾检,其发泡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关于阴道泡腾片的规定。结果:以s-40为泡腾栓基质较合适。结论:工艺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9.
孙萌  周长征 《齐鲁药事》2013,(12):708-709,724
目的制备感冒清热泡腾颗粒。方法采用枸橼酸、碳酸氢钠为泡腾剂,分别制粒后混合做成泡腾颗粒。结果 3g泡腾颗粒中柠檬酸占6.10%,碳酸氢钠占7.32%。结论此法简单方便,适合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
筛选小儿伤科泡腾颗粒中维持骨细胞骨重塑稳态的潜在中药质量标志物( Q-Marker)。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 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方法对不同提取基相、批次的小儿伤科泡腾颗粒常温提取液进行活性化学药 物成分色谱、质谱解析。阳性对照采用伊班膦酸钠,绘制小儿伤科泡腾颗粒 UPLC-Q-TOF-MS 指纹图谱,结合SwissADME 在线 开源数据库对各成分主峰主要分子成分进行鉴定。筛选差异性分子图谱并与骨细胞Dickkopf 相关蛋白1(DKK1) 进行分子对 接虚拟适配,以结合能<-15. 0 kJ/ mol 为筛选条件,筛选小儿伤科泡腾颗粒治疗闭合性骨折的潜在Q-Marker。结果:对我院多批 次小儿伤科泡腾颗粒原材料进行随机分布组合,共制备得到24 批次小儿伤科泡腾颗粒样品,样品相似度分布区间0. 901~ 0. 976,有效成分具备一致性。小儿伤科泡腾颗粒总离子流图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18 个共有峰,鉴别明确12 种化合物: (+)-荷包牡丹碱、齐墩果酸、1182-94-1、赤霉素A4、白桦脂酸、植物甾醇、硫酸黄连碱、T25789、芍药新苷、二氢血根碱、人参皂苷 Rh2、盐酸异黄连碱。其中,(+)-荷包牡丹碱、齐墩果酸、1182-94-1、硫酸黄连碱、T25789、芍药新苷、二氢血根碱、人参皂苷 Rh2、盐酸异黄连碱9 种化合物筛选作为小儿伤科泡腾颗粒的潜在Q-Marker。结论:( +) -荷包牡丹碱、齐墩果酸、1182-94-1、 硫酸黄连碱、T25789、芍药新苷、二氢血根碱、人参皂苷Rh2、盐酸异黄连碱可能是小儿伤科泡腾颗粒维持骨细胞骨重塑稳态 的主要活性成分,具备抑制DKK1 活性并加速骨细胞重建的分子学潜能,可作为小儿伤科泡腾颗粒治疗闭合性骨折损伤的 潜在Q-Marker。  相似文献   

11.
含碘药物控制菌检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立华 《中国药事》2000,14(5):310-311
聚维酮碘泡腾片为1-乙烯-2吡咯烷酮均聚物与碘的复合物制剂。其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采用淀粉吸附或淀粉吸附与薄膜过滤相结合的方法排队其抑菌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聚维酮碘泡腾栓的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考察不同条件下聚维酮碘泡腾栓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加速试验,经典恒温法和多元线性模型预测其有效期。结果:经典恒温法和多元线性模型预测室温贮存期分别为432d和419d。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聚维酮碘泡腾栓贮存期可定为1年,且密闭,阴凉,干燥处保存。  相似文献   

13.
曹玉花  程绪荣  覃刚  邓茜 《安徽医药》2014,18(3):550-553
目的 探讨聚维酮碘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实验组用0.25%聚维酮碘消毒液冲洗结膜囊;对照组用0.08%庆大霉素注射液冲洗结膜囊;然后两组分别取样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洗眼效果.结果 术前用0.25%聚维酮碘消毒液、庆大霉素注射液洗眼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0%、20.0%.两组自觉症状和眼内炎发病率无明显差别(P&gt;0.05).结论 术前用0.25%聚维酮碘消毒液冲洗结膜囊可以降低术炎细菌培养阳性率, 使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病率明显下降,且无严重角膜并发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聚维酮碘新制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制备独立包装的聚维酮碘片剂及缓冲溶液,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混合后制剂中碘的含量,同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所制制剂固相为棕红色片剂,液相为pH约5.8的无色澄清溶液;混合后制剂溶液中平均有效碘含量为95.24mg;稳定性考察中,10h内有效碘含量测定结果平稳。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5.
碳酸钙泡腾颗粒吸湿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自制碳酸钙泡腾颗粒进行了吸湿性、光照、高湿、高温试验,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观察。结果表明,CRH为60%。在裸露条件下对温敏感,对热稳定,在市售包装下对湿、热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和活力碘体外抑菌效应及其术中冲洗对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体外抑菌实验检测庆大霉素和活力碘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和最低杀菌浓度(M BC),药敏实验观察其分别对这两种细菌的抑菌圈大小。体内动物实验将家兔分为3组,均将右侧胫骨近端软组织切开,并不全离断胫骨,局部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100u l后等待3 m in。模型对照组伤口不予冲洗直接关闭。另两组分别以0.1%活力碘和庆大霉素溶液冲洗创面。术后10d通过观察伤口和深部局部炎症表现、脓液性状和细菌培养来判断是否发生感染。结果:庆大霉素和活力碘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和杀菌作用,庆大霉素的M IC和M BC明显低于其他组,其抑菌圈明显大于其他组。体内动物实验模型对照组感染率100%,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组感染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和活力碘冲洗组(P<0.01)。结论:庆大霉素溶液冲洗创面能明显降低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率,体外抑菌杀菌作用明显,可较好地预防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二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选择干颗粒水分、制粒筛网的孔径、黏合剂的用量3个因素,每个因素安排3个水平,按L9(34)进行正交实验,用外观和稳定性2个指标的综合评分确定制备工艺条件。按选定的工艺制备3批样品,考察各项质量指标和加速试验稳定性,并与上市品对比。结果:选择本品的制备工艺如下:称取碳酸氢钠90g,加入淀粉27g,以10%淀粉浆制软材,40目筛制粒,干燥至水分1%,整粒,备用;称取酒石酸90g,硼酸78g,淀粉27g,混匀,加入10%淀粉浆制软材,40目筛制粒,干燥至水分1%,整粒,备用。将二性霉素B2.5g,PEG60006g混合均匀,与上述两种颗粒混匀压片,即得。制得的样品具有较好的外观,各项质量指标合格,加速试验结果表明稳定性较好,与上市品相当。结论:本研究确定的处方工艺可用于制备二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  相似文献   

18.
碳酸钙泡腾颗粒的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碳酸钙泡腾颗粒的人体生物利用度。方法: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10名健康志愿者口服碳酸钙泡腾颗粒与进口碳酸钙片后的尿钙浓度,以尿钙总排泄量与尿钙增量为指标评价两种制剂吸收差异。结果:口服1.2g碳酸钙泡腾颗粒与碳酸钙片后4h尿钙总排泄量分别为0.143mg·(mgCr)-1与0.109mg·(mgCr)-1;尿钙增量分别为0.051mg·(mgCr)-1与0.031mg·(mgCr)-1,前者均显著高于后者(P<0.05和P<0.01)。结论:碳酸钙泡腾颗粒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高于碳酸钙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