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心脏血运重建全动脉化概念在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广泛被接受,RA(桡动脉)成为仅次于胸廓内动脉的候选血管桥。RA桥术后近期通畅率较高,但中、长期随访结果差异较大。我们通过建立自体肢体动脉桥动物模型,观察移植后肢体动脉重塑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兔静脉血栓形成后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演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兔静脉血栓形成后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演变的实验研究张纪蔚张柏根赵意平沈桂娟我们采用标准脉冲直流电刺激兔颈外静脉壁和缝线缩窄部分血管腔的方法,在不同时间,对静脉血栓形成后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演变进行了观察,并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材料和方法选用雄性新...  相似文献   

3.
扫描电镜下观察液压扩张对动脉内皮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压力的液压扩张对动脉内皮细胞的分布、排列与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白免24只,对其颈总动脉用不同压力「(300、600、900mmHg),1mmHg=0.133kPa」的生理盐水进行液压扩张,分别在液压扩张后3、7、14d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压力为300mgHg时,扩张后即刻检测,10%内皮细胞脱落与内皮层裸露;扩张后7d,内皮细胞修复完整。压力为600mmHg时,扩张后即刻检测,近1/3摧皮细胞有脱落与内皮下层裸露;扩张后3d内皮细胞开始再生;扩张后7d内皮细胞再生活跃。压力为900mgHg时,扩张后即刻检测,内皮细胞丢失严重,残余内皮细胞排列不齐;扩张后2周内皮细胞才有明显恢复,新生内皮细胞体积小于正常。结论 (1)内皮细胞的脱落随着液压扩张压力的增加而进一步加重,内皮  相似文献   

4.
东莨菪碱对缺氧再灌注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的基础上建立缺氧、再灌注模型,观察内皮细胞谷肽(GSH)、丙二醛(MDA)和上清液中一氧人(NO)、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变化,同时应用电技术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实验发现缺氧2小时(100%N2)、再灌注30分钟(95%O2、5%CO2)管内皮细胞内GSH含量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上升。透电射电镜下见内皮细胞内空泡增多,细胞膜也有不同程度损害。在缺氧过程中应用东莨菪碱(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多普勒超声观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要求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59例(R组),同时选取拒绝分娩镇痛产妇25例(N组)。记录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当宫口开至2 cm时,R组记录镇痛前(T0)、镇痛后15 min(T1)、镇痛后30 min(T2)和镇痛后60 min(T3)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最大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N组在相同时间间隔记录上述参数。结果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及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T2时,R组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PI和S/D有下降趋势,大脑中动脉RI有增加趋势,但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组在各时点无明显改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少,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髓发生永久性缺血后如何避免不可逆性缺血性脊髓损伤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首先选取12只兔乳胶溶液灌注单条腰动脉后取脊髓观察脊髓表面动脉的侧支吻合样供血作用和区域交叉性供血特点;然后再选取15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节扎1条或2条腰动脉,各组麻醉后记录基线诱发电位,血管结扎后30 min和2d分别记录结扎后的诱发电位;麻醉清醒后和血管结扎后2d进行运动评分;2d后取缺血中心区标本在电镜下观察.结果 腰动脉对脊髓供血通过脊髓前和后动脉形成侧支吻合样供血作用,不相邻腰动脉对脊髓供血存在着区域交叉性供血特点;结扎1条和2条组腰动脉后30 min和2d记录诱发电位,与对照组和结扎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1条和2条组麻醉清醒后和结扎后2d运动功能评分与血管结扎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电镜下可见正常神经元或白质结构.结论 脊髓的血液供应具有复杂的解剖学代偿机制;1个或2个水平结扎兔脊髓节段性供血动脉不会对脊髓造成缺血性损害.  相似文献   

7.
人凝血酶调节蛋白基因对兔动脉壁的转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注射加压转染的方法对兔动脉壁进行人凝血酶调节蛋白(human thrombomodulin, hTM)基因转染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84只,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 pcDNA3.1/hTM质粒组(n=28),pcDNA3.1(+)/neo质粒组(n=28)和未转染组(n=28),通过基因转染并建立动脉损伤-阻滞模型,于术后3、7、14和28 d分别检测hTM mRNA和蛋白在动脉壁的表达.结果 17只实验动物在手术当天至术后3 d内意外死亡.pcDNA3.1/hTM质粒组各时间点的hTM mRNA表达都明显高于pcDNA3.1(+)/neo质粒组和未转染组(P<0.01);pcDNA3.1(+)/neo质粒组和未转染组组内和组间每个时间点的hTM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TM蛋白在各组中均有表达,主要位于动脉内腔面;pcDNA3.1/hTM质粒组各时间点的hTM蛋白表达明显高于pcDNA3.1(+)/neo质粒组和未转染组(P<0.05);pcDNA3.1(+)/neo质粒组和未转染组的hTM蛋白表达在各个时间点都相对恒定,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动脉腔内加压法可以有效地对活体动物的动脉壁进行基因转染.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择术前临闲是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20例,于术前选择肿瘤供应动脉行区域灌注化疗。10d后行根治手术,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并比较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水平,同时选择同期未行动脉灌注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直接接受根治手术,作为对照组。结果 化疗组及对照组PCNA标记指数(LI)分别为16.4%&;#177;15.2%及38.1%&;#177;17.8%(P=0.02);cyclinD1LI分虽为8.7%&;#177;8.0%及27.4%&;#177;16.5%(P=0.0002)。细胞增殖指标PCNA及cyclinD1的表达在化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选择性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细胞可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脉区域灌注化疗的疗效。方法经肱动脉主干放置静脉穿刺用硅胶管26~28cm,压迫患侧颈总动脉、肱动脉,而后,采用5-FU0.5g、MMC10mg、美蓝1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注入导管内。结果经1~2个疗程后,20例病人局部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提高,为进一步行二次根治术创造了条件。结论本方法毒副作用小,疗效佳,优于一般化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人参四逆汤对兔骨折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老龄兔72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肝素组予生理盐水灌胃,三个人参四逆汤组分别按低、中、高剂量组予中药灌胃,连续3 d。空白组外的5组兔建立骨折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和肝素组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连续7 d。检测血清皮质醇(COR)、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HE法观察股静脉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变化;RTPCR、Western blot检测NF-κB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1、3、7 d COR、TNF-α、IL-6水平明显减低,术后7 d ET1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内皮细胞不同程度脱落,管腔可见血栓、白细胞浸润,人参四逆汤可改善上述变化。电镜下中剂量组内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减轻,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低、中、高剂量组TLR4、MyD88、NF-κB P65mRNA及蛋白表达较模型组、肝素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VEGF在骨肉瘤和正常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15%,VEGF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26%,二者在正常骨组织中均未见表达;Survivin 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关,与Enneking外科分期及WHO组织学分型有相关性;Survivin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1)Survivin在骨肉瘤中呈高表达,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判断骨肉瘤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2)Survivin、VEGF的表达对肿瘤血管形成可能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对了解肿瘤血管形成的机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20例肾细胞癌组织和癌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有18例癌组织表达VEGFmRNA,表达率为90%;2例无表达。癌周组织仅有3例表达VEGFmRNA,表达率为1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VEGF在肾细胞癌的生长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和内皮细胞的增生,促进肿瘤生长。以VEGF作为靶分子的基因治疗将提高防治肾癌进展和转移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肉瘤盱市转移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骨肉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MVD.结果 VEGF在骨肉瘤中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70.00%(21/30),其中有肺转移的病例阳性率为92.31%(12/13).无肺转移病例的阳性率为52.94%(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肉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与骨肉瘤的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骨肉瘤中VEGF表达强度与MVD呈正相关(r=0.799,P<0.01);有肺转移的骨肉瘤患者其瘤组织中MVD与无肺转移的骨肉瘤患者其瘤组织中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肺转移的明显高于无肺转移的病例.结论 VEGF是促进微血管生成的主要细胞因子,检测VEGF表达与MVD值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衍化内皮生长因子(PD-ECGF)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tissue mi-croarray)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研究200例AFP阴性肝癌患者肿瘤中VEGF及PD-ECGF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肝细胞癌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 V EGF及PD-ECGF表达阳性组与相应阴性组患者之间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及PD-ECGF表达阳性组的术后复发率比相应阴性组显著增高(P<0.05).VEGF和PD.ECGF同时阳性表达组其复发率更显著高于同时阴性组(P<0.01),其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患者,VEGF和PD-ECGF同时表达阳性提示术后易发生复发,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胃癌标本的VEGF表达情况。结果 VEGF表达与胃癌转移及术后早期复发有关。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VEGF阳性率分别为70.59%和31.25%,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肿瘤浸润达浆腊和未达浆膜组VEGP阳性率分别为65.80%及33.33%,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检测VEGF表达可作为胃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不育妇女卵泡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妊娠结局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卵泡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方法 对 50例首次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不育妇女 ,按其定量酶联免疫法测定卵泡液VEGF水平 ,编制频数分布表 ,分为 4组 ,记录患者卵母细胞质量、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的百分比。 结果  (1 )卵泡液VEGF水平 450~ 50 9、51 0~ 70 9、760~ 1 0 0 9、1 0 1 0~ng/L时的受精率分别为 (49± 1 8) %、(71± 1 9) %、(52± 1 5) %、(3 4± 1 2 ) % ;卵裂率分别为 (68± 1 6) %、(84± 1 1 ) %、(71± 2 6) %、(71± 2 4) % ;优质胚胎比例分别为 (2 3±1 1 ) %、(74± 2 1 ) %、(50± 1 2 ) %、(2 2± 1 4 ) % ;妊娠率分别为 0 %、55%、45%、0 %。 (2 )相关分析结果 ,卵泡液VEGF水平越高卵细胞越成熟 ,但过高导致卵细胞退化 (r=0 .58,P<0 .0 5)。 结论 卵泡液VEGF水平过低或过高会导致卵母细胞质量、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比例下降 ,导致临床妊娠率降低 ,卵泡液VEGF水平在 51 0~ 760ng/L ,妊娠结局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子宫颈癌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TACE)后残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4例单纯手术切除组(对照组)的肿瘤组织和22例TACE术后Ⅱ期手术切除组(TACE组)残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同时用第Ⅷ因子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检测MVD。结果TACE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90.9%,对照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66.7%,二者间统计学检验显著性差异。TACE组微血管密度(MVD)大于30为90.9%,对照组MVD值大于30为50.0%,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颈癌TACE后残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升高,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TACE可能促进了残癌组织中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及多种临床病理因素在预测胰腺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测定47例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标本中胰腺癌组织和自身胰腺正常组织中VEGF-C的表达.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风险比例模型,评估VEGF-C和各临床病理因素对胰腺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 VEGF-C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比例及其在自身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比例分别为29例(61.7%)、7例(14.9%),VEGF-C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比例明显高于其在自身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P=0.018).胰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无病中位生存期为11.9个月,平均为(18.4±2.4)个月.1年、2年、3年累计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6.8%、23.4%和14.4%.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P=0.036).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VEGF-C(P=0.020)、肿瘤直径(P=0.013)、年龄(P=0.057)、术后辅助化疗(P=0.017)与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VEGF-C(P=0.009),肿瘤直径(P=0.010)、术后辅助化疗(P=0.017)是胰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VEGF-C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VEGF-C可作为判断胰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VEGF-C) and clinicopathologic indexes in predicting recurrence following curative resec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VEGF-C of 47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urative resection for curative pancreatic cancer resection were detected by Envision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 The effects of VEGF-C and clinicopathologic indexes on recurrence were assessed by the Kaplan-Meier and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VEGF-C were 61. 7% in = 29) and 14. 9%(n = 7), respectively, in pancreatic cancer and normal pancreatic tissue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VEGF-C in pancreatic carcinoma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normal pancreatic tissues (P = 0. 018). The median disease-free survival time was 11. 9 months, the average disease-free survival time was 18. 4 + 2. 4 months, and the cumulative 1-year, 2-year and 3-year actuarial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 rates were 46. 8%, 23. 4%, 14. 4%,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EGF-C expres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ncreatic cancer (P = 0. 036). On Kaplan-Meier analysis, VEGF-C (P = 0. 020), tumor diameter (P = 0. 013), age (P = 0. 057)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P=0. 017) were associated with disease-free survival tim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VEGF-C (P = 0. 009), tumor diameter (P = 0. 010)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P = 0. 017)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of disease-free survival after surgery for pancreatic cancer.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VEGF-C was higher in pancreatic cancer, and VEGF-C was correl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VEGF-C was the biomarker that independently predicted disease-free survival after surgery for pancreatic cancer.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 ,研究其与肝癌临床特征的关系 ;同时研究Surviv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相关性 ,探讨Survivin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蛋白印迹技术 ,检测 3 8例肝癌组织及癌旁非癌组织中Survivin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3 8例肝癌组织中 2 3例表达Survivin蛋白 ,其中 18例VEGF表达阳性 ,5例VEGF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 ;15例不表达Survivin蛋白者VEGF的表达 3例阳性 ,12例阴性或弱阳性。而在癌周非癌组织未检测到Survivin蛋白的表达。Survivin的表达与肝癌的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 (均为P >0 .0 5 ) ,而与肝癌的转移有关 (P <0 .0 5 )。结论 Surviv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能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 ,并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促进肝癌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上皮钙粘合素(E-c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癌细胞发生侵袭、转移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超敏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术切除的43例NSCLC组织标本中VEGF和E-cd的表达水平。结果 VEGF在高分化和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86.9%,E-cd在高分化和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和34.9%,伴有与不伴有癌旁转移的NSCLC病例间其VEGF和E-cd阳性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VEGF和E-cd的表达水平与NSCL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