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骨关节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②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术前诊断骨关节结核患者的手术病理及影像学资料。③结果38例中脊柱结核20例,髋关节结核5例,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结核各2例,骶髂关节结核2例,其它部位关节结核5例。X线表现:骨质破坏30例,骨质疏松19例,相应部位软组织肿胀13例;CT表现:骨质破坏12例,伴骨硬化缘环绕8例,死骨5例,冷脓肿形成9例,脓肿壁钙化2例;MRI表现:椎体骨炎、骨质破坏9例,椎间盘破坏8例,椎间盘裂隙状强化6例,椎旁脓肿形成7例。④结论骨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有相对的特征性,合理选择利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提高骨关节结核的正确诊断率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CT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1年3月43例脊柱结核患者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为骨质破坏43例,骨密度增高39例,椎间盘破坏30例,椎旁腰大肌脓肿或软组织肿块26例,附件受累12例,死骨形成36例,椎管狭窄19例.结论 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41例脊椎及骨关节结核的CT征象,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所有病例均行常规CT扫描并三维重建,椎体扫描的层厚和层距均为5mm;关节扫描层厚为3min,层距为1.5mm。结果:141例中脊椎结核93例,其它骨关节结核48例。CT表现为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融合、椎旁脓肿、硬膜囊受压、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或冷脓肿形成、死骨等。结论:GT能较好显示脊椎及骨关节结核骨质破坏的程度、范围以及死骨、冷脓肿等特征性表现,尤其对发现早期病变更具优势,是诊断骨关节结核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苏磊 《黑龙江医学》2014,(8):951-952
目的对多层螺旋CT临床诊断髋关节结核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自2012-01-2013-12间收治的51例髋关节结核病例,以16排CT和X线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X线扫描结果:患者关节间隙增宽、变窄、消失,相邻部位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骨质破坏伴骨硬化缘环绕、死骨、冷脓肿形成及脓肿壁钙化等;CT结果:滑膜型关节结核显示关节囊增厚、关节腔积液和周围软组织肿胀。骨型关节结核临床CT表现和X线结果基本相同。结论 CT扫描能很好地对患者髋关节结核病灶进行诊断,可以显示死骨、冷脓肿,是一种有效的临床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5.
脊柱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特征性的CT征像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脊柱结核患者的CT资料,其中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4例经穿刺活检证实,20例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临床痊愈。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6例,平均年龄40岁。结果 CT表现:(1)椎体变形,骨质破坏及“死骨”;(2)椎间盘破坏lO例;(3)椎旁脓肿40例;(4)附件破坏5例;(5)椎管骨破坏15例,椎管内脓肿20例;(6)脓肿环状增强20例。结论 (1)脊柱结核较特征性的CT征像是骨破坏区内见小“死骨”,软组织影内见钙化,椎间盘破坏,脓肿环状强化,常常累及多个椎体;(2)CT扫描能早期发现脊柱结核,能提高其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总结脊柱结核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4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CT资料.结果 脊柱结核CT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骨质破坏;31例可见死骨形成;6例椎管狭窄、破坏;26例椎间隙狭窄、消失;18例可见椎旁冷脓肿;2例见附件破坏.结论 脊柱结核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包括椎体骨质破坏,其内见小死骨;椎间隙狭窄;椎旁冷脓肿;软组织影内见钙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的临床资料和X线平片及CT表现.结果:在50例脊柱结核中、下胸椎18例(35%),上腰椎15例(30%),腰椎8例(16%),颈椎5例(10%),胸椎4例(8%).X线表现: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脊柱后突畸形,椎旁脓肿形成及钙化.CT表现:除有X线的表现外,能够清楚地显示骨质破坏的病变范围;显示死骨及病理骨折,特别是能够显示脓肿或骨碎片突入椎管的情况.CT平扫结合增强检查可帮助了解脓肿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大血管、组织器官的关系.结论:CT密度分辨率高,可显示普通平片难以发现的早期轻微的骨质破坏,显示隐蔽的小脓肿,有利于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增殖型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认识 ,减少误诊。方法 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增殖型脊柱结核 2 0例 ,回顾性分析其CT特征。结果 骨质破坏 :胸椎 8例 ,腰椎 10例 ,胸腰段及颈椎各 1例。相邻 2个椎体受累 11例 (5 5 % ) ,单椎体破坏 9例 (4 5 % ) ;死骨形成 8例 ;椎间隙变窄 11例 ,9例无相邻椎间隙及椎间隙改变 ;椎旁薄层软组织增厚 8例内见点状、结节及弧形钙化 ,椎旁无脓肿形成。结论 洞穴样、碎裂型骨质破坏 ,沙粒样、斑片状死骨 ,对增殖型脊柱结核的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的CT、MRI影像表现与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40例脊柱结核病人资料.结果脊柱结核CT表现为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冷性脓肿;MR表现为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播散等.MRI可清楚显示脊柱结核的骨髓水肿、椎体破坏、椎旁脓肿、间盘受累和椎管内改变.结论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CT和MRI影像表现各有特征, CT在显示死骨、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而MRI在显示脓肿、韧带下播散,硬膜及脊髓侵犯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综合分析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髋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小儿髋关节结核病例的X线、CT、MRI影像资料。结果病变多累及单侧关节,男孩多见,早期主要表现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腔积液,病变进展到中后期,主要表现骨质疏松,髋臼及股骨头骨骺破坏,冷脓肿形成并呈流注样扩散,肉芽组织形成,晚期表现为股骨头坏死,关节畸形、脱位及强直等。结论 MRI对于髋关节早期软组织病变,关节积液、脓肿,以及软骨破坏等敏感,X线片对于整体观察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及关节脱位等有价值,CT能发现细微的骨破坏病灶及死骨等,3种检查方法合理选择,有助于病变早期诊断和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1.
钟平勇 《当代医学》2011,17(20):79-80
目的总结脊柱结核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抗结核治疗证实的2008~2010年入院治疗的35例CT检查,同时19例MRI检查的脊柱结核患者。结果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为溶骨性、虫蚀状、碎骨片状骨质破坏伴有硬化,椎旁软组织中见砂粒样钙化,冷脓肿形成,椎间隙变窄,椎管受累等;MRI表现为椎骨质破坏,破坏区周围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区,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型等。结论 CT与MRI结合检查可全面反映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方法,二者综合分析有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检查对关节结核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骨结核病例的CT影像资料。结果脊柱结核10例,髋关节5例,膝关节结核3例,肘关节2例,腕关节1例。CT表现:骨性结核表现为关节间隙边缘变尖,相邻部位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寒性脓肿。滑膜型关节结核显示关节囊增厚,关节腔积液,周围软组织肿胀。结论CT能较好显示骨关节结核的各种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是诊断骨关节结核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5月至2016年5月间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DR、CT、MRI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其中14例患者DR清晰显示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脊柱后突的情况,其中4例患者DR清晰显示椎旁梭形软组织肿胀;其中16例患者CT清晰显示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脊柱后突、椎旁脓肿的情况;对脊柱的细微骨质破坏、死骨、椎旁脓肿的密度、范围等有进一步了解;其中18例患者MRI检查均显示不同程度软组织改变,其中2例CT骨质破坏不明显的,MRI清晰显示信号异常。结论 DR为脊柱结核的基本检查方法,CT较好的显示了脊柱结核的细微骨质破坏和钙化,MRI显示脊柱结核的椎体充血血肿及椎间盘异常、脊髓水肿有明显优势,三者相结合优势互补,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57例的多层螺旋CT资料,年龄10~87岁,其中男39例,女18例?对所有病例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57例脊柱结核中,颈椎 2例?胸椎24例?腰椎22例?胸腰段9例?单个椎体受累5例,多个椎体受累52例?CT征像为:①椎体骨质破坏,破坏区死骨形成;②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③椎旁脓肿,其内可有钙化灶?结论:骨破坏?破坏区内小死骨?椎间隙变窄?椎前或旁腰大肌脓肿构成脊柱结核特征性CT 表现?多层螺旋CT对脊柱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脊椎结核的CT和MRI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8例脊椎结核患者的MRI和CT表现.结果 脊柱结核CT表现为斑点状、斑片状、虫蚀状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管狭窄变形、死骨形成、椎旁冷脓肿、体压缩改变等;MRI表现为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终板的破坏、椎旁脓肿形成、硬膜囊和脊髓受累、椎间盘信号的改变以及韧带下播散等.结论 CT在显示死骨、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而MRI在显示骨髓水肿、韧带下播散,硬膜及脊髓侵犯,特别是在早期诊断等方面具有优势,结合两者对脊椎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对脊椎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结核CT表现,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脊椎结核的主要CT表现:骨质破坏类型、骨质硬化、死骨形态和椎旁软组织肿块或脓肿。碎裂型骨质破坏和椎旁软组织肿块或脓肿是脊椎结核典型CT表现。结论:CT在脊椎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确定病变范围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的脊椎结核CT表现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临床资料证实的36例脊椎结核CT影像资料。结果:脊柱结核的主要CT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36例,单椎体破坏7例,多椎体破坏29例,骨质增生硬化10例,死骨形成28例,椎间盘破坏20例,椎旁软组织肿胀或脓肿形成24例以及骨性椎管狭窄16例。椎体前中部或整个椎体骨质破坏和椎旁软组织肿胀和/或腰大肌脓肿形成是脊椎结核的典型CT表现。结论:CT扫描在脊椎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确定病变范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肖林 《西部医学》2009,21(12):2102-2104
目的探讨脊椎结核的CT、MRI表现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4例脊椎结核病人资料,CT20例,MR124例,其中10例病人进行了MRI、CT两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相互比较。结果脊椎结核CT表现为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死骨或钙化、椎管受累等;MRI表现为骨质破坏、骨髓水肿、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播散等。结论脊椎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CT和MRI表现各有特点,CT在显示死骨、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而MRI在显示骨髓水肿、韧带下播散,硬膜及脊髓侵犯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综合分析有助于脊椎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唐亮  李龙  丁仁厚 《当代医学》2011,17(36):54-5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结果 80例脊柱结核患者中,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显示:⑴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其中①碎骨片型骨破坏18例;②溶骨型骨破坏23例;③骨膜下型骨破坏13例;④混合型26例;⑵附件骨及肋骨头破坏7例;⑶死骨形成57例;⑷椎旁软组织肿胀及脓肿形成63例;⑸椎间盘破坏52例;⑹椎管内病变36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可清晰显示骨质破坏全貌、死骨形态、椎旁软组织肿胀及脓肿形成、椎间盘破坏程度,对观察病变的累及范围及椎管内情况有明显优势,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孙进祥 《中外医疗》2010,29(11):176-176
目的通过脊柱结核CT表现,以探讨CT对于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2~12月6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骨质破坏48例,骨密度增高35例,椎间盘破坏25例,死骨形成36例,椎旁腰大肌脓肿或软组织肿块24例,椎管狭窄20例。结论CT可以揭示脊柱结核的病变范围及其对椎管的累及程度,不仅对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有助于对病变的术前评价和术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