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在临床上以上感发热。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为多见。我们应用自制的退热消炎冲剂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一、处方组成地丁草100g,大青叶100g,鱼腥草100g,鸭跖草100g,贯众100g。共制成冲剂20小袋,每小袋18g。二、制法与质控制法:取鱼腥草、大青叶加水蒸馏,收集挥发性成分备用。残渣与其它药物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为药量4倍,浸泡2小时,煎煮沸后小火约1小时,滤取药液;再加水约为药量3倍,再煎煮,沸后小火约30分钟,滤取药液。合并两次药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约含水30%),稍冷,加2倍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温热清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芍药苷含量及固形物为指标,对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醇沉浓度及灭菌条件进行考查.结果当煎药时间第1次1.5 h、第2次1 h;加水量第1次为10倍量、第2次为8倍量,醇沉浓度为70%,灭菌条件为100℃,流通蒸汽灭菌30 min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结论以上结果为该制剂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1993年试制成功抗病毒口服液,应用于临床,收到了较好的疗效.1制备取权益根9009、石膏4009、芦根4259、生地黄2259、郁金1759、知母1759、石莒蒲175g、广藿香200g、连翘325g共制1000ml.先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8倍量,煎煮2h(同时收集挥发油及挥发油乳浊液),第2次加水6倍量,煎煮1.5h,合并煎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沉淀,说过.将滤波政压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滤过.取滤波,加人收集的挥发油及挥发油乳浊液,适量蜂蜜、蔗糖、补加餐们水至规定,混匀,灌装,加盖,密封,灭菌.包装即得.2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2.tid…  相似文献   

4.
正交试验法优选芪黄片中黄芪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芪黄片中黄芪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优选芪黄片的水提工艺。结果芪黄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煎3次,第1次加水8倍量,煎煮2.5h;第2次加水6倍量,煎煮1.5h;第3次加水4倍量,煎煮1h。结论该工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5.
六味骨仙饮     
<正>组成:何首乌、骨碎补、仙桃草、菟丝子、落得打、海螵硝。制成每瓶10mL相当于生药7.2g的合剂。制法: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8倍量,浸泡30min后加热;第2次加水3倍量。每次煮沸45min,合并2次煎液,滤过,浓缩加入尼泊金乙酯2.5g、苯甲酸钠5g,静置12h,滤过,取上清液加水至足量,分装于250mL盐水瓶中,  相似文献   

6.
复方乳鸽口服液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复方乳鸽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筛选,确定黄芪等植物药提取工艺为加生药量10倍重的水,煎煮3次,每次煮沸40min,第1次煎煮前先浸泡20min,提取液浓缩至含生药量0.8g/ml,醇沉浓度为48%.乳鸽的提取工艺为乳鸽量2.5倍重的水,煮沸冷至43℃以下,加1%胰酶,调pH至8.3,温度保持在43±1℃,水解4h.结论:实验结果可靠,工艺条件符合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乳健宁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观察挥发油不同时间的提取量,以浸膏得率和芍药苷为评价指标进行水煮正交试验。结果第1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 h,第2次和第3次加水8倍量,煎煮1 h,为最佳水煎煮工艺。结论以上研究结果可作为乳健宁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8.
韩训萍 《中成药》1991,13(7):5-6
六味地黄颗粒冲剂为六味地黄丸的改进剂型。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提取工艺及成型工艺的最佳条件。即提取工艺应是加水提取2次,第1次加水量为7倍,煎煮1h,第2次加水量为5倍,煎煮0.5h。成型工艺应为:进风温度110℃,流速50~60ml/min,喷雾压力为0.25mPa,干浸膏与辅料之比为1:1.6。按此工艺在FLO-5型流化床制粒机制得颗粒成品率平均为74%。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确定肝毒净丸水溶性成份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白藜芦醇苷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水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3个因素.结果:水煎最佳提取工艺为:水煎煮2次,每次加8倍量水,第1次煎煮1.5 h,第2次1 h.结论:确定了肝毒净丸水溶性成份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爽声冲剂的制备工艺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爽声冲剂是我院依据临床验方制成的一种成药 ,用于治疗咽炎、喉炎疗效显著 ,深受患者欢迎 ,但原制剂工艺中含有一定的蔗糖 ,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故对原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 ,制成无糖型的冲剂 ,克服了原工艺的缺陷。现介绍如下 :1 处方玄参 12 0 0 g,知母 12 0 0 g,射干 10 0 0 g,桔梗 10 0 0 g,厚朴6 0 0 g,僵蚕 6 0 0 g,木蝴蝶 10 0 0 g,蝉蜕 6 0 0 g,甘草 6 0 0 g,麦冬12 0 0 g。2 制备工艺2 .1 原工艺将处方中的药物用水煎煮 3次 ,第 1次加水 10倍量 ,煎煮 3h,第 2、3次加水 6~ 8倍量 ,煎煮 2 h,合并煎液 ,过滤 ,浓缩至密度 1.2…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以干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得出煎煮2次,第1次加水7倍煎煮1.5h,第2次加水5倍煎煮1h的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12.
郑琰  张舒锦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4):F0004-F0004
溃结宁灌肠液是我院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多年来用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制剂工艺处方:黄连170g、板蓝根245g、白芨170g、地榆245g、延胡索170g。加水煎煮3次,第1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第2、3次各加4倍量水,煎煮40分钟,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优选健胃消食口崩片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优化健胃消食口崩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橙皮苷提取率、绿原酸提取率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健胃消食口崩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煎煮2次,第1次加6倍量水煎煮2 h,第2次加5倍量水煎煮1 h。结论:最佳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祛瘀益胃胶囊由黄柏等12味中药组成,其质量标准收载于《部颁标准》.其中制法规定:取方中黄芪、丹参、黄柏、重楼、甘草、莪术、虎杖、白花蛇舌草、苍术、白及等10味药材加水浸泡后,煎煮3次.第1次加10倍量水,煎煮2h,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1.5h,第3次加8倍量水,煎煮1h,水煎液趁热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500 mL.有研究表明,黄柏与苍术共煎时小檗碱的提取率低于黄柏单煎时的小檗碱提取率[1].故本文对祛瘀益胃胶囊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处方:板蓝根、大青叶、连翘、柴胡、金银花、葛根、僵虫等组成。称取处方量的药材(金银花、柴胡另煎),用常水淘汰洗干净,装入布袋,放入不锈钢夹层锅中,第1次加水是生药量的6倍,浸泡1小时,然后用蒸气煎煮1h,过滤,药渣第2次加水约是生药的5倍,煎煮1h。过滤。与上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金银花、柴胡另煎20~30分钟,过滤,将过滤与上述浓缩液混合均匀,加防腐剂,搅匀静置沉淀24小时,再过滤加蒸馏水至1000ml,分装灭菌,即得。  相似文献   

16.
郭冬萍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799-2800
目的优选复方北芪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浸出率为评价指标。结果复方北芪口服液的最佳提工艺条件为煎煮两次,第1次加水10倍量,浸泡30min,煎煮2.0h;第2次加水10倍量,煎煮1.0h;醇沉浓度为60%。结论复方北芪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简单,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7.
藿黄洗剂为医院自制制剂 ,皮肤科用之治疗各种癣证或皮炎、皮肤瘙痒等证。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其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1 处方及制备工艺1 .1 处方生大黄 ,藿香 ,土荆皮 ,黄柏 ,龙胆草 ,土茯苓 ,苦参 ,冰片 ,金银花。1 .2 制备工艺以上 9味药除冰片外 ,加水浸泡 30 min,煎煮两次 ,第 1次加水 80 0 0 ml,第 2次加水 6 0 0 0 ml。每次沸后 1 h,合并两次煎液 ,浓缩至约 95 0 ml,加苯甲酸钠 5 g,尼泊金乙酯 0 .5 g,搅匀 ,另将冰片用 95 %乙醇适量研溶后加入 ,搅匀 ,静置沉淀 1 2h,滤取上清液 ,调整至 1 0 0 0 ml,分装 ,灭菌 ,即得。2 …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前列舒康片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盐酸小檗碱和京尼平苷酸为评价指标,将溶剂倍数、溶剂种类、提取时间、浸泡时间等作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前列舒康片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前列舒康片中黄柏醇提工艺为黄柏粗粉加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7倍量60%乙醇提取1. 5h,第2次加6倍量60%醇提取1h;车前子等药材水提工艺为加水煎煮2次,1次加8倍量水,浸泡1h,煎煮2h;第2次加6倍量水,煎煮1. 5h。结论: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的前列舒康片提取工艺合理可行、重复性良好,可为前列舒康片的工艺研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9.
张正伟 《中成药》2006,28(10):1561-1561
散偏口服液源于清代陈士铎的《百病辨证录》,是笔者所在医院经过长期的科研教学和临床实践,按照中医药理论筛选处方,归纳整理并运用现代中药制剂方法精制而成,本品活血祛瘀,行气化痰,散结止痛,临床上对治疗风寒、风热侵袭、情志郁结,气滞血瘀所致的偏头痛有明显疗效。1处方川芎30 g,白芍15 g,白芷4 g,白芥子9 g,香附6 g,柴胡6 g,郁李仁3 g,甘草3 g。2制备将以上8味药制成100 mL煎液。其中川芎、白芷、柴胡、香附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芳香物,蒸馏后的药渣与其他4味中药加水煎煮2次,第1次用12倍量水煎煮2.5 h,第2次用10倍量水煎煮2 h,合并煎液,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消痹颗粒的水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为指标,再配合干膏率,以煎煮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应用正交实验法筛选最佳的水提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h,第二加水6倍量,煎煮2h。所得浸膏得率和淫羊藿苷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