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规病理切片烘烤后染色过程中,首先要用二甲苯液脱蜡,切片中蜡质脱得干净,切片染色鲜艳,背景清晰。因此,二甲苯的纯净度直接影响到切片染色的效果,若脱腊不净则切片不着色,影响病理诊断,所以二甲苯的纯净度是把好切片质量关的一个重要环节。染色中一份二甲苯液要长时间反复使用,因此内含石腊的量不断增加,随着有效浓度的降低,腊质饱和,进而影响脱腊效果。一般情况下需定期更换新液,增加成本。因此我们采用“低温过滤法”对废弃二甲苯进行回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索荧光染色后的组织切片再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的技术方法和操作程序. 方法:分别用5 μm石蜡、冰冻两种组织切片按常规间接免疫荧光加荧光化学方法进行荧光染色,然后用pH 4.7~5.0 50%的乙醇洗脱封片的缓冲甘油,再进行常规HE染色.分别用荧光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观察、拍照,进行HE染色效果比较.结果:荧光染色后的组织切片标本再行HE染色,其染色效果和组织细胞结构的清晰度与组织切片单独进行HE染色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本实验操作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增加了单张切片的信息含量;节约实验成本;更为组织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的相互转化与衔接提供了技术和思维平台.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拔除动脉测压管后,常规用纱布加压包扎:一块纱布加压止血成功后,用另一块盖在针眼处并贴两条或数条胶布。这样既浪费,又不利于观察还有无继续渗血,且易出现病人胶布过敏、胶布粘贴不牢敷料脱开造成污染的现象:而且纱布较大,既不美观又影响病人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海水在病理组织制片中应用的可行性、可靠性。方法:应用人体手术切除的正常组织、炎性组织和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切片,然后用海水漂片、洗片,HE常规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经海水漂片和洗片的组织切片,着色鲜艳,组织结构清晰,细胞形态完整,与常规方法无明显差异。结论:海水可用于病理组织制片,且操作简单,结果可靠,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 纱条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 年7月~2012 年7 月, 应用MEBO 纱条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皮缘坏死18 例, 先将消毒后的纱布剪成与创面形状大小相仿的纱条, 再将药膏均匀涂于纱布上, 药膏厚约0. 3 mm, 覆盖于单纯皮肤坏死创面, 无菌敷料覆盖, 纱布包扎, 每天换药1 次; 坏死组织界限已清楚, 但仍有部分未脱落坏死组织的创面, 剪除坏死组织后覆盖MEBO 纱条, 无菌敷料包扎, 3 d 换药1 次。结果 15 例表浅皮缘坏死创面和2 例皮肤全层坏死创面完全愈合, 愈合时间最短10 d, 最长28 d, 皮肤质地良好, 1 例患者于术后4 个月骨折愈合, 取出钢板后, 创面继续应用MEBO 纱条治疗, 直至愈合。结论 MEBO 纱条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疗效可靠, 无不良反应, 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试连续电纺纳米纤维材料所生产的医用纱布的组织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方法分别将纳米纤维纱布与普通医疗纱布种植于Sprague-Dawley(SD)大鼠的背部皮下组织及腹膜下, 以观察SD大鼠创面的痊愈时间、创面痊愈状况, 以及组织中炎症反应状况和有机纤维的降解状况。结果植入了纳米纤维纱布和普通纱布填塞物大鼠的创面痊愈程度分别为甲级和乙级。在术后的第3天, 对皮下取材和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 结果表明:普通纱布的皮下组织结构已开始与黏膜、脂肪进行结合, 其与组织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而纳米纤维纱布则是轮廓上清晰可见, 一整片纱布单独存在, 并不能与其他黏膜结合, 且以纱布为核心的结构中出现了很密的细胞。同样, 在HE染色结果中, 普通纱布组表明玻璃纤维比较粗大, 结构较稀疏, 生物相容性不良, 而纳米玻璃纤维的纱布组表明玻璃纤维和组织之间已成为比较紧密的结构。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普通纱布的纤维组织中巨噬细胞染料为明显阳性, 仍然有慢性炎症反应, 而在纳米纤维纱布中巨噬细胞染料阳性但不明显, 组织依然生长致密。结论与传统的医用纱布比较, 纳米纤维纱布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相似文献   

7.
弹力纤维染色在病理诊断中应用广泛 ,且有多种染色方法。有些经典的染色方法染色时间较长 ,操作步骤较复杂 ,分化不易掌握 ,造成染色效果不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根据弹力纤维组织结构特点及染色原理 ,经过反复实验 ,通过加入Tritonx - 10 0液处理切片 ,对常规弹力纤维染色方法加以改良 ,大大缩短了染色时间 ,结构显示清晰 ,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选择 :尸检人正常主动脉组织存档蜡块 10例 ,经中性神福尔马林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厚度约为 4μm ,方法分为 :改良维多利亚蓝加Tritomx- 10 0液染色法为实验组 ,常…  相似文献   

8.
湿润烧伤膏并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血栓性外痔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湿润烧伤膏(MEBO)纱布条与常规凡士林纱条填塞换药治疗,二氧化碳激光血栓性外痔手术后作对照,观察其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分别将(MEBO)纱布条和凡士林纱布条填塞创面,外层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换药2次。结果:血栓性外痔激光手术后用湿润烧伤膏纱布条填塞可加速创面局部粘膜组织修复,无感染。创面愈合天数进行比较,明显少于凡士林对照组。结论:湿润烧伤膏具有抗炎减轻粘膜水肿,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波加热处理在冰冻切片粘液染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微波处理法(MW)与常规法(CT)分别处理60例癌组织标本,并行常规HE和粘液染色(AB)法,显微镜下观察各自冰冻切片的显色效果;记录并比较二者显影时间。结果:经MW处理的冰冻切片染色时间为1min30s(常规均大于15min);前者染色清晰,质量与后者无明显差异。结论:MW较之CT染色制片明显缩短了显影时间,质量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海藻酸钙膜(calcium alginate film, CAF)在骨创伤或骨缺损应用中的组织学特点。方法 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胫骨形成洞形骨缺损,实验侧骨缺损上覆盖CAF,对照侧覆盖胶原膜或不覆盖任何膜,分层缝合,随诊饲养。分别在术后1,2,4,6,8周时取出胫骨,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切片观察以及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钙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对此3种骨诱导因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CAF4~6周吸收,胶原膜6~8周吸收;前者巨噬细胞反应程度轻,后者反应程度重;前者大体观骨缺损愈合表面平整,后者表面不连续或有突起,系由过量肉芽组织过渡而来;术后4周内实验侧BMP、骨钙素、VEGF总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侧(P〈0.01)。结论 CAF在骨创伤中应用效果好,能更快地促进骨缺损的愈合,异物反应过程短、程度轻,早期骨诱导因子的富集作用强。  相似文献   

11.
常规石蜡切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病理活检工作中,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将松节油代替二甲苯透明,在恒温下运用振荡器对组织进行处理,不仅缩短了制片时间,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制片质量,保证了诊断要求,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们将痰标本制成切片后观察 ,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  选病人新鲜晨痰 ,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咯深部痰。咯前先漱口 ,挑选带血丝的痰液。如痰液稀薄 ,可酌情置少许蛋清混合。痰用滤纸包埋 ,固定和常规脱水透明切片。  混合固定液用 1 0 %福尔马林和 95 %的酒精各半。酒精脱水后经丙酮再行脱水 ,硬化标本 ,二甲苯I、II透明各 1 0min ,余同常规石蜡制片。2 讨论  肺部疾病做痰常规细胞学检查 ,痰检多用涂片方法 ,由于涂片检查缺点多 ,对痰标本石蜡包埋制片检查切片薄 ,均匀一致 ,染色清晰 ,易观察 ,切片长期…  相似文献   

13.
在神经系统肿瘤中,神经胶质细胞瘤发生频率最高,故神经胶质细胞Holier磷钼酸结晶紫染色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适用于神经胶质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此法染色结果不佳,通过反复实验,在该法染色中进行高锰酸钾、草酸预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染色效果。1材料与方法1.1标本为神经外科脑肿瘤的手术标本,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8~10μm。1·2操作方法1.2.1Holzer改良法(简称改良法)(1)切片常规脱蜡人水;(2)0.3%高锰酸钾水溶液处理10min;(3)水洗后1%草酸水溶液处理1min,蒸馏水洗;(4)用磷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组织微阵列(TMA)技术用于胎盘免疫组化研究时的优越性.方法收集正常和ICP胎盘94例,制成组织微阵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结果成功制作胎盘组织微阵列蜡块1个(7×15)方阵,阵列整齐,切片后阵点丢失率3.12%,阵点组织清晰;TMA切片HE染色和NF-κβ p65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后镜下观察结果与普通切片相同.结论TMA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应用于胎盘免疫组化研究时步骤更为简单,最大程度地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组织脱水透明是病理常规制片的必要步骤 ,也是保证切片质量的关键。由于肾活检组织标本小、切片薄 ,在固定、浸蜡、包埋、切片及染色等方面要求较高 ,故完成切片时间较长 ,这就相对制约了急性肾功能衰竭、急进性肾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急重症的快速诊断。为此 ,我们改进了常规脱水透明的方法 ,效果很好。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纯乙醇、环已酮、氯仿。1 .2 操作步骤①把固定好的组织 (用升汞 甲醛液固定5min再入Duboscq Brasil液内固定 2h)入 75%乙醇溶液 ,振动清洗 3min× 2次 ;②入乙醇环已酮混合液 (4:1 )…  相似文献   

16.
提高胸腹水肿瘤细胞检出率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提高胸腹水肿瘤细胞检出率的方法。方法对257例胸腹水标本同时做常规细胞涂片,微量标本涂片,沉渣包埋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常规细胞涂片厚,背景不清晰;微量标本涂片细胞数量少;沉渣包埋切片细胞多而集中,背景清晰,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效果好。结论胸腹水沉渣包埋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提高胸腹水肿瘤细胞检出率,对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冷冻切片的质量,确保病理诊断准确率。方法:标本应用拧干的盐水纱布遮盖标本,并且取材不用水冲洗标本,切片时调节适宜温度进行各种标本冷冻切片和镜检。结果:比较各种制片方法,乙醚乙醇或甲醛醋酸乙醇固定效果好,经60℃烤箱加温或低档微波处理染色细胞着色好、而碳酸锂饱和液蓝化效果比较理想。结论:提高冷冻切片质量需要临床科、手术室和病理科之间相互配合,必须认真仔细做好每个环节才能提高冷冻切片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用自制同径2G24种不同针型活检细针,对离体猪肝尸体肝脏以常规穿刺法和提插穿刺法穿刺取材作定量研究,并作组织切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结构,优选取材量多及镜下肝组织结构完整的细针,穿刺人体手术肿瘤标本与大体标本同样切片染色,对比其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表明,同径不同针型各针取材量及两种穿刺方法取材量均有显著差异;但用同一针型同一穿刺方法对猪肝及尸体肝的取材量无明显差异。用优选针型穿刺肿瘤标本与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种手术中快速定性检测肿瘤新的方法。方法:选择术中切取的组织标本185例,进行冷冻切片诊断同时,同步应用阳离子微电流检测技术进行检测。CQ-1肿瘤检测仪探头置于样本上,荧屏上出现并行2条曲线,红线为标准线,黑线为检测线。单点测试5-10s,多点检测。冷冻切片诊断常规进行,检测结果与冷冻切片、石蜡切片相对照。结果:阳离子浓度曲线值恶性肿瘤0μA以上,交界性肿瘤0--3μA,良性肿瘤0μA以内。结果与冷冻切片诊断符合176例(95.14%),与常规病理诊断符合174例(94.05%)。结论:该技术可广泛适用于外科、病理科室手术中对肿瘤的诊断,操作简便,准确率高,可多点大块定性检测肿瘤标本,判断切缘,确认病变范围,单次时间比冷冻切片诊断提前20 min。液态、已坏死、钙化与骨组织标本不适用。  相似文献   

20.
用石蜡切片吖啶橙染色显示组织的肥大细胞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作者参考Jagatic等(Arch Path 82(5):430,1966)方法并加以改进。与原法对比,方法简单,效果更好。与冰冻切片相比,此法具有细胞图象清晰,不需低温冰冻切片设备,组织块可长时间保存等优点。更适于回顾性科研工作,本法照像(附图)要比原法清楚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