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舒展 《吉林水利》2005,(2):26-27
水位、流量关系分析,是水文资料整编中的关键环节,水位、流量关系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水文资料成果的精度。本文主要通过对九台水文站建站至今35年来的实测资料进行水位、流量关系分析,阐述各种因素影响下的水位、流量关系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水利工程的修建和运行会改变流域下游的天然水文过程,造成生态影响。定量评价水利工程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是完善工程调度和恢复下游生态流量过程的基础。针对目前流域水文改变度研究中对水库调度的影响分析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广东东江流域为例,采用耦合水库调度过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以现行水库调度方式下的流量为基础,计算并分析水库修建后和水库不同下泄流量情境下东江下游博罗站水文过程。评估在相同气象和下垫面条件下水库的修建运行对流域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程度。【结果】结果显示:(1)东江流域新丰江、枫树坝和白盆珠三大水库的修建和运行显著改变了下游博罗站的月流量过程、年极值流量以及年内径流改变率等水文指标,尤其是高低流量出现频率、流量增加率减少率和流量逆转次数改变较大;(2)新丰江单库运行阶段的整体水文改变度为70.90%,枫树坝和新丰江双库调度阶段的整体改变度为70.96%,三大水库联合调度阶段的整体水文改变度为71.77%,均属于高度改变;(3)提高上游水库的月最小下泄流量阈值,对下游的水文改变度较为明显,其中对新丰江坝下水文改变程度最显著。【结论】结果表明:分布式水文...  相似文献   

3.
黄河生态水文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维持良好的生态水文联系是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基础,开展河流生态水文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对进一步认识、量化和恢复河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黄河生态水文特点,建立指标体系构建原则,通过因素分析提取可以表征黄河河流生态水文情势的50个指标,构建黄河生态水文评估指标体系,并将指标体系应用于黄河干流兰州断面的生态水文评估。【结果】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兰州断面的整体水文改变度为0.722,属高度改变。其中1、2、8、9月平均流量、逆转次数、高流量延时、枯季最大流量、丰季最大流量发生时间、大小洪水次数、涨水次数与延时等指标改变强烈,会对黄河兰州段的水沙关系、生物种群数量、幼苗比例、栖息地环境以及滩区、湿地、洪泛区的植被与动物种类产生较大的影响。与IHA指标体系对比,两者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黄河生态水文评估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可行,相对IHA指标体系更细致、更全面、更准确,可较好的反映黄河生态水文态势。  相似文献   

4.
江德武 《海河水利》2023,(4):115-117
为提升流量巡测能力和水文服务水平,开展了遥测水位系统在利辛水文测区的水位流量巡测、洪峰流量巡测、洪水测验指导等相关研究和应用。近年测区洪水测验结果证明,该系统的运用是保证水文巡测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对测区巡测起到关键作用,可有效提升巡测效率和水文测验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类活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日益显著,流域植被覆盖改变、兴修水利工程、城市化、河道采砂等使河流水文要素特性不断发生变化。以江西信江梅港水文站为研究对象,对该站水位、流量、断面等水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断面变化、水位流量关系得出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河道采砂、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造成河流来沙减少,2012年该河段河床总体呈下切趋势;近年来梅港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产生趋势性变化,即从2002年开始,相同水位下流量逐年以增大为主。分析结果有助于改进水文测验手段,提升水文资料成果质量,为信江流域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水资源管理、防汛减灾等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洪道分汊很多,水文控制站少,整治疏挖无水文控制站的洪道,无法计算造床流量,也无法确定疏挖流量。鉴于洞庭湖区泥沙 80%来自长江洪水,选择造床作用较强的长江典型年洪水传播至整治河段的流量,作为该河段的疏挖流量,通过对澧水洪道的分析,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按照《水文资料整编规范》利用Autocad强大的制图功能和Microsoft Excel强大的计算功能,探索出水文站水文资料整编中流量测验记载计算、实测流量成果表填制、大断面图、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曲线的拟合、曲线数据的读取、数据点及曲线的展绘、水位流量关系表均由计算机来完成的方法,编写了关于数据的有效数字保留及四舍六入奇进偶舍的自定义函数,用“规划求解”的方法来求拟合曲线函数表达式,使水文资料整编的工作效率和资料精度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任蓓 《中国水利》2008,(7):28-30
为统一宁夏水文测站的流量测验方法与分析计算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保证流量测验精度,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根据宁夏的基本情况,按照《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制定了宁夏水文测站水位分级成果,编制了测流方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Visual B和的Excel的结舍,以自定义函数的型式,给出了一个解决水文资料中“四舍六入,逢五奇进偶合”计算机处理过程,具有简单性、通用性和易操作性,可直接用于水文行业上各类计算数据和资料整编结果的处理。并以流量计算为例,介绍了水文流量计算中“四舍六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流量是水文资料的一个重要项目,自实施新的《水文资料整编规范》以业,全省接近50%的流量站流量定线精度难通过,如何确保水位流量关系线定线质量,一方面适当增加线数,另一方面从点绘、计算、测验着手,分析批判特异点。当检查不出突异点的反常原因时,引入统计方法概念-误差控制曲线剔除特异值,减少水位流量关系点的离散程序。  相似文献   

11.
斜流式水轮机转轮准三元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准三元流动理论,研究斜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的设计方法。推导出对斜流式水轮机转轮更为适用的S1和S2m流面的方程,用有限元法对两个流面方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在S1相对流面首次引入了“等价速度三角形”理论,用轴向速度变化率ζ和流面倾斜参数η来修正因流面倾斜和轴向速度变化而引起叶栅性能变化的影响。利用在两个相对流面间进行迭代求解准三元设计方法,计算出的斜流式水轮机转轮可达到预期设计要求。该设计方法也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流体机械转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泥石流龙头的形成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洋  崔鹏  王兆印  梁双庆 《水利学报》2017,48(4):473-479
泥石流龙头的高度反映了泥石流的规模,是防治工程的重要参数之一。陡峻的地形、大量松散固体物质、丰富的水源构成了泥石流发生的三大要素,同时也是影响泥石流龙头高度的重要因素。通过采用均质沙及宽级配沙进行水槽实验,探究泥石流运动过程中龙头高度与沟道物质级配、流量、坡度之间的关系,提出泥石流龙头高度随流量、坡度、平均粒径、细沙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利用回归分析方法,采用水流功率的概念,建立了泥石流龙头高度计算模型,并采用其他科学家的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可为预测不同条件下泥石流规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关于明渠水流的六区流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下临界Reynolds数、上临界Reynolds数、临界Froude数将明渠水流的流态划分为六区,即:缓层流、缓过渡流、缓紊流、急层流、急过渡流、急紊流,提出了六区流态划分图。并对明渠流与管流采用统一的流速公式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形理论的冰下水流流速垂线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下水流流速分布是冰凌生消、泥沙输移、河床演变及冰期输水的重要参考依据,基于分形理论,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了冰下水流流速垂线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依托明渠水流的若干成果,从分形理论出发,基于Einstein假定,可推出已有冰下不同形式的流速垂线分布公式;理论分析认为,冰下分区水流流速分布近似镜像,均具有分形特征,可用双对数公式表达,实测结果证明,对于弯曲河道,水流核心区流速分布均匀,并不服从对数分布,公式在运用时需考虑适用性或引入因子项;稳封期,冰盖区水流流速分布的分维值大于河床区,流速分布更均匀,而在弯道卡冰区域,由于弯道冰下水流结构的复杂性,河床区水流流速分布的分维值无规律。对冰下水流流速的研究,拓展了分形理论在水流流速垂线分布研究方面的应用成果,概化的冰下水流结构,对工程运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泄水建筑物反弧急流水深是泄水工程下游水流衔接、反弧半径设计、反弧段动水压力计算的重要参数。本文的目标就是探讨具有足够精度又计算方便的泄水建筑物反弧急流水深计算方法。在利用恒定急变流的能量方程对于泄水建筑物的反弧水流进行分析基础上,对恒定急变流的能量方程建立的反弧段水深方程,通过级数展开近似处理,得到泄水建筑物反弧急流水深的显式解。精确解和显式解的误差分析表明,当急变流流速系数在0. 85到1. 0之间变化时,反弧急流水深的误差随着流速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流能比在0. 01到0. 3之间变化时,反弧急流水深的误差随着流能比的减小而减小。建议的公式最大误差小于1. 85%。可见,在实际工程的参数变化范围内,本文建议的泄水建筑物反弧急流水深的显式解形式简单、计算方便、又具有足够的精度,因此可应用于实际工程泄水建筑物反弧急流水深的水力计算。  相似文献   

16.
通过漳州LNG项目取海水系统的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分析该取水工程进水流道漩涡产生机理,提出改善进水流道水流流态(防止漩涡)的不同措施,研究治理漩涡的不同优化方案。采取治理措施后各工况条件下,流道内水流均匀,无有害漩涡产生,机组运行平稳,从而提高了泵站效率和保持安全经济运行,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测流时,脉动水流会使测流过程中的水位、水深、流速与实际产生误差,从而对实测流量的精度产生一定影响,造成量值误差。在量值已成为当前水利规划使用依据时,有必要注意其影响。从而提高使用精度。  相似文献   

18.
河道糙率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道糙率实质性影响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不同流态和水流边界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糙率分析方法,这对进一步开展对河床糙率的研究、提高比降法推估流量的精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上海洋山港区一期工程潮流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潮流水工模型试验 ,模拟洋山港区一期工程方案实施前后 ,港池和航道流速变化特征、水流流态、港区通道潮流变化 ,并估算通道水域水深变化 ,为优化工程方案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入汇主河的泥石流龙头运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春光  姚令侃  杨庆华 《水利学报》2004,35(1):0011-0016
作者基于野外观测资料和模型试验,提出了泥石流与主河交汇的两种模式,即:有上下分层交汇和无明显分层的潜入式交汇。建立了潜入式交汇的泥石流龙头运动方程,并讨论了模型参数的取值。计算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当主河水流费劳德数比较小(Fr<0.35)时,入汇主河泥石流龙头在主河的运动速度近似以线性减速,且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混合流粘滞系数和绕流系数对龙头运动速度影响较大;泥砂沉降速度对龙头内部体积比浓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