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受古今医论启示,提出"流湿润燥"为治疗燥症的重要大法,对其治燥机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独特的系统论述,并阐明宣肺、理气为具体"流湿"的方法。对开拓中医论治燥症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明确理解、推广运用"流湿润燥"法,提高中医药防治燥症的疗效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脾喜燥恶湿,治脾病当顺其性制其恶。故临床应准确把握"脾湿证当用燥法治疗"的辨证关系,因人施医,区别用药,以平为期。  相似文献   

3.
刘光国 《北京中医》1998,17(1):55-56
祛风换肌丸出自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原书主治“白屑风及紫白癜风、顽风顽癣、湿热疮疥,一切诸疮,搔痒无度,日久不绝,愈之又发宜服之”。笔者根据其组方配伍特点,专用治皮肤病证属阴虚血燥夹湿或湿热化燥伤阴,同时具有湿与燥两种病机的证候,获效满意。一、配伍...  相似文献   

4.
张聿青先生为近代苏南名医,其治湿温独擅胜场,兹就《张聿青医案·湿温门》案例,试作浅析。一、流气化湿流气化湿乃张氏用治湿温之起首方法,包括宣气化湿、流化湿痰、流湿润燥三法,是张氏“以燥化燥”法则之具体化。湿温初  相似文献   

5.
新感秋燥说     
新感秋燥说民国·何廉臣撰凡治燥病,先辨凉温。王孟英曰:以五气而论,则燥为凉邪,阴凝而燥,乃其本气。但秋承夏后,火之余炎未息,若火既就之,阴竭则燥,是其标气。治分温润凉润二法。费晋卿曰:燥者干也,对湿言之也。立秋以后,湿气去而燥气来,初秋尚热,则燥而热...  相似文献   

6.
余晓辉 《河南中医》2000,20(1):13-14
内生五气(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非自外入,而是由于脏腑功能活动失调所产生。其为患,在妇科临床有不同见症,治法亦不同:“内风”治疗重点在于滋肾阴、养肝血;“内寒”治宜温补脾肾;“内湿”治疗重在补脾;“内燥”治从滋养肝肾之阴;“内火”治法调补肝肾。  相似文献   

7.
总结李士懋教授以养阴祛湿法治疗湿证经验。传统观点认为养阴之品多滋腻助湿,难以用于湿证的治疗。在"湿盛则燥"学术观点指导下,提出苦燥淡渗治湿邪之常、养阴祛湿疗湿邪之变,养阴祛湿不得滥用、辨证详准确保全功等主张,临证通过养阴与祛湿同用的方法治疗湿证可收良效。  相似文献   

8.
周平安系北京东直门医院教授,从事医疗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外感咳嗽,兹就其治疗外感燥咳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外感咳嗽,燥咳并不少见,此乃因“风为百病之长”,四时皆可致病,久必化燥;秋季燥邪当令,易感燥邪;或久居空调之室,或冬天生炉取暖,室内空气混浊干燥,而为燥邪所伤;或嗜食辛辣烟酒、油炸等热性食物,或温阳之品致火旺生燥,寒性收敛,腠理固密,无汗而燥。若出现典型症候者,以桑杏汤治之多有佳效。但临床症候往往错综复杂,常有兼夹之证,以燥热夹湿尤为多见。两邪相搏,病势更剧,其咳最为缠绵,极易转为内伤阴虚咳嗽和痰湿咳嗽,病情更加顽固难愈。燥热与湿相搏,一则肺气被敛,宣降失司,津停为湿;二则气机失和,气血不畅,津液输布受阻,湿邪更加胶着难化,故形成难治之顽咳。……  相似文献   

9.
《内经》在论述六气病机中,遗失秋燥致病。后世医家多不明燥邪致病,每遇燥邪致病,多用辛香温燥之药,如乌药、香附、半夏、厚朴等,以燥治燥加重病情。喻昌言“他凡秋伤于燥,皆为秋伤于湿,历代诸贤,随文作解,弗察其讹”(《医门法律·秋燥论》)。直至金元时期刘河间发现燥邪致病:“诸涩枯涸,干劲皴裂,皆属于燥”(《素问·玄机原病式》),才将六气病机补充完整。但刘河问只是给出燥邪致病病机,未给治法及方药。明末医家喻昌将燥邪致病病机完善并第一次提出治燥专用方药。至此,秋燥致病才被后世医家重视。如清代医家吴瑭创出桑杏汤、杏苏散、桑菊饮等治燥名方。  相似文献   

10.
路志正教授基于临床实践提出湿燥理论,认为从湿致燥是临床常见现象,临床表现具有特异性;其核心病机是水液代谢和少阳三焦开阖失常,兼夹邪气因素,并受脏腑特性影响,湿燥证治应以辛润为原则,辛展阳气、辛开枢机、除湿润燥,以及甘淡滋脾,该理论为解决临床问题提供了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邓颖萍 《北京中医药》2010,29(5):339-341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外分泌腺为主并伴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属于中医燥痹的范畴。多数医家认为阴虚致燥为主要病因病机,以养阴润燥为治疗大法,但临床上部分患者出现既有阴虚内燥,又有水湿停滞的阴虚恶夹湿证,治疗必须燥湿同投。董振华教授师从于著名中医祝谌予,在治疗干燥综合片方面经验丰富,本文对其临床治疗干燥综合征阴虚夹湿证的中医理论进行了探讨,对脏腑分型辨治及用药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张天嵩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提出基于病证结合、以燥湿为纲辨治慢性咳嗽的学术观点。燥咳宜润药,湿嗽宜燥药,用药圆机活法,在此基础上酌用动物类药对,临床疗效满意。通过对张天嵩临床常用的6组动物类药对海蛤壳与海浮石、瓦楞子与海螵蛸、蝉蜕与白僵蚕、地龙与白僵蚕、全蝎与蜈蚣、龙骨与牡蛎进行整理,为临床辨治慢性咳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清朝初年著名医家喻昌首创《秋燥论》,提出治燥五律。明确了治燥首要明辨燥湿,重在辨表里气血,关键在于区分肝肺之燥,切忌纯用润药。当遇杂病兼燥,则需慎用燥药。喻氏告诫后世医者:治燥首当避免误以湿治,要辨清燥邪侵犯的病位,重视脏腑之间的关系,不可纯用润剂;当非燥病而兼燥者,需慎用燥药,避免以燥治燥,燥上加燥。  相似文献   

14.
便秘的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黄元御认为可以从中气升降失常、中气衰微、阳明之主气燥金辨治,归根结底依然是水寒土湿木郁,治疗上主张温肾暖脾达肝。陆家龙教授认为便秘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气血亏虚、阴虚血燥、气机失调,并结合“燥为虚证”的观点,指出临证治疗不能一味温阳温肾,应辅以健脾润肠之剂,选药上应补气养血润燥兼而用之。  相似文献   

15.
燥咳证治浅谈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10029)徐丽华燥咳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西医治疗大多鲜效,而中医对其病机、证治、用药有独到的认识,疗效颇佳。笔者门诊数年,对燥咳的治疗积累了些临床体验,浅述于后,祈求指正。1燥咳的病机特点明·李中梓《医宗必读·咳...  相似文献   

16.
徐莉佳 《新中医》2022,54(7):217-219
“胃喜润恶燥”是胃的生理特性之一,与“脾喜燥恶湿”相对有独立的理论体系、辨证准则和治疗方法。该文从体阳用阴浅析“胃喜润恶燥”的含义,说明“胃喜润恶燥”的生理特性和病机、证治。胃在感受外邪或内伤杂病的情况下,易患阳明热证实证伤津伤阴,在诊疗中应辨用识体,调用治体,当顺其性制其恶,临床应多使用增液养阴柔润之品而慎用温燥之类,由此提出增液养阴,补肾固根的治疗方法,为理论探讨及临床治疗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临床多从风、湿、热等论治湿疹,常忽视燥邪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燥邪与湿疹发病病因、作用机理、治法方药和临床意义四方面的相关性,探讨其在湿疹发病中的作用,认为内外燥均可引起湿疹,因此从燥论治湿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藿香正气散化湿特点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有内外之分,湿之与水,异名同类,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早在《内经》即提出:“湿淫于内,治宜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素问·藏气法时论》)等治湿之原则,总不外苦燥和淡渗。藿香正气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广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姜厚朴、桔梗、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功擅治湿,可适用于湿邪为患的多种病证,被历代医家尊为“....  相似文献   

19.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湿淫于内,治宜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这都说明了湿病的治则不外苦燥和淡泄;李东垣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后世医家经过不断实践对上述治则有所发挥,现归纳为7法概述于...  相似文献   

20.
蔡峰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292-293
清代名医陈士铎论治燥证多有卓见,提出湿可去燥的治疗大法,强调脏腑辨证,配伍应用有其自身特点,立意深刻,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