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了寒冷地区别墅区供热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生态循环供暖的空气/水 户式水/水双级耦合热泵系统,对双级耦合热泵系统的运行可行性进行了预测分析后,针对其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代表城市运行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在寒冷地区别墅区的供热中应用。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双级耦合热泵的特点,并在系统上做出改进,提出了供别墅区使用的单、双级混合供热系统。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我国“三北”地区应用热泵供暖所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简要介绍了一种能在寒冷地区实现“生态循环供暖”的新型热泵供暖系统,即空气/水和水/空气双级耦舍热泵系统;然后指出了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即在能够满足空气源熬泵单级运行条件的供暖季大部分时间内,系统仍然需要双级耦合运行,从而使得系统的供热能效比(EER)和季节供热性能系数(HSPF)大为降低;最后,针对这种系统作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单、双级混合式热泵供暖系统,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还对两种系统的季节供热性能系数(HSPF)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单、双级混合式热泵系统切换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洋  江辉民  马最良  姚杨 《暖通空调》2005,35(2):1-3,19
提出了由空气/水和水/水热泵机组组成的单、双级混合式热泵系统,并设计了该系统的实验样机。对空气/水热泵机组在低温条件下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实验,分析了系统的制热能效比,确定了系统单、双级切换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寒冷地区高层建筑供暖空调的特点,提出了四种可供高层建筑使用的、以空气为低位热源的双级耦合热泵系统。选择一幢写字楼,以空气源热泵+热泵型水冷VRF系统为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该系统在寒冷地区代表城市的运行特性,并与传统的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了经济性比较。  相似文献   

5.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节能探讨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通过对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典型运行工况的分析,从节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种水环热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节能的技术措施,旨在为水环热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但节能技术措施的实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需要综合无余热负荷(冷负荷)、建筑功能、气象参数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针对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在低温环境下机组难以启动、室内供暖效果差且能量损失大等问题,将相变蓄能装置引入到热泵系统中,提出了空气源复叠式热泵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低温环境下系统的工作特性,结果表明,利用双级耦合热泵技术提高了机组的制热性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能量来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原大楼空调系统冬季采用电加热器作为辅助热源导致能耗过高的缺点,本文提出两种改造方案。方案一在冬季采用风冷热泵作为辅助热源,制备热水进入末端分散的水-空气水源热泵,即采用“双级耦合热泵”的形式向大楼供暖;方案二采用含水层储能系统作为冬季辅助热源和分散热泵系统组成混合系统向大楼供暖,考虑到冬夏季负荷相差太大会对地下含水层产生热影响,夏季采用含水层储能系统和冷却塔联合散热。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丰足的冬冷夏热地区,采用与含水层储能系统结合的集中水源——分散热泵空调系统是政府机构大楼适用、经济的空调方案;而在缺水的地区,可采用风冷热泵作为辅助热源的“双级耦合热泵”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北京地区某办公建筑主动式太阳能与空气源/水源热泵双级耦合多能互补的地板采暖系统于2010~2011年冬季实际运行情况,在满足采暖要求的同时,取得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节能率76%。采用空气源热泵与水源热泵耦合系统,能够解决R22工质的单级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制取供暖热水,压缩机压缩比大,工质流率低,压缩机出力下降较多等问题,提高能效比。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基础上,使空气源热泵采暖在北方寒冷地区得到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处于部分负荷状态运行的时间长,效率低。常规的空气/水热泵机组采用台数调节的方法,使得部分制冷设备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多台压缩机和多个室外换热器并联的改进流程,通过改变投入运行的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组合数,来实现系统的能量调节;并在混合式热泵系统的空气/水热泵机组中分别采用这两种流程,通过实验研究了其在不同运行模式下部分负荷时的运行参数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级和双级耦合两种运行模式下,相对于传统流程而言,采用改进流程的空气/水热泵机组部分负荷运行时,由于室外换热器面积的增加,不仅使得机组的运行工况得到一定改善,而且其性能有了较大提高,其制热量和制热能效比(EER)最大增幅可分别达41.1%和43.3%。  相似文献   

10.
王伟  马最良  姚杨 《建筑科学》2007,23(10):28-31
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中,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级侧机组,工作于一个全新的低温运行工况中。本文利用已建立并通过实验验证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稳态仿真数学模型,对机组在新工况与常规工况下的低温稳态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显示,在新工况下,空气源热泵性能显著改善,机组低温运行范围有效扩大,满足作为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低位热源的需要。此研究可为新系统的推广奠定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燃气机热泵的工作流程及性能特点:对国内6座城市分别采用电动热泵、小型燃气溴化锂模块化机组、燃气机热泵的运行费用进行了比较,燃气机热泵的运行费用最低。  相似文献   

12.
曹明星  魏东 《建筑节能》2007,35(5):48-50
概述了中国目前的能耗现状和能源问题面临的形势,提出热泵技术是回收和利用低位热能的有效措施之一,研究和推广应用热泵技术对于节能有重要意义。随着热泵及其各种驱动装置的研制和热泵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的开展,热泵技术将在我国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在节能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空气源热泵机组除霜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空气源热泵产品在北方地区应用受限制的原因。研究了空气源热泵产品的结霜条件、制热效率和性能系数等,提出了改进措施。研制了低环温型空气源热泵空调机组,测试数据表明,该机组在北方地区具有较好的制热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我国不同地区的地源热泵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地埋管系统建立了CFD模型,根据各地区的土壤初始温度和热物性进行模拟计算,讨论了几种工况下土壤换热能力及地埋管进、出口温差的变化。而后对某办公建筑匹配不同地区的围护结构参数,利用DeS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了各典型城市建筑负荷特性,进一步分析了建筑负荷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影响。分析可知无论是从热泵机组效率角度考虑,还是从土壤热平衡角度考虑,低纬度地区均不宜单独使用地源热泵系统进行空调和采暖,应考虑采用辅助冷热源,构建复合型采暖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15.
针对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结霜、压缩机液击等问题,在传统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基础上,在热泵蒸发器前串联空气预热器。以兰州地区为例,阐述了采用这一新型方式的系统优缺点及其在兰州地区推广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表明:当室外冷空气温度低至冬季最低气温时,该系统可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提高热泵的运行稳定性,节能经济性可观,解决了冬季运行难的问题,为寒冷地区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北京市某综合大楼的改造工程为背景,比较了几种常见的中央空调冷热源方式,指出了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优点,并确定了使用水源热泵空调的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水源热泵的实施及其实际运行耗电情况。水源热泵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适宜于在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广使用,但必须保证地下水的完全回灌。  相似文献   

17.
上海地区空气源热泵地板采暖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冬季采暖问题在夏热冬冷地区日趋得到重视,而地板采暖系统以其舒适性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以空气源热泵作为冷热源的系统既解决了夏季空调的需要,又可在冬季提供舒适的温水地板采暖,近几年在华北等地区得到推广应用。为了考察夏热冬冷地区的空气源热泵地板采暖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积累其运行的技术数据,本实验研究以上海地区的一栋独立别墅住宅为对象,经过采暖期中一个月的实测,系统地测得了空气源热泵地板采暖的特性参数和运行能耗数据,把握了空气源热泵地板采暖的运行规律。本文基于实测数据,对上海地区将空气源热泵用于地板采暖系统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能源供应趋紧、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人们在不断地寻求既节能又环保的新能源.热泵作为新能源的一种,能够实现把低温热能传递给高温热能的功能,能够利用自然资源和余热资源中的大量热量,有效节约民用及工业所需的一次能源使用量.对于几种热泵系统,如地源热泵系统、地表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本文主要介绍几种热泵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石东森 《建筑节能》2007,35(8):10-12
地下浅层地能资源(地下水)的非开采利用,可以通过热泵装置实现供热和制冷的双重作用.地源热泵充分利用了地温逆变性(冬暖夏凉)和常年温变小以及蓄能的特点,实现了能量的再利用和良好的环保效能,使在北方冬季应用热泵供暖系统成为现实,并可实现供热制冷系统一体化.通过实际工程论述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