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CTA)在椎动脉沟环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头颈部双源CTA检查中发现椎动脉沟环的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椎动脉沟环分型并测量椎动脉直径。【结果】62例椎动脉沟环的分型:Ⅳ型38例,占61.3%,其中25例为双侧全环型,13例为单侧全环型(右侧8例、左侧4例);Ⅲ型6例,占9.7%,为弧形骨桥弓顶部骨质中断,两端呈鸟嘴状;Ⅰ型及Ⅱ型18例,占29.0%,其中Ⅰ型(前半环)3例、Ⅱ型(后半环)15例。测量全环型椎动脉沟环上下径3.1~8.2(4.8±0.3)mm ,前后径4.2~9.1(7.1±0.3)mm ,同时测量寰椎椎动脉沟环处椎动脉直径1.8~5.9(3.7±0.8)m m ,椎动脉局部狭窄15例,狭窄程度10%~30%。【结论】双源CTA能够准确地显示寰椎椎动脉沟环形态及由其对椎动脉卡压所致的狭窄。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57名儿童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血清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琼脂双向扩散试验,对103株由57名5~6岁患龋儿童的无龋裂沟表面的混合牙菌斑中所分离的变形链球菌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 d 型为57株,占55.34%;c 型22株,占21.36%;g 型21株,占20.39%:e 型3例,占2.91%。  相似文献   

3.
关于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有过不少报告,因各家所采用的标准不一,故分型较乱,结果亦有不一致之处。本文共观察了114例成年国人心脏,依Schlesinger的分型法将冠状动脉分为三型;即右优势、均衡型和左优势,出现率各为82.5%,9.6%和7.9%。比较了国内外有关资料,认为中国人心脏左优势的出现率明显偏低,而右优势的出现率相对较高。在国内资料中,均衡型的出现率的统计结果差异较大,本文认为其原因除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外,尚与对Schlesin ger分型标准的误解有关,有些学者错误地将左优势划归均衡型。文中还观察了前降支的终止部位,多数止于后纵沟的下三分之一,占59.6%;其次为后纵沟的中三分之一,占23.7%;终止于心尖部的仅占10.5%;还有止于前纵沟下三分之一和后纵沟上三分之一的,分别占5.3%和0.9%。不少教课书述及前降支多止于心尖切迹,文中对比提出异议。还讨论了冠状动脉类型与心脏房室传导组织及冠心病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83年9月至1994年9月,应用高频电灼术共治疗163例过敏性鼻炎,无一例复发,疗效显著,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在163例过敏性鼻炎病人中,男75人,女88人,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14岁,14~20岁54人,占33%;21~30岁72人,占44%;30岁以上37人,占23%。分型:季节型47例,占29%,常年型116例,占71%。2治疗方法:高频电刀烧灼术,先采用2%丁卡因棉片麻醉筛前神经、蝶腭神经分布区域,在下鼻甲粘膜表面均匀贴上棉片20~30分钟,取出所有麻醉棉片,用高频电刀从下鼻甲长轴方向由后向前烧灼三道深达骨膜纵沟,烧后在其创面…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天南星属及半夏属16种药用植物的花粉粒进行了扫描电镜的观察和比较,发现其花粉粒都为圆球形、类球形,无萌发孔、沟,表面具刺状纹饰,但不同种的天南星的花粉粒其表面刺的形状、大小、分布、密度及刺间特征沟有明显的区别,可为原植物的鉴别提供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944例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976年-1992年经实验室确诊的944例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资料。案例来自11个地州市。农民占70.7%,10~34岁占72.6%;7-10月占91.3%;稻田、江河及沟塘型占81.6%。早期典型病例数仅占16.4%;流感伤寒及胃肠型为轻症型占88.3%,黄疸、肺出血、肾及脑膜脑炎型为重症型占11.7%;重症型由强毒菌群引发者占12.4%(22/177),由弱毒菌群引发者占3.8%(10/285),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X ̄2=10.59,P<0,005),并因地而异;其临床表现多样性,与流行菌型复杂及毒力差别因素有关。钩端螺旋体病多被误诊为其它热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院1959年9月至1980年10月住院的471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一) 性别本组471例,男223例;女248例。 (二) 年龄 13~80岁。40岁以下者179例,占38%;40~60岁209例,占44.4%;60岁以上者83例,占17.6%。 (三) 病型幼年起病型3例,占0.6%;青年起病型85例、占18.1%;成年起病型383例。占81.3%。 (四) 病程及病情按入院时计算病程5年以下的有387例,占82.2%;5~10年的64例,占  相似文献   

8.
嗅沟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2.0%~7.9%[1,2],为常见的颅底脑膜瘤。我科1989年8月~1997年8月共收治嗅沟脑膜瘤21例,占同期脑膜瘤的5.1%。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33岁(24~62岁),30~5...  相似文献   

9.
余庆鹤  杨鸿生 《医学综述》1999,5(6):F002-F002
<正>胸腺瘤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发病率占所有前纵隔肿瘤的83%~90%,约占所有纵隔肿瘤的20%。根据细胞成分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和混合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测定血痕结合珠蛋白(HP)的方法,对内蒙古达斡尔鄂温克人血清HP表型和基因频率进行了调查,155名达斡尔人中,1~1型占9.68%,2~1型占42.58%,2~2型占46.45%,HP°型占1.29%,HP~1=0.2950,HP~2=0.6382,HP°=0.0668。识别能力:DP=0.5934、181例鄂温克人中表型1~1型占9.39%,2~1型占41.43%,2~2型占48.61%,HP°型占0.55%,HP~1=0.2902,HP~2=0.6649,HP°=0.0449,识别能力:DP=0.5830。两群体间HP分布无显著性差异(X~2=0.588,df=3 P>0.05)  相似文献   

11.
The pollen samples of Piper kadsura Ohwi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habitats were studied with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It was found thatthe pollen of P kadsura Ohwi was polytypic, which included boat shaped sulcatepollen grains (about 43.6-57.1%), oblate macroulcerate pollen grains (about38.6 - 46.3%) and tricolpoid pollen grains (about 4.3- 10.1%). Previously, the lattertwo were mistaken for inaperturate and trichotomosulcate pollen grains under opticmicroscope.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广泛的标木室和实地考查,证明《中国植物志》对风藤(Piper kadsura〈Choisy〉Ohwi)的形态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合,这可能是造成风藤鉴定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此,作者追踪到原始文献,对风藤描述提出修订。  相似文献   

13.
海风藤提取物对老龄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瑞友  张苏明  方思羽  杨渊  徐广润 《华中医学杂志》2000,24(4):177-178,182,F003
目的 探讨海风藤提取物在老龄大鼠局灶脑缺血后可能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光化学导的老龄大鼠避灶性脑缺血模型,利用TTC染色、HE染色原位末端标记第风藤提取物地缺血灶大小、血脑屏障、缺血灶周围坏死细胞、凋亡细胞的影响,结果 海风藤提取物可显著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的破坏,减少缺血灶周围坏死细胞、凋亡细胞数量,并具有减少梗死灶直径的趋势。结论海风藤具有抵御缺血后脑屏障破坏,减少缺血灶周围神经细胞坏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报道四川产升麻一新变种紫花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var.purpurea C.Huang,var.nov.,对新变种作了特征集要描述,并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和新变种的花粉形态特征作了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16.
中药金银花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忍冬属(Lonicera)19种药用金银花以及同属的醉鱼草忍冬L.buddleioides Hsu et H.J.Wang,女贞叶忍冬L.ligustrina Wall.,光枝长白忍冬L.ruprechtiana Reger var.calvescens Rchd.的花粉形态特征作了比较观察。22种植物花粉形态种间区别主要在于花粉粒的大小,萌发孔的沟与内孔的形状、大小,外壁的厚度及表面纹饰,为商品金银花的品种鉴定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作者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湖北产贝母属(Fritillaria)药用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利川贝母F.lic-huanensis P.Ii et C.P.Yang,蒲圻贝母F.puqiensis G.D.Yu et G.Y.Chen,鄂北贝母F.ebeiensis G.D.Yu et G.Q.Ji和紫花鄂北贝母F.ebeiensis var.purpurea G.D.Yu et P.Ii的花粉形态特征和外壁纹饰等作了比较观察,阐明了花粉形态特征对分类鉴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扫描电镜法观察了薄荷属(Mentha L.)7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欧薄荷(M.longifolia)、唇萼薄荷(M.pulegium)的花粉同其它5个种的花粉存在显著差异,而各个种之间在花粉的形态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文章还简要讨论了花粉形态在薄荷属的系统分类及种质资源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中药凌霄花及其混淆品共5种药材进行了性状和显微鉴定研究。在显微鉴定中,还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花粉粒进行了观察,找出了它们的鉴别点。全文附药材外形和扫描电镜下花粉粒的照片及花各部表面制片的主要显微特征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乌头属22分类群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探讨了分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为乌头属植物的分类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