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洁  赵泽亮  罗宙红 《农垦医学》2004,26(2):113-114
目的:探讨心得安试验对判断肿瘤病人化疗后心电图ST-T改变的意义。方法:对76例肿瘤病人化疗后复查心电图,进一步对ST-T发生改变者进行心得安试验,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50例病人化疗后发生了ST-T改变,发生率为65.8%。其中43例(86%)心得安试验阳性,诊断为非心肌损害性;7例(14%)心得安试验阴性诊断为心肌损害。结论:肿瘤病人化疗后发生ST-T改变的几率较高,但绝大多数心得安试验为阳性,心得安试验对肿瘤病人化疗后出现ST-T改变是鉴别化疗后心肌器质性损害和心肌非器质性损害(或功能性ST-T改变)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损害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2004年1月~2009年4刊于我院内科仔院的确诊SLE80例,没有心脏损害症状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确诊SLE患者没有心脏受祟的症状和体征,但心电图榆查发现:46例有心电图改变,阳性率占57.5%,进一步做心脏超声检查发现39例有心脏结构或功能改变,阳性率占48.8%。结论SLE患者常规做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无症状的心脏损害患者的心电图改变,进一步做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红斑狼疮所致的心脏损害的程度,为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脑卒中急性期心脏损害进行临床探讨。方法 分析82例脑卒患者一般资料,并对入院时与治疗后1~6周内心电图改变作对比观察。结果 脑卒中急性心脏损害心电图呈现多种异常改变,其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最高占67.1%,心肌供血不足占32.9%。经积极的脑卒中治疗及相应的心脏损害治疗后,心脏损害大部分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恢复。结论 高龄、原有高血压、大面积脑梗死和出血量多是心脏损害的激发因素,有效及时地控制  相似文献   

4.
急性酒精中毒可引起脑、神经、心脏损害,导致各种心律失常。我院自2000~2003年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有完整心电图检查记录的45例,其中有异常改变者12例,占26.67%,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平均脉压(ABPP)增高对心脏的影响分析。方法:将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检测的结果按平均脉压≥60mmHg和平均脉压〈60mmHg分为两组,将两组的超声心动图检测中升主动脉内径、主动脉根部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长期末内径、射血分数、左室重量,及两组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脉压越大,出现心电图异常病例越多,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病例增多,两组数据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脉压增大,对靶器官的影响增加,尤其是对心脏的损害,从而造成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因此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治疗中积极控制脉压将能有效减轻心脏损害,同时可减少对脑、肾、视网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肌受照射面积及照射剂量对血清心肌酶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对86例射野累及心脏的肺癌和食管癌病人行60Co线照射,并在照射前、照射中和照射结束时检测血清LDH、AST、CK及CK-MB浓度的改变,同时行心电图检查。结果:①血清LDH及AST浓度无显著改变。②血清CK浓度在心脏受照射面积占心脏面积50%以上,且照射剂量高于60Gy时出现升高。③血清CK-MB浓度在心脏受照射面积占心脏面积50%以上时出现升高。④有2例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改变,占全部病例的2.3%。结论:血清CK浓度的改变与心脏受照射面积及照射剂量相关,血清CK-MB浓度的改变仅与心脏受照射面积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脏的影响。方法:对9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入院后1d~2d的十二导联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50例心电图有改变,占51.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而且对心脏有直接/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56例体位性T波改变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体位性T波改变在临床心电图中的意义。方法:取3组共156例,观察平卧位与直立体位时12导联心电图变化。结果:直立性T波改变在下壁T波改变组占76%,冠心病占24%。正常组占18%。结论:体位性T波改变是一种正常的T波变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109例的心电图变化,了解此类病人的心肌损害情况,方法: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109例的完整心电图记载进行了综合分类分析。结果:109例中有异常心电图者90例,占83%,其中中轻度中毒患者51例,中度中毒患者32例,死亡7例,结论:根据临床心电图分析,证明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中引起心脏毒性损害者多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继发心电图异常。方法:对62例脑卒中病例分别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2周、第3周内行心电图检查进行分析,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62例脑卒中病人中,43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其中单纯ST-T改变最常见,占44.2%。结论:脑卒中在急性期继发有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血压升高时与靶器官心、脑.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性血压监测仪,对16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单纯收缩压升高占28.0%;单纯舒张压升高占14.0%;混合型血压升高占57.9%;白昼血压升高占25,6%,夜间血压升高占17.1%,持续性血压升高占57.3%;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以脑损害为主,其次为心脏、肾脏损害.结论:提示原发性高血压病程.血压负荷值与心、脑、肾损害密切相关;血压升高类型,血压升高时间与心.脑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常以心得安试验对心电图ST—T波的改变,来鉴别心脏器质性损害或功能性改变。本组对77例患者ST—T波改变进行了临床分析,其中52例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25例为冠心病。对本组病例均于服用心得安前后描记心电图,观察其ST—T段波的改变,对监床鉴别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出血热各期心脏病受累情况。方法:选择1999年收治的39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各期均做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心电图异常24l例,占60.86,其中窦缓162例,占心电图异常的67.2%。此外可见心脏传导阻滞、房早、房囊及ST-T的改变。结论:患肾综合征出血热时,心电图异常率可高达60%以上。可发生在病程的不同时期,故对HFRS患者应节规全程监测心电图,以便及时发现心脏改变。另外给予保护心脏方面的治疗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搏后P波形态改变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描记方法,记录过早搏动,观察其后P波是否有变化及P波改变与其临床疾病的关系。结果 20000例常规心电图检查中,有过早搏动的1286例,其中早搏后P波改变的有95例,占同期各种过早搏动的7.39%,且95例中有85例有明确的心脏疾患。结论 早搏后P波改变,一般均患有心脏疾病。即各种心脏疾患导致早搏后P波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典型胸痛患者心电图有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不典型胸痛且心电图有ST—T改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冠咏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3例不典型胸痛且心电图有ST—T改变患者,冠脉造影证实有冠心病者占77.36%(41/53).冠状动脉正常组占22.64%(12/53),其中3例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3例为心肌桥,4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结论:不典型胸痛且心电图有ST—T改变患者误诊率仍较高,临床上仍应作冠脉造影,以明确冠心痛诊断.静息与胸痛时心电图有无动态改变是减少误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505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根据心电图表现,将病人分为2组。其中心电图正常组(I组)149例(29.6%),心电图异常组(Ⅱ组)356例(70.4%)。在心电图异常组中,窦性心动过速发病率最高,共139例(39%),以后按发病率依次为:S—T段降低93例(占26%),左室肥大92例(25.8%),窦性心动过缓、T波低平、倒置各75例(各占21%)。其他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较少。研究结果还提示,伴有心电图异常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较差。另一方面,将Ⅱ组病人中复查心电图有改善病人的死亡率与复查心电图后无改善或恶化病人的死亡率进行比较,前者比后者明显低,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心电图的改变可作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CDFI、Holter、心电图等观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心脏形态及功能改变。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标准12导联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及X线胸片,心肌核素显像观察pSS患者51例及健康对照40例的心脏形态、功能改变。结果:CDFI检查:pSS组左房长大10例(19.6%),二尖瓣环局部回声增强12例(23.5%),二尖瓣反流(轻-中度)7例(13.7%)。舒张功能检查:pSS组表现为VTIE,VTIE/ATIA变小,VTIA增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Holter检查:pSS患者中异常者23例(45%),普通心电图pSS中仅6例异常(11.7%)。核素显像两组无异常。结论:pSS组心脏形态、电生理与舒张功能有一定程度改变,值得引起重视。CDFI不失为一种有效、敏感性好的监测手段。Hotlter较常规心电图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压升高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性血压监测仪对15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单纯收缩压升高占55.9%,单纯舒张压升高占18.4%,混合型血压升高占25.7%;白昼血压升高占25.0%,夜间血压升高占16.4%,持续性血压升高占58.6%;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脑损害50例(32.9%),心脏、肾脏损害分别是41、20例,分别占27.0%、13.2%。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以收缩期高血压多见。高血压类型与血压升高时间与心、脑损害密切相关,与肾脏损害无关。收缩压升高及混合型血压升高对脑损害比单纯舒张压升高严重。靶器官损害中脑损害最常见。  相似文献   

19.
心电图ST-T改变心得安试验10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压力日益加重,植物神经功能不平衡的病人日益增多,多见于青、中年女性。由于不平衡的植物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作用,这些病人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心悸、气短、多汗、失眠等表现。心电图上可呈现T波低平或轻度倒置、ST段延长或水平压低,在Ⅱ、Ⅲ、aVF导联往往更为明显。这些病人一般无器质性心脏损害,而心电图ST-T的变化往往可能使临床医生的诊断出现失误。这就需要鉴别心电图ST-T异常是由心脏器质性改变或功能性改变引起。而心得安试验是临床常用的鉴别方法之一。我院对106例心电图ST-T改变的患者,进行了心得安试验,比较用药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晓霞  徐治波 《四川医学》1999,20(6):577-578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SS)是一种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免疫、性激素和感染等因素有关的以唾液腺、泪腺损害最为突出,并可累及多个脏器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张乃铮报告在我国患病率为0.33%~0.77%(根据标准不同)〔1〕,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我国的患病率0.32%~0.34%〔2〕。近年来对该病认识逐渐加深,其与内脏损害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有关资料亦屡有报道。本文就我院确诊的51例原发性SS的心脏损害进行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51例原发性SS系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