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比较了滤膜法、涂布法和纸片法对粪便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效果。通过对分离粪便大肠埃希菌的数量可知,纸片法与m—TEC培养基上滤膜法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数量结果基本一致。m—TEC培养基滤膜法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平均数量分别是伊红美蓝培养基涂布法分离大肠埃希菌平均数量的1.4倍、伊红美蓝培养基滤膜法分离大肠埃希菌平均数量的2.8倍、m—TEC培养基涂布法分离大肠埃希菌平均数量的2.25倍。分离粪便样品中大肠埃希菌选择滤膜法用m—TEC培齐基进行分离为最佳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人轮状病毒发现后不久,即已查明在病毒颗粒内衣壳层中具有所有轮状病毒共同的“群”特异性抗原。197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Zissis等和英国伯明翰Felwett等首次报导了轮状病毒的不同血清型。布鲁塞尔报告中中最初采用的是补体结合试验和免疫电镜法,后来美国比塞大Yokan和布鲁塞尔Zissis用ELISA法来鉴别。在英国伯明翰的报导中用免疫荧光灶中和试验法(NIFF)测出血清能中和细胞培养中人粪便轮状病毒的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3.
轮状病毒是致人及动物腹泻的一个重要病原,从Bishop等用电镜从粪便中发现了该病毒以来,相继出现了许多有效的检测方法。由于轮状病毒的基因组是具有11节段的双股RNA,因此可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进行检测。轮状病毒的RNA在电泳中形成了11个片段的迁移区带图,称为电泳型(electropherotype),不同种型的轮状病毒其电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动物轮状病毒的研究报道尚少。用细胞培养法分离轮状病毒又比较困难。本文报道用非洲罗猴胎肾细胞MA-104,结合胰酶处理及旋转培养技术,从北京地区腹泻仔猪和犊牛的粪便中成功地分离到6株猪轮状病毒(暂名为PRV1,PRV2,PRV8,PRY11,PRV15和PRV17)和4株牛轮状病毒(暂名为BRV6555,BRV6551,BRV6571和BRV6576)及其初步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季节及不同年龄段腹泻患儿感染轮状病毒(RV)与腺病毒(Eads)情况,为临床提供早期、快速、准确、可靠的依据,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使患儿早日康复。方法采用杭州艾博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的轮状病毒(A组)/腺病毒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就诊的3 368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3 368例腹泻儿童粪便中,RV阳性578例占17.16%,Eads阳性106例占3.15%。11月至次年1月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月份,1~3岁为儿童感染的高发年龄;腺病毒感染阳性率低,呈散发性。结论杭州地区近年1~3岁婴幼儿的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引起,其中轮状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腺病毒,且有明显的季节性;而腺病毒感染呈散发流行,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及年龄分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腹泻患儿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情况,为临床提供快捷、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 869例,应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群轮状病毒抗原,对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869例检测结果中阳性946例,总阳性率为32.9%。1~2岁患儿阳性率最高,为36.5%;0~1岁阳性率其次,为32.3%;2~6岁患儿阳性率相对较低,为27.0%。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P0.05)。秋冬季节为轮状病毒感染率的高峰期,春夏季节较低,分别为39.5%和22.6%。不同季节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P0.05)。并且发现粪便以黏液便或水样便为特征的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率较高。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急性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及时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对腹泻患儿的及时诊断和合理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制备了轮状病毒第9基因部分片段的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DNA-RNA斑点杂交表明该探针具有轮状病毒A组的特异性,可检出10pgHRV-RNA。实验中选择了粪便标本提取核酸后点膜和粪便上清直接点膜进行斑点杂交,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同时将斑点杂交法与PAGE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用PCR技术直接制备地高辛素标记的cDNA探针具有方便、快速、标记率高、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尽管在常规免疫中其疫苗的使用有所增加,在低收入国家轮状病毒仍然是引起急性胃肠炎(AGE)的主要原因。作者描述了马拉维在疫苗引入前和引入后四年轮状病毒的流行和住院情况;提供最新的疫苗有效性评估并评估了轮状病毒疫苗的间接影响。在布兰泰尔招募了5岁以下因患急性胃肠炎而入院的儿童。粪便样本用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轮状病毒。采用泊松回归法评价轮状病毒流行的变化。时间序列分析用于进一步调查随着时间推移的流行趋势。采用逻辑回归法评估抵抗任何严重程度的轮状病毒腹泻的有效性。通过评估未接种疫苗儿童的轮状病毒患病率,并将观察到的轮状病毒住院率降低与基于疫苗覆盖率和试验现场效果估计值进行比较,来估计疫苗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
PCR制备地高辛素标记的探针检测轮状病毒核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制备了轮状病毒第9基因部分片段的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DNA-RNA斑点杂交表明该探针具有轮状病毒A组的特异性,可检出10pgHRV-RNA。实验中选择了粪便标本提取核酸后点膜和粪便上清直接点膜进行斑点杂交,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同时将斑点杂交法与PAGE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用PCR技术直接制备地高辛索标记的cDNA探针具有方便、快速、标记率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病人大便中的轮状病毒可以用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方法——乳胶凝集法(LA)检测。 材料和方法 患者 从急性胃肠炎或疱疹性咽峽炎患者收集大便标本。急性胃肠炎患者年令从3个月至3岁;后者从1岁至5岁。在发病后1~5天收集大便标本。  相似文献   

11.
1986年5月4日—5月19日,湖北省襄阳县发生七起以成人为主的流行性腹泻,发病98例,患病率为47.1%。发病涉及各年龄组,以青壮年为主。取18名患者粪便作细菌培养,未发现致病菌。而有50%(9/18)的粪便际本在电镜下观察到约75nm的轮状病毒颗粒;72.2%(13/18)的粪便标本聚丙烯酰胺电泳(PAGE)检测呈阳性,病毒核酸图象与普遍轮状病毒核酸图象十分不同;患者双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表明57.1%的病人恢复期血清产生对分离株轮状病毒的抗体。因此,可以确定,本次流行性愎泻爆发流行的病原是成人轮状病毒(ADRV)。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辽河油田地区秋冬季3岁以下腹泻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率,观察口服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抗-HPV IgY)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儿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者,比较抗.HPV IgY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2组的有效率。结果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出率为71%,抗-HRV IgY治疗组的3d有效率为82.3%,常规药物治疗组为32.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口服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疗效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双歧杆菌与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冬季小儿腹泻的病原多是轮状病毒感染 ,临床多见于 6~ 2 4个月婴幼儿。我院 1 998年 1 1月至1 999年 1月腹泻病流行期间 ,用口服双歧杆菌 (丽珠肠乐 )与利巴韦林 (病毒唑 )泡滕剂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86例 ,疗效满意。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均系腹泻病流行期间急性腹泻患儿 ,病程在 3d以内 ,年龄 8~ 2 4个月 ,粪便均为稀水样或蛋花样 ,粪常规以消化不良、脂肪球为主 ,未检出红细胞、白细胞 ,大便培养阴性。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粪便 RV- Ag均阳性 ;根据 93年《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诊断分型 ,均为轻至中型。随机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5岁的患急性稀水样便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感染及星状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留取2006年6月~2007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住院及医院内感染腹泻患儿的部分粪便标本,应用免疫层析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排除轮状病毒感染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星状病毒。本实验主要研究对象为年龄≤5岁,病程≤2周,大便培养无条件致病菌生长患儿。结果 共收集724例急性腹泻粪便标本,年龄≤5岁人群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42.5%,约85%患儿年龄≤2岁;病例全年均有发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2006年12月~2007年1月。共240例急性腹泻轮状病毒阴性粪便标本中,年龄≤5岁人群星状病毒阳性检出率11.6%,53.6%患儿年龄≤2岁;观测期间病例散发,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2006年10月~2007年1月。结论 轮状病毒是上海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部分患儿伴肠道外损伤。星状病毒是上海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又一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1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从婴幼儿急性腹泻粪便中检出轮状病毒RNA电泳阳性293份,发现一株副轮状病毒(青-27株),此株病毒经电泳观察,呈典型的轮状病毒形态,但易破碎。ELISA检测表明不具有一般轮状病毒的特异性群抗原,病毒RNA基因组由11个片段组成,但电泳图型特殊,吴4:3:2:2排列模式,本文证实,此一小儿副轮状病毒与国外报道的,散发罕见的小儿副轮状病毒RNA电泳图型相同,提示此病毒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轮状病毒感染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广泛传播。在秋冬季节,占急性肠道疾病发病率的36—70%。除此之外,在医院内轮状病毒感染是在儿童间传播的一个严重问题。 由于这些原因,采用实验室方法诊断轮状病毒感染,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经知道,在粪便中检查轮状病毒或它们的抗原的不同方法:直接电镜、免疫电镜、免疫扩散和酶免疫方法,以及分子杂交法。但是,所有这些方法都要专门的,价值昂贵而又操作繁重的设备,大多数实验室达不到这种要求。在粪便中,借助于凝集反应查明轮状病毒抗原的快速方法具有重大意义。只要这些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经济,简易可行,即可很快地得出结果。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人轮状病毒HRB-02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发生腹泻患儿粪便中取得标本 ,用MA10 4细胞传代培养 ,传至第4代时 ,细胞出现明显病变 ;电镜观察见到典型的轮状病毒颗粒 ;其RNA电泳型为 4∶2∶3∶2型 ,属A群轮状病毒。对其蚀斑特性和血凝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把这株轮状病毒地方株命名为HRB 0 2株。为研究该株轮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从而研制诊断性抗原和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本轮报导从73份轮状病毒阳性粪便中,用MA-104细胞或非洲绿猴(AGMK)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到39株人轮状球毒。用噬斑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法鉴定结果可分为4个血清型,其中3个型别以前已报导过。 病毒分离方法,取10%粪便悬液,先经10μg/ml胰酶处理37℃1小时,接种细胞后吸附37℃1小时,洗一次,加入含0.5μg/ml胰酶的MEM,其中含DEAE-dext-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用SDS-PAGE法对1980—1982年湖北沙市地区婴幼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核酸的分析结果,共检测粪便标本131份,轮状病毒核酸阳性者49份,阳性率为37.4%,其中长型45份,短型4份。长型中按7、8、9三条RNA带迁移模式的差别,1980—1982年三个秋季中均以Ⅱ亚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20.
采用ELISA法对J60名6月至4周岁的健康婴幼儿粪便作了A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其中6月至2周岁婴幼儿阳性率为10%,3岁至4周岁儿童阳性率为6.9%,经统计学处理二组无显著差异(P>0.05),总阳性检出率为8.7%。表明A组轮状病毒在健康婴幼儿粪便中可以正常寄生。其年龄范同在6月至4周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