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屹东  朱春玲 《工程质量》2021,39(3):53-56,61
以目前检测及施工现场对高密度改性聚苯板是否可以通过A2级的疑问为出发点,论文主要对不同厂家的高密度型改性聚苯板的燃烧热值进行分析,采用组分分离方法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不同厂家相同密度的板材燃烧热值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不同厂家板材无机改性材料进行分析,其无机成分明显不同。结合组份分离计算结果,得出板材整体的密度、有机泡沫占比及无机改性材料成分均会导致燃烧热值出现较大差异,对其能否通过燃烧性能A2级需进行全面考虑,不能单看密度来评估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  相似文献   

2.
曹杨  徐龙  孙元元 《建筑节能》2016,(12):80-83
对无机胶凝材料包裹有机颗粒型保温板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类保温板材A2级指标中的不燃性及燃烧热值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方差分析的方法探讨了2种试验方法对于无机胶凝材料包裹有机颗粒型保温板的适用性,并提出了密度在230 kg/m3以下无机胶凝材料包裹有机颗粒复合保温板燃烧性能难以达到A2级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选取典型太阳能电池背板材料PET、TPT、TPE分别开展单体燃烧试验、氧指数试验、燃烧热值试验、垂直燃烧性能试验,分析比较3种背板材料燃烧性能的优劣,以及背板材料对太阳能电池板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背板材料的单体燃烧性能从高到低依次为PET、TPE、TPT;在构成背板材料的三种结构中,EVA的热值最高,其次是PET,最后是PVF薄膜;3种材料的氧指数都不高;PET的火焰蔓延速率低于TPE和TPT;背板材料是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燃烧性能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聚合聚苯板(AEPS)作为一种新产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和较好的防火性能。但是目前对聚合聚苯板的燃烧热值及测试方法存在一定争议。经研究发现,聚合聚苯板的含水率对其燃烧热值影响较大,随着含水率上升呈现热值下降的趋势。同时试样制备中,机械压缩将聚合聚苯板制成约2~3 mm厚片状板材用于燃烧热值测试,比手工剥离法效果更好。经过比对苯甲酸和石蜡油作为助燃剂,发现以石蜡油进行试验试样板材能完全燃烧且复现性好,能简化试验步骤,有利于实际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5.
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能是建筑防火最基本的一项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测试较为系统地对材料燃烧毒性;材料的燃烧热值;防火涂料防火性能的耐久性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本文给出了此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建议,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建筑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区分要求,研究了不燃性试验、热值试验、SBI单体燃烧试验、可燃性试验、氧指数等试验对燃烧性能等级划分的必要性,得到了所必要、可选进行的试验种类。从试验设备的规格、试验条件、试验环境等因素,分析各项试验在车载条件下进行的可行性,确定了需要进行的可燃性试验、氧指数试验及热值试验三类试验,确定了建筑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快速判定准则。依据确定需要进行的试验,综合质量、安全、尺寸、抗震、经济等方面的因素,确定了车载移动检测试验设备选型。  相似文献   

7.
常用建筑材料的燃烧热值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氧弹量热法对几种常用建筑材料的燃烧热值进行测试,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建筑材料的燃烧热值差别很大,酚醛和木纤维材料燃烧热值极高;胶粘剂、喷涂棉和玻璃棉制品次之;硅钙板、矿棉板和珍珠岩热值较低,甚至个别材料燃烧热值出现负值。本文旨在为建筑材料在工程防火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选取不同表观密度的聚合聚苯板分别进行单体燃烧试验、燃烧热值试验、不燃性试验,研究表观密度对聚合聚苯板燃烧性能的影响,比较其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聚合聚苯板表观密度在一定范围(100~175 kg/m3)内,无机阻燃剂的含量越高,燃烧性能试验的各项指标数值越小,阻燃性能越好。保持聚苯板的密度不变的情况下,无机阻燃剂的热值随聚合聚苯板的密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对广东省现有的几大类装饰装修材料,包括板材及墙面材料、地毯及地面装饰材料、空调管道用保温材料、临时建筑用夹芯板分别进行燃烧性能试验,从而对各类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分级评定,并对其实际使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硅橡胶作为复合绝缘子外绝缘材料,直接影响着绝缘子的运行性能。全面梳理国内主流企业送检的复合绝缘子用硅橡胶材料憎水性能、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等试验结果。结合各项性能参数分布情况,分析国内制造现状和现行检测方法,为硅橡胶材料设计和检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国内硅橡胶材料设计性能满足高压输电需求,但不同厂家的性能参数分散性较大,建议在标准中增加组份分析项以保证胶体含量,并设计多因素试验项目来综合考核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体燃烧试验(SBI)和燃烧热值等新方法,取代传统的难燃、烟密度、氧指数、水平垂直燃烧等试验方法,研究了无卤阻燃PE和普通LDPE分别制作的幕墙铝塑复合板之间的防火特性差异,并指出了芯材的热值和铝板的厚度对铝塑复合板燃烧性能分级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摘 要:为研究镁系无机刨花板在生产过程中实验参数对板材性能的影响与各种参数对板材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不同密度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及燃烧性能的影响,设置正交试验研究水性胶浓度、增强剂用量、无机胶施胶量、板坯含水率四因素对板材性能的影响,并设置仅采用MDI胶制成的板材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不同无机刨花板的热总释放量、热释放速率、烟总释放量、产烟速率等性能,得到结论为:当板材密度为0.95 g/cm3、水性胶浓度为7.5%、增强剂用量为2.5%、无机胶施胶量为50%、铺装含水率为23%时,板材各项性能最优,满足《难燃刨花板》中难燃P2型刨花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膨胀珍珠岩-硬泡聚氨酯复合保温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外墙外保温材料,测试其防火性能的好坏是极其重要的。本文测试了不同配比的膨胀珍珠岩-硬泡聚氨酯复合保温材料的最大燃烧高度、底部燃烧直径、氧指数以及燃烧热值。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其防火安全性,确定膨胀珍珠岩和硬泡聚氨酯配比的优选方案,为此种新型复合保温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性能、材料燃烧总热值及微型量热测试,热重红外联用(TG-FTIR)分析,小白鼠动物染毒试验,系统对比研究了模塑聚苯乙烯泡沫(EPS)、硬质聚氨酯泡沫(PUF)及酚醛泡沫(PF)等3种常见有机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热稳定性、气相分解产物及产烟毒性。  相似文献   

15.
段恺  费慧慧  张丽  赵莹 《建筑技术》2011,42(10):880-882
通过对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板EPS和XPS分别覆盖三元乙丙橡胶防水片材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试件进行燃烧性能试验,得到影响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燃烧性能的因素,与覆盖三元乙丙橡胶防水材料或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产生的燃烧结果是不同的。经试验分析,为提高保温隔热建筑的防火性能,建议在建筑上合理选择使用有机高效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以工程常用有机保温材料的单体燃烧试验为基础,根据不同种类材料的热释放速率曲线讨论其燃烧行为。对比发现:不同种类的保温材料燃烧行为差别较大,热塑性保温材料(EPS、XPS)的火灾危险性高于热固性保温材料(聚氨酯板);不同厚度的有机保温材料在燃烧过程中有较大差异,尤其是XPS;彩钢板对保温芯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也会因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具有一定厚度的板材,其安装方式对试验结果有影响,建议根据试样在实际工程中的安装方式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17.
《国外建材科技》2016,(3):24-26
介绍了氧弹量热仪的结构及测定原理。用氧弹量热仪测定了常见建筑装饰材料的燃烧热值,研究了热容量、助燃物、试样制备方式等因素对燃烧热值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轻型板材的防火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争论或迷惑的问题,各方面往往从各自角度论断,有的以误传为据,有的凭主观想当然论断,致使业主莫衷一是。本栏目刊登的3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复合墙板的防火及使用情况。中国建筑科研院防火所副所长、我国建筑防火权威李引擎撰写的文章,从复合墙板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及烟气分析等介绍了复合墙板的耐火性能。陈景仪高级工程师从板材原料的结构到火灾焚烧后现场收集的照片资料,分析了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板在火灾发生初期不会出现自身燃烧现象,认为该板材应判定为不燃烧体建筑构件(标准规定为难燃材料)。屠仲元、励慧恒两同志的文章介绍在“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板”行业标准编制过程中,众多的科技人员对轻型板材防火性能问题所做的大量研究试验情况及防火规定,相信这些对于新型板材的生产和使用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单体燃烧试验是GB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最重要的试验方法。通过对几种常用材料进行单体燃烧试验测试,对比和分析不同材料的燃烧特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火灾初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作用时对铺地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利用火焰传播量热仪,以混纺地毯为例,分别研究了干态、含水率50%、全浸泡3 种状态下水对其燃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升高,混纺地毯的引燃时间增长,含水率高的混纺地毯不易被引燃;含水条件下峰值热释放速率比干态条件下大,火灾规模较大,火焰燃烧持续时间内总热值较小;含水条件下,总烟气生成量及组成成分峰值出现时间后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