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发热是艾滋病常见并发症状之一。2009年6月—2009年12月,笔者在对河南某地区艾滋病患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中,观察分析78例艾滋病内伤发热病例,四诊合参可分为4个中医证型,即脾肺气虚、湿热内蕴、痰湿内蕴和脾肾阳虚;根据CD4+T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艾滋病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以下简称CD4+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不同证型艾滋病免疫负调节能力。方法:根据艾滋病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按照中医辨证论治思路,分为肺肾不足、气虚血瘀、脾肾亏虚3种证型,设正常对照组30名,收集病例97例,观察不同证型艾滋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脾肾亏虚、肺肾不足、气虚血瘀各组患者CD4+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01),脾肾亏虚型CD4+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最高,依次分别为肺肾不足型、气虚血瘀型。结论:不同证型艾滋病患者从病变初期的脾肾亏虚组,中期肺肾不足组,到疾病后期气虚血瘀组,CD4+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糖尿病小鼠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BALB/c小鼠,每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mg/kg,连续5天,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从小鼠内眦静脉采血,检测血糖;取小鼠尿液,检测尿糖;流式细胞术检测BALB/c小鼠脾细胞悬液CD4+T细胞中CD28分子的表达水平及凋亡细胞的数量。结果:在注射STZ第2周和4周,BALB/c小鼠CD4+T细胞中的CD28水平未见明显变化;凋亡细胞的数量在注射STZ第2周明显升高(P<0.05),第4周进一步明显升高(P<0.01)。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抑制CD28共刺激抑制BALB/c小鼠CD4+T细胞活化,从而影响细胞免疫功能。诱导免疫细胞凋亡可能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发挥抑制作用的又一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3月新疆6个AIDS疫情较为集中地区(乌鲁木齐、阿克苏、吐鲁番、伊犁、喀什及巴州地区)共787例HIV抗体阳性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并进行辨证分型,检测各证型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与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性。结果乌鲁木齐及阿克苏地区AIDS患者证型构成以气阴两虚及气虚湿阻为主;吐鲁番地区肝郁气滞证型患者略高于其他地区;伊犁地区患者以气虚湿阻证型多见;喀什地区患者以肝肾阴虚证型多见;巴州地区患者以气阴两虚证型多见。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个/μL以下者,证型以肺肾阴虚多见;计数在201~350个/μL者,证型以肺肾阴虚、气郁痰凝证多见;计数在351~500个/μL者,证型以气虚湿阻、气阴两虚证多见;计数在501个/μL以上者,证型以肺卫不固、脾气虚弱证多见(均P0.05)。结论新疆地区不同中医证型AIDS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相关性。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降低,患者中医证型出现由表证向里证、虚实夹杂证向虚证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水平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60例非急性期哮喘患者按年龄分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含量水平,与6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在不同年龄段间存在不同差异性。结果①4~19岁(少年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②20~49年龄组(青年组):P>0.05差异无显著性。③50~70年龄组(老年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哮喘的发作可能与患者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为临床治疗哮喘病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致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复制的细胞因子网络[1]。在发病过程中,T细胞和B细胞均发生功能异常[2]。为探讨SLE患者T淋巴细胞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我们对58例不同证型SLE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8两大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滋病中医脏腑气虚证候与CD4+、CD8+T淋巴细胞相关性。方法通过对艾滋病中医脏腑气虚证候患者免疫学指标的观察,初步探讨艾滋病肺气亏虚证、脾气亏虚证、肾气亏虚证与CD4+、CD8+T淋巴细胞的内在相关。结果 153例患者中,肺气虚证患者48例,脾气虚证患者70例,肾气虚证患者35例;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T比值比较:肺气虚证与脾气虚证、肾气虚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气虚证与肾气虚证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肺气虚证患者较脾气虚证、肾气虚证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下降更明显,CD4+/CD8+比例失调更显著,其免疫损伤和破坏更严重,更易发生机会性感染,病情亦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狼疮静颗粒对BXSB狼疮性小鼠脾脏CD4^+T、CD19^+B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免疫双荧光染色法检测脾脏CD4^+T、CD19^+B细胞凋亡。结果:雄性BXSB小鼠脾脏CD4^+T、CD19^+B细胞凋亡加速,中药狼疮静颗粒可明显抑制BXSB小鼠脾脏CD4^+T、CD19^+B细胞凋亡率。结论:中药狼疮静颗粒通过抑制T、B淋巴细胞过度凋亡,可能阻抑了过量核酸抗原释放,从而抑制了B细胞的异常增生活化,使自身抗体产生减少而达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走罐疗法对血瘀证斑块状银屑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及病房住院的60例血瘀证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普连乳膏为润滑剂进行走罐疗法,对照组采用NB-UVB联合普连乳膏外用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变化,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CD4+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改变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PASI评分、CD4+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21/30)(P<0.05)。结论:走罐疗法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血瘀证)疗效显著,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h1、Th17、Th22的诱导、分化,从而减少致炎因子的激活释放,使银屑病皮损局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下调,从而改善皮损的角化过度与浸润程度,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3种不同中医证型AIDS患者外周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医证型与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79例,以Ki-67标记细胞增殖,以Annexin V-FITC,PI标记细胞凋亡,对3种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种不同中医证型间CD4+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有差异;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率以及CD4+细胞的增殖皆无差异。结论:不同中医证型间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增殖与凋亡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药治疗的HIV /AIDS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中医药治疗HIV/AIDS的最佳CD4+T淋巴细胞水平,以此为依据,提供在国内或更为广泛的地区开展相应治疗.方法:从在红河州中医医院2005年6月~2008年9月间,进行单纯中医药治疗满12个月的HIV/AIDS患者中,选取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116例,从年龄、性别、感染途径、用药及入组时CD4+T淋巴细胞水平等几个因素,分析治疗后,上述诸原因对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不同年龄、性别、感染途径这几个因素,经治疗后,对CD4+细胞升降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入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入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者.入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有效率存在中度负相关.结论:性别、年龄、感染途径与中医药治疗对CD4+疗效无显著关联;入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中医药治疗对CD4+疗效有显著关联.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是中医药治疗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558例HIV/AIDS患者舌象(包括舌色、舌形、舌态、苔色、苔质、舌苔位置等)的横断面研究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关系的初步探讨,以期阐明艾滋病病邪的性质、病机特点、经有偿供血感染HIV/AIDS患者的常见舌象、抗病毒化学药物对舌象的影响以及舌象与不同阶段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为艾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判断转归预后及治疗时机的把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CD_4~+CD_(25)~+ regulatory T cells, CD_4~+CD_(25)~+ Tregs)可抑制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导致不利于肿瘤患者的对肿瘤的免疫耐受.以降低CD_4~+CD_(25)~+Tregs作用,增强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为新策略的肿瘤免疫治疗探索已有初步进展.方法 包括去除CD_4~+CD_(25)~+Tregs、单克隆抗体、蛋白分子转移、阻断Tregs的迁移和分化、逆转Tregs的分化、阻断Tregs的功能、疫/瘤苗、将Tregs调控与其他治疗模式相组合、提升抑制效应细胞的阈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异基因脐血干细胞(h UCBSCs)穴位移植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先进行脐血CD34+细胞分选,将1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对照组、h UCBSC尾静脉注射治疗组、h UCBSCs外关穴注射治疗组、甲氨喋呤(MTX)灌胃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邓安梅法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于大鼠免疫后第31天(除正常组及模型组用等体积蒸馏水)向外关穴、尾静脉注射0.5 m L氯化钠注射液和0.5m L h UCBSCs悬液(含干细胞2×107/m L),4周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CD4+CD25+细胞的百分含量及其在CD4+T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进行检测。结果:h UCBSCs外关穴注射治疗组外周血CD4+CD25+细胞的百分含量及其在CD4+T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与甲氨喋呤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 UCBSC尾静脉注射治疗组与甲氨喋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 UCBSCs外关穴穴位注射治疗可能通过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抑制关节炎症和关节骨破坏吸收,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新疆艾滋病高发区HIV/AIDS 患者的舌象及其与CD4+T 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023 例新疆6 地区HIV/AIDS 患者进行舌象分析和CD4 淋巴细胞检测,探讨其相关性。结果: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高的舌象以舌淡红、苔薄白为主,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舌象淡白舌、剥苔较多。结论: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艾滋病患者以虚证偏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CD4+CD25+T细胞的数量以及相关因素雌激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病子痫前期发生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测定CD4+CD25+T细胞的数量,放射免疫测定血清雌激素。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病子痫前期患者,其CD4+CD25+T细胞的数量减少,且血雌三醇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①CD4+CD25+T细胞数量的改变在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②雌激素能帮助维持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7.
朱萱萱  王海丹  王进  施艳秋  刘志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12):2605-2607,2841,2842
目的:观察乌鳖颗粒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CD4+/CD8+及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雌性BALB/c小鼠皮下多点注射小鼠透明带多肽,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己烯雌酚组、六味地黄丸组、乌鳖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另设正常组和佐剂组,共灌胃给药4周。实验末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脾脏CD+4、CD8+,计算CD4+/CD8+的比值。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卵巢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脾脏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佐剂组(P<0.05)。乌鳖颗粒各剂量组小鼠脾脏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小鼠卵巢Fas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Fas-L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卵巢Fas、Fas-L蛋白表达和Fas/Fas-L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乌鳖颗粒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小鼠Fa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乌鳖颗粒各剂量组Fas-L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乌鳖颗粒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鼠Fas/Fas-L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乌鳖颗粒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具有调节CD4+/CD8+比值和Fas/FasL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