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苔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对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018例临床病例中黄苔与病位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黄苔对病位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黄苔病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病位证素是肝、肺、脾、胃、肾等,黄苔对肝、肺、胃的诊断权值最高。结论:病位证素中,黄苔与肝、肺、胃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腻苔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 对7 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 018例临床病例中腻苔与病位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腻苔对病位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 腻苔病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病位证素是脾、肺、肝、胃,腻苔对它们的诊断权值也是最高.结论 腻苔与脾、肺、肝、胃等病位证素的关系较为密切,其中与脾、肺的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剥落苔与病性证素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对7 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 018例临床病例中剥落苔与病性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剥落苔对病性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阴虚不仅是在剥落苔病例里出现频率较高的病性证素,其出现剥落苔的比率亦较高,剥落苔对其的诊断权值也远远高于其它病性证素。结论病性证素中,剥落苔与阴虚的关系最为密切,与气虚、血虚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淡红舌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淡红舌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对7 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 018例临床病例中淡红舌与病位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淡红舌对病位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脾、肝、胃、肾不仅是在淡红舌病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病位证素,且淡红舌对它们的诊断权值亦最高。结论:病位证素中,淡红舌与脾、肝、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紫舌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对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018例临床病例中紫舌与病位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紫舌对病位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心、肝、肺不仅是在紫舌病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病位证素,紫舌对它们的诊断权值也是最高。结论:病位证素中,紫舌与心、肝、肺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舌与证素的关系,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对1018例临床病例中红舌与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红舌对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病位证素中,肝、肺在是在红舌病例中出现频率最高,它们出现红舌的比率亦较高,且红舌对它们的诊断权值也是最高;病性证素中,热、阴虚在红舌病例中出现频率最高,它们出现红舌的比率亦较高,红舌对它们的诊断权值也是最高。结论:红舌与病性证素热、阴虚及病位证素肝、肺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胖大舌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对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018例临床病例中胖大舌与病位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胖大舌对病位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脾、肾不仅是在胖大舌病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病位证素,它们出现胖大舌的比率亦较高,胖大舌对它们的诊断权值也是最高。结论:病位证素中,胖大舌与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淡白舌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 对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018例临床病例中淡白舌与病位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淡白舌对病位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 病位证素中,脾、肾在淡白舌病例中出现频率最高,它们各自出现淡白舌的比率亦较高,且淡白舌对它们相关的诊断权值最高.结论 淡白舌与病位证素脾、肾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湿热证病性湿、热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筛选出312例慢性胃炎湿热证患者,探讨湿热证病性湿、热与病位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312例慢性胃炎湿热证患者的常见的病位证素出现的频数从高往低的分布情况为:胃脾肝肾肺=胆;湿与脏腑病位证素的相关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肝肾胆肺。结果表明湿与脾、胃、肝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01),与肾、胆、肺不存在相关性(P0.005)。热与脏腑病位证素的相关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胆胃脾肺肾。结果表明热与肝、胆、胃、脾存在相关性(P0.005),与肺、肾不存在相关性(P0.005)。结论:湿热证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证型,病性证素湿与热均与胃、脾、肝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苔与病性证素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对7 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 018例临床病例中黄苔与病性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黄苔对病性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热不仅是在黄苔病例里出现频率最高的病性证素,其出现黄苔的比率亦明显高于其它病性证素(P<0.01),黄苔对其的诊断权值也是最高。结论病性证素中,黄苔与热的关系最为密切,与湿、痰、阴虚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H型高血压的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特点,为H型高血压标准化诊断及分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盐城市中医院85岁以下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设计问卷调查表,对纳入对象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录入Epidata软件系统,校验导出;SPSS Statistics因子分析法分析数据,结合中医临床及专家意见,归纳H型高血压的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结果:因子分析四诊信息,F1-肝火亢盛证:脉弦数、面红赤、目赤、急躁易怒、小便短黄、苔黄、口苦、舌红、耳鸣;F3-阴虚阳亢证:五心烦热、目涩、颧红、腰膝酸软、多梦、少津、头重脚轻、耳鸣、目胀、舌红、口干、苔少;F2-痰湿壅盛证:口黏腻、苔腻、头重如裹、舌淡胖有齿痕、痰色白、痰多、痰质稀、脉滑、苔白、泛恶欲吐、食少。结论:H型高血压中医病性证素:阴虚、阳亢、阳虚、火、痰、血瘀;病位证素:肝、脾、肾。中医证型: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新疆艾滋病高发区HIV/AIDS 患者的舌象及其与CD4+T 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023 例新疆6 地区HIV/AIDS 患者进行舌象分析和CD4 淋巴细胞检测,探讨其相关性。结果: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高的舌象以舌淡红、苔薄白为主,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舌象淡白舌、剥苔较多。结论: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艾滋病患者以虚证偏多。  相似文献   

13.
白苔和黄苔细胞化学指标的观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考察不同舌苔舌上皮细胞化学变化特点。方法:运用显微分光光度技术,检测了33例病理白苔和35例黄苔舌上皮细胞化学7项指标的含量,并按辨证分型进行了比较。结果:白苔组各项指标除G-6-PDH外,均低于正常组,其中LDH、MDH、ACP有显著性差异,黄苔组各项指标(ACP除外)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白苔组;各项指标数值实热证组>正常组>虚寒证组,实热证组与虚寒证组,正常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白苔和黄苔各有其不同的细胞化学特点,并与辩证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陈剑坤  梁浩斌  李际强 《新中医》2020,52(5):186-189
目的:探讨中青年与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差异。方法:选取OSAHS患者135例,按照年龄划分标准分为中青年组(18~59岁)67例和老年组(≥60岁)68例,比较2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差异。结果:135例患者的舌脉象进行分析可见,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舌淡暗、舌苔白腻,脉弦,中青年组患者舌淡暗比例低于老年组,而舌苔白腻患者比例高于老年组。老年组患者以痰瘀互结证为主要证型,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中青年组患者中,脾虚湿瘀证患者比例要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OSAHS的发病与肺、脾、肾密切相关。中医证候方面,老年患者多以痰瘀互结证和气虚痰瘀证为主,中青年人群则以痰瘀互结证和脾虚湿瘀证为主,故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舌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营养状况及膳食结构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年3月至6月期间住院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膳食结构问卷调查,测定血糖和BMI,同时采集中医数字化舌象数据。结果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异常组的舌苔厚薄、腐腻和舌色-R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异常组的舌苔润燥、厚薄、腐腻和剥苔及舌色-R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超重肥胖组舌苔润燥、厚薄、腐腻及裂纹指数高于正常组(P〈0.05),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高组的舌苔厚薄、腐腻和舌色-R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组的舌色-R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舌象能客观反映其血糖控制、营养状况以及膳食结构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资料,探讨北京地区COVID-19的中医证候特点和发病机制,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北京佑安医院截至2020年2月5日收治的COVID-19患者67例,分析有完整舌象资料的2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特点。结果27例患者中有发热症状22例(81.48%);发热是最多见的首发症状,有17例(62.96%),其次为倦怠乏力11例(40.74%)、周身疼痛9例(33.33%)等。舌象表现:舌质淡红3例(11.11%),舌红15例(55.56%),舌暗红9例(33.33%);舌苔腻27例(100%),其中舌苔黄腻17例(62.96%)。27例患者中疫毒袭肺证15例(55.56%),其中兼有气阴两虚证1例,病邪均属热重于湿;湿毒郁肺证12例(44.44%),均为湿重于热。结论北京地区COVID-19患者的中医病性为“湿热证”,舌质红和苔黄说明热象突出,“热重于湿”更多见。中医药治疗要本着“三因治宜”的原则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病理与舌苔脱落细胞及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辨证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对舌苔脱落细胞及性激素的观察,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肾虚病理与舌苔脱落细胞及性激素的相关性。结果:①观察组肝郁、肾虚积分及分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②肝郁与E2呈负相关,与FSH/LH呈正相关;肾虚与E2呈负相关,与FSH呈正相关;③舌苔脱落细胞MV与E2呈显著正相关,与FSH、LH、FSH/LH呈显著负相关,与肝郁、肾虚呈负相关。结论:①肝郁、肾虚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病理机制;②性激素水平变化是肝郁、肾虚病理形成的物质基础;③舌苔脱落细胞能够反映肝郁、肾虚病理变化及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舌尖与脏腑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对7 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 018例临床病例中舌尖出现异常并涉及到脏腑病位的病例进行频数、频率统计并对各脏腑病位各自出现舌尖异常的比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心、肺病例出现舌尖异常的比率最高,并且与大多数其它脏腑出现舌尖异常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舌尖与心、肺的关系较为密切,舌尖主心肺的理论有一定的实际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