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提高大肠杆菌发酵乳清酸的产率和糖酸转化率,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ra-6为供试菌株,在原有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探究维生素B1、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7、维生素B12几种关键B族维生素对菌体生长及产酸能力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组合添加量为维生素B1 6.8 mg/L,维生素B3 4.8 mg/L,维生素B5 4 mg/L,维生素B6 3.4 mg/L,维生素B7 1.4 mg/L,维生素B12 4 mg/L。在此条件下,经5 L发酵罐验证对比,此时优化后的培养基菌体量(OD600)、乳清酸产量、糖酸转化率分别为134.32、121.41 g/L和25.73%,较原始培养基分别增长了13.16%、15.47%、12.96%。同时研究确定了B族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对儿童癫痫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接受治疗的98例儿童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频率间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选择临床一线治疗药物进行抗癫痫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添加0.4 mg叶酸+100μg维生素B_(12)进行辅助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踪随访。测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后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比较两者患者干预前后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变化,同时记录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比较两者患者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经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干预1个月、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叶酸及维生素B_(12)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而对照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出现增高现象(P0.05),叶酸及维生素B_(12)水平未观察到差异(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均有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01)。结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对儿童癫痫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Hcy水平,降低癫痫发作频率,缩短癫痫发作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法测定B族维生素片中9种维生素B成分的含量。方法:样品中的叶酸经0.3%氨溶液超声提取,样品中的生物素、维生素B12和泛酸经水超声提取,样品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和烟酰胺经0.1%盐酸超声提取,经C18柱分离,以甲醇-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泛酸和生物素在205 nm波长处进行检测,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和烟酰胺在256 nm波长处进行检测,维生素B6和叶酸在287 nm波长处进行检测,维生素B12在361 nm波长处进行检测。结果:9种成分能实现较好地分离,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为91.8%~106.9%,RSD为0.2%~4.8%,方法的检出限在0.05~4.7 mg/kg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简便、精密度和重复性好,能快速完成保健食品B族维生素片中9种维生素B成分的测定,并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图像辅助的膳食评估(IBDA)方法在评估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方面的有效性,并与称重食物记录(WFR)法和24 h膳食回顾(24-HDR)法进行比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学术论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IBDA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对钠、钾、维生素B1、烟酸、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的摄入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镁、锌、铁、磷、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E摄入评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IBDA方法与WFR方法对镁、锌、铁摄入评估比较和其与24-HDR方法对维生素C摄入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DA方法与传统方法在评估大部分微量营养素摄入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叶酸联合降压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6年04月~2018年04月选取96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抛硬币法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48例,给予单一降压药物治疗,研究组有48例,予以叶酸联合降压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的血压水平变化以及血浆Hcy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6、9、12个月后,研究组血压水平以及血浆水平,均要优于参照组血压水平以及血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叶酸联合降压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设置了2个外部环境37 ℃ 75% RH和47 ℃ 75% RH对婴幼儿米粉的货架期进行预估,并对米粉货架期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衰减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铁听充氮包装米粉在37 ℃ 75% RH和47 ℃ 75% RH下的货架期分别为210~225和75 d,从而计算得出其在25 ℃ 75% RH下的货架期为722~841 d。货架期内维生素A、泛酸的稳定性最差,货架期最高衰减率分别可达28.96%和24.47%;其次,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稳定性较差,货架期内最高衰减率分别为18.46%、18.97%、18.53%、13.96%和12.67%;维生素D、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生物素以及铁的稳定性较好,在整个货架期内基本无衰减。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5种辅食营养补充品(1种辅食营养素撒剂和4种辅食营养补充食品)在货架期内营养素的稳定性及叠加风险进行了分析。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辅食营养素撒剂,维生素B1的平均衰减率最高,为34.62%,其次是维生素D (30.77%)、B12(30.14%)、B6(29.41%)和A (29.10%),相对稳定的是钙(5.22%)。对于4种辅食营养补充食品,相对稳定的营养素均为蛋白质(0~0.93%)和钙(2.17%~11.30%),相对不稳定的营养素有维生素A (25.77%~30.74%)、D (22.37%~33.82%)、B1(17.81%~25.93%)、B2(25.00%~28.00%)、B6(26.03%~33.33%)和B12(13.11%~21.54%)。不同的品种其营养素的平均衰减率有一定的差异性。营养素叠加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婴幼儿在食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同时摄入辅食营养补充品,需要根据食用的婴配粉营养素含量,科学选取适合的辅食营养补充品,以免产生某些营养素摄入过量风险。对于未食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目标人群,同时选择婴幼儿米粉及辅食营养补充品食用则无摄入过量风险,反而对目标人群是一个很好的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孕妇在妊娠中晚期的膳食营养状况,分析叶酸、维生素D等水平与妊高症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市院区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简称妊高症)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妊高症分型分为三个亚组:妊娠期高血压组(38例)、轻度子痫前期(36例)、重度子痫前期(32例),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的正常孕妇126例为对照组。采用24h回忆法统计孕妇膳食状况,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D、血清钙、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分析影响PIH的相关因素。结果:孕妇不同膳食结构中,谷类、乳类、蔬菜类、鱼虾类、水果类摄入量均不足,豆类和油脂类摄入量适宜,畜禽肉类和蛋类摄入过量;对照组患者血清中叶酸、维生素D以及血清钙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中各亚组患者,随着妊娠高血压程度的不断加重,观察组中各亚组血清中叶酸、维生素D以及血清钙水平呈明显降低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最高,正常对照组血清Hcy水平最低,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1);对影响PIH的单因素分析中,两组患者在年龄、BMI、血清叶酸、维生素D、血清Hcy和血清钙水平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BMI、血清Hcy为PIH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维生素D、血清钙为PIH的保护因素。结论:孕妇在妊娠中晚期的膳食营养结构不均衡,谷类、乳类、蔬菜类、鱼虾类、水果类摄入量均不足,畜禽肉类和蛋类摄入过量,营养结构有待改善。PIH的发生与维生素D、叶酸和血清钙水平密切相关,BMI、Hcy是影响PI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维生素D和血清钙是PIH的保护因素。孕妇在妊娠期间补充叶酸、维生素D、血清钙和控制能量过度摄入,对预防和降低PIH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B6是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之一,在生物医药、饲料及食品美容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工业上通常采用噁唑法生产维生素B6,该方法存在安全隐患,易造成环境污染。该研究以大肠杆菌为底盘细胞构建了具有潜力的环境友好型维生素B6细胞工厂。为了降低中间代谢物4-磷酸羟基-L-苏氨酸(4-hydroxy-L-threonine, 4HTP)对大肠杆菌的生物毒性,提升维生素B6在大肠杆菌中的发酵产量,通过构建整合型蛋白支架,并结合随机突变技术对关键酶PdxA3进行了改造。结果显示,4种不同来源的4HTP脱氢酶(PdxA)中,Sinorhizobium meliloti来源的PdxA3活性最高,使产量达到2.24 mg/L;针对PdxA3进行的随机突变使维生素B6产量提升了60%,产量达到3.92 mg/L;整合型蛋白支架优化比例为1∶1∶2时,产量有了大幅提升,与出发菌株相比,产量提升约20倍,最终达到了21.23 mg/L。通过实验发现,最适来源和最优表达比例的途径酶能使产量大幅提升。该...  相似文献   

10.
研究烹饪方式和条件对马铃薯块茎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根据遗传背景、主栽品种和风味测评筛选12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经不同时间蒸制、烘焙后,测定干物质、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类胡萝卜素、总黄酮、总酚和维生素的含量,对比烹饪前后含量差异,分析不同烹饪方式和条件对块茎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烹饪方式和烹饪条件对营养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且蒸制30 min,维生素C和维生素B6保留率最高,蒸制40 min,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总黄酮和总酚保留率最高,蒸制50 min,类胡萝卜素保留率最高,烘焙30 min,维生素B1保留率最高,烘焙40 min,维生素B2保留率最高,烘焙50 min,干物质、维生素B3和维生素B5保留率最高。因此,马铃薯块茎在105~110℃蒸制30~40 min或在200~225℃烘焙40~50 min可最大程度保留各种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对4种树莓(小蜜莓、红莓、掌叶覆盆子、黑莓)样品中的17种氨基酸、12种矿物元素和3种维生素含量进行分析检测,并进行营养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种树莓中谷氨酸和钾含量均为最高,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钠、铬、硒和钼的营养质量指数值均小于1,镁、钾、锰、铁、铜、维生素B1、维生素B6的营养质量指数值均大于2;小蜜莓中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B6含量在4种树莓中为最高。营养评价结果显示,蛋氨酸、半胱氨酸、钠、铬、硒和钼为树莓新产品研发过程中需增强的营养素,红莓可作为营养元素镁、钾、锰、铁、铜、维生素B1、维生素B6的良好来源,尤其小蜜莓和红莓中维生素B6、掌叶覆盆子中锰及黑莓中的铜和维生素B6,可为特殊人群补充营养素。通过热图分析将4种树莓分为两类,小蜜莓因其营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且更均衡为第一类,其他3种为第二类。研究结果可为膳食合理搭配、均衡营养结构提供参考依据,为树莓种植栽培、良种选育、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乳粉中维生素B12含量的不确定评定方法。方法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及GB 5413.1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2的测定》分析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乳粉中维生素B12含量过程中产生的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计算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当样品中维生素B12含量为3.97μg/100 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53μg/100 g(k=2)。结论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准曲线拟合计算待测溶液含量产生的不确定度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生素D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以及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儿科收治的7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期纳入问诊就诊的80例非肺炎儿童为正常对照组。检测2组患儿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比较两组患儿血清25(OH)D3水平差异,以及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接着将7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儿疗效,临床咳嗽、发烧、肺部啰音症状,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患儿[(18.03±2.36) vs (21.02±2.02) ng/mL](P<0.05),且肺炎组患者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血清25(OH)D3水平呈反比(r=0.728, P<0.05)。维生素D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中维生素B1含量测定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并定量分析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中的维生素B1。以多种生素矿物质片为材料,维生素B1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以盐酸溶液的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优化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1mol/L盐酸溶液50mL,提取30min所得样品中维生素B1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为系统评价中国传统菜肴鱼香肉丝的营养品质以及烹饪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将用于制作鱼香肉丝的原材料平均分成2组,每组3份,分别是生原料组和成品组。对其22种营养素指标进行检测,并分别对常规营养素、氨基酸、脂肪酸、矿质元素以及维生素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在烹饪后鱼香肉丝的蛋白质显著升高(P<0.05),脂肪、磷、和铁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但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总量无显著变化,维生素B1显著降低(P<0.01)。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合理,必需氨基酸指数达到了85.91%;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占总脂肪酸的58.36%。此外,矿质元素的营养质量指数均大于1(除钙以外),基本满足人体需求,但鱼香肉丝的维生素A和维生D含量较为缺乏,B族维生素(B1、B3、B12)含量也低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推荐值。综上,鱼香肉丝是一道营养丰富、均衡的菜肴,它具有优质的蛋白质、脂肪酸和丰富的矿质元素。烹饪会造成其维生素B1的损失,而大大增加铁元素的含量,并且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会升高。本研究为膳食记录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营养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百香果果汁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百香果常见品种黄金果、台农、紫果1号果汁为原料,用国标法对不同品种百香果果汁蛋白质、粗脂肪、矿物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等营养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金果果汁的蛋白质、矿物质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台农和紫果1号(p<0.05);台农果汁的总糖含量(7.53±0.06) g/kg、维生素B2 0.13 mg/100 g、维生素B12 0.23 mg/100 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238.67±0.92) U/mL最高;紫果1号果汁的总酸含量(42.43±0.26) g/kg,维生素C(13.47±0.12) mg/100 g、维生素B6 0.15 mg/100 g和维生素A 0.024 mg/100 g最高。不同品种百香果果汁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差异,结合百香果不同品种的营养特点,在百香果产业高附加值保健产品开发和工厂化加工利用时,黄金果是较好的百香果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17.
西凤林 《烹调知识》2011,(22):46-48
水溶性维生素,是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PP以及维生素P等在内的十几种维持人体健康与热能代谢必不可少又极易缺乏的一部分重要营养素。除其中的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外,其他的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  相似文献   

18.
将稻谷除杂后用砻谷机及实验室碾米机进行加工,得到糙米、保留80%皮层、50%皮层的大米及精米4种不同加工程度的样品,研究不同加工程度下对稻米膳食纤维含量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用费伯包(FibreBag)技术中的费博森膳食纤维分析包(Fibretherm DF Kit)研究其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不同程度加工后稻米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变化不大,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E随着加工程度加深含量逐渐变少,样品的膳食纤维含量、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随着加工程度加深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黑大麦是一种营养丰富,开发价值较高的谷物,发芽会引起谷物食品中成分的变化。本实验首先研究了黑大麦的发芽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芽对黑大麦中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淀粉、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8 h后,15 ℃温度条件下发芽48 h,黑大麦的发芽率达到最高(62.14%)。与未发芽黑大麦相比,发芽72 h后,黑大麦中游离氨基酸、蛋白质、淀粉、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总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钙、铁和锰等元素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发芽可使黑大麦营养价值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维生素D营养状况变化,以及维生素D营养状况对产妇、新生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产科定期产检及住院生产的150例诊断为患有乙肝感染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同期在本院就诊分娩的98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抽取孕妇住院期间清晨空腹静脉血,观察并记录各维生素D营养状况组乙肝感染孕妇妊娠结局,比较对照组和乙肝感染组孕妇血清25(OH)D3水平差异,以及乙肝感染孕妇不同维生素D营养状况组产妇和新生儿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乙肝感染组孕妇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孕妇[(24.63±2.36) vs (28.84±2.38)ng/mL,P<0.05],且乙肝感染组孕妇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27/150) vs (49/98),P<0.05]。乙肝感染孕妇中,随着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恶化,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以及新生儿发生早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