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酒精性肝损伤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肝损伤,主要由长期或过量摄入酒精所引起。长期持续或短期剧烈的酒精性肝损伤会导致肝脏组织出现病变,继而可能会引发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酒精性肝损伤已然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护酒精性肝损伤逐渐成为医药和功能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具有低毒副作用、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优势的天然产物备受关注;多种食源性天然产物已被报道具有防护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发病机制和食源性天然产物防护酒精性肝损伤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护研究工作以及开发新型保肝药物和功能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高脂食物摄入量陡然增加。过量的脂肪摄入会破坏机体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平衡、引发系统炎症,诱导肥胖、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慢性代谢疾病的发生。基于此,美国农业部和中国营养学会分别修订了各自的膳食指南,以期通过平衡膳食改善过量脂肪摄入诱发的系统炎症和代谢紊乱。药食同源作为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干预缓解肥胖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备受关注。本文从药食同源生物活性物质概念出发,聚焦其降脂减重的作用效果,从降低食欲、调节脂质吸收和代谢、干预脂肪细胞的功能、影响能量消耗和脂质储存、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和改善肠道菌群等方面综述药食同源生物活性物质降脂减重的分子机制,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功能性食品及药品领域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卫佳  陈家树 《酿酒科技》2016,(4):120-121,124
探讨番茄提取物解酒作用机理,为中药解酒保肝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观察比较番茄提取物与解酒护肝胶囊对小鼠肝脏匀浆中ADH、SOD的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提取物能够明显提高ADH、SOD活力。番茄红素提取物通过提高ADH、SOD活力以达到其解酒的作用,并能减缓酒精进入血液中的速度,进而对抗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4.
《食品工业科技》2023,(11):246-247
<正>特邀主编:方海田、田金虎、龚桂萍食药同源的植物原料是指兼具食用价值和一定药用价值的天然植物原料。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长,以枸杞、红枣、沙棘等为主的食药同源原料在保健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传统上对食药同源原料的认知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绿色高效制备、结构精准解析、靶向构效机制解析等技术的发展,需要从新的高度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创制食药同源食品,如食药同源原料中关键功能组分的绿色高效梯次制备、关键功能组分的精细结构解析及在人体内的吸收转运代谢机制等。为此,本专栏特邀相关领域专家对目前国内外食药同源原料及功能机制等进行研究,旨在为新时期我国食药同源原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关参考,也为我国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野葛花解酒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莹  郁建平 《食品工业科技》2011,(4):355-356,361
目的:探讨野葛花提取物解酒作用机理,为中药解酒保肝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观察比较野葛花提取物与解酒护肝胶囊对小鼠肝脏匀浆中ADH、ALDH、SOD、GSH-PX的酶活力的影响[1]。结果:野葛花提取物能够明显提高ADH、ALDH、SOD、GSH-PX活力。结论:野葛花提取物通过提高ADH、ALDH、SOD、GSH-PX活力以达到其解酒的作用,进而对抗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明确报道的具有解酒护肝功效的葛根、葛花、丹参等药食同源材料为原料,经复合酶酶解和鼠李糖乳杆菌217-8发酵制备成酵素,对其黄酮、葛根素、多酚等活性成分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酵素与原材料对照,其葛根素含量提高了7倍,黄酮含量提高了3倍,氨基酸含量提高了3倍,多酚含量提高了80 mg/L,抗氧化能力提高了92%,以上指标均是与加速酒精代谢及保护肝脏相关的指标。因此,优选并配伍的葛根、葛花、丹参、山楂、云茯苓等药食同源原料经复合酶解和微生物转化制备成酵素,可将其天然活性成分完整保留并有效释放,同时产生有益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潜在的解酒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以斑马鱼为模型,研究3种发酵乳制品的解酒保肝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其保健功能提供实验依据。使用受精后5 d斑马鱼,1%无水乙醇处理1 h构建兴奋期醉酒模型;使用受精后3 d斑马鱼,1.8%无水乙醇处理27 h构建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分别使用常温酸奶、低温酸奶、冷冻酸奶冰淇凌及阳性药(美他多辛)处理两种模型斑马鱼,分析总运动距离、肝脏面积、肝脏明亮度、卵黄囊吸收延迟面积。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总运动距离、肝脏面积、卵黄囊吸收延迟面积明显增加(P<0.05),肝脏明亮度明显减小(P<0.05);与模型组比较,常温酸奶总运动距离明显减小(P<0.05),3种发酵乳制品的肝脏面积明显减小(P<0.001),低温酸奶组肝脏明亮度明显增高(P<0.05),冷冻酸奶冰淇凌组卵黄囊吸收延迟面积明显减小(P<0.05)。3种发酵乳制品均具有肝保护作用,其中常温酸奶具有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益肝营养液是以大米,大豆及药食两用的天然原料推出,枸杞等为原料,经复合发酵后调制而成的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益肝饮料,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益肝营养液确有免疫增强作用,并能明显地保肝降酶,作为增强体质,保护肝脏的新型功能性食品,益肝营养液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酒精性肝损伤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而导致的肝脏损害,严重时可导致肝细胞坏死,甚至引发肝功能衰竭。目前,寻找有效地干预酒精性肝损伤的活性物质成为各个领域研究的热点。多糖是重要的天然产物资源,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真菌中,且安全无毒,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疗酒精性肝损伤,因此将多糖开发为干预酒精性肝损伤的新型药物具有较高的潜在价值。国内外对于多糖干预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也日渐深入,发表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该综述从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干预酒精性肝损伤的多糖类型以及多糖干预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多糖在干预酒精性肝损伤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后者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酒精性肝病是因大量或高频率饮酒而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进而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酗酒会导致肝细胞坏死与肝衰竭。目前寻找有效预防或改善酒精性肝病的活性成分成为研究热点。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谷物等食物中,具有干预酒精性肝病的作用,而其对酒精性肝病的干预作用鲜有系统性的论述。本文综述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具有干预酒精性肝损伤的食源性多酚的调控机理,以期为研发具有缓解酒精性肝损伤作用的多酚类保健食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食药同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千年智慧和医学传统,“食药同源”文化将食物和药物视为共同的源泉,推崇“食疗”理念,而“食药同源”产业的兴起则是对这一文化传统的现代演绎和传承。本文回顾中国悠久的“食药同源”文化历史,并探讨其在传统医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通过综合文献调研和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当前“食药同源”食品产业的现状。最后,总结并展望“食药同源”食品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食药同源”食品研发及产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及防治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过量饮酒会造成人体多器官损伤,尤其对肝脏损伤尤为严重.AL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文章从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及其在肝脏中主要酶系统的代谢机制,对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解酒护肝作用机理进行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桧木纯露的解酒防醉效果及其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10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0.15 mL/10 g)、桧木纯露高、中、低剂量组(0.2、0.15、0.1 m L/10 g)。通过灌胃各组小鼠56度红星二锅头(0.15 mL/10 g),观察其醉酒潜伏期和醒酒时间研究其防醉与解酒活性。同时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连续14 d,测定小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并计算肝脏脏器系数。结果表明,各给药组小鼠的醉酒潜伏期较模型组小鼠相比延长且醒酒时间缩短(P0.05或P0.01),桧木纯露组小鼠血清AST及ALT活性下降,肝组织中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或P0.01),肝脏系数降低(P0.05或P0.01)。说明桧木纯露具有防醉解酒作用,可增强酒精中毒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药食同源植物多糖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降糖和降脂等多种生物活性,是当前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药食同源植物多糖的来源、提取工艺和分子结构均对多糖的生物活性有显著影响。该文总结近年来药食同源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充分挖掘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开发富含活性多糖功能食品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食药同源理念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现代研究发现从食药同源植物里提取的多糖成分能够影响肠道免疫和肠道微生态组成,从而发挥调控肠道稳态并改善机体病症的作用。随着植物多糖活性研究的深入,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理论研究利用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研发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及医药产品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基于机体中肠道免疫与肠道菌群的关系,重点分析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可通过保护肠道黏膜、抑制肠道内炎症因子、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发挥修复肠道黏膜、改善肠道炎症、预防肠道肿瘤等多种作用;论述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研究现状的不足之处;展望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在食品行业、医药行业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该类多糖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对4种降血糖药食同源原料(桑叶、葛根、桔梗、枸杞)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将目前市场上的降血糖食品及研究进展进行汇总,指出药食同源降血糖食品开发前景和方向,以期为药食同源原料在降血糖产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松花粉作为一种历史悠久食药同源的传统食品,具有花源单一、品质纯净、无污染、无残留、口感清香等特点,且富含多糖、黄酮、植物甾醇、胆碱、核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肿瘤、调节代谢、改善肠胃功能、抗炎镇痛、抗疲劳等众多的保健作用。该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松花粉主要活性成分及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松花粉研究和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松花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松花粉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及精深加工产品挖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源复方解酒口服液对醉酒小鼠的解酒及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肝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六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海王金樽1.30 mL/10 g),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0.65、1.30、2.60 mL/10 g)。解酒作用实验:采用口服液对高、中、低剂量组进行灌胃干预,阳性对照组给予海王金樽,连续灌胃7 d,末次灌胃后30 min,以52°白酒灌胃,记录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时间。保肝作用研究:除正常组灌胃纯净水外、其余各组每天灌胃52°白酒,30 min后除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纯净水外,阳性对照组及高、中、低剂量组灌胃海王金樽和口服液,连续7 d。测量小鼠的体重变化并计算其肝脏系数,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肝脏组织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和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口服液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小鼠醉酒率、延长醉酒时间(P<0.05),缩短醒酒时间(P<0.05),其中口服液中、高剂量组还能明显降低AST(P<0.01)、ALT含量(P<0.01),低剂量组ALT含量虽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口服液低剂量组能提高ADH活性(P<0.05),对ALDH效果不明显(P>0.05),而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ADH(P<0.05)和ALDH(P<0.05)的活力水平。结论:食源复方解酒口服液具有解酒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9.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药食两用中药具有安全性好、保健功能突出的特点.本文从国家公布的药食同源中药材目录中,通过查阅文献,筛选出葛根、白芷、桑叶等24种降尿酸中药,蝮蛇、葛根等4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中药,并对其作用加以综述,以冀为基于药食同源中药的抗痛风产品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饮食科学》2014,(7):25-25
利用药膳食疗保护心脏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一大特色。根据药食同源的原则,采用药物与食物相结合,制作出许多有助于保护心脏功能的药膳食疗方剂,这些方剂有别于普通药物或食物,是一种既有食物美味又有药理作用的能起到食借药力、药助食威的特殊药食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负担起保护心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