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是脊椎动物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关键信号分子。近年来的研究显示,GnRH也存在于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且在雌雄异体性别分化与繁殖中起重要作用,然而雌雄同体贝类GnRH的研究仍处于空白。本文以海湾扇贝为研究对象,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GnRH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长1335 bp,编码101个氨基酸,前体包含1个由24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以及1个具有酰胺化修饰的活性肽(QNFHYSNGWQP-amide)。GnRH在脑足神经节和脏神经节中均有表达,且在2015年10月-2016年1月,GnRH在脑足神经节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脏神经节(P<0.05);GnRH在两个神经节中的表达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11月份,推测可能与性腺发育启动有关。本研究为深入理解GnRH在贝类繁殖调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贝类养殖在中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产量占中国海水养殖总量的80%以上,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对象。近年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等贝类的大规模死亡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导致栉孔扇贝(C.farreri)大规模死亡的直接病因是一种球形病毒(贺桂珍等, 2003;王崇明等,2002),养殖海区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是其大规模死亡的重要诱因(张福绥等,1999)。在多种胁迫因子的协同作用下,贝类抗病力下降、病原体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大规模死亡。因此,系统地研究贝类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对环境胁迫作用的响应是十分必要的。 胁迫反应指胁迫因子引起的机体在生物体、组织及分子水平上的行为学、细胞学和生化反应,包括神经内分泌反应、免疫反应以及多种行为反应(Bayne et al.,1975)。贝类胁迫反应尤其是神经内分泌反应及免疫反应的研究刚刚起步,国内相关报道很少。本文作者综述了国际有关贝类神经内分泌反应及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双壳贝类参与免疫防御的体液因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贝类免疫学是新兴学科无脊椎动物免疫学中的一个分支 ,近年来受到了极大关注 ,其中有两个重要的理由 :其一 ,对贝类免疫性的了解 ,将有助于人们采取措施与贝类病害抗争 ,就有可能预防扇贝、牡蛎、贻贝等重要养殖贝类的细菌性、病毒性以及寄生虫病 ;其二 ,在探索动物免疫的起源与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关双壳贝类参与免疫防御的体液因子方面的研究 ,国内研究报道较少 [1~6],国外已对参与异物清除、异已识别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体液因子,如水解酶、氧化酶、凝集素、单核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其受体等开展了大量研究 ,本文就此作一…  相似文献   

4.
罗日祥 《海洋科学》1983,7(3):56-58
硬骨鱼与其它脊椎动物一样,体内具有多种激素物质。这种物质是由体内的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按其化学本质来说可分成三类:含氮激素、甾体类激素和脂肪酸激素。 在正常的条件下,各种激素的作用是相互平衡的(如图),若动物机体内的分泌腺体出现异常,就会破坏激素的平衡,扰乱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从而影响动物的正常发育与健康。因此,研究鱼类的激素,对鱼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贝类养殖在中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产量占中国海水养殖总量的80%以上,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对象。近年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等贝类的大规模死亡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导致栉孔扇贝(C·farreri)大规模死亡的直接病因是一种球形病毒(贺桂珍等,2003;王崇明等,2002),养殖海区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是其大规模死亡的重要诱因(张福绥等,1999)。在多种胁迫因子的协同作用下,贝类抗病力下降、病原体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大规模死亡。因此,系统地研究贝类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对环境胁迫作用的响应是十分必要的。胁迫反应指胁迫因子引起…  相似文献   

6.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了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神经递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以及性类固醇激素含量与性腺发育成熟的关系.结果显示,DA和5-HT免疫活性定位在脑神经节中大小2种类型的神经细胞,DA免疫活性还定位在不同发育时期神经腺上皮细胞.5-HT受体免疫活性存在于脑神经节小型神经细胞和大生长期神经腺上皮细胞.在小生长期和大生长期性腺中均检测到DA、5-HT及其受体,提示DA和5-HT可能参与调节皱瘤海鞘的性腺发育.皱瘤海鞘为雌雄同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证实,海鞘性腺能够合成和分泌性类固醇激素,大生长期性腺中雄激素、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含量分别为25.8±0.0、38.9±0.2和14.3±0.6pg/mg,提示性腺既是生殖组织也是内分泌组织.上述发现为证明尾索类海鞘可能像头索类文昌鱼一样,具有原始的生殖内分泌调控轴(脑神经节-神经腺-性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在脂肪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贝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仍未见报道。本文利用已发表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基因组和转录组,获得其PPAR基因,命名为CfPPAR-like,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572 bp,编码48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MW为54305.3 Da,等电点pI为8.3,二、三级结构以转角和卷曲为主,无信号肽和跨膜区域,属于胞内蛋白。与脊椎动物PPARs蛋白序列比对表明CfPPAR-like包含DBD和LDB结构域,其中DBD区域保守性较高,而LBD的保守性较低。进化分析显示,栉孔扇贝等软体动物的PPARs聚为单独一支,仿刺参等棘皮动物的PPARs聚为单独一支,果蝇和线虫的PPARs基因同源物在进化树的最外端,脊椎动物的三种PPARs亚型分别聚类后,再与无脊椎动物PPARs聚类,结果支持核激素受体超家族在脊椎动物进化早期出现了各亚型这一假说。CfPPAR-like在幼虫发育过程中呈现普遍性表达,暗示其参与扇贝幼虫早期的分裂,贝壳的形成以及幼贝的变态过程;在成体各组织中,CfPPAR-like在栉孔扇贝的性腺、肾脏以及消化腺中表达量较高,表明其参与扇贝性腺分化、脂肪代谢等过程的调控。研究结果对于揭示贝类脂质代谢调控机制以及优良扇贝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锯缘青蟹神经器官对卵巢发育的调节作用:离体实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器官联合培养研究表明,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的脑和胸神经团分泌的性腺刺激激素(GSH)对卵母细胞的生长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对视神经节则没有显的影响。在卵巢发育过程中,脑和胸神经团GSH的生物活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
硬骨鱼类雌激素受体及其在生殖调节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脊椎动物中,雌激素的生理作用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这种转录因子属于类固醇激素核受体家族成员.从哺乳动物到硬骨鱼类,均存在2种ER类型,即ERα和ERβ.与高等脊椎动物不同的是,由于基因重复等原因,硬骨鱼类ERβ存在异型体结构,称为ERβ1和β2或者ERβ和γ,它们在鱼类胚胎发育和性腺发育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的组织分布和表达类型.一般认为,雌激素主要调节雌性个体的生理功能.然而,鱼类的精巢也表现明显的雌激素受体活性,说明雌激素也参与调节硬骨鱼类精巢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与其他脊椎动物一样,鱼体的内分泌腺也能分泌多种激素。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三类:含氮激素、甾体激素和脂肪酸激素。在正常条件下,各种激素的作用是相互平衡的,但若体内分泌腺出现异常,平衡就受到破坏,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受到扰乱,影响鱼类的正常发育。激素对鱼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激素对鱼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有选择地给鱼类口服激素不仅能使鱼类体重大幅度增长,而且可增加鱼类细胞中的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属中医学“痞满”等范畴,其发病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而将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称为脑肠轴,其中脑肠肽控制着胃肠道的运动、分泌、血流及能量的转运,并把胃肠与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联系起来。中医学认为脑与胃肠关系密切,而肝、脾的发病也均与情志因素相关,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气机不利,从而使脾失健运,胃失通降,发为FD。而肝具有一定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机制,通过中枢多种神经递质的变化调节相关脏腑功能。因此,情志应激因素能引发脑肠轴的神经免疫和内分泌反应异常,调肝运脾法能通过调节脑肠轴上多种脑肠肽、神经递质、激素及免疫因子的变化而使机体内环境维持稳定,从而达到治疗F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软体动物(简称贝类)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动物,它们都具有起保护作用的贝壳,身体分为头部、足部和内脏囊三部分。软体动物片分为五个纲,即多板纲、腹足纲、瓣鳃纲、掘足纲和头足纲。然而在海洋里有一类动物,它们的幼体过自由生活,成体终生附着在岩石、木桩、船体、动植物体或其他任何漂浮物体上,过着固着式的生活。它们没有象贝类那样的眼睛、触角和行走的足,但也有硬而厚的介壳来护身。它们有成对的附肢(足)、分成体节  相似文献   

13.
1、东方对虾的脑神经节由两对神经节合并组成,由它发出二对触角脑神经,一对视神经和一对皮肤神经。 2、东方对虾的食道下神经节由五对神经节合并组成,由它发出五对附肢神经。 3、东方对虾的腹神经链共有十一对神经节,其中除第五对由两对神经节合并组成并发出两对附肢神经外,余者各自发出一对附肢神经。 4、东方对虾的胸动脉孔位于腹神经链的第四与第五对神经节之间的神经干上。 5、三疣梭子蟹脑神经节结构与东方对虾相似。 6、三疣梭子蟹的胸神经团由食道下神经节和腹神经链的所有神经节合并组成,所有口部、胸部、及腹部附肢神经,均由它发出。 7、十足目动物腹神经链的演化,表现在神经节的不断合并上。其趋向是:首先胸部神经节逐渐与食道下神经节合并,形成胸神经团,其次腹部神经节逐渐前移并与胸神经团合并,最后食道下神经节与腹神经链所有神经节合并,形成完整神经团。  相似文献   

14.
董正  曾启繁  刘亮洁  王师 《海洋与湖沼》2021,52(5):1273-1283
栉孔扇贝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品种之一,但养殖扇贝陆续暴发大规模细菌性疾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深入研究扇贝的免疫防御机制,是改良种质、培育抗病品系的必要措施。近年来研究发现,Smad基因可以通过调控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ε)来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成熟和功能极化,在引发脊椎动物的先天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于Smad及其在免疫中的作用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脊椎动物中,在海洋贝类中的研究还较为匮乏。因此,对栉孔扇贝的Smad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发生、共表达网络的构建、以及鳗弧菌侵染的免疫应答分析,以解析贝类Smad基因家族的表达调控机制和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Smad3和Smad6可能在两侧对称动物的共同祖先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栉孔扇贝Smad5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协同表达;受鳗弧菌侵染后,血淋巴中的Smad5显著上调,说明Smad5基因可能通过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应答。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贝类Smad基因在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文昌鱼个体发生谈脊椎动物起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脊椎动物是从哪一类无脊椎动物进化来的?由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又是怎样发生的?有关脊椎动物起源的问题一直是生物学家感兴趣的问题。这可能不仅因为脊椎动物起源代表动物进化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由无脊椎骨到有脊椎骨和由无背神经索到有背神经索,而且因为有关脊椎动物起源涉及我们人类自身起源的问题。关于脊椎动物起源,目前为大多数学者接受的观点是由Garstang(1894)提出的,即头索动物文昌鱼和脊椎动物亲缘关系最近,文昌鱼和脊椎动物始祖相似,也可以说文昌鱼是脊椎动物始祖的现存代表(Jollie,198…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D(VD)是一类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的类固醇激素,其中维生素D3(VD3)是VD在动物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作为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物质,VD发挥着广泛且重要的生理学作用.VD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及相关的代谢酶具有较高的进化保守性,同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影响.由于鱼类在生活环境方面与陆生脊椎动物存在显著差异,VD在...  相似文献   

17.
1、东方对虾的脑神经节由两对神经节合并组成,由它发出二对触角脑神经,一对视神经和一对皮肤神经。2、东方对虾的食道下神经节由五对神经节合并组成,由它发出五对附肢神经。3、东方对虾的腹神经链共有十一对神经节,其中除第五对由两对神经节合并组成并发出两对附肢神经外,余者各自发出一对附肢神经。4、东方对虾的胸动脉孔位手腹神经链的第四与第五对神经节之间的神经干上.5、三疣梭子蟹脑神经节结构与东方对虾相似。6、三疣梭子蟹的胸神经团由食道下神经节和腹神经链的所有神经节合并组成,所有口部、胸部、及腹部附肢神经,均由它发出。7、十足目动物腹神经链的演化,表现在神经节的不断合并上。其趋向是:首先胸部神经节逐渐与食道下神经节合并,形成胸神经团,其次腹部神经节逐渐前移并与胸神经团合并,最后食道下神经节与腹神经链所有神经节合并,形成完整神经团。  相似文献   

18.
性类固醇激素不仅在脊椎动物性别分化、生殖、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部分软体动物中也参与生殖调控。本文分析了3种主要性类固醇激素(孕酮、睾酮和雌二醇)在虾夷扇贝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首先通过组织学方法确定虾夷扇贝性腺4个发育阶段的周年分布:休止期(7—9月)、增殖期(10—12月)、生长期(1—2月)、成熟期(1—6月)。之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虾夷扇贝性腺各发育阶段中性类固醇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性腺中激素含量呈现孕酮>雌二醇>睾酮,它们分别约占激素总含量的60%、30%、10%;精巢中3种激素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但卵巢中仅孕酮和睾酮之间显著相关;研究还发现,虽然3种激素含量在性别、发育阶段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但睾酮比例和雌二醇/睾酮在生长期的精巢和卵巢之间差异显著,精巢睾酮比例高于卵巢,而卵巢的雌二醇/睾酮高于精巢。以上结果表明,性类固醇激素很可能参与虾夷扇贝生殖调控,在性腺发育、配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免(Aplysia)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e),腹足纲(Gastropoda),后鳃亚纲(Opisth-obranchia),海兔科(Aplysiidae)。在自然界中,多数来源于不同品种海兔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均由5对神经节和神经连索组成,它们分别是口腔神经节(buccal ganglion,BG)、脑神经节(cerebral ganglion,CG)、侧神经节(pleural ganglion,PLG)、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Glandula thyreoidea)是海洋脊椎动物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从海洋脊椎动物开始,才有了独立的甲状腺结构。海洋脊椎动物的甲状腺一般为实质性的组织。实质由甲状腺滤泡组成,构成滤泡的上皮细胞合成、贮存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调节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激素。从海洋脊椎动物开始才有了独立的甲状腺结构。对于动物甲状腺的研究多集中在甲状腺形态及甲状腺与生长发育关系方面,而对海洋脊椎动物的甲状腺的研究则越来越多的集中于环境因素所引起的甲状腺病变方面,环境因素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也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海洋水体污染导致的甲状腺机能受损,使海洋脊椎动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数目与种类骤减之时,我们不得不重视对海洋脊椎动物甲状腺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