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开展工业锂电池安全性测试工作极其重要,会关乎锂电池应用阶段的安全性与使用性能,根据相关标准化要求规范测试,并在测试阶段全面掌握锂电池实际情况、反应现象等。同时,考虑工业锂电池安全性测试环节中易发生的常规性问题,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引进新技术、新设备降低测试工作难度,为工业企业稳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对此,还需引起工业企业及相关部门重视,明确工业锂电池安全性测试标准及规范要求,突出工业锂电池产品循环寿命长优势,降低因工业锂电池安全性而引发的火灾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特性以及大电流放电性能的研究,为测试提供了相关参数,讨论了动力型磷酸铁锂电池的温度特性;测试了某品牌3.2/10Ah的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特性及其容量,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组动力锂电池多电性能参数测试过程存在测试通道闲置,整体测试时间较长、测试效率低的问题,研究动力锂电池模组多工位测试系统,并提出动力锂电池模组多工位多电性能参数任务调度方法.通过对电性能参数测试任务进行拆分并构建任务单元测试路径集,基于测试路径集求解任务调度总时间;基于蚁群算法(ant colony algorit...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燃料电池与锂电池作为混合动力源的电动汽车测试平台,利用Vc软件搭建人机交互界面,旨在模拟电动汽车运行,对被测电机性能、动力源发电性能进行测试,以及对燃料电池与锂电池双能源混合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闭环测试与优化,为开发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电动汽车提供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5.
采用熔体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无纺纤维,并与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改性,成功制备出mLLDPE无纺纤维基锂电池隔膜。对该锂电池隔膜的孔隙率、热稳定性、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隔膜的孔隙率在54%~62%,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0 mA·h/g,且循环稳定性良好,性能优于同等测试条件下的商业锂电池隔膜,可以应用于锂电池。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光伏组件对磷酸铁锂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鹏  黄冬 《硅谷》2011,(21):61-61,12
介绍磷酸铁锂LiFePO4动力电池的工作特性,根据其充电特性设计一种高效快速的用太阳能光伏组件对磷酸铁锂电池充电电路,用40W的太阳能电池板对容量为10AH的单节磷酸铁锂电池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电路板能够快速高效的对电池进行充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指出“支持人在环路混合智能的交互设计”这一类设计问题,研究人在环路混合智能系统中交互设计的问题,为相关设计、技术与应用研究提供索引和参考。方法 从人在环路混合智能的概念和架构出发,引出人在环路混合智能的交互设计;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整理,总结常见界面构成和交互方式;总结整理人在环路混合智能的生命周期。结论 指明了人在环路混合智能是需要用户交互的智能模型,介绍了由用户、人工智能算法、用户接口构成的系统架构;总结了针对不同数据类型的现有工作可能的交互方式;分析了人在环路混合智能完整生命周期中的设计挑战,根据现有文献提取关键界面构成,提出了人在环路混合智能系统的设计建议;提出了从智能系统、用户、设计师三方面建立设计方法论,完善设计工具,更有效地支持和推动人在环路混合智能系统的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4年8月济南兰光测试仪器公司与多年一直承担着“863”计划并进行锂电池阻隔膜研究的苏州星恒电源股份公司“联姻”合作.为星恒电源量身定做了锂电池阻隔膜透气性能专用测试仪器。  相似文献   

9.
马超  田书林 《中国测试技术》2006,32(5):36-38,71
概述了采用锁相放大技术测试锂电池内阻的方法;重点介绍了一种通过标准纯电阻的自动校准技术测试锂电池内阻的新方法,在微弱信号测试过程中,环境诸多因素对测试的精度和结果影响很大,自动校准技术很好的消除了系统误差带来的影响,并且能很方便的对仪器进行校准;另外,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微弱信号测量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最后给出了本系统状态转化图和软件流程图。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2016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动力电池的发展与突破"主题峰会上表示,将开展对三元锂电池的风险评估,在评估完成前,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在此之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曾表示,由于三元锂电池在国内刚刚起步,用于电动客车的安全性开发和验证都不够,相关测试标准不健全,建议工信部暂停受理  相似文献   

11.
从贮备电池非工作状态下电性能测试的需求出发,构建了智能化测试系统的总体框架,介绍了系统的测试原理,研制出贮存电池电阻智能化测试系统。结果证明该系统实现一次多个参数多个产品的测试及测试数据的自动记录与合格与否自动判读,提升测试过程的安全性与测试效率,为贮备电池电阻检测的智能化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热电池阳极材料锂硼合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峰  卓军 《材料导报》2017,31(Z1):195-197
介绍了热电池阳极材料锂硼合金的制备技术和分析表征发展,重点讲述了锂硼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物相结构与组成、材料合成机制和制备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锂硼合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建立锂硼合金系统检测方法是稳定合成工艺及产品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随着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电池在动力/储能领域的不断发展,传统商业聚烯烃隔膜由于润湿性与离子选择性差、孔隙率低等缺点已不能满足高性能锂电池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学者针对提升隔膜离子导电性能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然而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通常只有阳离子传输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二元电解质中锂离子通常被溶剂分子包围形成较大的溶剂鞘导致阴离子的移动能力反而强于锂离子,电池内部低的阳离子传输效率导致电池出现浓差极化、锂枝晶等问题,限制电池在高倍率下的应用,因此设计抑制阴离子穿梭促进阳离子快速迁移的新型电池隔膜在提升电池综合性能方面具有优异的发展前景。本文从近期的研究热点出发,主要从基团功能化设计、路易斯酸的俘获效应、空间筛分等策略详细介绍基于提升阳离子迁移能力的新型隔膜在电池领域的发展,最后总结指出电池隔膜领域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讨论和分析了智能机器人类型产品进行电磁兼容检测的标准适用性问题。结合标准CISPR 14-1给出的限值和测试要求,描述了在电源端子和附加端子上进行传导骚扰测试的测量程序。分析了标准CISPR 14-1中对使用不同电源(供电网络供电,或者电池供电)要求的测试要求。使用某型号智能机器人产品分析了其附加端子的特征,讨论了如何对附加端子进行分类,并提供了对此类产品进行电磁兼容检测的规范流程。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电池炭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释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锂离子电池阳极活性材料为炭—石墨,阳极容量是制约锂离子二次电池关键因素。阐述了影响阳极容量的各个因素,详细介绍了已经在使用的阳极材料的性能和特点。各种热解硬炭材料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故介绍了各种高容量的热解硬炭材料的性能和结构,尤其是聚对苯撑的热解炭,以及他们的插锂机制。  相似文献   

16.
塑料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导电聚合物作为电解质的塑料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迄今锂电池发展最新水平,研制性能优良的聚合物电解质是生产该种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因此对聚合物电解质的表征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电导率,扩散系数,迁移数和电化学窗口是表征聚合物电解质的重要指标,文中介绍了塑料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表征方法,给出了交流阻抗,浓差极化,断电流,线性伏安扫描等实验方法,并对其作为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对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的危险货物分类和运输包装的规定,建立了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属性的评价方法。对十多批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的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属性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只根据锂金属电池的锂含量和锂离子充电电池的额定瓦特小时来判定锂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是否危险品的做法,存在较大的风险。建议锂离子电池需经额定瓦特小时符合性检验、UN38.3分类测试全部符合后,且对电池的电极实施良好的防短路保护包装后,才可按非危险货物实施运输包装。  相似文献   

18.
聚有机二硫化物是一种新型的储能材料,主要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本文分析了这种材料的优势与不足,综述了这种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这种材料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国内锂离子电池材料标准的现状,并结合不同类别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状况对现有标准进行了分析讨论,归纳了目前国内锂离子电池材料标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海朗  王文继 《功能材料》2003,34(2):130-132
综述了迄今为止关于镁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镁离子二次电池称得上是有望用于电动汽车的“绿色”蓄电池。它的原理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相同;但在某些方面比锂离子二次电池更具优势。本文也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