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术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73%(4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9%(3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48 h视觉模拟(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瘢痕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1/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1%(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术式相比,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创伤小,方法安全可靠,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更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微创旋切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微创旋切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瘢痕尺寸、住院时间、手术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瘢痕尺寸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满意率(97.14%)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相较于微创旋切术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创伤较小,且有效避免了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乳房表面美观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视觉模拟(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29%(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乳房形状、色素沉着、切口瘢痕、乳头乳晕感觉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且术后乳房美观度好。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44-46
目的对比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瘢痕长度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及外观美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风险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魏晓利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20-3522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乳晕旁切口乳腺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乳晕切口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后血肿发生率、畸形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术后血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畸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乳晕切口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手术时间较短,术后畸形率较低,而经乳晕旁切口手术的费用低,手术器械常见,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纵切面与横切面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就诊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6例,依据患者个人意愿及临床需求,分为纵切面组(51例,98个结节)与横切面组(55例,102个结节),纵切面组采用纵切面乳腺微创旋切术,横切面组采用横切面结合纵切面乳腺微创旋切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横切面组旋切时间、旋切次数均明显低于纵切面组(P0.01);两组术后瘢痕长度、术中出血量、一次手术清除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切面组术后3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纵切面组(P0.05);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残余病灶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横切面结合纵切面乳腺微创旋切术旋切时间及旋切次数较单纯纵切面旋切术有所降低,术后复发率有所减少,但对术后瘢痕、术中出血量无改善作用,对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以降低残留病灶为基础来选择手术切面方式,以避免患者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放性切除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综合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瘢痕长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17.3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显著,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多发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乳腺良性多发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观察组采取微创旋切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术后疼痛程度、美观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美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4/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1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但微创旋切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美观度好、并发症少等多项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行微创旋切术治疗的84例乳腺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疾病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微小病变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345例乳腺微小病变患者,其中97例应用微创旋切术治疗(观察组),248例采用传统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分析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美容效果等项目。结果观察组手术切除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相对于传统乳腺肿物切除术,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微小病变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