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对政策有较强的依赖性。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在积极调整光伏产业补贴政策。国外产业政策的新变化,必然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分析中国光伏产业政策,对已经实施的产业政策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光伏产业政策,为促进光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光伏产业发展,我国根据具体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光伏产业支持政策。这些光伏产业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实施效果并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是这些政策工具的制定缺乏有价值、成体系的理论思想指导。文章在分析国家和江西省的光伏产业政策的基础上,从光伏供需市场平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光伏产业支持政策工具的优化理论指导思想,并构建了光伏产业政策的体系,对光伏产业政策进行了合理化分类,合理的确定了各类政策的权重,为光伏支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参照。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把光伏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和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是江西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新增长极。从投融资机制、科研攻关、招商引资、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江西光伏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面对欧美的双反制裁,中国光伏产业跌入低谷,遭遇全行业的亏损.本文基于当前光伏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江西省光伏产业跨越式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江西省发展实际,针对问题,提出了江西省光伏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政策措施、市场战略、工艺技术战略、产品战略、人才战略等,力争探索一条具有江西省特色的光伏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光伏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依照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合理选择光伏产业高端化发展路径,有助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常州光伏产业集群是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之一,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表明,光伏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现象;光伏产品销售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等问题,可结合技术升级、产品升级、生产过程升级等具体路径进行解决,从而有效促进光伏产业集群高端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光伏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依照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合理选择光伏产业高端化发展路径,有助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常州光伏产业集群是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之一,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表明,光伏产业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现象严重;光伏产品销售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等问题,可结合技术升级、产品升级、生产过程升级等具体路径进行解决,从而有效促进光伏产业集群高端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工程资讯6则     
<正>三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本刊讯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为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近日自然资源部联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支持绿色能源发展,加快大型光伏基地建设,规范项目用地管理,严格保护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通知》强调做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鼓励利用未利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发展光伏发电产业。  相似文献   

8.
最近,国家经贸委组织制定了《2000—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提出了具有导向性的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以指导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进步》2009,(12):40-40
来自工信部的信息,工信部已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基本情况,将尽快出台《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并研究制定《多晶硅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南充市工业园区发展存在园区特色不突出,产业集聚效应不强;要素供给受制约,发展遭遇瓶颈;城市规划与园区规划、产业布局、城镇建设缺乏协调统一;园区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园区平均规模偏小,整体效益偏低五个突出问题。加快南充市工业园区发展,一是要合理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二是要协调"财政投资"、"土地资本"、"其他渠道"共同解决园区建设资金;三是确保园区建设用地,保证园区建设的发展;四是大力引进相关人才,对园区的产业进行创新和升级;五是制定相应措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工巡检及传统的故障检测存在各种弊端,对于智能化的光伏组件故障检测研究变得越来越迫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现有的传统光伏组件故障诊断技术;其次,详细研究了结合智能化的光伏组件故障检测技术,包括基于电气特性和多类别图像的智能故障检测;然后,总结了光伏组件智能化故障检测优缺点;最后,对此领域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日家用光伏发电系统经济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中日两国家用光伏发电系统的现状及相关政策.以单位供电成本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为评价指标,选取具有类似气候特性的中国上海市和日本北九州市的家用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案例,分析其运行特性、经济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家用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明显优于北九州,因此发展潜力巨大.为促进分布式光伏的推广,与装机补贴相比,提高上网电价则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光伏/光热(PV/T)系统可同时产出电能和热能,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率,但其生产成本和生产能耗均高于常规的光伏发电(PV)系统。以我国典型气候区的5个代表性城市的典型年气象数据为基础,基于分布参数法建立了PV系统和PV/T系统的控制方程,模拟得到二者在5个不同城市的光-电收益和光电光热综合收益。基于能量偿还时间和碳减排量,对比分析了两套系统在不同地区的节能特性。结果表明,PV/T系统的年发电量低于常规的PV系统;PV/T系统的综合效率远高于常规PV系统,其年均值在58.89%~69.91%。PV/T系统具有较短的能量偿还时间和更高的碳减排量;与常规PV系统相比,其能量偿还时间少0~0.8 a,碳减排量高3~5倍。  相似文献   

14.
以某地太阳能辐射量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光伏组件倾斜角对并网发电的影响,并根据所得数据进行了光资源计算和年度发电量分析,得出结论:以最佳倾斜角为基点,偏离5°以内对发电量影响为0.2%~0.4%,偏离10°左右时对发电量影响为0.7%~1.4%,偏离15°左右时对发电量影响为2.8%~7.8%。  相似文献   

15.
对卵黄高磷蛋白(PV)及其磷酸肽(PPPs)的热稳定性、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以及高压脉冲电场对卵黄高磷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验考察,并研究了PV和PPPs的抗氧化活性,分别测定了PV和PPPs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还原力及与金属铁离子的螯合能力。结果表明,PV和PPPs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乳化性及稳定性,且PV要优于PPPs;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的PV样品,其二级结构变化不大,说明高压脉冲电场不会改变PV的二级结构;此外,PV和PPPs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能力以及金属离子螯合的能力,说明PV和PPPs具有抗氧化能力,且PPPs要优于PV。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光伏发电模块输出电压不稳定问题,设计一种以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元件来改善光伏发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并联型调节装置.在光伏发电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该装置可以快速抑制光伏发电模块的电压波动,使得光伏发电模块只需向负载提供预先设定的单位功率因数的恒定有功功率;该装置还可以在光伏发电模块发生短时供电中断时充当UPS电源,短时间内向负载提供全部功率.仿真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改善光伏发电模块输出电压,提高电能质量,增强负载用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风光波动性对系统安全调度和稳定运行的影响,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和系统污染排放量最小为目标,构建风光蓄集成互补系统. 基于粗糙集理论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分别确定多目标调度中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的权重;提出基于粒子群变异策略和计及约束边界的信息共享方法的改进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求解多目标调度优化问题;以我国西南地区某省风光蓄集成互补系统为例开展算例仿真,验证所提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目标调度相比,多目标调度兼顾经济性和环境性,所提混合粗糙集-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收敛精度更优,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引入抽水蓄能机组,对于实现系统多能源协同互补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未来电力系统中,光伏发电厂将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电源.光伏发电厂接入未来电力系统将会影响输电系统稳定运行和控制.提出一种多机电力系统中光伏发电厂稳定器的设计新方法.首先搭建接入电网的光伏发电厂局部线性化模型.给出在光伏发电厂接入地点附近线路上发生低频功率振荡与附加稳定器控制的关系.在此局部线性化模型基础上,演示如何使用...  相似文献   

19.
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不同接入位置、不同接入容量,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然后研究了光伏发电系统对配电网网损的影响,并得出了相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量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接入,传统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和潮流运行会发生很大变化,且光伏电源的不同运行配置也会对配电网可靠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后的运行可靠性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析. 本文采用网络分区和蒙特卡洛法相结合的评估算法计算了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前后的可靠性指标,分别研究了分布式光伏电源在接入位置、接入容量、并网方式和运行模式不同时配电网的可靠性程度,并对可靠性结果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从而研究分布式光伏电源在不同运行配置下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为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选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