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壳寡糖对杏果实采后主要病原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壳寡糖对引起杏果实采后病害主要病原真菌抑菌作用的影响因素.[方法]将供试菌种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胶孢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活化培养后接种到含有壳寡糖的PDA培养基上,观察不同分子量及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不同病原菌菌落生长的影响.[结果]壳寡糖对3种供试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不同分子量的壳寡糖抑菌效果不同,分子量5000和10000壳寡糖的抑菌率显著高于分子量3 000的壳寡糖.在供试壳寡糖浓度中,处理效果表现为剂量依赖关系,三种分子量的壳寡糖均以2.0;浓度对三种供试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不同病原菌对壳寡糖的敏感性不同,供试壳寡糖对胶孢链格孢(A.alternata)和匍枝根霉(R.stolonifer)的抑制率明显高于扩展青霉(P.expansu).[结论]不同分子量的壳寡糖对病原菌的菌落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的大小因壳寡糖分子量、浓度、病原菌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两种海洋寡糖(壳寡糖Ⅰ、卡拉胶寡糖)对水稻稻瘟菌Pyricularia oryzae、棉花黄萎菌Verticillium dahliae、小麦赤霉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聚合度为2~20的壳寡糖Ⅰ对供试的4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强度随壳寡糖Ⅰ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壳寡糖Ⅰ可明显抑制番茄灰霉菌菌丝的生长(EC50=680 mg/L)和孢子的萌发(EC50=162 mg/L);而聚合度低的壳寡糖Ⅱ(聚合度为2~10)对番茄灰霉菌菌丝的生长抑制作用较低;卡拉胶寡糖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的生长不仅没有抑制作用,反而对水稻稻瘟菌和番茄灰霉菌菌丝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节杆菌Arthrobacter sp.XW-02发酵酶解产物壳寡糖的生理活性。[方法]采用端基法测定壳寡糖的平均聚合度和分子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壳寡糖的抑菌活性,采用种子水培法测定壳寡糖的促水稻生长情况。[结果]酶解10、20、30min壳寡糖平均聚合度分别为5.40、2.66和1.70,平均分子量分别为870.16、446.25和292.04;壳寡糖对多种细菌和酵母类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抑菌效果随着壳寡糖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低浓度的酶解产物对水稻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酶解产物对水稻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酶解产物浓度和水稻幼苗根的生长相关性不明显。[结论]节杆菌Arthrobacter sp.XW-02发酵酶解产物壳寡糖可以进一步开发为植物生长促进剂和病害生物防治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水溶性壳寡糖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因素。[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壳寡糖的分子量、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对水稻恶苗菌、尖孢镰刀菌和水稻纹枯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统计分析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结果]壳寡糖对3种测试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不同分子量的壳寡糖抑菌效果不同,其中分子量3 000和5 000的壳寡糖抑菌率显著高于分子量2 000和7 000的壳寡糖。不同菌对壳寡糖的敏感性不同,壳寡糖对水稻恶苗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显著高于水稻纹枯菌。[结论]壳寡糖抑菌的效果与壳寡糖分子量、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和菌种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而是2次方以上的高阶关系。  相似文献   

5.
壳寡糖诱导油菜抗菌核病机理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壳寡糖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农药已被应用于多种农作物,田间使用发现其可诱导油菜抗油菜菌核病,但机理不甚明了。本试验证明此诱抗有时间依赖性,接种核盘菌前提前3 d用50μg/mL浓度壳寡糖预处理的植株有最佳防治效果,防效高达72.1%。而平板抑菌试验证明壳寡糖对核盘菌的生长没有直接抑制作用,说明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来源于壳寡糖激发的植物自身系统抗性。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发现油菜中重要的抗性基因BnPDF1.2可被壳寡糖诱导表达水平升高,壳寡糖还可以诱导茉莉酸生成途径中关键酶脂氧合酶(LOX)的活性升高,说明壳寡糖诱导油菜抗菌核病可能由JA/ET途径介导。  相似文献   

6.
<正>氨基寡糖素(又称壳寡糖),是指D-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低聚糖,由几丁质降解得壳聚糖后再降解制得,或由微生物发酵提取的低毒杀菌剂。农业级壳寡糖能对一些病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影响真菌孢子萌发,诱发菌丝形态发生变异,孢内生化发生改变等。能激发植物体内基因,产生具有抗病作用的几丁酶、葡聚糖酶、保素及PR蛋  相似文献   

7.
壳寡糖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壳寡糖的化学组成、来源及多种制备方法。综述了壳寡糖抗菌抑菌、诱导植物抗性、杀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壳寡糖在果蔬贮藏方面的特点、应用、开发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对壳寡糖在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液体菌种制备及栽培生长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0010 mg/mL壳寡糖能明显缩短杏鲍菇液体菌种的萌发时间并促进其菌丝生长;栽培生产中,0.0010mg/g壳寡糖能明显提高杏鲍菇菌丝纤维素酶活力,缩短了杏鲍菇的菌丝满瓶时间,而0.0100 mg/h壳寡糖对杏鲍菇纤维素酶活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壳寡糖对杏鲍菇具有明显的生长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元  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16-19318
[目的]研究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ae Bge.)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采用拌种加叶喷等方法施用不同浓度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观察丹参生长情况及对次生代谢产物丹参酮IIA含量的累积变化情况。[结果]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较显著地促进了丹参酮IIA含量的提高。适宜浓度的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丹参植株及根系的生长。[结论]该研究对揭示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丹参活性成分的累积效应形成和积累机制,以完善中药材质量调控与药用植物栽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建立优质丹参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同时对促进中药材规范化的优良种植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壳寡糖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丝满瓶时间和纤维素酶活力为指标探讨了壳寡糖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0001mg/g壳寡糖能明显提高杏鲍菇纤维素酶的酶活力,同时缩短了杏鲍菇的菌丝满瓶时间;而0.01mg/g壳寡糖对杏鲍菇纤维素酶的酶活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透明圈法,通过大量筛选得到9株产壳聚糖酶的野生菌株,对其中产壳聚糖酶酶活最高的菌株BS-0409的菌株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该菌的酶解产物壳寡糖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呈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端生鞭毛。经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BS-0409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该菌的酶解产物壳寡糖对17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9.6%~100.0%。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对红掌叶部某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红掌叶部某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对红掌叶部某致病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鉴定,并探究了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该致病菌抑制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该致病菌初步鉴定归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暗色孢科(Dematiaceae)、链格孢属(Alternaria)、芸苔生交链孢(A.brassiciola)。壳聚糖对该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其中150 000分子量壳聚糖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86.56%)。[结论]壳聚糖在花卉病害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is L.)是一种外来入侵恶性杂草,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感作用,有助于了解该植物对其他植物的抑制作用,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的水浸提液,对3种植物[早熟禾(Poa annuaL.)、圆白苋菜(Basella rubraL.)和青王子(Brassia campestrisL)]进行了种子萌发处理实验,分别测定了不同植物种子的萌发速率,终萌发率和种子萌发趋势。结果表明:(1)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的化感作用是存在的;(2)高浓度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水浸提液对3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终萌发率、发芽速率和发芽动态)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Poa annua和Brassia campestris受到的影响比Basella rubra较为明显。通过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处理3种植物种子的实验,初步揭示了该植物的化学入侵机制。  相似文献   

14.
用大肠杆菌座子与Tn5个去除了自身启动子区域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eo)作为指标标记来探测广寄主、高拷贝的链霉菌质粒pIJ101上DNA的启动子活性所做的基因融合试验揭示,pIJ101上至少有两个可大大肠杆菌中行使启动子功能的DNA片段。基因融合后所产生的杂合质粒能够赋予大肠杆菌ED8767较高的卡那霉素抗性。对含质粒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动力学分析揭示,这种菌株在从无药物向有药物的生物环境中过渡时,生长并不受到暂时的抑制。说明这种启动子活性不是pIJ101DNA上DNA的突变所引起。用大肠杆菌的启动子探针载体pKK232-8所做的体外亚克隆试验更进一步证实了这项观察,并把两个启动子功能区分别缩小到0.54kb和1.18kb的范围内。这项试验成功地组建了质粒pIJ101亚克隆库,便于对这个重要的链霉菌质粒进行精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新城疫疫苗点眼对雏鸡结膜结合淋巴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鸡新城疫Ⅱ(NDⅡ)系弱毒疫苗点眼免疫1日龄雏鸡。定期收集免疫组和对照组雏鸡泪液、血清做微量血细胞凝集抑制(HI)试验。同时,采取雏鸡下眼睑做宏观美兰和HE染色。疫苗点眼后,经眼观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雏鸡比对照组雏鸡的结膜结合淋巴组织(Conjunctiv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CALT)发生早、生长快、淋巴细胞数量多,此结果证明抗原刺激能促进CALT的发育成熟。通过对免疫组雏鸡泪痕、血清和对照组泪液、血清HI效价的分析,雏鸡眼区局部免疫反应比全身免疫反应发生早,抗体效价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组合预测方法,用于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分析。[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与K-最近邻法(KNN)的组合预测方法:以均方误差(MSE)最小为择优准则,对SVR实施核函数寻优;基于最优核函数以SVR进行描述符筛选并得到保留描述符;以"多轮末尾强制淘汰法"阐述各保留描述符对预测精度影响的程度;基于保留描述符,以不同KNN预测值反映样本集异质性并构建子模型,最后基于SVR以留一法实施组合预测。运用该组合预测方法研究磺酰脲和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QSAR建模。[结果]建模结果表明,基于SVR与KNN的组合预测方法在参比模型中预测精度最高,具有结构风险最小、非线性、能有效克服过拟合、泛化推广能力优异等优点。[结论]基于SVR与KNN的组合预测具有许多优点,在QSAR研究中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蚕豆叶饲养朱砂叶螨,观察蚕豆叶正反面对朱砂叶螨的发育历期、单雌产卵量、雌雄性比、世代死亡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在叶正面的产卵量为单雌5.86粒,极显著低于叶反面的单雌15.22粒;叶正面和叶反面卵到成螨历期分别为11 d和10.38 d,差异不显著,性比是1∶1,没有差异。叶正面和叶反面的世代死亡率分别是0.83和0.79,差异不显著。蚕豆叶正面和反面的产卵动态表明,产卵量曲线在前期就呈现下降趋势,在叶正面的产卵期(4 d)明显低于叶反面(8 d)。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etr1-1诱导表达对矮牵牛抗灰霉病的作用。【方法】以转GVG:etr1-1矮牵牛为材料,地塞米松(DEX)处理,接种灰霉病菌,通过调查发病程度和定量半定量基因表达分析揭示etr1-1在矮牵牛抗灰霉病中的作用。【结果】与对照叶片相比,DEX处理的矮牵牛叶片表现出延缓衰老和减轻病害的症状。接种病原菌后,DEX处理的叶片发病率增加比例为0,对照叶片为66.77%;DEX处理的叶片平均病斑扩展速率为4.69 mm•d-1,对照叶片为6.29 mm•d-1。qRT-PCR和semi-qRT-PCR基因表达分析表明,DEX处理的叶片etr1-1与Bcact表达呈相反趋势。在DEX处理叶片中,DEX诱导了叶片etr1-1表达,随着诱导时间延长,基因相对表达量上升,诱导后第3天达到最大,无菌水接种叶片的表达量是病原菌接种叶片的10.71倍。DEX处理的叶片,Bcact在接种后第1天表达量最大;对照叶片,Bcact在接种后第2天表达量最大;其中处理叶片Bcact的最大表达量比对照叶片降低了20倍。在DEX处理的叶片上随着etr1-1表达增强,Bcact表达量下降。DEX处理的叶片,CP10仅在接种后第3 天轻微表达;对照叶片上,随接种时间延长,CP10表达量上升,接种后第3 天达到最大,处理最大表达量比对照降低了23.6倍。随接种时间延长,DEX处理的叶片和对照叶片,ACO表达均先升高后降低,在第2天达到最大,处理叶片上最大表达量仅为6.75,比对照低7.33倍。DEX处理的叶片,乙烯途径基因ETR2、ERS1、EIL1 和EIN2表达受到抑制。ERS1和ETR2在DEX处理和对照叶片上均有表达,并在接种后第3天达到最大,但处理的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51倍。DEX处理的叶片,接种后第1-2 天EIN2表达被抑制,第3天表达上升,在对照叶片上,EIN2表达量随接种时间而增加,第3天达到最大,DEX处理的叶片EIN2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31.58倍;DEX处理的叶片和对照叶片,EIL1与EIN2有相似的表达趋势,且DEX处理的叶片EIL1最大表达量低于对照两倍。AOC和COI1在JA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中起重要作用。DEX处理的叶片,AOC和COI1表达均被减弱,AOC在接种后第1-2天被抑制,第3天表达,对照叶片上,随接种时间延长AOC表达量增加,在第3天达到最大,处理叶片AOC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12.96倍;COI1在DEX处理和对照叶片上均有表达,且在第3 天表达量最大,DEX处理叶片COI1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6.14倍。病原菌侵染植物时,ERFs会被乙烯或JA调控以激活病程相关基因表达。经DEX处理的叶片ERF4表达先升高后降低,第2 天表达量最大;对照叶片随接种时间延长ERF4表达量上升,在第3天达到最大;处理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2.96倍。无论处理还是对照,ERF8表达量都随接种时间延长而上升,在第3天达到最大,但处理的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3.52倍。接种病原菌后,DEX处理的叶片上,所有病程相关基因表达微弱,最大表达量均低于10;而对照叶片上,所有病程相关基因均有表达,并在接种后第3 天表达量最大。其中以PR1表达量最大为10 521.11,其次是EX-CHI和OSM ,分别为184.95和184.96,Defense1和AC-CHI表达量最小为23.39和14.58。【结论】etr1-1诱导表达通过延缓灰霉病菌引起的叶片衰老,从而提高转基因矮牵牛对灰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态区烤烟最佳移栽期优选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寻求适宜于天柱县不同生态区烤烟的最佳移栽期,为开发天柱特色烟叶提供依据。[方法]在天柱县不同生态区进行小区对比试验,设4个移栽时期:4月15日、4月22日4、月29日、5月6日,研究不同移栽时期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4个移栽时期对烟株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大。4月15日移栽的烟叶产量最高,其次是4月22日;4月22日移栽的烟叶产值最高,其次是4月15日;4月22日移栽的烟叶均价最高,其次是4月29日。5月6日移栽的烟叶产量、产值最低。[结论]天柱县烤烟最佳移栽时期为4月22日左右,这时期移栽的烤烟经济效益最高,过早或过晚移栽则影响烟叶品质,降低烟叶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烟草植株不同部位上西花蓟马的动态分布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烟草植株不同部位的西花蓟马动态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花蓟马高峰期发生在花期的前期,平均为14.8头/朵;叶片正面虫量多于背面虫量,正面虫量平均为3.7头/片,背面虫量平均为2头/片;植株中下部叶片上的虫量多于上部叶片上虫量,上部、中部、下部叶片上的虫量分别为2.7、3.1、3.6头/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