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技术对于提高种田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破解农村劳动力转移、水稻种植人工劳动成本高的发展瓶颈,加快再生稻在南方稻区的推广,保障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经多年机收再生稻的试验示范,总结出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以供再生稻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广东再生稻的发展概况,从品种筛选、种植模式、生长发育特性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广东人工收割再生稻和机收再生稻的研究进展,并对广东机收再生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机收再生稻的生产建议,旨在促进广东机收再生稻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杂交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水稻》2019,(1):44-46
介绍了重庆地区强再生力杂交水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高产示范效果,总结提出了强再生力品种选用、早播机插、水肥耦合、严防病虫、适时机收等头季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技术,建议在全国水稻生产轻简化、机械化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协作攻关,提高机收效率和再生稻单产水平,进一步促进本技术及4LZ-0.3A小型收割机在西南再生稻区的推广应用,以稳定和恢复再生稻的蓄留面积,发挥中稻—再生稻模式增产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4.
再生稻是一种资源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种植模式,对于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和保障国家口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机收再生稻模式在我国南方稻区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hm2,周年产量可达到15 t/hm2。但是再生稻头季机收环节造成的再生季产量和加工品质下降,限制了机收再生稻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为此,本文重点介绍了机收再生稻的产量和品质形成特点,并总结了机收再生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机收再生稻产能的进一步提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机收再生稻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保粮食安全和资源环境安全是当前中国作物生产面临的两大挑战,劳动力短缺和气候变化进一步增加了这些挑战的严峻性。构建机械化和轻简化的新型水稻集约化栽培技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目标是转型期水稻栽培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再生稻模式作为一种古老的种植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种、品质优和增产增效等优点。本文介绍了机收再生稻模式的优势与发展历程,总结了机收再生稻技术在品种选育、肥水管理、留桩高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机收再生稻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湖南省永州地区温、光、水资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水稻种植区推广再生稻模式,可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种粮效益。介绍了永州再生稻产业发展现状和再生稻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成效,分析了再生稻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对进一步发展再生稻高效生产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桩再生稻由于穗小粒少,产量不稳定,头季不能应用机收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从机收时的留桩高度、碾压带等方面对再生稻栽培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0~5 cm桩高的再生季产量最高,说明在应用机收低桩再生技术进行再生稻生产时,应把留桩高度控制在5 cm内。稻...  相似文献   

8.
低留桩再生稻品种筛选简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推广再生稻的主要瓶颈是培育、筛选出的低留桩机收品种少,再生稻规模发展的重点工作是筛选适合再生稻头季机收的优质高产品种。通过对生产上推广的8个水稻品种进行简比筛选试验,从品种生育期、两季产量、经济性状及抗逆性等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泸优明占、安丰优3301等品种较适合低留桩机收再生稻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区直播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于2016和2017年在重庆低海拔再生稻区开展了多点直播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生产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总结了这一生产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2018年在浦城县仙阳镇专业合作社开展机收再生稻规模化示范种植,通过合理选择机收再生稻品种、机插暗化育秧、配方施肥、严格烤田、合理施用催芽肥、促苗肥及科学留桩等配套栽培技术,促进规模化种植,达到机收再生稻一种两收、省工节本、平衡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衡阳县再生稻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衡阳县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行"中稻+再生稻"绿色生产方式,再生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通过分析衡阳县再生稻生产的现状,指出发展再生稻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选择品种、推广适用技术、研发引进新式农机具、发展产业链形成自主品牌及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再生季具有米质优、绿色环保、省种省工、节本增效的优点,其稻米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南平市建阳区开展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攻关与技术推广,机收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产量高、米质优、绿色环保、省种省工、助农增收等优势。介绍了南平市建阳区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适合福建地区种植的再生稻品种,以1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在浦城县进行了机收再生稻试验,主要从生育期、产量、再生能力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晶两优华占等4个品种表现较好,可在浦城地区推广并继续在其它地区开展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4.
清流县适宜机收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再生稻头季适宜机收品种稀少,制约其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的现状,清流县选用10个优良品种进行再生稻头季机收栽培大区简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作高留桩头季机收再生稻品种。试验表明,适宜作高留桩头季机收再生稻品种有宜优673、嘉优99、甬优2640、天优华占等。  相似文献   

15.
油菜—再生稻三熟制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油菜—再生稻栽培模式的示范结果来探讨在温光资源种三季不足、种两季有余的地区种植油菜—再生稻三熟制栽培模式,分析了油菜—再生稻的栽培技术。为油菜—再生稻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头季适宜机收的品种,满足再生稻规模化生产的需求,清流县选用15个优质稻品种进行再生稻头季机收栽培简比试验。通过对参试品种生育期、两季产量、经济性状及抗逆性等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宜优673、嘉优99、嘉浙优99、Ⅱ优1273、广优3186等5个品种,可作高留桩机收再生稻栽培。  相似文献   

17.
<正>为促进南方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推动我国水稻生产稳步发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了南方稻区相关省(区)的有关专家,于2017年9月27—28日在重庆市开展南方再生稻生产技术考察活动。来自福建、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市)的专家代表50余人到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副所长黄庭旭研究员、杨惠杰研究员应邀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27日,与会代表前往重庆市开州区中和镇白水村"超级稻—再生稻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考察了重庆市农  相似文献   

18.
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罗玉水  林玉棋 《中国稻米》2006,(6):44-44,47
本文介绍了根据Ⅱ优航1号组合特征特性,结合福建省三明市的气候特点和耕作水平,示范推广再生稻单产1100kg/667m^2的超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从2010年起开展适宜机收再生稻品种的筛选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筛选出福建省首个两季产量都高的低桩杂交稻再生稻品种甬优2640,具有穗大粒多产量高,抗倒性强,后期转色好,稻米食味佳,适合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优点。总结了甬优2640的筛选过程、特征特性、主要机械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成立于1997年,是经北京市政府编办批准成立的专门从事玉米研发的科研机构。20年来,坚持以科研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集玉米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分子检测鉴定、良种良法配套及示范推广、生产技术指导和科技咨询等五位一体。是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单位、国家早熟耐旱宜机收玉米育种创新基地、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站、农业部首批农业转基因试验基地、农业部玉米原原种基地、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